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Sunnygirl8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共情话术案例分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羊羊小P

已采纳

你和朋友家人的相处中有过共情吗?分享你的经历和你的情感体验:我可以共情小说,可以共情电视,却没有办法共情家人和朋友,我自己觉得我自己是冷漠,我想这里头可能会有一个理解上的偏差,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在临床或者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上,共情是一个技术,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而你所说的共情更像代入感,因代替某人进入其所处的情境而产生的感受,也就是说你通过观看电视会把自己带入成其中某一个角色,身临其境,体会,如果你是这个角色,你会有同样的感觉,也有同样的期待。会幻想自己是其中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包括我们玩游戏。都是使用这种代入感的,代入感也是体验感,更多的时候是想用户体验。就是也就是说你通过看电视的代入感,你体验了一些你的期待,比如说甜宠剧,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被宠爱的女主。二、如果她们感冒、发烧、摔伤了,我很无动于衷,连安慰都是官方话语这句话里头感受到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状态,你希望你对你的家人有情感上更深的链,比如说在他们受伤的时候,你可以真诚的安慰到他们。感受到他们对你的需要。感受到你对家人的照顾和支持。三、同时你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部分是无力的,既是表达上的匮乏,也是情感上的匮乏,要好好照顾自己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你的话说是无动于衷。表达上温度也不够,你的话官方的语言。你在这里提出是想要更深的探索,想知道是为什么,确切的说,我们需要从人格特质,家庭关系家人互动,多方面来了解。

心理咨询师共情话术案例分析

108 评论(12)

我爱鸡爪啊

“共情”和“移情”的联系为,都是叙述两者相对在情感上的互相作用,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x0d\x0a一、指代不同\x0d\x0a1、共情:相同的感想或感受。\x0d\x0a2、移情:改变情趣;转移情感。\x0d\x0a二、出处不同\x0d\x0a1、共情:汉·王充《论衡·顺鼓》:“假令一人击鼓,将耐令社与秦王共情。”(假意让一个人前去击打擂鼓,才能让令社与秦王有相同的感想或感受。)\x0d\x0a2、移情:《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成连先生刺船海上,令我移情。”(小人能够会见到先生,就和成连先生在海上撑船,真是让我情志仍未能专一。)\x0d\x0a\x0d\x0a三、侧重点不同\x0d\x0a1、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x0d\x0a2、移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对方身上的过程。

216 评论(15)

甜品达人范范

好朋友和你诉说心事时,你会不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回应才能帮到他又不伤害到他呢?那么,从心理学中的共情角度出发,我们来看看,和朋友共情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1、安慰中要带有力量共情并不是同情,如果朋友伤心,你也跟着伤心,朋友觉得自己可怜,你也觉得他真的是很可怜,那么你可能就是过度共情了。过度的共情会给诉说者和倾听者都带来压力,进而产生无力感,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此,安慰中要带有力量。比如说在朋友诉说的事情中,找到他的做得好的地方,分析出他的优点和长处。当他注意到自己身上是有优点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能获得一部分力量,而不会一直沉浸了非理性的情绪里面。2、共情不是只说好听的话也许是担心自己说的话会伤害到朋友,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共情朋友,安慰朋友的时候,往往只说一些好听话,这就可能反而会显得我们不够真实。比如说朋友失恋了,他很清楚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分手,如果我们在安慰的时候,一直告诉他这不是你的原因,是对方的原因。这样反而会让朋友觉得你有点虚伪,虽然他知道你是好心在安慰他。所以说,共情一定要讲真话,真话中要带有积极的内容,传递积极的力量。3、安慰的内容一定要满足某种需要共情一定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是要去满足朋友的需要。比如说朋友只是单纯地想要倾诉心事,那么我们就不要过多地去帮他分析事情,更不要一直提建议想直接帮他解决问题。如果朋友想要听你的想法和建议,那么我们就不要说太多的安慰的话。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在沟通中快速地思考,弄清楚朋友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共情的内容才能有侧重点。简单地说,共情不是同情,不能一味地只说好听的话,也不能滔滔不绝地只讲自己觉得需要讲的内容。共情并不是包含单一的内容,而是包含有安慰,分析,鼓励和建议等等内容。共情是一项能力,需要我们去学习。

284 评论(15)

种菜的阿布

你和朋友家人的相处中有过共情吗?分享你的经历和你的情感体验?答:你和朋友家人的相处中有过共情的感觉,但是总是会产生隔阂,事后自我反省,产生共情。

14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