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扁舟85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
呢?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才是专业靠谱的?当我们开始心理咨询之前,心里大概都会出现这样的疑惑。
如果我们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意味着我们试图弄清楚自己心里发生了什么,而且强烈地想要让自己好起来。这个时候,寻找到一名专业靠谱的、真正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就非常关键。
那专业靠谱的咨询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1. 接受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
作为心理咨询师,不是因为有比人多的生活经验,善解人意。国内外想成为咨询师的人,都必须接受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有些国家甚至规定,心理师需要先被“治疗”(即心理师找到比自己经验多的前辈,体验被治疗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处理一些个个人议题),然后才能申请考心理师执照。中国许多心理师也经历这个过程,这就是心理师的专业化。
2. 咨询师个人有继续学习的心态。
咨询师不是说在学校里被培训出来,取得心理咨询师执照后就可以了。而是要在自己原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学习,继续接受再培训,继续“被治疗”,不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觉察。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师和来访者工作时,才能不卷入来访者的情绪与困扰中,才能更到位的帮助来访者理清自己的问题。
3. 咨询师有谦虚又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的态度,来跟来访者工作。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必定不会像大师一样,对来访者和他的问题看的一目了然,胸有成竹的指导来访者解决了问题。咨询的过程,是帮助来访者看到他的限制,找到资源,由来访者决定是否要突破和发展那些个限制。也就是说咨询关系让人觉得是平等的,安全的,温暖的。
在了解了靠谱专业的咨询师是什么样子之后,我们就会好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了~
简单心理咨询师王雪岩
建议,我们可以借助于咨询师带给我们的感受,来判断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咨询师。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这5个问题:
1. 他的语言有弹性吗?
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他对自己的接纳度理解度比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相应要高出很多,所以他们往往会更有弹性。这是因为一个对自己有比较多的理解和接纳的人,他就不太需要借助于很多外在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的。这使他有能力真正的放下自己,将心力放在理解来访者上。而一个在这方面的修行有所欠缺的人,他往往会有意无意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权威、一个专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时,他才能在内心确立一些掌控感,让自己感觉安全一些。
如果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自己被教育被规范多于被倾听被理解时,感到咨询师比你自己更懂你自己时,你不得不对咨询师的话言听计从时,恐怕是有一些潜在的危险的。这个过程在满足的是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帮助来访者成长。
2. 他的时间能保证吗?
心理咨询需要稳定的咨询密度。这主要是基于帮助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如果你的咨询师太忙了,忙到每个月都要更改咨询时间,那不如早点离开他。
因为他的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对于他来说,可能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他无法化解的,所以他可能用一些看起来很合理的借口更改工作时间
;二是一个不考虑来访者的需要而不断消失的咨询师,在专业修为上至少是有欠缺的,在人格结构
内部,他也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什么叫做”来访者利益最大化”。
3. 他能保护好咨询设置吗?(咨询设置是个啥东东?简单来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咨询设置就象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参考范本,也象是个界碑:当咨询的过程全部在咨询设置内进行时,那个设置就象是不存在一样。只有当咨询进程中,咨询设置被突破或是面临被突破的风险时,那个框架的意义就显示了出来。那会让咨询双方体会到发生了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个不一样,就是咨询的契机。而这个契机的概念,常常被一些不太成熟的咨询师拿来作为突破设置的借口。
比如,一个在咨询室之外与自己的来访者保持某种联系的咨询师,这种生活关系很难保证他在咨询室里保持中立节制的态度,从而也就会收了来访者的钱,却帮不到来访者;或是一个借来访者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或是关系网络来帮自己解决生活事件的咨询师,很难在来访者心里建立起专业性的关系,这种已经被污染的关系,会给来访者的咨询带来很大的干扰。
4. 他在工作中关注什么?你的故事还是故事背后的关系与象征?
来访者来到咨询室里,他会给咨询师讲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会有潜在的功能和联系,一个成熟的咨询师,是有能力透过这些故事,去发掘故事所传递的潜在信息的;而一个不成熟的咨询师,因为动力性
理解的能力不足,所以往往会在工作中与来访者的讨论只停留在故事层面上。
比如,一个来访者说”这屋里有股什么怪味呀,真难闻”,味道可能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潜在的,他此时此地提到这个味道也会有他自己的心理学意义,比如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咨询师的不满,或是用谈味道逃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等。所以,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故事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这时候讲故事却很重要,故事中所传递出的与咨询师的关系更重要。
5. 你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吗?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治疗,是成长。有效的咨询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使来访者的人格越来越完善,社会功能
越来越适应,而接受咨询的过程其实是充满艰辛与痛苦的。
之所以说成长的过程很痛苦,是因为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一些旧的防御模式会被打破,然后重新学习建立新的防御。在意识到旧防御的不适应和新的防御建设起来之前,我们会处在一种悬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让人非常害怕和不舒服的。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安全的度过这个过程,并建立起积极有效的防御形态。所以我们说心理咨询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成长。
如果一个咨询的过程中,你所感觉到的仅仅是关系上的安全、情感上的被满足,而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在咨询过程中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好象自己离开那个咨询师就没法活的话,除了要考虑那是不是激活了自己的依恋模式外,更要考虑这个咨询师是不是还没有能力带领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sherry美享家
对于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师首先可能是需要找到一个专业靠谱的机构,一个专业的机构能够给你后续的咨询提供合理的保障,这里的专业不是指一定要很多的头衔,一定是某一方面的大咖,最好是能够实地去考察一下,能够清楚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当然对于他所说的内容,你也需要保持警惕,可以去网上查询相关的信息,看看是否属实。只有你先相信了这个机构是专业的是靠谱的,你才能放心的进行下一步。
另外,相信了解过心理咨询的人一定知道关于“匹配”的情况,当然,你要是没了解过,现在就可以了解到,匹配这一步一般是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之前的评估会谈中进行的,当然评估老师也是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你可以放心的去谈到你的困扰,对咨询师的期待,对心理咨询的期待,你期望心理咨询达到的效果以及你可以承担的费用,评估老师会根据你的情况然后在机构内为你匹配合适的咨询师,比如说咨询师的收费,咨询师擅长的领域以及咨询师的特质,这都是需要匹配的。
另外,很多人都觉得,贵的一定是好的,或者有人会觉得,便宜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但贵的一定不坏,所以很容易盲目的追求价格最高的,但其实不然,匹配度才是最重要的。
曾经自己也去做了个人体验,第一次的咨询师就感觉和自己挺不匹配的,但当时自己不想让咨询师觉得她不好,就一直没有说,几次咨询下来,还是没有忍住和助理老师说了这样的情况,然后转介到了另一个咨询师那里,效果就好了很多。
在这里,想对广大来访者说,如果你觉得和咨询师不太匹配,可以直接告诉咨询师,也可以告诉助理老师,这不是对咨询师的否定,而是对咨询师的尊重,对你来说也是具有成长意义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