武汉王钦
钟志农,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课程班结业,浙江省特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首届“十佳家长”。曾历任中学教师、班主任、教育科长、教委主任、教育处长、地区教育局长等职。现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从1993年以来,钟老师主持的三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含学科心理发展)课题,分别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一等奖、推广奖,2002年他获得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0多年来,他有49篇论文在《人民教育》、《新德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等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2部。2008年3月,钟老师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心理辅导学术界老前辈吴武典博士合著的《团体辅导》一书由海峡两岸文化机构联袂出版,标志着他在学校心理学研究领域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钟志农老师创办了全国知名的大型公益性网站“心海扬帆”,还应邀到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河北、四川、湖南、陕西、甘肃、山东、山西、江苏、海南、黑龙江等几十个省、市讲学数百场,受到各地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中国心理学会也将他列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专家,多次邀请他在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的全国培训会议上作学术讲座。
装璜专家
认可、接纳自己的错误,不要掩饰,不要狡辩,摆出阴暗面,让自己充满阳光,才能净化心灵。唯有如此,人才能得以进步,得以成长。这是我最常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内容。之所以最常交流,是因为学生最不愿意认可、接纳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刚刚确立,正是义气丰发地要按自己的意思对待世界的时候,耳边却总是有个人絮絮叨叨地说你这里有错,那里不对,孩子们当然不乐意了。但是这个工作还必须得做。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指点,但不需要指指点点。而如何指点,是个学问。得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 于是,关于如何认可、接纳,如何看待自己的错误与不堪的经历,我听过的最好的观点应是“爸妈在线”总裁胡煜先生的了。 多年前我直接参与了胡总公司举办的中国应用心理学博览大会的筹备工作,当时这场“心博会”有数千人参加,我做为会议主要协助者有幸接触胡总,并聆听他的演讲。 一直让我印象极深的是,胡总演讲说: 要净化自己,将自己的阴暗面摆出来,自己将充满阳光,且不再害怕遭人垢病。 胡总对我们公开宣讲,他坐过牢,他结过三次婚,他特别特别地想过如何得到钱,他想着法地让有钱人如何心甘情愿地一步步地向他多掏钱,他在没有心理咨询师资格时就给人做心理咨询、带学生,他三言两语就可以让他的客户投资40万,他曾不顾他父亲离逝也要在外地料理他的事业……他展现他所有的阴暗面,他说,当你成功了,就一定会有人注意你的缺点,与其让别人说,不如自己到处讲,更显得自己光明磊落。缺点,你不说,总会有人替你说!你自己说了,你心中就是阳光明媚,无所羁绊。 胡煜先生演讲激情昂扬,他大声向我们宣告: 人生最重要的是品位,有品德乃大,无私品自高,每个人都是万种风情、韵味无穷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做,只要你愿意做,你就有方法,你就有智慧!做人要穷尽事理,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理顺自己的本性,直入理体,要追求道而不是术,要善于变通,只有心法无为,智慧才会连绵不绝。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会随机而生。 胡先生还特别强调: 生命的品质在于人的包容度。干事的人往往都是受委屈、受冤枉的人,而有作为的人的胸怀都是靠委屈、冤枉撑大的! 只要人无妄心,真人用邪话,邪话也是真。 这些话语当时对我的思想颇有冲击力,让我心胸为之一开。 胡先生讲他为了“爸妈在线”的发展与筹划,曾多日通宵达旦,一页页批改审察方案,以至于一天醒来自觉一眼模糊、身体半侧僵硬,以自己从医的经历判断应是脑溢血,但他自认为自己命不当绝,在医生要求立刻动手术才能保命的情况下,他依然从医院逃跑回到他的办公室工作,至今头脑中仍有指甲大的血块,但他就是说自己命不当绝,因为他在为人类的心灵而工作。 他说他为了建设他的公司总部,夜间一不小心一脚踏空,踏碎玻璃,玻璃碎片深深插入他的脚踝,致使躺在病床上三个多月不能动,吊着绷带,将病房当成办公室。…… 他用他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成功就是勇往直前,对待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根本不把它当个什么事,直接拿出来,晒在阳光下,他们就会像霉菌一样迅速消失,再也不会在你的生活中发出异味。然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自己的前行。 他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独特深刻的生命体验,使他视角新锐,洞见深邃,他强大的内心,磊落的胸襟,执着无畏的人生追求,心无妄念而无难不克的生命品质,使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所以,如何看待自己的错误、缺点、不足,最直接的就是:晒出自己的阴暗面,让自己内心充满阳光,从而内心强大,而且心中无妄,于是无法无天,因而无坚不摧!做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对自己的缺点不忌讳、不辩解、不掩饰,才会是一个能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人,才能破除心灵迷障,活出生命品质。
rabbit林恩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在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自的思考得到能量。当今社会,人们总是认为外向的人,要比内向的人更吃香。因为内向的人不具备能说会道的能力,在职场里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即使工作努力,能力再强,升职加薪也轮不上自己。然而,真的是这样吗?1外向和内向是相对而言的,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在职场上如果从当前看外向的人好像更具有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内向的人才更有潜力。因为外向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时让对方开心,人缘自然而然会好,也会更快获得同事的好感,展露锋芒,最后赢得老板的赏识,但是,这些并不一定代表他们以后就会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 成功人士中的内向性格占比高达70%。比尔·盖茨小时候不善言谈,也不喜欢与人接触,他经常独处,更爱一个人钻研新技术。巴菲特也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沉浸在工作中,经常不理外界发生什么。而这恰恰是一种属于他们身上特殊的力量。因为人们都会感受到,这些领导者同时是掌舵者,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指挥别人,抑或是享受众人目光。他们走向这样的位置,是因为他们走在自己认为正确的路上,是他们的使命所在。2内向者的职场因应之道,和早期农耕社会不同,在现代职场上,许多工作都需要和他人打交道。无论是面对公司的同事、上下级,亦或者是在外面对客户,经常需要进入社交情境。某些情境更是一大挑战:在成百上千人面前做一次公开演讲;在职场上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在领导层处理人事关系。这都是需要与人频繁地接触,无论内、外向性格都极需智慧去处理的问题。不过与其强迫内向者变成外向者,好比让猴子学鸟飞,鱼学猴子爬树,更重要的是让内向者发挥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化解劣势,在需要拿出能量的时候,能够迎接挑战。康维勒提出一套“4P”优化法,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内向者优化自己的外在表现,来降低性格在职场上的影响,逐步发挥内向者的特质。1、准备通过详尽的前期计划,降低实行期间的变因。计划是一个人可以静心思考与谋划的工作,十分符合内向者的特质。在准备期间,我们不用急着将专案或演讲稿给所有人看,但我们可以找信赖的朋友作为自己练习的听众。2、展示学习如何展示工作成果。这里说的展示不是要让自己变成万人迷,而是因应工作需要,转换成适当的外在形象。这种形象并非讨好,而是“得体”。简言之,如果你让内向的情绪感染到生活的全部层面,那么生活的每个层面就会用你最难以忍受的样子去回应你。在工作中用专业征服他人,不然就选择一个更能彰显自己内向性格的专业,但在工作之余找到空间让自己充分恢复能量,并且积极地准备下一轮的工作所需,方能长期投入工作,而不是拿工作折磨自己。3、推动用学习去试探自己的极限。这里的推动,不只是将计划落实在具体事务上,更多的是推动自己去向外探索。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鱼不用学会如何爬树,但它至少可以试着理解什么是爬树,跟其他小伙伴交流游泳与爬树这些事。4、练习最后阶段要有一个稳固、强化的环节,类似咨询的流程。练习阶段可以贯穿前面三个阶段,当我们在计划、展示或推动环节碰上困难,进而逐步解决困难,找到诀窍,我们需要反复练习好让自己更熟悉这些诀窍,直到同样问题对我们来说不再是问题,以至于更好地处理更棘手的挑战。3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谬谈。在美国曾经一项研究中发现,性格内向的人或许结交不是很广泛,可他们在工作上却有着外向之人无法企及的长处,而且,在职业发展中更容易成功。佛罗里达州总裁协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迪·格雷说:“所有安静却高效的领导者们都应该得到认可和赞扬。充满激情、活力十足、富有魅力的领导者虽然一开始总能够抢先赢得人心,但是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本身并不能带来持续的发展或者有意义的改变。”停顿和思考,还能帮助内向特质的管理者避免说错话。在内心平静时,内向者能够获取更深刻的智慧,他们会慎重地选择正确的措辞。而为人际交往互动做准备,是内向者会做的最好行动之一。我们经常以为自己可以在谈话、演讲或者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人物时“临场发挥”,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用与规划项目同样的专注力和精力,来规划人际交往互动,你将会见证美妙的结果。压力减轻了,应对更加自如。4内向特质的管理者如何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1、不要过于纠结团队协作人们聚到一起,互相分享感受和交换意见,这种经历当然很棒。但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习惯一个人完成工作,而不是去努力合群。对很多人来说,他们需要独立完成工作,因为这是他们深刻思考的来源。2、享受与自己的独处时光,走到思维深处我们都可以坚持去除一些障碍物,去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扰,然后深入自己的大脑和思想,时不时地再深入一点。疫情期间,世界好像忽然按下暂停键。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对很多喜欢社交的人来说,是无聊是煎熬;而对另外一部分内向特质的人来说,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之旅。3、找到属于你的独特优势内向性格是可以管理的,你可以在保持安静、喜欢思考的同时,适应一个推崇“外向”和舞台展示的文化。前面我们讲到,内向特质的人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庄磊老师曾分享过,内向者比起外向者,更容易成为赋能型管理者。成功的领导者能把内向者的弱点变成优势。他们对待自己的内向性格,就像对待其他富有挑战的商业问题一样,尝试去理解哪些行为有效果,哪些没有。然后他们会制定出策略,并去执行这个计划。4、提升自信,改变传统的评价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人的自信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包括中国的教育方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父母要求较严厉,即使你考到95分好成绩,他们也不会夸奖鼓励你,而是告诉你,邻居的孩子多么地优秀,千万不要骄傲,还得好好努力,以后还需要怎样怎样…这种从小过于苛责的成长环境,日积月累会让小时候不善表达和舒缓压力的内向者成为过分追求完美并缺乏自信。人有两套评价系统,一套是自我评价系统,另一套是他人评价系统。未成年时,更多地依赖他人评价;心理成熟后,更加相信自我评价。过于在意别人想法和评价的人,自我评价系统弱小,就会显得不够自信,或者自信都来源于外界。内向者需要去觉察和改变这套传统的系统,找到自信的源头,重新树立自己独特的自信力!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