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7

小喵酱碎碎念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会笑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爱次次

已采纳

因为他不爱笑。这跟小时候环境有关系。跟爸妈也有关系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会笑

208 评论(15)

吃那么一天

遗传与环境两者是以互相纠结、紧密相连的方式来形塑人类的行为:生活经验会关闭某些基因的转录功能,但却开启另一些基因的功能;心理社会压力源,例如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创伤,也会经由改变大脑功能而产生极大的生理作用。《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Glen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压力源,就是他的职业。职业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是三观,再者是性格。比如,程序员容易社交困难,性功能障碍;司机容易情绪失控;医生容易洁癖。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好像也会倾向于选择适合的职业。说实话,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职业,它又会有哪些不同呢?我想,至少有三点。1对变态的容忍度确实更高无论,有人问心理咨询师:听说你们学心理咨询的都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才去学的?还是说:你们每天接收那么多负能量,自己心理会不会出问题呀?其实,简单点,就是问: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心理变态?面对类似的问题,我都会讲:如果非常变态到完全不变态是0到10的话,正常人处于4~6之间,同时,他们也只能容忍身边人处于4~6之间。而心理咨询师呢,他也在4~6之间,但是,他们一般能容忍身边人处于3~7之间。如果要说变态的话,那就是他们居然可以接纳3和7。比如,他能笑嘻嘻地接受,你问他是不是变态,而你身边的正常人可能无法容忍。再比如:我们【心理咨询录像解析·第二季】今天将更新的一集里,一个与比自己小16岁的男性婚外情的女性来访者暴露了自己在中学阶段被她仰慕的老师夺去初吻的经历。如果,几个小伙伴一起看的话,面对这个可以定义为性侵的情形,表现得最淡定的那个,就是心理咨询师了。当然,这份淡定,来自于职业塑造的清奇的脑回路正在启动。2“舍己为人”的倾向更大新手咨询师之间,经常互夸对方敏锐。我刚入行的时候,被夸得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心理咨询师。后来连续遭遇多个个案脱落后,被督导师指出缺乏共情。找分析师探讨,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感有特殊的敏感度(敏锐),却没有特殊的情感反应能力(共情)?原因可能是我小时候语言能力发育迟缓,主要照顾者又对我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所以,我只需要察言观色不犯事儿,就万事大吉。所以,我只有天才咨询师一半的童子功。随着学习深入,我了解到,天才咨询师同时具备极强敏感度和极佳情感反应能力,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还是孩子时,就可能已经习惯了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压抑自己的需要。更直白一点,就是以牺牲自己情感的发展为代价,去满足父母的各种无意识的需要。毫无疑问,这种“舍己为人”的特性,有助于一个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完全没有这个特性的人也不会选择心理咨询为职业。但是,当一个来访者表现出对咨询师的服从和依赖,看起来已经和孩子对父母的服从别无二致时,就需要警惕了。这个“舍己为人”的背后,必然包含着曾经的失望和愤怒,一不小心就会见诸行动,无意识的转移到来访者身上去。所以,心理咨询师相比于一般人,更显得有舍己为人的特质;相比于某些灵性导师,更具有“被治疗后的舍己为人”特质。3经过刻意练习的注意力心理咨询师并不被要求有极高的智力,但是,对注意力的要求却是极高的。如果有什么人不适合学心理咨询的话,可能就只有注意力缺陷且无解的人了。咨询师,被要求尽可能的保持注意的稳定,即在一定时间内不走神;被要求有足够的注意广度,能同时注意语音、语调、内容、表情、肢体等;被要求能灵活的控制注意转移,不陷于来访者的故事、情绪,不被来访者带跑偏;而最难的,是被要求能完成注意的分配,一般要求同时注意来访者、咨询师自己、以及两人之间的过程,二般的要求是同时注意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咨询师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四者之间的结构、内容和动力。这样对注意力的四种品质同时做要求,相较于大部分职业,是可以被称为变态的。这不通过刻意练习几乎是无法达到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培养临床方向的研究生,会让学生看无字幕外文情感电影。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升觉察和共情,另一方面,注意力绝对杠杠的。

278 评论(15)

changyin1116

因为他的性格就是比较那种冷淡型的。

229 评论(14)

多儿的妈咪

可能不想笑给你看

211 评论(15)

旅游新四力

不知你问的雷老师是哪个,在哪里;我作为同行,在这里做个互动吧。从业后,都会有对本职业的一些更加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也会促使自己对专业成长做出回顾的。你的这些问题,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所以,这些问题很正常,接受自己的这个现状。首先,将远大理想放低一些,做这个是一份职业,比如你目前专职从事央企人力资源和职业规划培训,应该有个不错的收入,这是养家糊口立足的重要条件,爱人是慢慢可以理解的。其次,职业习惯与角色,要与生活分开来。你在上班时,是培训师、咨询师,是专家的角色;但你回家后,在父母前就是孩子,在妻子前就是柔情体贴的老公,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在朋友面前是有喜怒哀乐的情感的,不要把自己全部隐藏起来。要在职业和家庭生活间画个线,有个设置。再次,你付出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最在意的是什么,等,这是需要细细地列出来仔细分析的。最后,找督导或同行成长小组,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欲望,还有一些情绪,都是潜意识支配的。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难,所以,坚持自我分析和自我成长,才能给自己的前进增加不竭的心理能源。如果你喜欢这个职业,就坚持下去吧。一直走,才有更美的风景出现。

150 评论(15)

年少无知23

曾有学者预言:100年后,所有的职业都将消失,只剩下程序设计师,还有一种职业也不会被淘汰,那就是心理咨询师。自从去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后,我们认识到,只要有发达的智能技术,就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取代车工、钳工、理发师、司机、会计师、运动员、诗人、作家等。上述可能被淘汰的职业,其工作手段都可以被描述、被量化,都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完成。但机器人被程序设计师设计而不是程序设计师被机器人设计,因此,程序设计师永远不会被机器人取代。那么,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也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呢?原因在于:默会知识。心理咨询师是通过默会知识工作的人。“默会知识”是波兰尼提出的概念,指无法被充分描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因难被确切描述和量化,所以不可能用任何技术手段将其数据化,大数据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熟悉心理学,还要熟悉医学、生命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法律、教育学、成功学、伦理学、催眠术、逻辑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有天赋,有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事物发展敏锐的洞察力,这些都不可量化。现实中,人们对心理咨询有诸多误解。一是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二是认为心理咨询能看透你的想法,知道你的过去和未来。心理咨询师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有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必须来自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三是做心理咨询让人笑话。心理咨询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是预防心理障碍有效方法。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这三部曲中帮你准确分析处境,为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帮你打开思路、平衡情绪、增强自信,帮你辨明自己问题的性质并且磋商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你紧绷的情绪得到缓解,心态也随之得到平衡,人的心理问题解决往往建立在现实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有时你的心像一片荒漠,怎么办?引水过去,然后找一些耐干旱的植物栽种,引来蜥蜴、蛇、小鸟等等,虽然改变的步伐很小,可是这个小生态慢慢地就会活起来。植物渐渐变多了,动物也会来得更多,这样你的心就会从荒漠变成绿洲。一个人要有盼头,有盼头的人活得才有精气神,生活才有动力,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血,新鲜有活力,容易健康。假如内心世界一潭死水,病害就滋生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更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顿悟,用智慧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个光彩陆离的社会。

162 评论(14)

彩衣girl

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上,现状很明确,企业咨询的空间目前要远远大于心理咨询。入门和探索阶段心理咨询都是远远比不上企业咨询这一块。心理咨询和律师比较类似,三级证可以无视,二级证仅仅只是入门,真正牛逼靠的的名声,是机构的依托。至于你所说的,基本就是简单地角色转换问题,根源仍然在于职业规划不清晰而来的自我怀疑。建议:暂时现从事管理咨询行业,无论职业经验和人脉积累都不是心理咨询能比的(目前的行业成熟度而言),等到有了一定的名望积累且仍有心理咨询的兴趣,可以考虑做网络咨询。实体咨询不是一般个人玩得来的,基本都是得依托高校等机构。

21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