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晚风blue
心理师谈“情”说“爱”爱情,是人间最复杂,最高级,最神圣,最美好的情感现象。 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我试着从心理学角度,说说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为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二,爱情的特点: 1.相异性。 按照自然界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的法则,这里所说的爱情是指异性间产生的吸引,同性恋不是其列,虽然不必歧视同性恋者,但从爱情意义上讲,同性相恋,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具备一般普遍性。更没有对大众的指导意义。所以说,爱情中的主体应该是相异的的男女,当然也不包括不男不女的两性人。因为从易经角度,它不符合阴阳相生相伴的规律。而且从吸引的相互性来说,一定还要符合等级匹配原则。比如,极阳之男匹配极阴之女,中性男女相匹配,两者都较弱者也可相融。狭义的爱情,理想化的爱情,在生活中还会符合对待原则,如极品男人聚极品女人,普通女人嫁给普通男人,次等男人要么娶最差的女人要么就得打光棍了。当然,理想化的爱情,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最常见的却是:好汉无好妻,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这些现象并不是爱情的常态,而是变异形式。 2.成熟性。 从爱情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爱情的主体是生理和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这就说明不是什么人都会产生爱情的,哺乳中的婴儿看见穿着祼露的美女会两眼注视,身体前倾,但那是出于饥饿,不是爱情。同样,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情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的程度,当代社会中的娃娃夫妻中,也很少有真正的爱情,因为他们虽然有了生育功能,但心理还不成熟。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这句经典的台词,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初恋只是一种或甜蜜或青涩的回忆而已,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在心理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产生的所谓爱情,最多只是一种爱情萌芽,是一种青春的躁动,是一性本能的低级需求表现。至于爱情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要因人而异了,早熟者可在少年时萌动,晚育者进入青年仍不思春心,更有甚者,一辈子都与爱情无缘的,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毕竟,爱情不是必需品,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爱情是奢侈品,是人生最美丽的瞬间和永恒。 3.高级性。 爱情的高级性,是相对的。不能理解为只有高级的人才会有爱情,它是相对于低级情绪来说的。爱情是神圣和美丽的,它容不得亵渎,不是每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都可以称得上为爱情。它必须是最高级的情感活动,原始部落里的男女,生活中贫民窟的男女,不知道有情人节不会向心爱的人送花,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爱情的体验。而在豪华高雅之室内进行的所在权色钱色交易,无论形式上多么高贵,也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高级性还体现在境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理解爱情的境界的,既然是高级的,也就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可以随意亵渎的,对所爱的对象,从内心上是尊重的,不能当成仅仅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玩物,必须设法让对方也感到尊重感和满足感。 4.生理性。 这和相异性是一致的,所谓生理性,是指异性间强烈的相互吸引,表现在身体上的亲密要求,其中性爱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拒绝性爱,那种纯精神意义上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都是不可取的。当然性爱不是爱情的全部,但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性爱的基础的爱情是虚伪的,只有性爱的爱情是庸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爱情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开放,爱情也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两个精神相恋的人的性爱是神圣的,那是激情的自然绽放,一切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而当爱情没有性的激情时,爱情就会枯萎了,离死亡的时期也不远了。 5.利他性。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在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这就是爱情的利他性。所谓快乐着你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就是从对方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爱他,就是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帮助他实现价值。极端的自私和贪婪的人都不会得到爱情,因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从自身作为出发点和标尺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就去爱,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就不爱。这样的感情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三,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爱情与喜欢是分不清的,把爱情当成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还有人认为,喜欢是爱情的前提,爱情是喜欢的最高层次,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地喜欢等。但社会心理学家鲁宾经地系统的研究发现,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生活中我喜欢他,但不爱他的现象经常发生。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有三个方面: 1.依恋。 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去寻求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这就是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也会对对方说:我想你。远在天涯时也会希望对方能立刻出现在自己的身旁。每时每刻都会想着对方在做什么,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有说不完的话,总感到在一起时时间过的太快。而仅仅是喜欢的人,只是在一起时有些兴奋,不在一起时,这种感觉也就消失了。 2.亲密。 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地需求,不在一起时,渴望在一起,在一起时除了会说些甜蜜的话语外,还会自然而然地对视,拉手,拥抱和亲吻,开始是男方会主动,但之后,女方在身体接触方面的要求会持久些,女人更需要心爱之人的拥抱和亲吻,那是她千年的等候与期盼。如果爱她,就大大方方地去拥抱她吧,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3.利他。 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高度的宽容。就连最自我中心,最自私自利的人,在热恋中也会表现出某种理解,宽容和无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弱智,恋爱者中的男人都是瞎子,一旦结婚后,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格外显露出来了。如果双方感情基础比较坚实,他们彼此就能够接受双方的缺点和不足,爱屋及乌,爱一个人,就要连同她身上的不足也要一起爱,不能只爱她可爱的一面。 四,爱情的发展阶段 社会交换论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1.取样与评估。 男女 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期待值,则对主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2.互惠。 在些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既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的话题等,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随之增强。 3.承诺。 双方认为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 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的频繁交往。 4.制度化。 随着亲密感的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 以上这种专业术语式的表达,确实让人觉得生硬。不妨用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来说明这个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五,爱情的三角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三个因素点和三条边的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分别是: 1.喜欢爱(只有亲密) 2.浪漫爱(亲密+激情) 3迷恋爱(只有激情) 4.愚蠢爱(激情+承诺) 5.空洞爱(只有承诺) 6.伙伴爱(亲密+承诺) 7.完美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六,爱情的变异形式 1.浪漫式 2.朋友式 3.游戏式 4.占有式 5.实用式 6.利他式
monmonfxwen
导语:心理咨询师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业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个性品质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博学多才的文化素养;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持之以恒的思想准备;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需具备以下素质特征:
一、心理反应敏感
出色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敏感。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如表情、动作、服饰、发型、肌肉抽动、眼睛等)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此,咨询者应从整体上予以观察并做出敏感的反应。
心理咨询是咨访双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过程是通过咨访双方的相互作用最终得以实现的。既然是相互作用,当然除对对方的心理做出敏感反应之外,对自己的心理也总是特别敏感。不仅如此,对于由自己的心理影响所造成的对方心理的活动、变化,也应该敏感地做出反应。可以说,对人际关系敏感本身,是心理咨询师所需具备的重要的素质和特性。
二、能认真倾听
对于因为与己有关的重要问题所烦恼、焦躁不安而出现在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来说,能够有人认真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和信赖,这将成为他(她)生活的动力和支柱。
“认真倾听”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就绝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例如有来访者来到咨询室,因为心理重负而不知所措并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心理咨询师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并加以适当的应答,如简单的复述、首肯和插话,就可以帮助来访者理出问题的头绪,从而感到如释重负,获得一种安慰。
三、人格要求
心理咨询人员除必须具备以上所述作为优秀的咨询者所应具备的素质特性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满足一些具体的要求。
1.情绪稳定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有能够解决自己个人问题的能力,能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防卫机制不能过强。
2.健全的、乐观的人生观。
心理咨询人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能积极地、开朗地对待生活,只有这种人才能相信来访者自身的力量,才能承担起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责任。
3.民主的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人员对人际关系应该有深刻的理解,尊重他人的价值,无论何时都信任他人,承认他人的生活方式。
4.真诚地关心来访者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理解来访者,热情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真心愿意提供帮助。这种人才能得到来访者的信任,使来访者有安全感,感到放心。
5.不断地改善自我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断地提高、改善自我。谦虚、正直、诚实、坦荡,不断进取,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教养水平,永不停滞,永不满足。
6.为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懈努力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不断地去探索人的本质。理解人的本质是一种难事,也许一生探索和努力也达不到完全理解的程度。咨询是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新的人性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咨询人员不断扩展自己有限的对人的认识,努力探究人的本质。
7.与人协作配合的能力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是咨询过程必需的基本能力,而且也是开展咨询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因为咨询者常常需要和其他人员相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优越感和自卑感对于咨询人员应承担责任的完成是不利的。
8.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是这样一种人,无论谁都觉得他容易接近,都感到他诚实、可亲、可敬、宽容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