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1

xiaowanzij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跟心理咨询师唠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inguo0911

已采纳

你应该和他只说自己的故事,等着他想来改变你,然后到他妄想为自己塑造你时,再从他身边消失。

跟心理咨询师唠嗑

304 评论(14)

xyz小鱼子

看问题分析的话,就正常聊就好了,太刻意给别人感觉你有所图,别忘了人家可是心理咨询师呢。

185 评论(14)

a淡淡小雨

一、封闭型提问尽量不要连用提问可以分为“封闭型提问”(closed question)和“开放型提问”(open-ended question)。封闭型的提问,对方只要用类似“是”或“不是”这样的词就可以回答。开放型提问则无法用一个词来加以回答。譬如问:“你早饭吃了吗?”这就是封闭型提问,因为只要用“吃了”或“没吃”就能回答了。假如问:“你早饭吃的是什么?”那就是开放型提问,因为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可以说上好几句话。在心理咨询的时候,通常的规则是,刚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以先问一些封闭型的问题,然后逐渐过渡到用开放型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形成比较自然的交谈气氛。当然,封闭型的提问不能接连着用得太多,尤其当交谈的开始阶段已经过去时。假如封闭型提问接连用了三四次,很容易导致来访者形成一种对话格式:就等着咨询师提问,然后他(她)来回答,而且这种回答是不展开的,只是用一个词来应答,这很不利于心理咨询要求让来访者“打开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且,过多的封闭型提问还容易导致来访者产生责任转移的心理,他(她)总是被动地等着咨询师提问,等着咨询师来帮助解决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咨询效果,事实上也往往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阻抗情绪。

二、开放型提问尽量不要用“为什么”问“为什么”是典型的开放型提问。但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着来访者问“为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似乎咨询师在责备来访者的行为、想法和情绪,这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并且,许多来访者来尝试心理咨询,本来就想弄清一些为什么,咨询师还要对着他(她)问“为什么”,这就很容易导致来访者烦躁。那么,应该怎样问才比较合适呢?有两种方法可以代替问“为什么”。一种方法是问原因。譬如,来访者说:“我不想去学校。”咨询师问:“你说你不想去学校,可以说说原因吗?”另外还有一种方法等于问了“为什么”(确实,问“为什么”,来访者回复的可能性最无限制),但又可以避免问“为什么”的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将来访者的话重复一遍,结尾语音用升调:“你说你不想去学校?”当然,有人曾经怀疑,万一咨询师这么问,来访者回答“是的,我就是不想去学校”那又怎么办。要知道,来访者假如这样回答的话,你即使问“为什么”,或者问“原因”,他(她)多半也是不会说的。而如果咨询师重复来访者的话,而且用升调结尾,可以表示咨询师是在关注他(她),倾听他(她),同感他(她),也体现了咨询师的一种素养。相比较而言,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问“为什么”,产生积极效果的可能性最高。三、善于运用积极暗示的语言来提问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经验的咨询师会非常注意运用暗示技巧,提问过程也是如此。咨询师在提问的时候,应努力带着来访者进入一种积极心态的假设中。譬如来访者在陈述情况时提到了自己的外语学习成绩比较差。咨询师不应问:“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外语成绩这么差呢?”而应问:“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在外语上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呢?”假如来访者提到自己在人多的场合就不敢说话,咨询师不应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敢讲话呢?”而应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能自如表达呢?”两种提问,意思一模一样,但是提问者的专业素养一下子就反映得清清楚楚。“理想的成绩”、“自如的表达”,相比较“成绩差”、“不敢说话”,对人影响效果的区别相当明显。前者是指出了一种模式、一种目标,容易引起来访者形成一些积极的内心体验,后者只是聚焦了问题所在,定格了来访者的缺陷。心理咨询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明确进取目标,而且一个人看着目标,远比看着缺陷更加容易改变自身。四、避免判断性提问,善用比较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往往用的是一个判断性陈述句,然后再加上一个无疑而问的句尾。譬如:“你爸爸妈妈是关心你,你这样发脾气应该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认为应该……你说是不是”。这样的咨询问话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其中的道理来访者多半都是懂的,根本无法触动来访者的原有意识,也就无法使其发生真正的改变。有一个情绪很激动的初中男生来到心理咨询室,陈述自己非常恨自己的妹妹,简直想要杀了她。心理咨询师假如说:“作为一个哥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努力设法和妹妹搞好关系的呀,你说是不是呢?”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这么说,效果只能是零。实际上那位心理咨询师不是用判断性提问,而是用比较性提问,慢慢地帮助来访者逐渐看清了自己。他在咨询过程中用了如下这些提问:“你说你恨你妹妹。恨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你觉得有区别吗?”“恨一个人和恨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你觉得有区别吗?”“你说你其实是不喜欢你妹妹和你待在一起,那么有没有什么时候你也是喜欢妹妹和你在一起的呢?”最终,那个男生的情绪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他心服口服地意识到,其实自己不是恨妹妹,只是有时候不喜欢妹妹。他虽然有时候不喜欢妹妹和他待在一起,但是其实也有很多时候还是很喜欢妹妹在自己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的说话确实和普通教育者的说话有些不一样。五、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般咨询师不会为提问而提问,提问都是有目的的。咨询心理学界也概括了一些提问的分类,咨询师通常用得比较多的有如下五类。1.例外型提问(exception question)。来访者假如说,爸爸不好,爸爸对他很凶。咨询师在表示听清楚了这个陈述之后,多半会就这个话题再反过去提问:“你说爸爸不好,爸爸很凶,这令你很难过。另外,我还想问一下,那么有没有你觉得爸爸好的时候?有没有爸爸能够和你好好说说话的时候?”这种例外型的提问有助于来访者从原来深陷的角度转移至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来看清现象,同时也有助于咨询师能够更加全面地看清来访者的问题及其相关因素。2.预想型提问(preconception question)。假如来访者表现有消极的思维反应习惯,“糟了糟了”、“完了完了”、“都是我不好”,或者遇事总习惯于作消极假设,“假如考不好怎么办呢”,“我肯定不行的”,这时候,咨询师就常常会用一些预想型提问,把来访者原来消极的先期假设换成积极的先期假设,引导来访者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感受,以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需要调整。咨询师会引导着提问:“假如你面临着考试,脑子里经常想着的是‘我肯定能考好’,‘我肯定能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感觉会怎样?试试看,仔细体会一下。感觉是不是有点不一样了?”相比较来访者原来习惯性想着“考不好怎么办”或“完了完了,肯定不行”时的状态,这时候咨询师常常会发现来访者的呼吸变得深沉了,脊背显得挺直了许多,整张脸也显得有些上扬了。有时候,需要弄清楚某件事情与来访者目前状况的关系,咨询师也会就那件事情用预想型问题来提问:“假如你通过了那场考试,今天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区别在哪里呢?”有可能那场考试其实与来访者的问题关系不大,也可能那场考试确实有影响。这样就能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弄明白,接下去是否要聚焦在那场考试上。3.奇迹型提问(miracle question)。假如来访者有什么顾虑,或者咨询师特别想启动来访者的大胆想象,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来访者,有些咨询师尤其是女性咨询师很喜欢用这种提问,“假如有奇迹会发生,你希望这个奇迹是什么”,“假如有一个仙女能够满足你三个愿望,你会提出哪三个愿望呢”。有的咨询师甚至为了更加容易产生效果,努力让来访者比较容易地进入面对此类提问所需要的想象,居然会在咨询场所备有“仙女”、“阿拉丁神灯”、或者“宝葫芦”等道具,在提问的时候,像模像样地举在来访者跟前,尽量让假设做到极致。4.打分提问(scaling question)。就是请来访者就自身的负性症状用分值(通常是0~10)的方式来评估描述。咨询师通常会这样问来访者:“假如你说的紧张焦虑用0到10来打分,现在,就是此刻,你会打多少分?”通常,这种打分评估请来访者描述的是即时的感觉,即在心理咨询的此时此刻的感觉。打分提问一般用在咨询开始的时候。在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通常还会请来访者用打分的方式对自己的即时感觉再作一次评估,以衡量咨询的效果。假如咨询开始的时候打的是8分,将要结束的时候来访者打出来的是2分,咨询师就会对此作一个聚焦,指出甚至分析一下来访者的变化和进步,以使来访者(包括咨询师本人)对心理咨询抱有信心,也有助于增进咨访关系。5.转换型提问(different question)。例外型提问是就一个“点”的相反性质的提问。如果来访者陈述“爸爸不好”,咨询师会提问“爸爸有没有好的方面”。转换型提问是就“点”之间的转移来提问,咨询师不谈“爸爸”了,而是提问“那么你妈妈呢?”或者,也可以转移到来访者自身:“那么,你觉得自己对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转换型提问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提问类型。当咨询师就某一个“点”的问题感到暂时无法取得什么进展的时候,就会先移开一下,在相关的其他“点”上进行聚焦,以推进整个咨询过程。

290 评论(14)

小胖子老头

有一些人,陷入了爱情的深海之中,会变得格外感性,你只想得到他的一颗心,想得到他的爱,却从未考虑过他是否对你有好感。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会变得很感性,会把男人放在第一位,会在想念他的时候频繁联系他,然而,对你没有感觉的男人,你给的问候与关心他根本不在乎,他更不可能把你放在心上。就算你对他再好,他也完全不会领你的情,就算是你天天联系他,他也不可能对你动心。遇见不在乎你的男人,就不要再犯傻了,你爱的卑微,也得不到他的心,这样和你聊天的男人,摆明了对你没意思,别傻傻不懂。一、他总是敷衍你真心想和你在一起的男人,会很认真地回复你的消息,每一次,他都仔细看了你给他发的内容,他会回应你的关心,回应你的热情。反之,若是一个男人心里没有你,他自然不会把你看的很重要,你和他聊天,如果他有时间,便会和你闲聊几句,顺便打发时间。若是他心情不好,或者是他不想和你聊天,他便会从头到尾敷衍你,无论你和他说什么有趣的故事,他都提不起兴趣,你能感觉到他是在敷衍你,总是回复你“嗯嗯”“哦哦”之类的词。从他联系你的态度来看,便能看出他在不在乎你,如果你联系一个男人,他总是敷衍你,那么,就不要再去纠缠他了,他摆明了对你没意思,既然如此,还是选择忘记他吧。二、他从不主动联系你若是一个男人爱你,他便会抑制不住对你的牵挂,每每他想念你的时候,都会主动联系你,他想知晓你在干什么,他想要靠近你。但如果说他并不喜欢你,那他就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更不会对你的事情上心。每一次,都是你打开话匣子,和他聊他感兴趣的话题,而他却从没有主动联系过你。其实,他的不主动,早就说明了一切,正是因为不在乎你,所以他才会一直对你这么冷漠。你和他聊天,他会给你回应,但如果你不联系他,他也不会主动来找你,在他的心里,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只是把你当成了普通朋友,男人这么和你聊天,就别再联系他了。三、他经常不回你的消息喜欢你的男人,无论任何时候你联系他,他都会给你回应,即便他很忙,也会告诉你一声,他绝对不会不回复你,更不会让你久等。而对你没有感觉的男人,总是有一大堆的借口,他总是以忙为由不回复你的消息,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的手机24小时不离手,你给对方发消息,他能立刻收到,他只是不想回你而已。若是他偶尔有一两次没看到你的消息,是很正常的,不过,若是他经常不回复你的消息,就说明他对你没空,不想回复你的消息。得不到回应的爱,你就不要继续执着下去了,不爱你的人,是不会在意你的感受的,他更不会顾虑到你一直在等待他的消息,不懂得珍惜你的人,不值得你付出,还是放手吧。爱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态,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真的没关系,只要洒脱放手就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看到你的好,和你在一起。既然他总是敷衍你,从不主动联系你,经常不回复你的消息,那就算了,从此以后,别再对他心心念念了。只要耐心等待,那个爱你的人总会出现,陪你一生一世。

360 评论(13)

昵称真是醉了

可以在她想和你进行深度层次交流的过程当中 ,以反问的方式 ,向他提出同样的开放式的问题 。看看他是不是戒备的表现 ,并且了解一下它深度和你层次交流的过程当中 ,是为了把你当成学校学习 ,还是真的爱你 。要了解他的动机是好奇 ,还是渴望进一步理解 爱情理解你 。不需要直接拒绝 ,只需要学习他的方式 ,用同样的方式请他回答同样的问题 。

34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