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花语
四个字:累,穷,危险 怎么累法? 一是远行累 参加培训的话,你可能要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旅途是很累人的。 二是咨询过程累 因为你要面对来访者的大量倾诉内容。你要记住,因为你要写记录。 你要面对来访者的痛苦悲伤愤怒纠结,哪怕来访者曾经是被亲人强X了、被人围殴打个半死了、患上绝症了……同时你也要保持一定程度恰当的乐观但又不能太乐观…太乐观就不容易理解对方了。 三是记录工作累 以新手咨询师为例,每次咨询50-60分钟。咨询完后要写咨询记录,要保管好。如果来访者同意录音,你就要写逐字稿——也就是把说的每一个字原原本本地写成文字。50分钟的逐字稿,你至少得花4小时才可能写完。 逐字稿做什么用呢?——给督导老师看。虐心的地方就开始了。 四是心累 督导老师会对你的逐字稿进行点评。这部分打击还蛮大的。不是因为督导老师严厉——其实都比较温和——而是因为新手咨询师很紧张,做咨询师已经尽力了,但是依旧发现自己存在大量的缺点和不足。这就很容易让人感到泄气和心累了…。 怎么危险? 有时候你什么都做得没错。来访者还是可能不好,甚至可能自杀。你关心了好久的人,自杀了,你想想那个刺激多大…… 对方家属还可能要告你… 还有时候遇见有攻击性情绪化的来访者,挨打都有可能… 或者工作时间外被你的来访者骚扰… 就算你躲过了这些,天天听着别人的人间惨剧,你的三观还能不能稳,是个问题… 怎么个穷法? 培训贵 好的培训,每次都要一万以上。有钱你也未必报的上,因为抢手。 你可能需要至少四个长程培训,七八万是要花的 督导贵 每次个体督导费用400以上,每次一小时,每周一次。 还有团体督导,便宜一点,也要每次200以上吧。 要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至少个体督导60小时以上,加上团体督导120次。 而且要持续督导,不是满60小时就可以停了。 这就要花大概5万以上了。 个人体验贵 医生给人手术要先消毒。咨询师给人咨询自己心理要 健康 。所以心理咨询师要接受心理咨询。叫做个人体验。你肯定要找个比较好的吧,收费400每次都算便宜,600-800每次那是常见的老手价格,每周一次甚至两次! 做多久呢?最好一直做下去……。也看你的悟性和心理 健康 程度。 收入低,前期亏本 新手咨询师, 每个小时收费也就200—300 ,甚至更少。你看看督导每小时都400了…还有培训… 而且来访者数量少。 新手没经验没名气没人脉, 每周能有三四个 来访者,就不错了。而且多了你也做不来(因为累,因为能力不足)。所以,不可能用数量来弥补。 那岂不是很苦? 是挺苦。所以说理想决定命运啊。 有些骗子咨询室,胆子大的新手,胡乱宣传自己,反而赚得很爽…这一看,心理难免有些不平衡了。 不过人就是这样,为了理想嘛…。 相对比较不苦的,是在大学里读研读博,然后在大学里做心理工作,各种经济成本和危险性都会降低很多。 好了,你们也看出来了,我是来劝退的。 入行三思而后行,再三思而后行,再再三思而后行哦!!!!! 那为什么还要入行 因为其实来咨询的来访者,都是有希望的,哪怕他受尽苦难,依旧追求幸福的勇气。 当你看到他真心微笑时,你会见证,人之为人最大的坚韧,还有世界里永不磨灭的那些善意与希望。 心理咨询师这门职业怎么样?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帮助来访者(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人)解决心理问题,消除痛苦,恢复 社会 功能的一种职业。从解释看,是很光鲜,很让人羡慕的职业,从现在 社会 环境看,竞争压力大,家庭教育不当,有心理问题的人很多,据统计说有一亿多人,相当于十分之一的人被心理疾病折磨,所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很多人来学习,争取赢得一席之地。但事实上,很多努力学习,考完证书以后的心理咨询师,没做多长时间纷纷离开做别的了。我觉得出现这种想象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心理咨询师不想做,而是因为很多心理咨询师做不好,甚至做不了,不得已离开的,很多心理咨询师学习教材,的知识,有参加各种工作坊、成长班、技术培训,最后还是不能坚持下去,这是因为很多心理学技术解释的不够科学,不能正确解释心理疾病的原因,所以就没有效果,导致心理疾病患者不相信心理咨询能解决问题。如果想在这条路长期走下去,要学科学的解释,真正能帮助来访者消除症状、提升自信、优化个性。只有这样,心理咨询才能得到 社会 的认可。 许多人考个咨询师证书就以为可以当咨询师,这是跟错误的,咨询师的门槛是很高的,心理学本身就是门中间学科,不可能培训两三个月考个证书出来就可以帮别人,这个跟医生救死扶伤一样的,需要经验和长久的学习。行业内的人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心理学现在的境遇。 应该是能够获取高收入的职业,但定位要放在高收入人群为主的地方,比如北上广等大城市这方面需求应该较大,三四线中小城市未来也是有很大潜力的,但目前来说从生活节奏上,还是消费层次上,或者人的意识上还没达到充分的水平,培养的话需要你更多的付出,但不一定有对等的回报。因此,建议去大城市发展,机会更多,中小城市不如做个普通医师来得实在。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补充指正! 将来感觉会不错,现在的大型企业还有事业单位会定期的对自己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压力大难免不会出问题,生活压力大也需要调节,心理咨询,包括现在的高端学校,也会为学生,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帮助, 社会 经济在进步,精神文明会跟着提高的,我感觉现在的街头算命先生就挺厉害,不管怎么样,都会给人安慰,心理咨询师会更专业吧!
小超人0606
每次学习视频课时,我都特别地身心煎熬。我学一节一个半至两个小时的课,需要10个小时。我需要记笔记,而且记得很详细,甚至可以说是讲课老师的逐字稿。 笔记是一定要记的。因为我记性不好,尤其是看过的视频课,如果不留下点儿文字材料过后也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记笔记又记得这么详尽,学一节视频课所用的时间是别人的四五倍,这件事常常让我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也不知道别人到底是怎么学的,但我学习的效率就是这么低,说出来都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令我十分头疼的事,但每次内心煎熬、动摇、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之后,我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虽然,后来我用电脑敲字代替了手写,能感觉轻松了不少,但还是耗时得让我怀疑人生。 可能我就是笨鸟需要先飞,别人两个小时就能学完的东西,我需要先用10个小时一边听一边暂停下来抄写板书并记录老师讲解的话。我的这个行为就像一个格式转换器一样,在学一节视频课的时候,需要先把视频课里的信息转换成文字,再看文字版的内容才可以走进自己的脑子。直接看视频,我存不进脑子多少东西。而我记完的笔记,是完全可以抛弃原来视频的,是可以随时查找翻阅的资料,都是我用时间和心血熬出来的笔记,即使没有加入我个人的思考,仅仅是记录老师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十分珍贵。 这大概是最笨的学习方法了。希望我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为了说服自己不是个笨鸟,我甚至还上网搜索,看有没有类似经历的人。虽然很少,但我还真找到了一个。 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似乎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老师都强调要记录讲课的逐字稿。起初她并不以为然,觉得这波操作匪夷所思,从小到大也没少听课,最多记记笔记画画重点,哪有需要把老师所说的内容一字不差全记下来的道理呢?后来一课听了好几遍,笔记却还记得七零八落,感觉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不知该如何记笔记了,就索性尝试了老师的建议,打逐字稿。 播放、暂停、打字、回放、检查,一节课的内容足足打了有一天。逐字稿完成后,发现自己长进了不少,明显比单独听收获更多。听语音,字句是流动的,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些内容。而文字稿是固定的,看几遍都行,可以在上面写写画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慢下来,仔细思考或查阅资料,直到弄明白了为止,不急不躁,徐徐前行。 我想,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看了她的经历,我深有感触,又深深认同。 我爱我的笔记,即使“慢长”,但那一字一句,都是我的时间和用心,都是我前进的脚印。 我是很慢,但我没有错,这一切都值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慢慢成长。
飞雪樱子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 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最美的四月天,我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学习,是非常值得被肯定和点赞的,我也非常开心有这样的一个平台,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起抱团学习,一起共同成长。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 下面在坐家长的大部分都认识我,我叫王艳,艳是鲜艳美丽的艳,目前我是心理科的一名护士长,同时我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位是我们这次心理团体的助教老师 郑会萍,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15岁女孩的妈妈。 接下来让我隆重的介绍一下我们这次的特邀嘉宾青少年心理辅导师许玲老师。下面有请我们的许玲老师自己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大家掌声有请:开父母团体的初心: 我在精神科工作已有30余年的工作经历, 我是2005年我院派我去北京回龙观心理科进修后开始接触的心理学的。在那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得了抑郁症,焦虑证,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尤其是一个咱们河南的一个老乡是开封的。当时他的女儿是清华大学大一学生,正在军训期间被学校劝退,她的女儿得的是神经性贪食症……当时他妈妈两眼含泪地对我说,我的天塌了,对我们家来说灾简直就是一种灾难,你看看,为了她我们全家是省吃俭用呀我辞了工作多年陪读,清楚的记得tmd说,你早不犯病晚不犯病,你这时候犯病弄得我是人财两空!当时心理医生追遡到她的原生家庭。从小她的奶奶妈妈总嫌弃他胖,上初中发育的时候,可能他的爸妈对这一块一直嫌弃胖,他爸一直让她节食减肥,他说从初中都开始吃吃吐吐那时候不是太明显吧,他带了这个症状,一直都学习很好,家里也没有太在意,所以就走到了今天。那一次我也是第1次知道什么是原生家庭。以及你原生家庭对孩子有影响的重要性,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从小生活的那个家庭。同时也学到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当时我对这一句话深有感触,前面一句话我感觉是我的写照,我从小到大就是那种在无忧无虑的,无拘无束下成长起来的感觉都很幸福。我的性格也比较外向呀,乐观呀,活泼呀。遇到什么事情都往好处想! 而我的老公是下一句话的真实写照,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之治愈童年。从我俩认识,他一直都在说他的童年有多不幸多不幸。从小0一7岁一直在农村老家长大,等上学长大了接过来了,恶梦就开始,说就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一不开心就把自杀挂到嘴边。当时我让我的老公给他们亲子关系打个分,我说0~10分,10分是关系是最好,零分是一点都不好,你们的关系在几分上呢?我内想我老公有可能打个两三分呢,结果老公说打了负分。(咨询中关于和父母打分这一块打负分的特别少)我说不管怎样再不好,毕竟爸妈给你了你生命呀,而我老公就说,其实这个命早就想还给他们………当时我家的所有关系都比较紧张,我在家里的感觉也是提心吊胆的,随时都会有内部战争发生,于2006年考上了国家二级咨询师,也是我们医院的首席心理咨询师。同时于2010年又取得了郑州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学士学位。十几年来我一直持续不间断的参加各种心理沙龙心理培训,了目前我在家庭治疗方面,青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障碍方面,婚姻情感治疗方面,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十几年我一直在帮助我的家庭助人先助自己,后来我的老公暴脾气变得非常的温柔。喝了二三十年的酒也戒了。也开始学习心理学,有以前油瓶倒就不扶后面变得所有的家务活全包。对儿子的教育也是从指责挑剔打骂变成一个理解支持欣赏孩子的爸爸!! 有一次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对孩子说。爸爸现在是不是变了?儿子说,不仅是变了,而且变得让我感动。只有好好学习,对得起我爸爸为我改变。父母爱孩子的四层次:我老公就花了五多年时间有愿来的第一层到最高层。也就是智慧父母层! 1,愿意孩子花钱,不花钱的微笑肯定鼓励 2,愿意为孩子花时间,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3,愿意为孩子去学习。坚持是改变灵魂的一件事情。 4,愿意为孩子去改变。(在亲子关系里,谁痛苦谁改变)个案(七七) 工作中,就去年一年我的工作量特别大,光做青少年个案及家庭治疗有300余次,青少年心理团体也开展五十余场。主要是沙盘游戏团体,心理绘画团体,情绪管理的团体。其中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居多。主要有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手机依赖症,不自杀性自伤及厌学等。尤其是不自杀自伤的青少年挺多的,他们难受的时候会用各种利器划伤自己如眉刀,拉环,园锥,钉子,还有用开水烫自己等等,根据总结及学习发现这些青少年往是小学的时候在家人老师的眼里都是不仅成绩好(个个都是学霸),且又懂事又乖巧!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根据我平时学习和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关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来源于与下面几个因素相关: 1,沟通的困扰:发现好多青少年走到我们科他们都是人际关系特别紧张。人际关系包括与自己的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尤其是亲子关系比较显著,好多家长困扰也都是无法与孩子沟通这个头痛,无奈。父母往往认为我说的话都有道理呀,他怎么就听不进呢?我的要求并不高啊,他怎么就做不到呢?我都是为他好,他为什么就不领情呀?而且动不动发火,摔东西,不上学,不出屋,锁门……门上还贴着私人重地,闲人免进。 但孩子不和父母沟通的潜台词是什么? 孩子会说,和她们沟通总不在一个频道,总是说教,打压,讽刺…说了也白说,反正我说了你也不懂,说了你也不支持。说了你也不理解。说不定说了还只会更糟,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孩子把心门关上了,也把房门关上了。这是家长就要反思怎么与孩子有效效通呢?我怎么说他才听呢?沟通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沟通是一门学问呀,光讲沟通觉得讲一天也讲不完。 2,情绪的困扰。好多孩子不能上学的行为真相其实是被情绪困扰。我前几年接咨询的时候,我一般做的是夫妻情感问题,接触青少年较少,当是我认为青少年的问题一般在学习问题,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学习不好也不是学霸,总以为这种咨询估计我是做不了,但真正接触到青少年这一块我发现孩子有关学习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呀,记忆力下降呀,偏科呀,学不会,听不懂特别少,大多数都是沟通出了问题,情绪出了问题,关系出了问题…这里我主要讲讲关于这个抑郁情绪的这个问题。我们家长要学会面对的发现。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是不是患了抑郁症。 当孩子出现无明原因情绪低落。爱哭,爱否定自己,容易发脾气,懒床,不讲卫生,有自伤自杀的想法等,家长就要敏锐的首先想到,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但现实中家长往往是想这个孩子是不是装病找理由逃避上学,是不是从小惯的,抗挫能力差,不坚强,小心眼,忍一忍,扛一扛,就好了!家长觉得只要孩子能上学,那就没问题。其实呢孩子告诉我在学校一点都学不进,非常的痛苦不堪。只有用自伤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痛苦。往往是被老师同学发现后,家长才开始重视。抑郁症与坚强无关!记得2019年上海上海路福桥17岁男孩跳桥事件。 我们中国的家长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一俊遮百丑,只要孩子能上学,那就没什么问题! 这里我简单普及一下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以帮助大家早日识别早发现早治疗。三低:情绪低,兴趣低,意志力低。三无:无助,无望,无价值感。三自:自责,自罪,自杀。根据我们大脑发育的机制,首先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过情绪关,再过学习关,当一个孩子处于抑郁,焦虑,愤怒压抑的时候,他的理性脑也就是学习脑是无法工作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就情绪这方面的问题,要讲的也非常多,我们都放在后面慢慢成长。 3,关系的困扰:许多孩子表面看着是行为上出了问题,比如孩子爱说谎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冲动爱打架,其实问题后面的真相还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举例10多小男孩 4,家庭系统困扰:生活中往往家长看到是一个孩子出问题了,治疗孩子就好,其实真相是他的家庭系统也出问题,其实孩子只是问题的呈显现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家庭系统是一棵树,树根是父母树叶是孩子,树叶黄了我们是解决树叶的问题,还是找树根的问题,大家一下子是不是都明白了,个案:30多岁女孩不谈对象妈妈焦虑来咨询:讲家庭序位的问题,人生三类事的问题。 5,没有充分成长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妈宝男,巨婴。这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总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过度的包办过度的替代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剥夺。给自主的时候没有自主,该探索的时候不让探索,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就有一段话,我记得一个孩子该爬的时候久父母不让爬,那就给他后来学习困难埋下伏笔。生活中有的孩子生理年龄30多岁了还离不开父母。啥事都是问我妈找我妈,但心理年龄还在婴儿期。举例蔡某某,一位23岁的一个高高,壮壮帅气的男孩。说他的妈妈爱让他窒息,我就这么大了妈妈还在管我,交什么样的朋友,留什么样的发型,穿什么样的衣服,回家按他定的点晚一会儿电话连连扣,没有自己的一点点私人的空间。我的人生我无法做主,我就像一个木,我活的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就是想死。我曾经走到马路上想着闯红灯让车把我撞死。我曾经跑到那废墟的高楼上,好几次都想往下跳…现在我就像一个废人,躺平等死!我这次住院主要就是想做家庭治疗。 所以当你的孩子还在玩游戏还在找朋友玩儿,你就要感恩,说明孩子还没有患上重度抑郁症。中度,重度抑郁是要吃药治疗的。先不建议心理干预…………因为那时他的心太脆弱了,我们心里自己是世人也不是,会生孩子,更难走出来。 5,成长过成中创伤:往往是看似事件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个事件引发的情绪和感受,还停留在当下让感到憋屈,压抑,悲伤,愤怒……有一个14岁休学的女孩来咨询。给她放松后回忆,6岁小时候的一件事特别的恐惧和紧张不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大概发生什么事记不清,记得最清的是妈妈用力掐我的脖子让我一下有了频死感,现在想想还不寒而栗……后来也是陆续给这个家底庭干预将近两年多的时间,心理治疗的路是漫长的-…在一个家庭系统里,父母是大的,孩子是小的,父母是有力量的,孩子是没有力量的。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父母改变,孩子也会应声而变,知道父母教育孩子遇到至暗时刻也是经历无助无力,煎熬,崩溃,绝望……不过即便是千难万难,也要用稳接受孩子的千变万变也要用稳接受孩子的千变万变。稳是家庭改变的定海神针。稳的背后是家长的实力,能力,是格局。 通常18岁以上的个案,我一般不再叫家父母参与进来,因为18岁孩子已经成人,他们.已有智慧和力量,可以自己自我疗愈自我成长自我修复! 其实所有这些因素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家长没有及时看见孩子通过孩子的行为看到下面真相。家长为什么看不到孩子呢?其实家长也没有学会看到自己…我们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可能给到我们没有的东西。最简单的举例,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你不可能借钱给别人。当你不接纳自己时,你也无法接纳别人。当你没有爱时,你也无法给到别人爱。所以当你赞美肯定自己时,你就能肯定孩子,当你理解自己时,你就开始理解孩子,当你接纳自己不完美时,你就开始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有人这样形容人生就像一条河流,上游是与自己的关系。中游是与伴侣的关系。下游是与亲子的关系。大家都清楚河流往往是从上而下顺势而为,如果我们先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与自己的关系和谐了,那么你的亲密关系也就和谐了,那亲子关系和谐也就水到渠成事!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忘掉自己,不顾伴侣感受,把精力都放到亲子关系上。他们往往是认为孩子状态好了,我亲密关系就好了。我也就好了! 大家想想河流是顺流而下容易?还是逆流而上容易呢?显而已见,所以当你开始爱自己,世界都会来爱你。让我们先从了解自己,照好自己开始吧!
大鹏村长
您好,我是北京的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个问题,两方面回答吧:如果只是考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多做两套真题,考二级的话,准备一套好的案例报告,从行为认知精分走都行,表现状态好一些,就问题不大。如果正经从事心理咨询师:(1)心理学几大流派的理论,不需要精通,但都要有了解。(2)精分是根,有经济和精力基础,深学。(3)人本是土,无论哪个流派,现在都强调人本的一些理念,真成,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都是需要的,尤其是共情,需要训练。(4)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作为主干。心理咨询流派太多了,都学学不完,钱也花不尽,找一个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作为主线,其他流派可以了解,整合。主线的技术一定要系统学,进入这方面的圈子,可以有人交流。比如我是心理学本硕出身,本科开始学习催眠,目前也是以催眠为主,同时会在催眠里面融入行为、认知、完形等方面的内容,看什么更适合我的来访者。(5)个人成长和督导不能少。督导最好选择了解你主要技术的老师。虽然很多老师强调,咨询的理念是共通的,的确是,可以帮助你把控咨询的流程进度,但是落到你使用 的技术上,可能有局限。个人成长可以选择自己找个咨询师,周围有圈子的话,最好是能有个小组。(6)总结。每个个案,能录音录音,不能录音也一定要有笔记和逐字稿,便于自己总结提升。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