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6

北京钢材大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林嘉文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云片儿糕

已采纳

幸运与不幸并存!天才的另一面可能是疯子,很多的天才大师其实后半生没有办法超越本我,像蔡志忠老师这样的天才太难得了,当智慧达到一度高度,还是要真正的认知自己,我是谁?没有认清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没有一颗平常心既来之则安之,那么天才可能更容易陷入偏执的人格障碍中,天才中精分的都很多,导致自杀!

林嘉文心理咨询师.

268 评论(11)

唐小七7

文/志成哥哥不得不说,如果自己每天都觉得过得不开心,想想就让人害怕不是吗?如果渐渐地变成了活的不开心,是不是活下去都觉得很困难? 相较于天才陨落,世人惋惜,不开心还仅仅只是最平凡的烦恼了。十八岁史学奇才跳楼自杀,震惊了许多人不是吗?也又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甚至反思,毕竟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让我们叹息的次数已经太多了。突然间就发生的事,突然间心就被扎痛了,突然就觉得好失落。 我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没有读过很多哲学书,没有很多大道理可说,我只能看到自己心里的那些想法。即使比较浅薄,但这份可惜之情也影响着自己。我只知道,如果我自己都活的不开心,想想我都会觉得害怕。 在看到这则令人痛心的新闻时,室友正好也都在寝室,听后也都挺震惊的。我就问了一句,对于这样的天才,我们更多的是羡慕还是可惜?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都各有各的说法。自己说出来的话,如果不是违心的,那就代表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对自己也还算是有很清晰地认识了。都说羡慕和可惜各占一半。 都想过的更好一点,做不到少年成名,至少要让自己过的开心。做不到看破红尘,潇洒离去,那就快快乐乐地活着,至少要对的起自己。人的一生有很多次选择,随心而动,做走心的选择,前提都是让自己开心。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可惜了才子林嘉文,才十八岁就让自己活得不开心。他选择了解脱,即使不是最明智的,却也给了自己最明白的答案。人生而平凡,不需要在乎庸俗恶劣,只管自己过的开心就好,优秀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要让自己活得明白,不需要他人认可,等到足够优秀,那就是成功。这个世界,真的只与自己有关,首先就得自己开心。 林嘉文还只是个孩子,承受的太多,得不到天性解放,火灾自己的世界里,只会愈加孤独。我们羡慕的是他的天才学识和优秀,可惜的是他过的不开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过的无忧无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不论是平凡老百姓还是出了名的人。如果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苦恼起来也让人害怕,甚至抑郁。 过的不开心都会得抑郁症吗?抑郁症真的会成为最可怕的“杀人凶手”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卧轨自杀了,他“以梦为马”走向远方,他也承担着不为人知的心理负担。看到林嘉文去世的消息,我一开始就联想到了海子,他们两位真的太相似。都有着著作,都是文学高手,历史奇才和诗歌才子,都让自己过的越来越不开心然后选择离开这个世界。都过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生活,他们的孤单都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都把自己交代的清清楚楚,自己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还留下遗书表述自己的心迹。 他们好像过的真的不开心,挺让人害怕的,很累不是吗? 也许很多人都想到了哥哥张国荣,他因抑郁症困扰也跳楼自杀,震惊了国人,很让人难过不是吗?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了这种人很多,可能打开了那扇窗就得关上某扇门,结果都直接拿走生命关掉阎王殿大门。留下的东西值得珍惜,史学,诗歌,歌曲和电影,至少我们都是爱他们的,要爱就要爱全部,他们的遗憾要由我们去弥补。他们也希望我们都开心不是吗?我们应该替他们好好活着不是吗? 还记得我的偶像张杰在“非常静距离”节目中,说出了我们都不知道的那件事,对,就是他也患过抑郁症,那段日子是他最低潮的时候。2004年成名之后,过的越来越不如意,承受的太多就过的不如意,毫无开心快乐可言,走不出自己的阴影,活的就会累。我们不能体会到抑郁症的可怕,但我们都知道不开心是什么滋味,差不多是一样的。2007年张杰完成蜕变,活出了另一个自己,争取开心的活着,也感染着更多的人。 我知道他们都不是同一类人,各有各的不同,但我所能理解的只能做到这样。他们过得开心与否,从他们的生活中都看得出来。 所以我只能浅薄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如果自己都活的不开心,想想都会觉得害怕。

105 评论(13)

期待的力量1

截至目前,浙江跳楼6起,上海14起,北京35起,全国共263起,其中260起当场死亡,3起空中拦截

158 评论(11)

南京1942

今年截至目前,浙江跳楼6起,上海14起,北京35起,全国共263起,其中260起当场死亡。3起被空中拦截。不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141 评论(8)

老鼠笨笨

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身亡的消息,又是抑郁症,当时感到本能的回避,内心一阵缩紧,并且注意到他的一句话:请尊重我,不要借题发挥......因此并未有动笔的意愿。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有所触动,才翻过头来再看新闻内容。新闻很多,遗书很长,在斯人已逝的当下,再去分析林嘉文死前的心理动因、行为症状于事无补,同样,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理论去论述林嘉文的案例也没有太大意义。因此,在这里,我想说的和以往的角度都不同,我只想说理解和尊重。

既然已经被公认为“史学天才少年”,且已经出版两本史学著作,大学教授、史学泰斗都与其就学术广而论之,同班同学根本不用说,早就改称之为“林老师”……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全是赞赏,这难道还不是最高级别的“尊重”吗! 当然,一般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是得不到这样的待遇的,因为他是天才少年林嘉文,所以他能得到。但是请想想,社会大众给的这最高级别的尊重,是因为他是林嘉文,一个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学生吗?肯定不是,大家都是冲着天才少年来的,这个小小年纪就在历史方面展示过人才华的天才,因为他的不普通,因为他与年纪不相符的学识,因为他头上的光环。

仿佛一个孩子,大家爱我是因为我的成绩,如果我没有这样的成绩,我唯恐会失去这份爱,所以我要努力,成绩越好大家越爱我。因此他在最后时刻会说:“不知道自己这么拼是为了什么,如果说是为了自己,那是为了拼而拼。”所有人都在说天才少年,没有人去看看那个普通的学生林嘉文,他需要什么,他想做什么,他的真正意愿是什么。在名利、新闻、头衔的笼罩下,林嘉文无法表达一个普通高三学生、一个青春少年的内心需求,因为不会有人在意这个,大家都忽视了最最基本的对他的尊重。拼来的成绩,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拼而拼。

遗书中他说:“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

仿佛一个人在还未真正开始人生时,就看到了自己所有的结局,这当中不会有意外、一切按部就班、按计划完成。如果这一切是他真正想要的,他不会放弃生命,只能说,没有人理解他的内心,他认为自己不必再这样虚伪的活着。

很多人在知道了他离世的消息也都表示太突然、不理解,小小年纪才华横溢、前途大好,怎么就“太没意思了”呢!我也觉得很悲哀,生前、逝去,都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林嘉文。

因为他太具才华,能够跟他的精神世界交流的大都是老师、长辈,偶尔老师让他为大家讲讲课,班上的同学几乎没人能听得懂他口中的学问。他就这样别扭着与同龄人交错开来,智慧跑得太快,可身体还是少年的身体,心灵还是少年的心灵。他也有喜欢的女孩,他也有作为高中生的烦恼,他也有青年内心的强烈冲突,但是他不会表达,不能表达,这些普通学生才有的问题,不应该发生在天才少年的身上。

我甚至想,如果他只是个平凡的林嘉文,能活得更真、更好。但,终究他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

林嘉文就像一个闪亮的星,因为耀眼的光芒大家仰望着他,赞美着他。但星星在夜空中好孤独、好冷,他挣扎许久还是决定做一颗流星,用生命划破黑暗,让最后的光和热温暖自己后,消失在了夜空。

陪伴如初,心有所依  微信公众号 (初心客厅)ID:xinlishudaozixun

11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