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4

小熊加旺旺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可以用移情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凯瑞砖家

已采纳

可以在生活中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问题,用别人的视角去分析一件事情的对错,不要总是考虑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

心理咨询师可以用移情

216 评论(11)

戴小卓269500767

虽然有时移情能帮助求助者更快的进入状态但是无论如何心理咨询师要避免移情的产生并在结束咨询后要切断与来访者的关系 精神分析的疗程一般都挺长的国外甚至有上十年的 但是国内的话并不是那么地道 创伤很多也要分很多种是幼年的经验 危机时的心理干预 还是 来自长期生活中的挫败 不同的创伤是要分情况的但是可以很多种方法相结合 比如通过投射测验 量表 以及前几次的咨询知道了来访者大概的情况 可以根据情况重构社会认知 理性情绪这些 这是重学习认识的角度来讲 至于比较具体的不良行为啊 不符合常态的啊 量表中得出和常模异常的啊 可以直接锻炼正确的行为这又是从行为这一方面来讲 在整个的咨询过程中进行分析 不过如果创伤很多甚至有力器质性的问题时还是要考虑转送精神科了我手打的 你连个悬赏分都没有 加点分撒

312 评论(8)

我是朱珠宝宝0

2018-12-22 最近在慢慢接触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对移情(transference)和反移情(counter transference)的有关概念,在这儿再理一理。 最初知道“移情”这个名词,是在《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课本上。移情在课本中是在第二章第七单元—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中讲的。第158页,克服和处理移情现象。 (1)移情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通常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两种类型。 (2)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3)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精神分析对移情的定义更广泛一些,有一句话是说:移情是人类唯一的情感,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移情。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而精神分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 (4)反移情 首先,反移情绝对不是反对移情。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感情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感情,即反移情;还有一部分是咨询师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是咨询师本身就固有的部分引起的,是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移情。 精神分析认为第一个部分即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 但是第二部分,需要咨询师自己通过个人体验来解决。 百度百科说:反移情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 这一解释,让我对反移情的概念困惑了挺长时间,现在终于明白百度百科将反移情和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混淆在了一起。 反移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咨询师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来访者在一起的感受,这个感受本身就是反移情。 解决了自己内心冲突的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在咨询室里面可以照见来访者的问题。来访者人格所散发出来的源信息,都会对咨询师制造影响,咨询师感受到以后,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返还给来访者,已达到治疗的目的。

341 评论(15)

秋末夏初

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这个任务的完成中,咨询师要有耐心、恒心、爱心、信心、诚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尊重求助者,把他们看做一个有自尊、有自主权利的人,不能把他们看成病人.第二,要有足够的同情心,要能理解他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作病人.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能等待,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求助者没有按照咨询师的要求去做而发怒,要能容忍求助者的缺点.第四,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要能容忍他们的反复.第五,咨询师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不能在求助者面前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286 评论(9)

清风百荷

正移情好还是不好》》》》》》我无意全盘否定楼上两位,但是他们的基础点错了------------移情的存在是中性的,不是不好的。因为你所提到的精神分析学,它的本质就在于使用移情------------你会把你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段人际关系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常见的就是与你朝夕相处的父母兄弟的感情,这如同把你灵魂深处的一束盆栽拿到眼前,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和来访者一起修建它,完善它,培育它,移情是高级精神分析师的法宝,也是初学者的噩梦。这里还想提一下二楼对于结束治疗以后就彻底断绝联系的说法,关于病人如客户的看法确实是心理治疗界的共识,但是它也不过就是一个学派的看法,事实上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领域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中,许许多多的名家都认为咨询不过是终生关系的开始,心理师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来访者认为自己被当做一个人来对待而不是病人,我最喜欢的欧文亚隆(当代存在主义大师)的书中也常常提到过了十多年他曾经的来访者又来请他帮助,甚至他邀请那些使他受益匪浅的病人一起吃饭-------------说什么断绝联系,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完全的说教者和完美者,但心理咨询的过程更多的是互相的学习。做长期的精神分析有必要吗?》》》》》》》》》。很遗憾,现在已经几乎没有单纯的精神分析治疗的,取而代之的精神分析学长大以后形成的心理动力学,它更多的作为辅助技术使用以适应短程的心理治疗和精神性疾病康复治疗。在最初进入来访者这个角色时,不用考虑要治疗多久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碰到一个水平低的医生,可能去一次就不想再去了,如果你碰到水平高的,也许你一生中每一次遇到问题都想去找他解决假如创伤很多?》》》》》》》》》》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都是这样,遇到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被命运玩弄般无情的打击,有时痛不欲生有时生不如此,但这就是人生的本质,我们丰富的过一生,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澜而精彩,创伤不必像账单一样一一兑现,你只需要解决最重要的一两个就可以了,其它的就会迎刃而解

32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