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1

蛋爹是石头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小鹿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y四叶草

已采纳

对于那些不太擅长经济规划以及养老储蓄的丁克家庭而言,丁克家庭的名号不过是一块遮羞布,掩盖了不少自我和家庭存在的问题。年轻时可能会因为没有孩子的开支过得恣意潇洒,但在年老后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储蓄而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除此之外这些丁克家庭的家长们还会面临着长久的孤独。不过对于那些拥有充足财富以及丰富内心世界的人们来说,晚年的生活与其他老头老太太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逐渐变大,丁克家庭也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传统思想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可谓是深深影响着千百万中国家庭,但如今不愿生孩子的年轻人数不胜数。对于这一部分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的巨大使得这些人不愿意婚后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宝宝。

其实丁克家庭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从古至今要想培育出一个优秀孩子所需要的开支可谓是相当之大,无论是幼时吃穿用度还是稍微长大一点后的教育支出等都需要相当大一笔钱。在这些丁克家庭们看来,与其将这些钱用于一个自己没把握教好的孩子身上,倒不如将这些钱直接用在自己身上。正所谓用养孩子的钱养老就会过得轻松幸福,这是丁克家庭们所秉持的一条生活准则。

坦白来说丁克家庭这样的想法的确有着一定道理,在年轻之时丁克家庭将绝大多数家庭收入用于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迎合传统的想法生一个孩子。从个人享受的角度来说确实会让自己和配偶过得更为轻松且幸福快乐。

不过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说,丁克家庭与一般家庭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晚年生活之上。毕竟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项机能的衰弱使得人体变得非常脆弱,而普通家庭尚且还有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帮忙搭一把手,丁克家庭恐怕就只能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和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年轻时花钱过度重视消费而过于大手大脚惯了的丁克家庭恐怕就会因为缺乏生活来源而陷入生活窘境。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孩子并予其培养相当于一种变相的投资,等到晚年时就是收获投资回报的时刻。虽然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目光来好好展望未来生活,提前做好规划才能不紧不慢地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小鹿心理咨询师

194 评论(13)

小阿殷-

那些丁克的生活有好有坏,好的是青春至少延续了10年、20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人生;坏的是年纪大了之后,没有了亲人的陪伴。我本人也有丁克的打算,但是我不提倡丁克,这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大部分人还是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的。

丁克就是不要孩子的婚姻,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小孩,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时间养育小孩。

小孩子对于夫妻来说,是新生,是希望,同时也是束缚,是拖累,是拿青春和生命投资。毕竟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事无绝对,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当一对夫妻婚后不需要养育小孩之后,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事业,然后也不需要瞻前顾后去搞什么铁饭碗。他们可以跳出社会的套子和框架,去大胆的冒险或者投资,或者可以用赚来的钱去旅游、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老夫老妻,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搞浪漫。

而丁克家族的缺陷就是,当他们老了之后,膝下无子,床前无人陪伴,会有一种孤独感,就算是花钱请护工照顾生活起居,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毕竟,人类是一种感情动物,尤其是年老之时,更加需要亲人的陪伴。

有利有弊,这就是丁克家庭的真实写照,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和误导。

上面已经把丁克家族的优缺点陈述完毕,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丁克家庭和正常家庭相比,并没有说哪个好哪个坏?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决断,毕竟我们拥有自由的生育权。

而成年人,就是要在做出选择之前慎重考虑,在选择之后就不要后悔,然后努力的活出自己的人生。

人这一辈子,短短数十载,并不一定要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最起码要努力让自己不留遗憾,尽可能的活得清醒、明白、快乐。

受到家庭环境影响,我从小到大接受的父母关怀并不多,我切身的体会到了“养而不教,还不如不生”的道理。

如今的我,自认为并没有充分的条件去养孩子、去教育孩子,为了避免孩子重蹈我的覆辙,我宁愿自己艰难度过这一世,绝对不会随便把孩子生下来,然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他身上,接着再控制他的一生,为自己的梦想埋单。

因此,这就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作为独立个体的你,也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抉择。

356 评论(14)

烟点燃空虚

于是乎,情感咨询,成了别人眼中的风口。真命狙击,分手挽回,脱单指导,也是生财之道。

你是否想过,你一直以为情感的两情相悦,在一些人眼里,是可以被量化,甚至建立模型的。

近年来传入中国的 “ PUA ”( pick-up artist ,搭讪艺术 ),光大发扬了本应是鼓励人们和异性接近的交往艺术,变成了一些人实施情感欺骗和心里操控的理论依据。

在网络社交里,这种表演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情感导师们通过教授 “ 聊天 ” 技巧,建立聊天模型,经营朋友圈,达到 “ 推倒 ”( 发生性关系 )女性的最终目的。

情感咨询类 App “ 小鹿情感 ” 上一位导师发给学员的材料里,聊天被划分为三个层次:话题层次、情绪层次、关系浅层次。

每个阶段的谈话内容都有严格的归类,包括什么时候表达感受,什么时候延伸第三方性话题,什么时候调情,什么时候营造情绪,什么时候推拉情绪( 通过情绪的冷热节奏带动关系的接近 )。在导师看来,有自己的教授,无论什么样的女孩,都可以拿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花钱代聊,导师负责精心规划海市蜃楼。

心动了吗?要的就是要你心动。

在小鹿情感的 App 里,整一个 “ 大型屌丝直男拯救现场 ”:

在这些极具诱惑性和承诺性的文章和直播里,内容脱胎于 “ PUA ” 学, 用的是同一套流量导入逻辑:产生共鸣、引起共识、燃起希望。小鹿情感好似无处不在的 “ 网赚 ” 广告的聚合平台一样一样,设计逻辑目的只有一个:加微信。

平台利用免费公开课以及语音直播吸粉,把流量导入导师微信个人号并进行简单的指导,订单成交后按价格导入不同层级社群、享有不同的权益。

本文的主角,小鹿情感,隶属于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打线上情感、婚姻咨询业务。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三年内获得五轮融资,2018 年入选 “ 2018年 i 黑马中国准独角兽 TOP50 夏榜 ”。

而其创始人巫家民,正是曾经国内 PUA 行业代表人物。

情感咨询和声名狼藉的 PUA,就这么戏剧性的结合在一起,并赢得了诸多资本的 “ 厚爱 ”。

问题是,真有那么神么?

在小鹿情感的宣传页面里显示,目前 “ 入驻平台的超过 200 家优质团队,超过 3000 位专业咨询师为超过 1200万 用户提供情感服务。” 每位咨询师都经过平台 “ 严格的资质评估。”

差评君扒了扒这些 “ 优质团队 ” 和导师的底,发现猫腻不止一点。

先说这资质,平台加盟宣传中,一般要求团队建立工作室或公司,同时上传团队成员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然而打开 App,多家团队的资质一栏是这样的:

即只有公司营业执照,没有团队导师资格证。有些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给看。。。

( ????)

说到目前国内官方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而在 2017 年 9 月,最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已经没有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2017 年 11 月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最后一次考试, 18 年 5 月是最后一次补考。

也就是说,2018 年 5 月后,国家暂时没有官方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也正是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市场的不成熟,给了平台这样的机会。于是乎,在小鹿情感的认证导师里,各种证书满天飞,资格认证鱼龙混杂,比如以下这例:

星海情感教育团队导师证书由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联合颁发,编号 “ 深情 44 号 ”。

有意思的是,小鹿情感创始人,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家民,正是证件颁发单位之一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

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差评君假借入驻团队的身份和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

在平台填写相关资料后,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差评君。

“ 一般来说,入驻团队需要一个人有证,以工作室或者公司形式存在。”

“ 我们团队有五六个人,都要证吗?”

“ 一个有就行。”

小哥言简意赅。

这也就解释了差评君发现的另一个问题: 调查中,且不看资格证的权威性,每个导师团队一般只上传一张资格证,而这个团队到底有多少无证导师在为消费者提供着心理咨询服务,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按官方宣传的 “ 已入驻 200 团队,3000 名专业导师 ” 来看,“ 一证一团队 ” 的小鹿情感全平台拥有资格证的导师比例为%。这与小鹿情感宣传的 83% 相去甚远。

更有意思的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感咨询团队,封面宣传的专业导师,在资质一栏,用的都是别人的资格证。

( 宣传导师与资格证不匹配 )

不能一一对应的情况下,这就为入驻造成了极大的便利:只需要搞到 A 的资格证上传,任何人都可以组建团队入驻,所谓“ 专业性 ”也就成了笑话。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团队入驻后,前期还需要一些平台的考核,包括:每场直播需取得 3000 元以上的盈利,盈利额度考核可与平台协商。

话里话外,必须得赚钱。

创立于 2013 年的小鹿情感距今已有六年的发展历史,但实际上在 2017 年11月和 2018 年 2 月接连获得数亿元融资之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8 年迅速扩张,而针对于小鹿情感的投诉,也正是这个时间见诸于各大投诉平台。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百分之八十的投诉为 “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消费者在付款的时候,无一例外收到了导师的期限性肯定承诺,一旦出现问题,“ 退款 ” 成了比找到真爱更难的问题。

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子,小 A 在小鹿平台找到了青云团队的导师,听了小 A 大致的情况介绍,导师立即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并不断催促小 A “ 相信导师的专业性 ”,会 “ 马上安排好一切。”

刚刚经受被婉拒的挫折的小 A 深以为然,报名了价值 1888 的 “ 魅力男士 36 计 ” 课程。就在付款后的一小时之内,小 A 发现了网上大量关于小鹿情感的负面投诉,在没有使用课程的情况下,提出了退款。

在没有收到任何课程资料和指导的情况下,导师表示只能退 10%,也就是 188 元。

这是没开始提供服务请求退款的,更多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导师 “ 不专业、不理人 ” 的情况。

小 B 为了挽回前男友,报名了 “ 白魅情感 ” 的 9800 元挽回课程,对方表示案例简单,

“ 20 天就可以完成,成功率达 97%。”

小 B 当天就打了全款,结果没收到任何所谓 “ 定制的方案 ”,导师在服务期间基本不联系小 B,还让她 “ 不要鲁莽。”

回过神的小 B 要求退款,被导师以 “ 服务时间已过 ” 为由拒绝。

一般来说,小鹿情感的课程 “ 真爱狙击 ” 类价格在 1000元~5000 元,而挽回课达到五千甚至上万元,涉及产品金额较大,其定价缺乏规范性。

前来求助的消费者往往已经遇到重要的情感问题,在病急乱投医的失控状态下,强大宣传背书和看似正规的导师往往最容易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回过头来分析,之前导师说的那些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似乎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其实微乎其微。

差评君接触的案例中,消费者均通过微信支付课程费用,这些课程都不在平台以及团队页面有明码标价,且没有合同,求助者也未知晓退款流程。

而说到退款,小鹿情感的不要脸程度堪称一绝。

小 A 在付款前不仅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退款的告知和条件,在提出退款后,他在 App 里竟然找不到任何相关的选项。

最终差评君在 ” 我 “ 的设置中,“ 关于小鹿 ” 里,在一堆广告宣传里疯狂下拉,“ 查看更多 ”,在 48 个常见问题解答中,找到了有效的退款明细。

而在小鹿情感的官网底部,我们总算看到了明确的 “ 退款说明 ”,然而神奇的是,无论怎么点击,退款说明和纠纷说明都没有任何反应。

简言之,这特么是个假链接。。。

正是由于消费者在纠纷中不知道平台 “ 15天内按比例退款 ” 的规定,导师在隐瞒和拖延中错过了退款时间,造成了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 2~4 亿人口正在为抑郁症苦恼,心理咨询行业需求巨大。而生活压力的增加,国内关于情感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市场广阔,也成了一些人入局的契机。

和需求相比,国内的心理咨询体系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服务形式、商业模式五花八门,心理咨询师从业和监管规则也并不完善。

“ 有证 ” 其实仅仅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底线,更需要评估的是咨询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有过持续的督导、个案时数、个人体验时数等一系列系统化的内容。

空有市场,在这个行业甚至谈不上发展的时候,以 “ PUA ” 商业逻辑起家的小鹿情感,反而在资质造假、欺骗消费者上登峰造极,捞取和正规心理咨询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财富,败坏的可能不仅仅是行业,伤害的更是那些心理受到创伤,前来咨询的求助者。

最后的最后,差评君还想问那些抱着希望通过所谓 “ 技巧 ”、“ 话术 ” 找到心仪对象的求助者一句:

“ 情感真的可以速成吗?”

哪怕你装的再高级,戴在头上的面具再精致,摘下面具的时候,该是什么样,谁也骗不了谁。

PS:感谢锌财经和黑猫投诉的朋友们的帮助,没有锌财经之前的报道和黑猫平台在案例上的支持,这个选题不会这么顺利的呈现给大家。

“ 希望那个你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

当他踩着七彩祥云来接你的时候,

你猜中这开头,也看到这结局。”

313 评论(13)

王家姑娘0122

那些丁克后来的生活都过得很寂寞,给人感觉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就她孤身一人生活了一样,平日里还没有这么浓烈的感觉,一旦到了节假日别人的家庭里团圆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心酸。其实我觉得丁克不丁克都是个人选择,你没有资格站在最高点上去分析这种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因为你也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你无法得知人家坚定选择丁克的原因是什么,所以你也不好去指责人家这种行为是断子绝孙。就我个人看法来说,我不会选择丁克,大概是我从小都是在大家庭里生活,兄弟姐妹有很多,一到过年过节的氛围真的太好了,我很享受这种家庭氛围,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这种爱,能在爱里成长。

我家邻居就是丁克家族,夫妻两人都是铁丁,年龄在五十多岁左右,两人生活很悠闲,自己做点小生意,看似很幸福,但过年过节真的很心酸。我家过年过节非常热闹,吃团圆饭都要三四桌的那种,他们两夫妻家里放着电视,其余一点吵闹声都没有,夫妻也没有说话,就是彼此冷静吃着饭,给人感觉就是很冷清,没有一点生活气息。后来仔细想想,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么让人觉得心酸的。家里没有人来做客,吃饭都是很随便,买东西亦是如此,有时候看到我家的小孩子会很喜欢,脸上也时常能看到他们很开心又带有遗憾的表情。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不生小孩,是不是现在看到别人阖家欢乐会羡慕,亦或是这就是他们想要过得生活,就只是觉得并没有那么幸福罢了。

说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丁克一族的确是不需要出养孩子的钱,你可以拿养孩子的钱到处旅游,也可以自己攒着老了用,可到你真的老了,床前连一个能伺候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你老了没人来悉心照顾,也没有人陪你唠家常,更不会有人记得你喜欢吃什么然后做给你吃,即便你有钱请得起护工,你都缺少亲人的温暖。其实孩子能长成什么样都是要看父母的教育的,父母教育得好,那种不赡养父母又虐待父母的子女是很少会有的,所以真不用担心孩子长大后会不孝顺,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就能被你教成什么样。

除了没有孩子照顾以外,过年过节你就免不了被人问几句,看着别人的儿子女儿大包小包带回家,孙子在膝前各种欢闹,那种团圆氛围真的是要家里有孩子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想一想你自己孤苦伶仃过着节日,哪怕你有条件去到处旅游,可等你静下来的时候你的心依旧会是空空的,别人都被各种爱填满了,而你却始终没能拥有那份爱,是真的会觉得很可惜。养孩子是很辛苦也很操心,但你能看着一个小婴儿变成大人的过程,期间所有发生的事你都有参与其中,你真的会感到非常满足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能将你的血脉给言传下去,所谓的传宗接代就是为了一代一代传下去啊。如果你家里就你一个孩子,你选择丁克的话,你们家族的血脉就到你这里停止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祖宗十八代都会生气的,因为你断了他们的香火。不仅仅是中国人对于这个比较重视吧,大家都想自己的后代延绵不断,让自己的家族繁荣昌盛,只要家族人口越多,香火就会越旺,家族的运势也就越强。

其实不要说丁克了,就连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是二胎子女,我都觉得挺可惜的。以往父母生孩子都是五六七八个接着来,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兄弟姐妹陪伴,长大后也有人可以商商量量,那种感觉真的会让孩子非常幸福的。不过前提也是要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成长才会有这样的兄弟姐妹情,如果父母都不好,家庭里冷冰冰的,其实还不如丁克。

33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