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9

粒粒soso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矫正人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winkle100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二级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心理咨询师矫正人员

157 评论(11)

电冰箱5

已经受到了处罚,想做老师,应该经过教育部门认可。特别是做心理老师。

333 评论(10)

水墲月心时

报考条件如下: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师">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师

310 评论(11)

矩阵时差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条件是要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如下❶ 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❷ 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❸ 心理咨询师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2)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52 评论(13)

草泥马叔叔

参照上海市监狱心理咨询师的招生标准是:1、符合监狱人民警察录用条件;2、具有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基层人民警察政法类职位,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4、具有国家二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工作经验2年以上。5、限男性。这也是大部分的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硬件条件。不过,因为,现在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中国心理咨询师从业人数太少,不能满足监狱的需求,所以,聘用方式也不一样,主要有三种。1、体制内的心理咨询师:就是上面说的标准,这种心理咨询师,首先是警察,然后才是咨询师,所以,有硬性要求,一般心理专业或警校系统心理专业通过考试进入心理专家序列。2、兼职:这需要有一定的名气和声望,这样的咨询师需要严格保密,而且,数量不多,并且并不好当。3、合同工:这个就是跟普通人找心理咨询师一样,找一次收费一次,有点像合同工,好处是不需要考试。结论:要成为一个监狱心理咨询师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不仅有很强的硬件要求,对于软件要求也很重要。备注:这个行业比较危险,也没有那么好做。

81 评论(14)

doubledennis

社区司法矫正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内,其目的是为通过政府、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并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其非监禁刑罚的性质,可以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借助政府、社区、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亲人的帮助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第十七条明确提出: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社区矫正的宗旨就是帮助矫正人员重新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培养与人交往的技巧,预防心理疾病,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关爱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努力提升社区矫正效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地方是通过政府购买渠道来完成这项工作的,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会有走过场,缺少针对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如何让矫正人员打开“心墙”,更好地融入社会?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运用在网校学到的知识来探讨如何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服务。 我是一名警察心理教官,在网校学习4年多,有2年是在社会心理服务与治理专业学习。因为这个专业的课程与我从事的工作非常相关,在网校学习过程中,打开了思路,做了大量的民警心理服务工作。很多时候也会被领导指派做社区矫正的工作,也多次被邀请在拘留所、看守所做在押人员、负刑人员的心理服务工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我也指导过网校的许多伙伴做监狱服刑人员的团体辅导。 我们对这样一些特殊群体做心理服务,需要有一个整体观,以目标为导向。我们的目的是增强社区矫正人员对自我定位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心理学知识,开阔视野,更新自我矫正的心态,为今后顺利的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心理矫治工作,助力社区矫正,让他们即遵纪守法,又能融入社会和家庭。这里就强调我们作为心理服务人员,最重要的是相信人性向善,人心向上,相信他们内心里有向好的、积极的一面,我们就是要找到他们心中的真善美,把人性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并不断擦亮这些闪光点。 所以我们在做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颗助人的心,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国家社会都不放弃他们,我们更要给到他们温暖和支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激发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具体的服务方式也是借鉴韦老师《社区心理学》这门课中的社会支持性团体“254”模式,即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以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为背景,以现代心理技术作为载体,以团体动力作为过程,利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这个载体和平台服务于社区矫正人员。除了定期开展心理知识普及讲座、材料发放、健全心理档案等工作外,重点组织有针对性社区矫正人员团体心理辅导,以支持性心理辅导团体社区“254”模式的形式开展互助活动。每个周期包括33期,11个主题(每个主题3期),涵盖自我认识、家庭关系处理、邻里关系处理等11个主题,运用成熟的支持性心理技术,让社区矫正人员在轻松温暖的团体中学习到心身健康知识,体验到人际沟通的快乐,提升自身心理资本,增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提高夫妻相处、亲子教育、孝养老人的技能,从而创建幸福家庭、平安社区、和谐社区。 首先可以做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讲座,社区矫正人员在回归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将面对许多心理上的困扰:焦虑、自卑、抑郁……,也会因此产生生理、行为方面的不适和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引导社区矫正人员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就是我们心理科普的主要任务。鼓励他们告别昨天,走向新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有益于社会的好居民。 其次是心理评估。通过心理测试,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通过房树人等绘画方式进行初步心理测评,在全面了解矫正人员心理状况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方案。有的可能需要做个案,有的可能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解决。个案不详细解释,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心理咨询师的受训背景不同,采取的咨询方法、技术也不同。下面重点来说团体心理辅导。 我们运用的就是韦老师团体心理辅导的“254”模式。从社区矫正人员的现状来看,需要的是自我内部的和谐及外部的人际关系的和谐。“2”--自我与重要他人,着重于服务对象当下的状态以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解读与呈现,实现社会心理教育和家庭心理教育的目标。从自我和重要他人这两个最关键的维度,来阐述问题解决模式,服务于社区矫正人员的具体操作。自我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认知,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统一身份的我,通过了解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从而找到与社会、自我、环境相适应的方法,

34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