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薄荷amy
早7:50进校,晚上8点半下晚自习。 富顺县东湖中学校简介:富顺县东湖中学校,成立于2016年,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885万人民币。
扬帆飘舟
早上 6:25起床 6:40跑步,锻炼(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如果下午放学有时间或者早上不想起太早就可以移到下午放学后) 6:05吃早饭 6:20去学校中午 12:05 到家 12:30吃完饭睡半个小时 1:00-1:20 这段时间可以锻炼一下什么的,别太累,或者做一些练习题,之后去学校下午 1.六点左右到家。 2. 写作业,写完作业可以休息一会儿,休息或者玩电脑/看电视/看小说(最长不要超过40分钟) 3.八点半争取把作业写完,写完的话 每天给自己安排每科的一定量的练习题、当天学过的科目应适当增加。 4.每天做一张卷子,哪科的都行,做的时候要规定时间,不能看书、笔记,量不用太多,两面卷就行。 5.睡前分出半小时大声朗读英文单词/课文,不会读可以根据磁带、碟片 6.一定要安排时间预习第二天的科目(至少把课本过一遍,把不会的画出来,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就算你前一天把内容看懂了,上课也一定要专心听过) 7.十点半上床睡觉,睡前可以听听英语歌/课文, 当然偶尔可以偷偷懒听听相声、广播之类的
应该勇敢
郭祖超,于1912年 1月20日生于江苏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郭庆镛原是清末秀才,新学兴起后曾担任过中、小学教师,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常告诫子女们:“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妬之徒也。”这句话在郭祖超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郭祖超7岁入初小学习,9岁升入青浦商校,11岁读初中,14岁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于著名的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为苏州中学高中师范科)。在第一师范学校他学至17岁,因家境不济而辍学,暂在苏州任小学教师一年。次年复学后,他即以苏州中学高中师范科第二名的成绩被保送至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入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经过四年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郭祖超于1934年以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育统计学助教,时年22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祖超只身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他出于爱国热忱,于1939年与同事深入黔、鄂、川腹地进行中、小学教育测验。1943年,经同窗吴襄推荐,郭祖超调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任统计学讲师。在此之前,他曾受业于教育统计学家艾伟教授。在他即将转向医学统计专业时,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对他恳切地说:“医学上的数据绝大多数是用仪器测量而得的,比较客观,其中蕴藏着深刻的规律性。医学统计是发掘这些规律的有力武器,但目前在这方面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希望你好自为之。”郭祖超对此铭记在心。从此,他以医学统计学为自己的毕生事业。1945年,郭祖超升任副教授,时年33岁。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郭祖超随校迁返南京。1947年,由医学院推荐,世界卫生组织资助,郭祖超于9月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生物统计,在统计方法、生命统计及寿命表、医院统计、流行病学等方面得到了深造,并加入美国统计学会。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在节节胜利,南京国民政府已惶惶不可终日,这时郭祖超毅然如期归国,并拒绝了前往台湾的劝说。在一些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的影响下,郭祖超积极参加了南京解放前夕的护校应变活动,迎接曙光的。来临。1951年,郭祖超升任教授,时年39岁。1953年,医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五军医大学。为适应公共卫生学科须深入军队卫生工作的新形势,郭祖超要求到基层搜集第一手资料。他率领一个11人小组来到当时的沿海前线地区——舟山群岛,成功地进行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为后来建立军队卫生统计学作了初探。1954年2月,郭祖超奉命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他提出了要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卫生工作统计资料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汇总,以利我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卫生建设。这一建议后来被全面实施了。同年8月,第四、五军医大学合校,郭祖超举家随校迁往西安。在第四军医大学的30多年中,郭祖超一直担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咨询等任务,并有大量著述问世。1956年6月17日,郭祖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11月,郭祖超由职工被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并由国防部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1月晋升为上校。1986年晋升为一级教授,享受正军级待遇。1988年改为文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