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6

阿达殿下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雅清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凯凯妞妞

已采纳

很同情你的遭遇,但同情是帮不到你的。我不是心理医生,只是一个也有过离异经历的人。我感觉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你先想一想,你亲人的离开让你这么难过,那么你的爆燥也只能针对自己身边的亲朋,你表现出的痛苦一定也会让你身边爱你的人伤心的,反倒让你痛恨的人更得意。你想要这样的结果吗?如果不想,就得改变自己。想点开心的事,离婚未必就不是好事,你们既然走到离婚这一步,说明在一起时也不开心,那么何不享受一下自己清静的日子,不用管他好多烦心的事,不用为他家人的态度闹心,不用看对方整天板着的脸。。。去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嗨,去干自己从前想干却没时间干的事,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享受天伦。。。其实我们结婚之前在自己的家庭里不是也很幸福吗,再感受一下。。。还可以为自己置办些新衣服,把自己打扮打扮,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也会让你更自信一些,走出去,天地很宽的,天底下除了女人就是男人,还愁没有一个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人?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别人也在偷着看呢!加油!希望采纳我的意见。

雅清心理咨询师

132 评论(15)

如此娇弱

接触过后现代尤其是叙事和焦点的朋友,想必对吴熙娟  周志建  黄锦敦  林祺堂几位非常熟悉。他(她)们均来自宝岛台湾,授课风格迥异,或风趣幽默,或安稳沉静,但其共同特点就是高超的叙事和焦点水平,这些均源自他们20年以上的咨询实践和教学经验。我很幸运,在刚接触叙事,就遇到他(她),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林祺堂老师 与祺堂老师相识,只源于他的一句话――没有抗拒的来访者,只有不知变通的咨询师。当时,处于困顿中的我,无意中收听了中育心理的一次5分多钟的焦点微课,由此我知道了焦点,并当即决定去呼和浩特参加由他主讲的短期焦点短期治疗课程。课上,祺堂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前来上课的同学。贴近――希望――能量――修行,焦点精髓就此被结构了。 “贴近”,源于叙事,这也是祺堂老师的焦点课程的独特之处。虽然焦点和叙事同属后现代,但还是有各自的特点。焦点,擅长短平快,直击人的心灵;叙事,强调慢炖,润物于细无声之中。祺堂老师将叙事的哲学观融入焦点短期,发展出不一样的焦点。 在内蒙这次课上,我从祺堂老师那里知道了“叙事”――他与黄锦敦老师8月份将在广州开设为期两年的叙事长程课。由此,我知道了叙事,时间是月。由此,我认识了叙事,走进了叙事课堂,并疯狂地爱上叙事。以下附上林老师的简单介绍: 林祺堂(中国台湾),临床心理谘商师,心灵魔法师。 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历任台湾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台湾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游历各级学校、企业、心理咨询机构、海峡两岸二十年以上心理咨询与治疗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授课经验。 学术专长与兴趣――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心理治疗:叙事治疗、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督导:循环督导模式与自我统整。 隐喻治疗。 幽默在治疗中的应用。 (二)黄锦敦老师 如果说祺堂老师将我领到叙事门口,那么锦敦老师就是带我进入叙事这座神秘殿堂的人。 初见锦敦老师,是在开始的广州叙事长程课上。锦敦老师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小辫子,好玩吧?性格上,锦敦与祺堂完全不同,但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经常一起举办叙事工作坊。用“温润如玉”来形容锦敦老师其人,是绝不未过的。不仅如此,二十几年的叙事实践经验,成就了他独特的叙事个人魅力。由此,锦敦老师拥有了一大批忠实铁粉,追随着他台湾、香港、大陆等地上课。 以下是锦敦老师的简介: 黄锦敦,生于1969年,叙事治疗取向训练讲师,台湾知名督导与心理咨询师。 喜欢创作,从木工,手作灯具,发展治疗性卡片,写书,带领工作坊到生小孩觉得都是美丽的作品。 喜欢旅行,在移动中感受安静,在变化中体会简单; 喜欢叙事治疗,近年来持续投入书籍与治疗性卡片的创作。 已出版作品包括: 书籍: 《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陪一颗心长大》,《生命的神秘配方》,《最想说的话,被自己听见》,《三根棍子乱讲话第一辑(有声书)》 治疗性卡片: 《哇卡:叙事治疗独特结果问句卡》,《哇卡二:生命故事卡》,《悟卡:叙事治疗重组会员对话卡》,《热情渴望卡》,《亲职卡:亲职对话澄清卡》,《情绪对话卡》。 想必,锦敦老师的书,很多朋友都读过了吧? (三)周志建老师 周志建,被称为“叙事王子”,心理谘商博士。台湾叙事治疗推广先驱。20年资深谘商心理师。疗愈光工作室主持人。台湾「叙事私塾」主持人。「自由书写」推广人。资深叙事取向咨询专业督导。「故事的疗愈力量」、「拥抱不完美」、「把自己爱回来」故事疗愈畅销作家。 初见志建老师,是月北京志建老师工作坊。志建老师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与锦敦老师是好朋友。生活儒雅而精致,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这位大叔级的帅哥将自己活成了叙事,曾将自己的博客名字更新为“周叙事”(他说叫志建的人太多)。 他的叙事已走得很深,与锦敦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如今,他在传统叙事的基础上发展出BEST身心疗愈(如若了解,请关注“叙事王子周志建”公众号)。如果你只是想疗愈自己,可直接参加他的工作坊;如果你想成为BEST疗愈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叙事基础的。我的同学已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了。如今,他的书也是很多读书会都会选用的书。想必,很多朋友都读过了吧或者正在读? (四)吴熙娟老师 熙娟老师作为叙事创始人迈克.怀特的嫡传弟子,将叙事从澳洲引进亚洲,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叙事。她是志建  锦敦  祺堂三位的老师,业内非常受人尊重。 初见熙娟老师,是月底熙娟老师长春叙事一阶工作坊。那真是一个温柔的人,也是把自己活成了叙事的人。以下是吴熙娟老师的简介:叙事大师吴熙琄博士 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怀特老师唯一华人弟子,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博士,美国国家婚姻与家族治疗协会认证督导,美国哈佛大学剑桥医院婚姻与家族临床中心顾问与督导,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博士。 吴熙琄最早将叙事治疗引入台湾,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多场叙事治疗工作坊,为亚洲咨询师进行培训为多部华语叙事著作进行导读。 (五)我与四位老师的合影

175 评论(14)

我就是小J

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一样,如果是感冒级别的心理问题,就可以自愈。如果是肺炎级别的心理问题,你就得求助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了。

107 评论(13)

贵州米粉

像你是属于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心里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舒缓,会对我们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建议你可以找朋友倾诉或去心理机构疏导一下,而且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任何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很难过,所以很正常,也许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吧,祝福你!

354 评论(10)

夏内内爱吃饭

电影《心灵捕手》中的男主角维尔(WILL)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21岁。 你在生活中很少见到维尔这样的天才: 他记忆力惊人,一目十行地扫读人文科学,看过的书过目不忘,能随时随地从第几页找到根据。他精通数学、化学、艺术、历史、法律。 你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叛逆少年: 爱在酒吧喝酒、泡妞、打架滋事,偷窃、并因此进劳教所N次, 在N+1次又重走故途。 按照这样的人生脉络发展,WILL应该不折折扣地成长为渣男。从他和哈佛女孩的交往中就可以看出: 他挑逗了她,招惹了她,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她,在她爱到火热欲罢不能的时候,他决然地抛弃了她。 然而,WILL的幸运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了两位好的老师:桑恩和兰博。 今天来谈好老师桑恩。桑恩是一位尝遍人生甘苦有着丰富心灵体验的落魄的心理学老师,也是一个痛苦的隐遁者。是他,在纠结着挣扎痛苦的治疗与反治疗中,最终引导WILL走出了心灵困境。 他的教育让我想起书上的一句话: 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WILL在遇到桑恩之前,曾和五位心理专家过招。这些专家都是赫赫有名的行业精英。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是WILL每次见专家的时候都通过自己天才的观察力去捕捉对方的弱点,然后爆粗口进行攻击,以此激怒对方,气走专家。然后自鸣得意。大概在WILL的心中是没有谁配做他的老师,他需要思想的碰撞,瞬间爆发的震慑的威力。 无疑, WILL超凡的领悟力和极高的敏感性成为他获得心灵救赎的一道高墙。 幸运的是,桑恩就是一个这样有魅力的老师。 桑恩的教育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信任和心灵的开放。WILL先前经历的几位心理咨询师都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桑恩没有。他讲述自己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细节,讲述自己无悔的爱情,终于打破了坚冰,走进了WILL的内心。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桑恩让WILL明白了哪些东西: 01教育者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这一点也是我特别佩服桑恩的地方。他让受教育者知道,老师是有底线的。不因为你是学生,就可以无底线地对老师进行攻击;也不因为你是学生,就可以目中无人对老师没有丝毫的尊重。我们现实中是不是因为老师的退让越来越多这样目中无人的学生? 桑恩 不惜 用暴力表达自己的底线。 在第一次见桑恩的时候,WILL故技重施,想抓住桑恩的弱点激怒他。WILL在一幅画前停留了下来: 桑恩像一只发疯的狮子,扑向WILL,扼住WILL的喉咙。 很显然,这一点是WILL始料不及的。在他20岁的人生中,总是他攻击别人居多,一个温文尔雅的艺术学院的教授居然如此愤怒地还击他,他大约是没想到的。 桑恩还用沉默来宣告着自己的原则。 桑恩告诉WILL,除非你对我说心理感受,否则我是不会辅导你的。果然,在第三次辅导的时候,桑恩和WILL沉默了一个钟。在第四次辅导时,桑恩和WILL继续沉默了四分之三的时间,最后WILL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你能感受到我的关怀,你却继续把我放在心门之外。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再在你身上浪费时间。” 桑恩用沉默告诉WILL这个道理。那么可以看到,沉默之后的爆发有着更强的力量。 WILL也明白了:这是老师的底线,我不能以冷漠对待他。那么,当又一次WILL习惯性地埋藏自己时,桑恩说:“你不坦诚回答,浪费我的时间。你出去!”连推带赶地把WILL赶出了自己的工作室。 02纸上谈兵不是人生 《心灵捕手》中有一段特别经典的台词,是WILL第二次心理辅导时桑恩告诉他的。桑恩把WILL领到一个公园的天鹅湖边,说下了这么一段话: 这段对白是我对着电影一字一字地记录下来的,确实喜欢。边记录我边想,在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自以为是狂妄的孩子啊,谈战争、谈艺术、谈政治、谈人生、谈爱情……除了不正视现实脚踏实地,他似乎什么都能给你说上几句。你教育他的话一句都没开始,他已经引经据典给你引述书中若干的道理。真正推敲起来,多是无病呻吟,幼稚可笑。 桑恩的这段谈话一箭双雕。首先,他直击WILL的弱点:狂妄懦弱——纸上谈兵的狂妄和面对现实的懦弱。在直击WILL内心深处后,桑恩又谈到了自己亦不可能通过表象去“感同身受”WILL童年所经历的苦楚,这一点又触动了WILL痛苦的本源。从指出问题到换位思考去考虑问题,再提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桑恩作为老师这段谈话技术实在是高。 03接受自己和对方的不完美 再看一段台词: WILL不愿继续和哈佛女孩子交往的理由就是不想破坏彼此心中的完美。桑恩告诉WILL这世间没有白璧无瑕,人与人之间相互融合达到完美才是爱的真谛。 许多时候我们选择逃避,看似是发现对方的弱点,事实上我们是不是在试图逃避不再完美的自己? 04你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WILL尽管是一个天才,却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的规划。 是桑恩激发他思考几个重大的话题: 你有触动你生命深处的伴侣吗?你到底热衷于什么?你这一生有什么理想?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当你接手一个所有人都不愿意接手的班级时,有一个办法或许是奏效的,就是开班会,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连续讨论几节班会课,班级就容易步入正轨了。 当我看到桑恩的这几个问题的时候,我把那位班主任的方法联系了起来。是不是 当我们整天让学生们埋头读书的时候也该仰望一下星空,想一想人生终极话题? 05学会和过去的自己握手和解。 WILL的案卷被桑恩翻了出来。 这才发现,WILL 有一个凄惨的童年。被一次次地遗弃,一次次地暴打,一张张伤痕累累的照片都展示着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 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桑恩让WILL正视着自己的眼睛,对他说: “并不是你的错。” 然后,一步步地靠近WILL,逼视着WILL,一次次地重复着这句话。WILL显然内心有些恐慌,他一开始表现出蛮不在乎的模样,然后有点恼怒,然后开始流泪,最后和桑恩抱头痛哭。那一刻,WILL终于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那一刻,WILL也终于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了。 童年阴影,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是如何面对。 想一想,我们这些在物质与精神都匮乏中长大的一代人,有多少父母是真正懂教育的?有多少“为你好”的背后考虑过方法和影响?有几个成人敢回看自己童年说没有任何阴影:从家暴到冷漠,从校园欺凌到隔代抚养…… 哪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 哪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漏洞百出? 最关键是我们该如何面对? 如何完成自我的心灵的蜕变与成长? 你可以把自己的婚姻失败看成是原生家庭的错,你也可以把自己逃避人群看成是童年孤僻的延续,你也可以说“从来不被世界温柔对待又怎会温柔对待他人”……如果从原罪上来归论的话,这世间所有的恶都可以从成长的源头来寻找。但是,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 谁也无法回到过去,谁也无法重返童年。 让自己缩在一个壳里是一种逃避的好办法,可以无休无止地冬眠。但是怎么忍心一生就这么走过?既然死后也是长眠,那么活着的时候何不钻出壳来感受一下这个热乎乎冷冰冰的世界? 成长就是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从自卑怯懦到强大从容需要一颗心在火炉里修炼。这一路走来或许会山长水阔,或许会坎坎坷坷,或许会人仰马翻,或许会头破血流,但是那些不能击垮你的,终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关键在于你要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握手,告诉那个自己: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然后,从头开始,接下来的便是你的人生,如花似锦。

245 评论(8)

MIssinGLess

第一次看到乐嘉是在非诚勿扰,听到他的第一次评论以及后来的多次对男女嘉宾的评论,觉得他的水平一般般,而且很作,一般是强行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其实就是胡搅,大家只是觉得他名气大,表面同意罢了,孟非人不错,也多次阻止乐嘉讲话。他自称是心理咨询师,而且地位还挺高,我某大学思修老师就是心理咨询师,他们全国各地心理咨询师师每年都有同行聚会,上课给我们讲,圈里没人认识乐嘉,也从没听过乐嘉这名心理咨询师。2010年,是35岁的乐嘉人生中的巅峰时期。当时,凭借一档火遍大江南北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乐嘉迅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电视明星。最火的时候,他出席活动,身旁有十来个保安围着,上千名粉丝疯狂尖叫,为能见他一面而狂喜。站在盛名之上的乐嘉,挥斥方遒,志得意满,他相信,自己的成功史,才刚刚开始。“10年后,等我把20本性格色彩的专著放在大家面前时,我可以让很多,认为我写不了东西的人,让他们彻底闭嘴。”而10年后再回望,才发现,人生真的不是会一直走上坡路的。如今的乐嘉,已经在电视舞台上销声匿迹多年,靠做之前的老本行(演讲和培训)为生,只是规模与人气,都不可同日而语了。2018年,他在微博上心酸地自嘲:看来这几年我混得很糟啊,现在已经沦落到要到人家年会上去做演讲了,先前演讲少于1万人不做,现在居然听众只有3000人我就去了。

23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