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林公主
心理咨询师报考限制是根据每年政策略有不同,具体资料您可以到这里看下:2020年心理咨询师报考政策和条件?因国家心理咨询师取消报考,目前想要报考心理咨询师,或从事相关的工作,需考认证心理咨询师,注重实操技能培训,签订协议,基础差也可学。心理咨询师需要参加相关授权机构的培训,修完课程时数后,才满足报考条件(查看具体报考条件)。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
秋刀鱼与禹
心理学专业书籍推荐
书籍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推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材
1 心理学导论(第11版07年新版) Dennis Coon等著郑钢等译
2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 Neil R. Carlson著苏彦捷等译 3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 Robert D. Nye著 石林等译
4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Solso, .等著 张奇等译 5 实用心理评估 张厚粲编著
6 质性研究设计 Joseph A. Maxwell著 陈浪 译 7 人的意识 Susan Blackmore著 耿海燕 李奇 等译校 8 群体过程 Rupert Brown著 胡鑫等译 方文审校
9 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 l. R. Aiken著 何清华等译
10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M. Neil Browne等著 赵玉芳等译
11 心理学批判性思维 D. Alan Bensley著 李小平等译
12 问题解决心理学 S. I. Robertson著 张奇等译
13 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 W. B. Gould著 常晓玲等译
14 互联网心理学 Patricia Wallace著 谢影等译
15 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修订版) 张厚粲等编
心理学专业选修课教材
1 调查研究手册 Pamela L. Alreck等著 王彦 译
2 媒介心理学 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 相德宝译
3 积极心理学 Alan Carr 著 郑雪 等译校
4 性与生活——走近人类性科学 Spencer A. Rathus等著 甄宏丽等译
5 情绪心理学(第五版) K. T. Strongman著 王力主译 张厚粲校
心理影印版教材
1 发展心理学(影印版) David R. Shaffer著
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影印版) Roger R. Hock著
3 心理学批判思维(影印版) D. Alan Bensley著
4 人格心理学(影印版) Jerry M. Burger著
5 社会心理学(影印版) Elliot Aronson等著 侯玉波导读
6 教育心理学(影印版) A. Woolfolk著 莫雷导读
心理咨询与治疗
1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 Cormier, S.等著 张建新等译
2 心理诊断和治疗手册——给心理治疗师的指南 Sharon L. Johnson著 卢宁等译校
3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 Rita Sommers F.著 陈祉妍等译
4 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 R. Nelson-Jones著作 江光荣等译 5 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 Bernard D. Beitman等著 刘盈等译
6 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 Barlow, .主编 刘兴华等译 7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 Janine M. Bernard等著 王择青等译
8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 Corey, G.著 石林等译
9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六版) Corey, G.著 石林等译
10 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 D. Wedding等著 王旭梅等译
11 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 B. L. Duncan等著 张怡玲译
12 心理热线实用手册 贾晓明主编
13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案例(上下) Richard S. Sharf著 胡佩诚等译
1、《梦的解析》
又译做《解梦》,商务印书馆最早译作《释梦》,经典心理学书籍,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月。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2、《心理学与生活》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用本书作为教学的第一参考用书。
3、《说谎》
对于必须娴熟人际互动,了解嫌疑人性格特质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警察而言,这是一本强化职能的教材;对于需要洞悉人心,长于沟通的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与咨询专家而言,这是一本很好的人际互动宝典:对于极欲防止被骗的市井百姓而言,这更是一本可以减少上当机会,防范诈术的实用指南。
4、《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5、《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学派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既在心理学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学体系的发展,又注重考察个体心理学家的生活与事业。同时,作者坚持公正的立场,为心理学家的“弱势群体”正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6、《影响力》
《影响力》告诉我,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无形的力量。拥有影响力的人,往往也是社会中最具成功因素的人士。书中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的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途经和方法。
7、《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出版的一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它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8、《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经验性地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有力地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
9、《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涉及个人成长、人性的理解、生活态度,以及生命的意义等贴近个人生活的话题。对每位读者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书中透露了马斯洛本人的一些生活经历、思想转变历程,能让社科爱好者清晰了解一代心理学大师的心理成长史。
10、《心灵的激情》
研究了未曾被人们关注的“潜意识”,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他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攀爬—蜗牛
最近我在阅读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所著的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学习用第三人的视角来观察和反省自己。 这本书读起来挺有吸引力的,因为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很多贴合生活的事例,加上作者严谨心理学知识的分析,帮助我们学会从别人的事迹中,反思自己遇到的类似的问题,启发人们思考。 在前言里陈海贤咨询师说了一段让我很有共鸣的话。他说有一些人,他的条件天生就比较好一些,只要稍微一点点努力,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们都需要一直积极勤奋学习,勇敢地克服困难,一步一步才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成长起来的我,也是一个个了不起的我。我想这正是作者给自己的书取名为《了不起的我》的原因。 每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充满希望,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自己! 对于改变,每一个人都有选择 很多人把自己难以实现改变的原因归结于所处的环境、原生家庭的原因。这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企图要去减轻自己的责任,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只能接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 其实当我们在说因为环境和原生家庭的影响而让我们没有选择时,当我们面对成长机会时一次次选择拖延时,我们就已经为自己做出了选择,这是一种被动消极面对的选择。 而这种选择对我们想要真正的改变是没有帮助的。我们要认识到改变的主动权其实就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选择作出的另一种选择是——积极主动地态度,勇敢地承担自己责任,这样我们才能够认清现实,诚实地面对自己,勇敢成长!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的经验 陈博士说,改变不是一个人想改变就能立刻改变的。改变的真相是在改变自己很长时间以来养成的一些习惯或者说是人们应对问题的行为模式。我们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他介绍了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经用有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感性自我就像一头大象,而你理性自我就是骑象人。虽然骑象人想让大象听自己的指挥,可是大象的力气太大了,并不一定每次都听从骑象人的指挥。 就像你下定决心早起学习,但是你感性的自我就会告诉你,睡懒觉是很舒服的行为,所以你就可能坚持一周就放弃了。 感性的自我会受到旧的实际经验好处来支配。理性的自我只有想象中的好处,没有实际体验的好处。 由于大脑长期感受到的是旧经验的体验好处,所以当问题出现时,大脑很容易会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而不受理性思维的影响。 那我们改变的本质就是要创造多一些新的好的体验的经验,让大脑确切认识到新的行为带来的好的经验体会,积累实际经验好处,从而让我们的大脑能听从理智的指挥。 我以前是没有读书的习惯,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确实认识到了读书能让自己变得更充实,而且让自己更有方法去解决面对自己的困难。因为我的大脑在我进行读书这一个行动中确实体验到读书乐趣和充实的经验,所以我的大脑也逐渐调整为能静下心来看书了。 当我们认识到某一个好的方法时,坚决的实践,不断积累新的经验,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 改变的方法 第一步:学会提出“奇迹提问” 如果你感到压力很大,导致自己不敢前行时,那么可以问一问自己,一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假设你已经成功达成目标了,你那是回想起来,你当时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以我为例,我想一年后成为一个更加专业、情绪更加稳定幼师,那我当时应该迈出的行动第一步就是每天坚持阅读,每天反思,不断进步。通过想象目标已经达成,帮助自己缓解压力,让自己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第二步:运用“小步子原理”行动 我们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之后 就需要制定每天能坚持容易达到的目标,积累每一天小小的好的经验体验。 在一开始我们可以选择设置小一点的目标,不要让自己在行动开始时就产生畏难心理。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读书习惯,那你就可以从微习惯入手,提醒每天阅读五页书,让自己轻松面对任务。完成一天后,就就可以在书的那一页底部画个五角星,让读书稍微有点记录,让大脑体验到成功的感觉。用每天阅读五页书触发自己去每天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是一个好的方法,其他的方面事情也能灵活的运用。 第三步:学会用情感引导大脑 大脑容易受到焦虑,批评的影响,但也会受关爱、温暖和鼓励的话语影响。当我们意识到有些焦虑时,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习关照自己内心,很重要。 当我们做错事情受到他人批评时,我们如果能从中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其实也是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方式。让大脑感受到他人批评下隐藏的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就更有机会会反思自己的错误,积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既然我们已经开始走在改变的道路上了,就需要不断坚持,把每一天当做游戏关卡,勇敢挑战每一天,一点一点不断进步。 最后的话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