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8

孤星马哥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讲家暴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mmazhaoyang

已采纳

家暴的新闻层出不穷,身为女性心理咨询师,说实话,每当看到“家暴”的字眼,我都十分心疼同为妈妈的女性。今天我就来全面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剖析的有些扎心,希望每一个正在遭遇家暴的女性都能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没有遭遇家暴,那就将此篇分享给你身边正在经历家暴的朋友们吧。

据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

在中国亿的家庭中,有30%的女性遭遇过家暴,平均每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可是面对家暴,85%女人最后都选择了沉默。

据统计,女人平均被家暴35次,才选择报警!

明明是被害者,却选择沉默,不敢离婚,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孩子

孩子永远是女人的软肋,很多被家暴的女人不想离婚,其实并不是还爱那个男人,而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可是她们忽略了一点,真正完整的家是要用稳定的爱来维持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完整。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所受到的伤害往往更大,长大后要么不敢去爱,要么认同父亲的施暴行为,成为施暴者。

只有女人学会自救,才能给孩子一个更稳定成长环境。

第二,怕家丑外扬,被报复

不离婚是因为她们心里,不自觉把婚姻失败和人生失败画了等号。认为离婚很丢脸。

有些家暴男还会恐吓女人,要是敢提离婚,就报复她一家,逼得她不得不维持表面恩爱、幸福,甚至主动帮丈夫掩盖家暴的事实。

可女人退缩的每一步,其实都成了男人家暴的助推器,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家暴不离婚的真正原因:施虐者和受虐者的病态关系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她一直是被虐待的,那么这个人成年以后,她在跟伴侣的关系中也容易成为那个受虐者,而对方成为那个施虐者,所以,实际上施虐者和受虐者是一对儿关系。

施虐者和受虐者这一对儿关系呢,肯定是病态的,但是因为受虐者,她早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经历,已经形成了无意识的这种关系模式,所以她在成年后,虽然很不愿意接受这种受虐者的角色,很不希望继续被受虐,但是她的潜意识还是会让她去跟一个施虐者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样的话,这个关系才是她熟悉的,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却是熟悉的。

所以,在外人眼里,都不太理解这个受虐者,也就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妈妈,为什么老公对你拳打脚踢,你竟然为了孩子,期待他能变好,这不是痴心妄想吗?但是在受虐者的内心深层,她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就是受虐扮演一个受虐的角色,她已经把自己定位在这个角色里。

这个角色定位是怎么来的呢?可能在她的早年成长过程中,她跟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是一个受虐者,意思就是说她的养育者可能去虐待她,然后她扮演那个受虐者,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关系模式,所以很难自己能够走出来。

很多遭遇家暴的女性,一般都会有以下几种心理。

第一,过度依赖心理

我有个学员结婚五年,男人对她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可是每次一打完,男人就立马痛哭流涕,下跪道歉,说自己是混蛋,是因为太爱她了才这样的,但其实是在对她进行情感操控。

而我这个学员,有受虐者心态,她觉得相比孤独而言,被打说明她老公更在乎她。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斯德哥尔摩症”,说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了感情,造成她更加依赖加害者,自然更离不开家暴男。

第二,心存幻想

说起家暴,很多人都会想起一部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老师饰演的家暴男,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女主一次次被家暴后却还心存幻想,甚至辞了工作,她觉得丈夫一定会改变,可结果却是一次比一次厉害的家暴。

对于施暴者来说,家暴从来不需要理由。

而女人如果有“圣母情结”,过分善良,站在施暴者的角度理解他、原谅他,企图改变他,只会受伤更深。

毕竟,你不是天使,拯救不了恶魔的。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家暴的男人一定有他的软肋,比如警察,比如法律,比如他的名声和金钱,这个时候,选择专业人士,比如律师、心理咨询师和你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咨询师讲家暴吗

170 评论(14)

祎伊妈妈

我认为家暴这种事情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如果不离婚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169 评论(9)

Krystaldxe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呵护,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却往往认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因此不少家庭会出现体罚,甚至家暴孩子的情况,这毫无疑问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心悦如海心理咨询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涵静医生说,家暴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会有自残和自杀的行为。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会成怎样的人?心理专家:可能是这2种

宋涵静提醒,所有人需要明确一点,家长对孩子家暴并不是正常家庭教育的环节,而是一种虐待行为,会给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

“家暴对孩子短期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大部分孩子在被家暴后情绪十分紧绷,对周围充满不安全感,这大多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状况,从而导致他们的免疫系统和身体整体状况变差。因此可以看到大多数被家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瘦弱。”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会成怎样的人?心理专家:可能是这2种

“其次,从心理角度上来说,被家暴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同时,孩子在社会功能上有所缺失,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也会因此变得很差。严重的情况下,孩子甚至会有自残和自杀的行为。”

一、有人说,小时候被家暴的孩子长大后也容易成为施暴者,宋涵静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攻击行为是从模仿和强化当中产生的。因此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从家长身上学习到用暴力解决问题,往往会因此成为一个施暴者,将自己的经历往下传递。”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会成怎样的人?心理专家:可能是这2种

二、即便被家暴的孩子长大后不成为施暴者,宋涵静指出他们往往也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性格特点,比如说自尊心低下、无法建议亲密关系、有完美主义倾向、过于敏感脆弱等,由于无法把控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以试图引起他人的注意。”

毫无疑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不应对孩子采取暴力的行为,但如果创伤已经发生,怎样才能降低家暴对孩子的影响?

宋涵静指出,首先需要第一时间将孩子从施暴现场带到一个相对安全和安静的地方,最好还是尽快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和帮助。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会成怎样的人?心理专家:可能是这2种

“针对这部分的孩子,可以采取一些艺术性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绘画、沙盘游戏等,让他们在游戏当中把家暴带来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同时,其他亲人也应该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抚慰,告诉孩子他并没有犯错,家暴是施暴者的错误,施暴者已经受到了惩罚,而孩子现在是安全且会得到保护的。”

宋涵静强调,家暴后对孩子的保护不应只停留在言语上,如果施暴者的家暴行为是比较严重的,比如说行为持久且屡教不改,建议其他亲人应带着孩子远离施暴者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比其他一切都更重要。

而如果父母只是因为一时情绪处理不好或是观念问题向孩子施暴,宋涵静认为父母则需要郑重向孩子道歉,并通过行动向孩子证明对他的爱,“父母要意识到,暴力攻击孩子会对孩子造成非常深的心理创伤,甚至影响到他的一生。因此家暴后一定要向孩子真诚道歉,同时在以后的时间内尽量多陪伴孩子,不断地告诉孩子家暴只是父母一时的情绪问题,并不代表父母不爱孩子,而且让孩子放心,保证类似的事情不会再度出现。”

180 评论(9)

蜜糖Rose

家暴的女性,真的可以为了孩子不离婚,因为母亲对孩子的这种爱,是可以超越一切的,母亲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但是这种隐忍也不会让孩子幸福,只会给孩子带来一个不幸的童年。

251 评论(10)

lin12345610

家暴一般受害的大部分是女性,在这里送女性朋友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改善家庭环境的方法:1、真正的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2、多和另一半交流,看其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3、给予真诚的关心;4、如果对方饮酒后家暴,想办法让其戒酒;5、你不要靠男人,自己赚钱6、如果他不是人,离婚吧。

137 评论(9)

楠辉之恋

你好这位朋友: 家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往往是内心深处自卑的人、胆小的人,他们往往会对过于善良、软弱的人实施家暴。这样,可以掩盖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恐惧。相信一个自信、有爱、善良、智慧的人不会采用家暴的方式,而是采取智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让有家暴的人去做心理咨询。你也要去的。单纯的善良不能解决问题。单纯的暴力也不能解决问题。协商、对话、理解、原谅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们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打通实施家暴者的心理问题,让实施家暴的人变得自信、有爱、善良、智慧从而不再对你使用暴力。而你也会变得智慧、灵活、有原因也不失善良,让家暴无法施展。

19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