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0

初见521125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李健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勿忘归途

已采纳

面试前准备:言谈举止人事经理面前,大学毕业生们越来越“职业化”,面对考官,他们开始在言谈举止上“包装”自己,仿佛每一个都是面试高手、久经沙场。然而,在准备面试时,真的需要把自己演练成“职场老手”吗?注意:言谈举止反映内在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的咨询专家李健对记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是他(她)的内在修养,比如,一个人的个性、价值取向、气质、所学专业……不同类型的人,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习惯,而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也就在面试中通过对应聘者言谈举止的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内在修养、内在气质,并以此来确定其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人选。曾任多家公司人事总监的李健说,面试能否成功,是在应聘者不经意间被决定的,而且和应聘者的言谈举止很有关系。有经验的HR在招收新人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应聘者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他(她)的气质、个性是否适合在自己的公司工作,而这些内在素质,都会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从应聘者踏进大门的那一刻起,面试官就开始考察他(她)的举止言行:怎样和面试人员握手、打招呼,怎么样递送自己的简历,用什么样的坐姿,这些不经意间完成的动作都在公司的考察范围之内。勘误:毕业生不必过于“职业”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刚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穿着刚买来或借来的西装,踌躇满志地走进某公司的面试办公室,在面对考官的时候,他们口若悬河,并不时蹦出一个个连专业人士也不经常使用的“凶悍”词汇,仿佛这样才够成熟、够“职业”。李健说,大学生就是大学生,人事经理一眼就能看出你有没有经验。既然公司准备招收应届毕业生,就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知道自己面对的肯定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而现在有很多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太稚嫩,往往用很“职业”的语言和举止来“包装”自己,装得像那么回事也就算了,要是装得不像,会让面试官感到“很奇怪”,看了“不舒服”。比如做一个Presentation,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做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无论是时间的安排,还是词汇的运用,一定都有很大的区别,给人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大学生首先要承认自己本来就经验不足,而不是“装”作有经验,如果一味地学习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本性给掩盖了,给面试人员不自然的感觉。信心:好心可能办坏事有的时候,毕业生们过于“职业”的言谈举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心。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人事经理看重的信心来自于你的专业和你的能力,而不是来自你咄咄逼人的言语和过分包装的举止。在回答面试官问题的时候,很多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喜欢在自己的答案里用上太多的修饰,甚至随意夸大自己的能力,对思考的严密、答案的客观却不太重视,当提问更加深入的时候,他们常常又不能自圆其说。面试时表现出一定的信心是会受到人事经理肯定的,但如果一言一行中显得太过自信,就会让人觉得你太过有“攻击性”,不善于和别人合作。大学毕业生在准备面试言谈举止的时候,有一个准则,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信心而过分表现,更不要言过其实。建议:言谈举止如何准备言谈举止由内在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面试前无法准备,特别是对于没有面试经验的毕业生们,适当的“包装”还是需要的。咨询专家李健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大家可以按照建议事先“演习”。1、不要擅自走进面试房间.如果没有人通知,即使前面一个人已经面试结束,应聘者也应该在门外耐心等待;如果面试时间到了,进房间之前应先敲门。2、握手要有“感染力”。面试前的握手是一个“重头戏”,因为不少企业把握手作为考察一个应聘者是否专业、自信的依据。如果先前没有太多和别人握手的经验,可以事先练习一下。注意,握手不要有气无力,而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热情,要有“感染力”。3、递名片要把握时机。如果有名片,在递给面试人员的时候要把握时机,如果你的面试官双手都是你的资料,千万不要急着送上自己的名片,以免显得不成熟;将名片调转180度递给对方,方便别人的阅读。4、坐姿也有讲究.有两种坐姿不可取:一是紧贴着椅背坐,二是只坐在椅边。这两种坐法,一个显得太放松,另一个则太紧张,都不利于面试的进行。建议最好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保持轻松自如的姿势。5、始终保持用眼神交流。面试一开始就要留心自己的身体语言,特别是自己的眼神,对面试人员应全神贯注,目光始终聚焦在面试人员身上,在不言之中,展现出自信及对对方的尊重。

李健心理咨询师

230 评论(10)

新羊年新气象

十点半的地铁,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 温柔的风,终于能轻轻地静静地吹 身边的姑娘,胖胖的她,重重的靠着我睡 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她看起来好累 矮下了身子,向后仰,我懒散地伸长了腿 对面的大叔,在鼾声之中张大了嘴 旁边的阿姨,左摇右晃,她睡得找不到北 身边的妹妹,和朋友谈谁,是是非非 我也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 悲伤的,难过的,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 城市的夜,在头上,沉默经过它的心上 尽管它千疮百孔,仍在夜里笑得冷艳漂亮 …… 一首李健《十点半的地铁》,单曲循环了好几天,记忆也不断的被拉扯到曾今那些加班晚归,赶最后一班北京十号线地铁的沉默夜晚,我们这些异乡人在偌大的北京一路迷茫却一路寻梦的苦楚,好像被这首歌看见,继而有了些许安慰! 音乐诗人李健说真正的创作一定是源于生活,歌是生活的语言,好的歌靠近你的心,贴近你的灵魂。歌手需要把别人心里的沉默唱出来,唱出别人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因为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就像《十点半的地铁》这首歌,歌词没有多少华丽辞藻,却用最平凡的寥寥数语,聚焦一个场景,三三两两故事,就将城市里年轻人那种迷茫孤独无助淋漓尽致的呈现了出来。 那些你没说的,音乐替你说了,那些你想说却无法表达的,歌词替你写了,他的歌声里能看见你的脆弱,懂你假装的坚强;他能看见你的初心,懂你所有的不容易。 我们所有想要隐藏起来的、难以说出口但又渴望被理解的压抑,那一刻便得到了释放。 因为被看见,是治愈自己的开始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他曾和一位老师合作一个家庭案例,一个孩子在咨询室大发脾气,把东西扔了一地,他的父母忍不住上去规劝,他也忍不住想要帮忙,而那位老师则示意他静观其变。 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很快达到顶峰,拿起玻璃杯顺势就要往地上砸,他在旁边看得心惊肉跳。 然而,并没有听到声响,孩子轻轻放回了玻璃杯,喘着粗气对大家说着:对不起。 他开始擦汗,整理自己头发、衣服,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回原处。 这时候,大家才看到他扔的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在大家眼里,一个如此失去控制的孩子,必须他人帮忙他才能控制情绪,可是心理咨询师却能在他极度失控的外表下,看见并相信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那一刻,因为咨询师的看见,孩子就看见了自己,找回自我控制的.自信和力量感。 同样,在音乐诗人李健的音乐里,也常让人看见这股治愈的魔力。 也难怪鲁豫说,在听李健的音乐,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了:我在雨中听,在雪后听,在回家车流中听,忧伤、平静、烦闷、快乐,我将不为人知的心绪全然交付给他的歌声,因为在他的歌声里我看见了某段岁月,某个人,某件事情,我想说的终于有人替我表达了。 这个世界很奇妙,可能你经历了很多事,见了很多人,走了很多路,最后你会发现生命最终的旅程都是关乎自己的旅程。 而所有的成长都是自己的成长,我们在他人的故事看到的依然是自己的缩影! 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在等一个能看见自己的人。

27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