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2

乖乖邓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卢悦心理咨询师知乎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chengzhang

已采纳

1 “老师 他打我 ” “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只打你?”2“他还是个孩子 你一个大人怎么好意思和他计 较呢”3“他那么有钱 为什么不捐款?”4“你看她胸这么大 一定是男人揉的”5“文科生多轻松 背背就得了”6“女生化妆就是给男人看的”7“你们艺术生考大学太轻松了真是不公平”8“用三星苹果就是不爱国”9“少和那些学习不好的打交道”10“我就开个玩笑 你怎么这么狭隘啊”11“年轻人不想结婚就是不成熟不负责任”12“走路太开不是处女”13“现在女孩子啊 都拜金 没有钱根本追不到”14“女孩子压力哪有那么大啊”15“不转不是中国人”16“我抽烟喝酒纹身烂交不回家,但是我是个好女孩”17“你知道我们爱豆多努力吗?吸毒怎么了?就不能原谅他一次吗?”18“再说了,你是女生,你不好好穿衣服怪谁?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你不能管好别人的器官,那就管好自己阿。”19“你应该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你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变得优秀,成熟。”20“我不是处男,但我就是有处女情节”21“能者多劳”22“善良没用你得漂亮”23

(复制与网上,侵权删)

卢悦心理咨询师知乎

331 评论(9)

sw634365102

自己要带着婆婆,到医院里面找专家进行治疗,最后婆媳矛盾才能解决。

150 评论(13)

米帅峰峰

我是卢悦,一名从业15年的心理咨询师,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 ,为你解读一下离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葛与恩怨。

可能有些真相对你来说太过残酷,以至于你下意识就会说:瞎JB扯淡!

但如果你准备好了,走出舒适区,恰恰是成长的开始。

01 弃妇和良心犯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孩子

我们是如何看待离婚的?离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发现,那种撕逼撕得很厉害的离婚中,往往会有一个 弃妇(夫) ,一个 良心犯 。

对很多人来说,离婚似乎就宣告着一个妃子被打入冷宫,他(她)的一生都会生活在愁云惨雾的世界末日;或者他不愿意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在他看来,离异人士就是败者组,没有婚姻的男人女人就是loser,被同情就是一种羞辱。

而对另一半来说,抛弃一个像孩子一样无助的人,就成了良心犯。

良心犯的 刑期不定,全在于他内心的成熟度 ,很多人对内疚的应对方式是试图 蒙混过关 ,假装它不存在,但其实它就像是阴雨天的老寒腿一样,会时不时地发作,让他内心深受煎熬。

无论如何,离婚所引发的 分离焦虑和丧失感 ,对我们的人格水平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多人面具和皮袍下的原形被打将出来,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会被迫露面,对很多人而言这不啻于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无论是“弃妇”还是“良心犯”,他们内心都有一个深受创伤的内在的小孩的形象,也有一个伤害自己孩子的内在的父母的形象, 这两个角色是他们过去生活曾经受伤的经验所积累并内化起来的、对自己与他人形象的一种定义。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在努力从父母对自己的 忽略、苛责和强力的控制 中挣扎出来,那么当他离婚的时候,他就会 遇到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体验。

他就重新变成了那个无力掌控自己生活的小孩。

用大白话说,就是“触景伤情”。

一个人咬牙发狠说,我长大了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受到不完整的家庭之苦,这时候,他期待的是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养育者,和让一个孩子更开心和快乐,这么做的一切的 动因, 是他 误以为这样就可以修复他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受伤的创伤。

很多老人热衷于把孙子辈喂胖,好像这样就能喂饱那个挨饿的自己

02 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的游戏

在汶川地震灾区,我看到过一个镇长,他全家人都死了,他拼命不眠不休地工作了一个星期,然后被人强行送到病床上。他崩溃了,他试图用拯救他人来拯救自己,因为他不想触碰自己的痛苦,就试图成为拯救者来避免自己堕入受害者的角色。

离婚会让我们出现三个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

我们都不愿意成为迫害者,所以在离婚的时候,我们就会互相妖魔化都把对方当成迫害者,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但离婚后,谁又都不愿意成为受害者,都希望成为拯救者。

第一种:父母是拯救者

有的离婚的女人(男人)期望前夫(前妻)遭罪,然后自己可以成为拯救者来拯救这个迷途的浪子,就像是《简爱》里的结局一样。

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离婚的女人(男人)则 把孩子当成受害者,自己是重要的拯救者,把前夫(前妻)当成迫害者。

于是很多人就会阻止对方探视孩子,或者孩子从对方家庭出来就会被妈妈(爸爸)问各种细节:你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谁,他们都说什么…… 有时父母一方还会故意找一些证据证明孩子在那边过得不好。

有些爸爸妈妈声称是为了关心孩子,怕孩子吃亏吃苦,但这其实是自己的 焦虑和嫉妒的情绪作祟 ,一方面她(他)把孩子当成受害者,如果孩子说有不爽的部分,她(他)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前夫是迫害者的证据,她(他)就可以稳定地做拯救者了。

另一方面她可能也会害怕听到孩子说:“妈妈,那个阿姨对我很好。”(“爸爸,有个叔叔对我很好。”)“他们过得比咱们过得好。”这就让她(他)又回到了可悲的“受害者”位置上,这是她(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果没有人愿意当受害者,那么做受害者的,只有是孩子了。 孩子“勇敢”地承担了父母都无法承受的痛苦,结果是什么呢?

这个孩子就要站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父母中有一方是恶魔。

这个孩子就要感觉到自己很糟糕,自己是一场悲剧的 牺牲品 ,长大后,她可能会非常痛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会认同自己是一个不能长大的受害者,因为一旦长大,就意味着把受害者的角色还给自己的父母,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我见过很多孩子都在上大学前忽然网瘾大发,而父母那时本来约定等孩子上大学就离婚的。

第二种:父母是受害者

也有的父母从做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中获益良多: 很抑郁的父母会使用孩子作为替代性的伴侣。

他们自然也不会愿意前夫或者前妻来“抢孩子”。

他们会重新和孩子一起睡,而且可能以前已经分床睡了。

你问家长,家长会说孩子需要更多的安抚,其实是父母需要。

因为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孩子的痛苦的差异,所以他们就扭曲了现实,模糊了边界,以为自己感受到的都是孩子感受到的。

其实对孩子来说, 他们的核心痛苦不在于婚姻的完整感的丧失,而在于:

在很多曾经早年遭遇离婚之痛的成年人的交流后,我发现,对他们来说童年最痛苦的记忆在于父母长久无法修复的扑克脸。父母被罩在情绪雾霾之中,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和孩子失去了链接。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保护孩子一生没有缺憾,我们无法阻止伤害在孩子身上发生,我们不能避免丧失会慢慢吞噬他的生命,正如我们也会慢慢丧失有活力的一切一样,我们唯一能给孩子的,就是面对一切生命的艰险和苦痛的心态。

记住,如果你承受不了的,你的孩子就一定承受不了。

第三种:父母是迫害者

很多父母在离婚后会陷入一种 狂欢 的状态,这往往是为了 压抑自己内在的抑郁。

比如因为外遇而离婚的父亲,会感觉自己 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完全没有离开一段关系的痛苦;

或者一个被抛弃的母亲,会不停地找男朋友,不断让孩子隔一段时间就认识新叔叔。

或者孩子会发现,爸爸妈妈成了超级工作狂……

这些方式要么是进入 隔离 的状态,远离有可能遭遇的 丧失感的抑郁 ,要么用过度的其他活动来 压抑对未来的焦虑 , 否认 自己有可能发生的痛苦。

这会让他们在客观上成为迫害者。

很多爸爸就因为无法承受内心的谴责,干脆就远离孩子,不探望孩子。因为每次面对孩子,他们都觉得自己是 罪人 。

而前妻看到一个生活糜烂的前夫,会感觉这个人是如此的不靠谱,不能让他带坏了孩子。

但如果孩子和父母待的时间不超过38%,就会和父母有隔阂,尤其在孩子11岁的时候,容易和父母有很大的冲突。

很多父母因为无法承受内心对于伤害孩子的痛苦,就试图让爷爷奶奶来带孩子,或者慢慢疏远孩子, 这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于孩子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生命的累赘,自己的存在失去了意义。

他们也不得不否认自己是对父母是有需要的,也会否认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存在。

第四种:将孩子视为迫害者

或者,无论是良心犯还是弃妇都会脾气变暴,对孩子的耐心很容易耗光,对孩子开始恶言恶语或者冷漠以对……要么就将痛苦的来源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许现在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孩子也因此会有内疚感,可能会把自己也会把这个世界都“黑化”,形成一个“你不好”,“我也不好”的世界。

这样的存在,实在太艰难了,往往不得不到外面寻找温暖,比如早恋,或者到学校里以及某些其他抚养者那里,获得一些可以呼吸的空气,然后在三十多岁乃至四十多岁,开始修复自己早年的创伤。

03 没有成长,就不算“好的”离婚

离婚之苦,不在于分离,而在于我们如何安放内在受伤的小孩。

那个小孩是我们过去一直都排斥的,以为他不存在的,但在亲密关系受伤的时候,他就又回到我们身边,如果我们再想逃离,那么代价就是再次自我麻醉,并且将痛苦传递给下一代。

与其到外面的世界寻求安慰,或者把孩子看成是不堪一击的婴儿,把对方看成罪大恶极的坏人,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要着急去拯救世界了,最需要拯救的,就是你自己。

离婚了,最重要的不是忙于“跑路”,或者立刻跟前任划清界限。

你要给自己,也要给孩子重要的哀悼期。

如果离婚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活的改变,比如学校、住所的改变,要和孩子一起处理因此带来的变动对孩子乃至对我们自己的冲击。

我们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来应对人生的种种打击,我们只有顺应我们内心的伤痛,愿意正面直视它,接纳它的存在,并愿意和它对话,不要被心魔召唤,轻易的远离自己,轻易的投射恶意和脆弱给他人,好好安置我们自己的脆弱,安抚它,理解它,支持它,激励它,教会它长大。

一个好的离婚,就是走出“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的三角循环,而为自己的人生增加 “支持者”、“理解者”和“挑战者”、“激励者”。

#心之助卢悦#,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创始人,心理学学者,资深媒体人,15年婚恋情感专家;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台多档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亲密关系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216 评论(8)

大花的大呆地

结婚六年了,我没怀孕,婆婆无数次的催生,而且说话越来越过分,为此我和婆婆吵了很多架。这次她说我是“下不出蛋的母鸡!”,我终于忍无可忍地喊出真相:“生不出孩子的是你儿子!”

我和老公结婚六年没有孩子,开始觉得挺好的,没有任何牵绊,尽情享受二人世界,可是后来身边的朋友都有了孩子,出来玩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婆婆总是在我面前说:“这女人要是不生孩子,就不算一个完整的女人,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就不算一个完整的家。早早晚晚那她老公都会不要她的。”我也开始动摇了。

那天和老公在公园散步,看到跑来跑去的孩子,我和老公坚定了想要孩子的决心。就这样我们踏上了求子之路。

为了要孩子,中药西药对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些叮叮当当冰凉的家伙,在你的身体走来走去。老公看着很心疼,但我仍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老公不能陪我了,只有我一个人去面对那满是消毒水的“未来”。

偶尔闺蜜也会陪我去,一年多过去了,除了我消瘦了许多,其它的没有任何改变。闺蜜跟我说有可能是老公的问题,我也有了怀疑。于是以体检为由,硬是把老公骗到了医院。

可拿到检查结果,我蒙了,不敢回家,更不知道怎么和老公说。想了想,我还是把检查结果用微信发给了老公。

没想到老公立刻打过来电话,非常激动的问我:“你是不是精神有问题了,自己治不好就往我身上推,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

我轻声说:“要不咱们再换一家医院检查一下?”老公什么也没说就挂了电话。此时我已经泪流满面,带着这一年多的委屈与压抑,胸口上的这块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他一整晚也没回来,以后的日子里也是经常醉醺醺的回家。要孩子这事我们再也没有提过,我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导他?也不知道我们的生活能否继续?

心理咨询师卢悦:

经过了一年多的求子之路,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和婆婆的双重压力,最终根源却是在老公身上,松口气的同时,老公的态度也让你感到委屈和难过。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呢?

首先,给老公时间去接纳。

不能生孩子这件事情,对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精神上的打击。

每个人在知道一个难以置信的事件时,都会经历质疑、否定、愤怒、调整四个阶段。

你老公刚开始知道自己是不孕不育的根源时,无论出于何种心里刚开始都会质疑和否定的,不敢相信自己生不出孩子,出去醉酒也是自己内心的愤怒宣泄的一种方式,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给老公一段时间去消化和接纳这个事实。

其次,给老公支持和陪伴,和婆婆建立联盟关系。

老公目前的状态是比较脆弱,也是心理最为难过的一关,此时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尤为重要。

这段时间以为是自己生不出孩子的问题,你承担了来自婆婆和自己的双重精神压力。

我们也可以将这件事情与婆婆商议,不仅让婆婆也分担老公和自己的压力,也能让婆婆对自己之前的行为给你一些安慰。这样你的精神压力也能小一些,婆婆和你的双重关心、帮助和鼓励,也能让你老公更快地走出来。

最后是对你们的将来要有信心。

等到老公走出伤痛的时候,孩子的问题仍然会摆在你们面前,要相信现在的科学手段能够帮助你们解决没有孩子的问题。

但是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如果老公真的完全不能生孩子,我们也要做好可以和老公、婆婆商量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准备。

195 评论(9)

mimi若闻

1:一个人能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 这句话简直放屁2:我是为了你好 这句简直是魔鬼!!3:能者多劳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道德绑架4:“再不谈恋爱,好的就要被挑光了”5:“他打你是他的不对,你要是打回来就是你的错了”有哪些一听就三观不正的话,还一堆人爱用6:满足以下几点!ta才是真的爱你!7:大过节的、多大点事、都是亲戚、别太计较; 还是孩子、那么努力、看我面子、都不容易; 朋友一场、算了算了、换位思考、为了你好;8: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并不是所有可怜人都有可恨之处。9:“一个人不论去到哪里都要懂得合群”那我去太平间还得先把自己搞死是吗10: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哪些一听就三观不正的话,还一堆人爱用11: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戴着耳机看小说,同事突然在后面拍我一下,给我吓得特别想发火,她来一句你是不是做亏心事了这么害怕1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3:你要感谢伤害你的人,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大过年的也都是为了你好,所以听话别念书了,嫁个好老公比什么都强14:艺多不压身。你敢让别人知道你会的多试试?啥事都来找我,累死你个鳖孙儿15:子非鱼,安知鱼觉得什么才是好16:生女儿没压力,不用买房真真青松,花钱儿子少老了靠女儿养老。

18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