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aixinlang
有自杀倾向就是说明他觉得活得没有意义。但是始终在犹豫就是说他对这个世界还抱有期待。只要让他多接触大自然,放松心情,让他知道自己对家人朋友而言是必需的存在,就可以慢慢地消除他的念头了。不过最好还是看一下心理医生。
陳詞濫雕
从小“忧郁”有两种可能,1)那是他的气质,这种气质的人,天生安静、容易伤怀、时常自卑、喜欢独处而且拥有艺术细胞。这种人是很优秀的,但他需要时间去发觉自我,需要认同产生催变,找到自我后会大放异彩。2)他有着特殊的早年经历,个性受到了强烈的压抑,产生缺失,安全感丧失,对周围不信任、悲观、多疑。。。实际上是一种人格障碍。这些问题在小学表现还不是很明显,但进入中学,实际已经进入社会化过程的时候,人际再也躲不过,加之处于青春期的危险阶段,问题如果没有转机他会在这段时间有一个强烈的震荡。我不知道,他是哪种,不过无论哪种有自杀的倾向说明他没有处理好。而且时间之长,我感觉他的资源不是很多,靠他身边的客体关系比较难以解决。我不知道”他”是否是楼主你自己,如果是的话,我就更担心了,因为这说明你对自己的状态非常不满意,有很强烈的自责感,这是深度抑郁的征兆,如果这样更麻烦的你容易不愿迈出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一步。本人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此发表下浅见,如何可以的话,我愿意和你分享这段历程、解决目前的困境。 加时请说明来意。
我喜欢DHC
之所以写妈妈,不写爸爸,是因为妈妈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 同时,妈妈作为女性,在一个家庭中,上要照顾老人,下要教育子女,还要作为妻子去照顾丈夫,还要考虑自己事业的发展,压力更大一些。 我同样作为妈妈,能更多地同理到妈妈们的难处,更能get到她们内心最细腻的心理需求。 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谈对妈妈的关怀。 近几年,随着心理学的普及,随着大家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 社会 和家庭对妈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孩子的标准也从“赢在起跑线上”,变成智商、情商、挫折商等全方位发展。 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是天生的、血脉相连地忘我与设入,为了孩子,妈妈们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的。 所以,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妈妈们再一次打上鸡血,排除万难,挤出时间,投入金钱,重新把自己变成小学生,走进各种亲子教育的课堂。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各种心理学、亲子教育的课堂上,90%以上都是妈妈。 但是,学到与做到之间仿佛有十万八千里,经过辛苦学习,掌握十八般武艺的妈妈们,面对状况百出的孩子,仍然是黔驴技穷。 辅导孩子作业时,仍然会焦虑、着急,血压升高。 面对孩子玩 游戏 上瘾,仍然会和孩子暴发亲子大战。 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小魔兽们海啸般的情绪起浮、七十二般变化的想法、仇敌般的攻击性、时不时地对规则地挑战、对法律底线的不断试探...... 还有对吸烟、喝酒、早恋、性等这些新事物的好奇和尝试,和同学、老师频繁上演的冲突...... 分分钟让妈妈们想立马亲手掐死面前这个小魔兽,然后再碰壁而死。 那种暴血的生气、挫败、委屈、自责、无奈、焦虑、恐惧等等情绪,能让妈妈们瞬间崩溃。可能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这时候,如果妈妈们的支持系统比较充足的话,这条路还好走一点。 但据我了解,大部分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丧偶式 育儿 ,还有很多是单亲家庭。 妈妈们本来就已经很辛苦了,再加上家人们的指责、抱怨、不理解,那对妈妈们来说,真是高强度雪上加霜。 那种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能生生把妈妈们逼疯。 最近接待了几位妈妈,本来她们是陪孩子来,让孩子来做咨询的,但当我向她们了解孩子情况时,一句“你真的不容易”就让她们泪流满面。 可见,她们内在压抑了多少的情绪呀!她们无处可说,无人倾诉,那么地彷徨无助! 正因为如此,我才说,妈妈们才真正需要关怀。不仅需要外界的关怀,更需要自我关怀。 即使是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妈妈们,内心深处最细腻的 情感 ,也是亲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无法达到的。 而且妈妈们对孩子不由自主地忘我状态,很容易失去自我,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 所以,妈妈们的自我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海蓝博士的《不完美才美2》、克里斯廷.内夫的《自我关怀的力量》、克里斯托弗.肯.吉莫的《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中都对“自我关怀(自我同情)”有深入的探讨。 “自我关怀”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越来越被更多心理学专家所重视,大家可以读读这几本书,了解一下。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给大家介绍几个自我关怀的方法。 1、静心冥想。目前,市面上各种静心冥想的课程和方法有很多,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 我使用过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冥想方法,我叫它随时随地呼吸静心法,这个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1-2分钟就行,时间多的话,也可以加时。 工作的空隙、走路时、临睡前、有情绪时等等,都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缓缓地深呼吸,如果有想法把你的注意力拉跑了,再拉回来即可。 2、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其实就是管理自己的 健康 、幸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市面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课程和书,大家可以专门去学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 上面提到的海蓝博士的《不完美才美2》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书。 很多大的情绪其实不是当下的人或事件带来的,是你童年未解决的创伤被触动了,这类情绪,建议你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解决。 3、每天给自己留最少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这个时间是纯属于你自己的,和老公、孩子、家人、工作等都没有关系。 在这个时间里,你只做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冥想、听音乐等,只是发发呆也行。 或者双手交叉,自己抱着自己的肩膀 ,像朋友一样拍拍自己 ,给自己说一些关怀的话 :亲爱的,我看到你了 !我知道你的为难,我知道你所有的委屈、挫败、愤怒、孤独 ……,我知道你已经用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我知道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亲爱的,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你是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妈妈! 我会一直陪着你,相信你!支持你 ! 让意识回到自己身上,给自己一个调整、修复的时间。 4、适当的运动。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运动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放空头脑。边听音乐边运动也很好 。 最好的情况是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如果时间有限,最起码保证一周三次的 运动时间。 如果还是不行,每天十分钟的睡前瑜伽,或十分钟的简单拉伸运动,也是可以的。 妈妈们学会爱自己,才能活得更幸福、更有价值。永远记住: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孩子而忘了自己。 而且,妈妈们的状态好了,才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影响孩子。 一个稳定、平静、和谐、温暖的妈妈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祝所有的妈妈们永远开心、幸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