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色计
关于感情中的忘记、放下,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误区,那就是“时间是最好的医生,“随着时间,慢慢就过去了”,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比较小的创伤的确可以通过自我消化慢慢化解。但对于比较严重的创伤,仅仅依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你越是回避它,压抑它,就越是会把那些负面能量憋在体内,最后变成常年不愈的脓疮,形成内伤,一直在暗中影响你的生活。 对这类创伤,在紧急处理、自己淡定下来之后,有了一定的内在力量,便可以开始深入地解决,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去面对、表达、消化,最终实现创伤的“转化”。有些人分手后真的很难走出来,亲朋劝说、自我开解统统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分手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对待重要的创伤性事件和随之而来的悲伤,人会经历5个心理过程: 否认阶段,你不愿意接受关系结束的事实,一厢情愿地认为一觉醒来一切都会恢复原样。当你意识到事情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并不是你的噩梦时,会进入愤怒阶段中指责对方、攻击自己,狂躁焦虑。情绪发泄无济于事,就转而讨价还价阶段,放低底线,只求复合,卑微到尘埃里,坚信自己可以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只要不分手就行。意识到所作所为“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感动对方”后,抑郁阶段开启,而这也是你真正“向内看”、把焦点从外界转向内在的机会。通过足够的反思,情绪趋于平稳,对失恋事件的认知也渐渐客观理性,从被逼无奈的“承受”“忍受”进化到主动接受阶段。大多数情况下,5个过程并不是线性发展,而是随机播放。你可能前1秒钟明明觉得已经接受事实,可以开始新生活,后1秒钟又重新回到了否定事实的阶段中。因此,在疗愈过程中,耐心很重要。大家大概知道,如果烫伤了,有个口诀是“冲脱泡盖送”,那么,我们就也来总结一下,应对情感创伤的步骤要诀。第一步就是【看】:别只顾着哭泣和呻吟,你要跳出来,像一名医生一样,观察你的创伤。首先,你先要评估一下创伤的严重程度。感受一下,你的压力和痛苦的程度达到了几分?如果满分是10分,6分以下一般来说可以自行处理,但如果在6分以上,就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痛苦的感受让你觉得难以承受,例如像小A那天晚上的情况,请记住你可以先用“转移”的方式紧急自我救护一下,比如去看场电影,看本小说,把自己和伤痛隔离开以求快速自保,“留得青山在”。接下来,你需要找到并识别创伤点。创伤分两种,一种是当下发生的创伤,一种则是现在的伤所引发的过去的、早年的伤害。所以面对伤痛,我们要区分现实和过去对你的影响。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个人,只是一根火柴,真正把你炸飞的,是他点燃的那颗炸弹,而这个炸弹,在很早之前就在那里了。你要能够去看清,哪个部分是火柴,哪个部分是炸弹,更要看清,这个炸弹的内容物是什么,里面的结构是怎样的,它是什么时候被怎样制造出来的,等等。那些陈年老伤,根据形成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题,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创伤点”在于什么是我们最主要的生命主题,不同的主题决定了创伤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场景1【口欲期创伤】——主题:信任“每次在遇到心动的男孩,就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真的不敢再爱了”。小蕾失恋后一直没有再找男朋友,她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都失去了信任,她不相信有人会真正爱她,不相信那些“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们会值得托付。场景2【肛欲期创伤】——主题:秩序、自主Linda原本就是个爱整洁的人,在男朋友劈腿和她闺蜜好了之后,她的这个特质几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她不停地收拾房间,每件东西都必须摆得工工整整。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失控了,就只好用这种方式重新找回控制感。她说:“这个世界太乱了,我完全无能为力,除了摆弄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我还能做什么?”场景3【潜伏期创伤】——主题:自尊小A的问题主要就是这个时期的,从小,她父母就只关心她是否优秀,学习成绩好不好,排名第几,而看不到小A本人的喜怒哀乐。所以,老公的出轨对她来说是一种极其耻辱的失败,她觉得别人都会看不起自己,这种感觉让她如同面临灭顶之灾。场景4【青春期创伤】——主题:自我丝丝正在犹豫要不要和男友分手,她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却又下不了决心。她问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我该怎么办?”咨询师问她:“那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丝丝完全回答不上来,她一直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期盼做的,但从来没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场景5【青年期创伤】——主题:孤独Candy和男朋友已经分手三次复合三次了,每一次分,她都下决心再也不回头了,可是当她真正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她又受不了。“没人听我说话,没人陪我吃饭,我现在才发现,身边有个人对我有多重要。”忍受不了孤独的她只好一次次回头。场景6【中年期创伤】——主题:价值感美玲已经做到了公司高管的位置,但是,最近行业不景气,工作越来越不顺。偏偏这时,老公和一个年轻女孩暧昧上了。美玲勃然大怒,她气的,不仅是老公,更是自己。“我年老色衰了吗?我就真的比不过那些小丫头了吗?在公司里,她们的创意真的很妙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没价值了,在家里也是,在职场上也是”夜深人静之时,美玲陷入了沉思:我这辈子到底为谁活了?我活得值不值?我真正想要的那些我得到了吗?那么,如果你经历过情感创伤,你又是否新伤旧痛连在一起呢?你是否能厘清自己真正的创伤点在哪里呢?第二步【听】:静下来,觉察一下,听一听你脑子里那个小人经常对你说什么?“人群里,管好你的嘴;独处时,管好你的想法。”很多时候,正是我们自己的观念让我们在创伤中越来越深地卷入下去,而这些观念形成于你脑海中那些一遍遍重复的话语,你需要识别出、捕捉住这些不良的、消极的声音,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比如,“没人会爱我”,“我太差劲了”,“孤独太可怕了”,“下次我一定还会受伤的”等等,你需要发现自己是如何催眠自己的。第三步【辩】:如果说那个不停打击你的小人是控方律师,那么你一定要为自己再找到一位辩方律师,而不可以让这场指控毫无节制地进行下去。曾有一位83岁的老人说,她终于到了不再自我谴责的年纪了,“我现在平静了好多,如果我有任何负面的想法,我会告诉自己闭嘴。”你不必等到83岁,你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问问自己:我告诉自己的这些是真的吗?我是不是脱离现实了? 现实真的如此吗?事实真相就是这些了? 我这样想是对的吗?是公理还是偏见? 我怎么知道这些就是真理呢?有没有根据? 有没有与此相反的事实证据? 等等。第四步【慰】:把自己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自己你所需要的温柔。痛苦可能随时会“回火”一般重新袭来,你要为自己准备一个温暖的怀抱,像一个好妈妈那样,共情自己,抚慰自己。“没关系,慢慢来,不要压抑自己,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有权利难过,你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这真的很痛”爸爸式的引导,再加上妈妈式的安慰,将帮助你度过最难熬的日子。除了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这里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办法,希望可以帮到你:1.记录自己的生活。把想法写在纸上,是一种释放和慰藉,日记可以帮助你安全地释放愤怒、痛苦和悲伤。你也可以写下自我安慰、支持和希望的话,你会从这些文字中得到力量。持续记录你的自我疗愈过程,这也将成为你进步的见证,读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会激励你继续努力并让你为自己感到骄傲。2.练习可视化。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闭上你的眼睛,调整一下呼吸。想象你把那些糟糕的情绪从身体里拿出来,轻轻地放在一个盒子里,你把那个盒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你知道,你只是把这些情绪暂时存放在那个盒子里,等到你能够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处理它们为止。同样地,你可以在你的头脑中想象出一个地方来封锁那些给你消极影响的人,告诉你自己,等到你准备好如何面对他们的时候,你就会放他们出来。3.创造一个让自己喘息的空间。比如,一个可以专注工作的空间,或是在家里设计一个温馨的角落,到外面散散步、骑骑自行车,给自己一个小时的放松,而不考虑其他。4. 关注你的生活细节。除了这些情感上的烦心事,其实你的生活里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庆祝的地方,发现它们,挖掘你生活中的小确幸,帮助自己看到生活的全貌。5. 走出去,聊聊天。别一个人闷着,表达是疗愈的必要手段之一。不过为了避免二次伤害,你要注意选择对的倾诉对象,TA应该自身状态不错,并且有理解、共情和倾听的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多和这样的朋友聊聊。另外,记得不要只是不停地讲述发生了什么事,你需要的把那些难受的感受全面深入地表达出来,它们对你的影响才能逐渐下降。最后,照料好自己,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别着急找下一任,多晒太阳。
tianyaguke1968
倾听过程中咨询师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3、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4、随便进行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倾听技巧:
1、鼓励对方先开口。
首先,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愿意听表示心理咨询师愿意客观地考虑别人的看法,这会让说话的人觉得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有助于我们建立融洽的关系,彼此接纳。
其次,鼓励对方先开口可以降低谈话中的竞争意味。心理咨询师的倾听可以培养开放的气氛,有助于彼此交换意见,扑捉信息。说话的人由于不必担心竞争的压力,也可以专心掌握重点,不必忙着为自己的矛盾之处寻找遁词。
最后,对方先提出他的看法,你就有机会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掌握双方意见一致之处而确定咨询目标。倾听可以使对方更加愿意接纳你的分析,让你再说话的时候,更容易让对方思考。
2、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
当我们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即使心理咨询师还没开口,来访者内心的感觉,就已经透过肢体语言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了。
咨询师如果态度封闭或冷淡,来访者很自然地就会特别在意自已的一举一动,比较不愿意敞开心胸。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心理咨询师听话的人态度开放、很感兴趣,那就表示他愿意接纳对方,很想了解对方的想法,说话的人就会受到鼓舞。
而这些肢体语言包括: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稍微前倾,和来访者坐的位置成45度角,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
3、反应式倾听。
反应式倾听指的是重述刚刚所听到的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师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但是反应式倾听不是像鹦鹉一样,对方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述说对方的重点。比如说:你说,你现在心情不好,不代表你以后的心情永远不好。反应式倾听的好处主要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够掌握对方的重点,让对话不至于中断。
4、弄清楚各种暗示。
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觉,他们往往会运用一些叙述或疑问,百般暗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感受。但是这种暗示性的说法有碍沟通,因为如果遇到不良的听众,他们话中的用意和内容往往被人所误解。
最后就可能会导致双方的失言或引发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一但遇到暗示性强烈的话,就应该鼓励说话的人再把话说的清楚一点。
5、暗中回顾,整理出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当我们和人谈话的时候,心理咨询师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在心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所在。心理咨询师必须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
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用专业的技术,引导来访者走出困境。
暗中回顾并整理出重点,也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能指出对方有些地方话只说到一半或者语焉不详,说话的人就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听他讲话,而且心理咨询师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话。
如果心理咨询师不太确定对方比较重视那些重点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让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师对谈话的内容的关注。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