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baicause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向幸福彤道心理咨询师徐老师抱怨,说自己家孩子怎么这么笨呢?然后就开始说谁谁家孩子学习多么好,自己家孩子哪哪都不行,刚开始孩子还应几句,后来干脆一句话不说就低个头自己玩,你说,这孩子咋还越长越“完蛋”呢? 其实,家长不知道的是这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自信呢?那就是父母之间的比较,有时,有些爸爸妈妈有口无心的话语却像魔咒一样在孩子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每个自卑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好比较父母”。当“好比较父母”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己家孩子强时,那么,这些“好比较的父母”回家就会对自己家孩子指责,批判,甚至说出 “你怎么就不如人家”这些话。有的孩子甚至说出:“那你去找别人家孩子吧”这些话。 幸福彤道心理咨询师徐磊老师曾问过很多家长“为什么要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孩子做比较”父母的回答有很多,但回答最多的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更加努力。感觉自己家孩子太怠慢了。想让孩子有出息,父母们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你好心给孩子的榜样孩子却表现得是不情愿。甚至更打击孩子积极性了呢?父母们也苦恼,孩子也越来越焦躁,甚至出现不自信,觉得自己真的处处都不如人。 幸福彤道心理咨询师徐磊老师给“好比较”父母几点建议: 一、首先作为家长我们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不如多和孩子沟通沟通,对孩子多谢支持,赞美的语言。当孩子感觉有困难时,对他多给予理解。或许你的一个支持接纳的眼神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 二、 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我们要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让我们试着放下批判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孩子先按着自己本该发展的路线而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树,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小树出现疾风时,我们及时扶住就可以了,请试着让孩子按自己的思想生活,或许,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当你发现,在育儿路上越来越焦躁,孩子也停滞不前,不知如何去改变这个现状时,可加入幸福彤道线上课堂,同时,幸福彤道系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线下已全面复工,可随时联系我们咨询预约。 要想植物长得好,首先要保证肥沃的土壤,幸福彤道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愿与你在育儿道路上共同前行。
大头的陈小晶
有位网友说,许多父母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多少父母,以爱之名,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遍体鳞伤。 一、唠叨,砍掉了孩子的耐心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听。 为了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父母就像踢足球似的,人盯人的跟在孩子后面“唠叨”: 陪他们写作业,盯着他们写每个字; 催他们动作快点,要迟到了; 结果,往往是越说越坏。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指的是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父母的“唠叨”,刚开始孩子或许会听,时间长了,便会厌烦,也就是这个道理。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 好的父母,不多说,会倾听,把成长的机会留给孩子自己去判断。 二、别比较孩子,越比越自卑 我们这代人有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小孩”, 我小时候,妈妈就常更我说“你看人家多听话”“你看人家多大方”“你看人家多乖”…… 你也对这些话很熟悉对不对?但父母激将法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和挫败感。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其实,真正能激励一个人越来越好的,往往是那些正面的鼓励。 聪明的父母懂得用优点去平衡孩子的缺点,用优点增强孩子的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三、别总拒绝宝宝帮忙,容易养成好吃懒做 你知道吗? 小宝宝对于大人在做的事情,往往比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 妈妈在扫地、洗菜、擦桌子时,宝宝都会好奇又充满兴趣的想来凑个热闹。 但多数父母,不是怕宝宝累着或发生危险,就是担心宝宝添乱,往往会说: “你去一边儿玩去,别给我添乱”,“你不会,妈妈来吧”….. 父母把孩子挡在参与的门外,无疑是对宝宝探索的阻碍,对宝宝好奇心的打击和压制,这样宝宝又怎么获得成长呢? 别舍不得用孩子,孩子是越用越聪明,在父母的看护下,和宝宝一起做起来! 四、语言伤害,砍掉了孩子的纯真与善良 前段时间,有个女孩说了一句“我没有个好爸爸”,被推上了热搜,刺痛了多少人的童年。 女孩委屈的哭诉着:“你觉得,别的小朋友好去当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别的小朋友是要家长的努力和陪伴才能这么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学习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会的。” 负面的态度,只会滋养负面的行为。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最擅长的就是用负面的内容、负面的情绪,去打击刺激孩子,希望让他们绝地反击。 诸如:好不容易,认真写完作业的孩子,妈妈却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竟然不要人催; 早晨起床磨蹭的孩子,父母就像被唐僧附体,从早说到晚; 不会说话的父母,一开口便是伤害。能够让人最有动力和信心的方法,往往是那些积极的话语和行动。 如果你让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要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用你的行动,去感染孩子,用你积极的话语、正面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并将鼓励他,让优点去改正缺点。 好好说话,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会痛的不叫爱。” 爱,应该建立在彼此舒服的基础之上。 如果你感到,教育孩子力不从心,心力交瘁,那么,你的教育就是错误的。 如果你的孩子感到,被父母管教,是一件时刻想逃离的事,那么,你就应该反思自己所谓的“爱”是否是正确的? 关注她,幸福彤道心理咨询师徐磊老师,让她教你学会如何“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