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妮妮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理论。
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 健康关系的基础。
它的大意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分清什么是谁的课题。
运用到亲子关系上,首先就要区分学习是谁的课题。很显然,学习一定不是父母的课题,要为学习负责 的应该是孩子。
父母们也一定知道,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但我们一定控制不了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
孩子是一个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要不要爱学习和讲究个人卫生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只需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并想法子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因为,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只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
塑造一种新的关系,其实就是通过父母改变原来不好的自我,从而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与孩子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研究依恋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温也发现:
孩子对父母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依恋,这种依恋是孩子最强烈的情感,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来源。
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左右着孩子的行为,更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
父母和孩子关系的修复也一定不是三五天就能解决的事,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阿德勒提倡使用鼓励之法,而不应使用赏罚教育。
但事实是,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用了同一个方法,那就是做得好表扬,没做好就批评。
在美国有位很传奇的教师,叫马尔瓦·科林斯。她在犯罪和毒品横行的芝加哥贫民区附近创立了名为“西侧预备学校”,专门接收被公立学校退学或者是有问题的学生。
在她的教育下,原来的街头混混,被认为有问题的学生好像都变聪明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考进了大学,成了律师、法官、医生、教师等受人尊敬的社会栋梁。
而她所用的方法就是鼓励。
她很真诚的相信那些被别人认为是有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独一无二的,并不断地鼓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你可以做的更好”。
有鼓励才有勇气,有勇气才能不畏困难。
使用课题分离,区分一件事情由谁负责;
塑造新的关系,改变原来不好的自我;
学会运用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勇气。
融洽亲密的亲子关系就能很好的建立起来,彼此厌恶的亲子关系将不再有。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