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eyjasm
有人问我,福建一初三女生在教室被男同学杀害,有网友表示,杀人学生学习很差,当天下午班级考试,杀人学生要看死者的答案,死者不给看。这种未成年冲动杀人是出于什么心理?能及时防范吗?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近年来,未成年人冲动杀人的情况越发增多,这背后可能会有怎样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们正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因为体内激素的旺盛分泌而使得内心产生强烈的激荡。他们变得叛逆,容易情绪不稳定,经常感受到心态的大起大落。而年纪尚轻的他们,大多还未学会如何良性地宣泄情绪,只会凭着本能要么肆意宣泄出去,要么压在心底。
所以,这时,这个孩子过往的成长经历和当前的家庭、生活状况,就会展现出对他的巨大影响。如果这个孩子从小生活在温馨和睦,父母比较能够理解、接纳他的状态之下,那么这时,他就能够相对主动地以良性的方式转向外界,愿意向他人倾诉,并努力争取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这些良性的方式都是他从小到大从与父母的互动中习得的。
但如果这个孩子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和温暖,父母与他相处时,也更多的是控制、责骂甚至使用暴力,而且在学校里,他也没有能够与老师、同学良好相处,那么他就很难从这一过程中习得良性的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方式。他内心的负面情绪就可能如上所述,要么积压着,要么肆意倾泻。
所以,很多成长历程比较困难的孩子,尤其是男生,经常出现在青春期时加入帮派,成为街头巷尾的小混混,经常打架寻衅滋事,原因就在于他们本能地借助这种方式宣泄过往生活中积压的、以及当前生活产生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而有些孩子,在长年压抑的过程中,心理可能逐渐扭曲,当负面黑暗的能量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像被堵住的高压锅那样突然爆开。未成年人冲动杀人,要么是习惯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一次不小心过了火,要么是长年积压一时爆发,结果失去理智。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对于施害者和受害者来说都是一个悲剧。要帮助他们,我们绝不能把目光只放在问题本身上,而要从其背后的成因,从源头入手。不仅家长要对孩子更多一点理解和倾听,学校的老师们也要多注意那些“问题”孩子,不要一味地去惩罚他们的错误,而是尽量能让他们有发声的机会,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们的每一次理解和倾听,都有可能帮助化解一场悲剧。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Candice18611
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底线的人对别人的要求很高对自己放任自流?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们都明白,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某种权利之时,也必须承担某些责任和义务。只有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这段关系才会相对平衡长久地维持下去。但所谓的“没有底线的人”,其实往往是个人界限不清之人。他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心里缺乏清晰的权利与责任的评判标准,常常对他人要求得很多。比如,如果他人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微信,他就会心生不满、悲伤甚至愤怒,但他人的微信,他却也不会及时回复,而且觉得理由十分充分。
为什么他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想,深层原因是他们的内心还是个处于自恋阶段的孩子。
年龄很小的孩子是天然自恋的,他认为世界理所应当围着自己转,他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孩子幼年时的自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他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步骤。如果孩子没能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形成匮乏,而如果被过度满足,就会形成固着,二者都会导致孩子停留在“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状态之中。但区别是,匮乏型的人,他提出要求时是痛苦煎熬的,提或不提,都会让他深深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而固着型的人在提要求时则表现得理所当然。
只有成功“自恋”了的人,才能渐渐将爱的范围扩展到身边的他人他事。但如果过度匮乏或过度满足,都会使得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从而忽略了身边人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有明显的“双重标准”,但他不是故意要欺负、剥削他人,而是出于不自知,那么如果他是我们的重要之人,也许我们可以在理解他的基础上,给予他一些帮助,而不是单纯反馈给他负面情绪。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