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君临天下
生命的意义在于没有意义。我们是很渺小的存在,自出生起被道德、社会、亲人、法治约束,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会了语言,从学校那里懂得了知识,我们时刻都在学习,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人类社会中更好的生活,似乎懂的越多烦恼就越多,随着越长越大,抚养生我养我的父母的责任更是义务需要承担,从来没有父母生你时需要征求你的意见,但生命是很沉重的字眼,它带你从虚无来到繁华热闹的世间,最终仍会回归虚无,来到这世间的我们有着莫大的幸运,有人昙花一现,有人世纪长存,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所谓的伟人有的是把人民从被压迫的人民中解放出来,有的伟人是带给人类更好的科研技术来改善生活,但都是私心为了生活的更好,而争斗本身就是权利与欲望的贪婪所致,只是人类的互争烦恼,回归本质,没有这些,吃饱穿暖有一个安稳平和的睡眠于个人来说足够,作为人类集体中的一员,我会感谢我的国家带给我一个平静安全的生存环境,远离荒野的野兽之凶猛,感谢我的父母给我一个栖息之所,供我养我,给予我温暖安饱的生存环境,而我反过来也需让我的父母安享晚年,这是应尽的责任更是义务,我敬畏人类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文明,它把我们从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野兽变成了现在有良知有道德有安稳生存环境的人类,我敬畏生命,我常常懊恼自己小时候夏天拿砖头拍癞蛤蟆剥皮钓虾的事,觉得自己有太大的残忍,让蛤蟆多了份痛楚,因为不能交流,我不能理解除了人类之外其他生物所承受的痛楚,我虽然吃肉吃鸡吃鱼小时候夏天捉蝉蛹炸着吃,但是还是依然不忍见它们被杀时的样子,我手指头被纸张划破都会感到痛,如果它们有痛觉的话,不能想象刀子砍在身上究竟有多痛,我只能暗自在心里为它祈祷,弱肉强食,吃你虽非迫不得已,可也是身不由己,植物,动物,万物有灵,我想是真的,相遇相识,已是太大的缘分,我有时会想,如果真有来生,我愿做一只混沌懵懂的野猪,由你们来做人类抽皮扒筋吃我可好?可我有人性之弱点,这也只能是想想,不能真心带入,作为人类去感受那种无奈之挣扎有莫大的恐惧,反过来再想工厂里的肉鸡出生到死亡如果真的不能理解死亡的话生前少受痛楚吃饱已是莫大的幸运,我惊叹敬畏于自然的运转之造化,我不相信造物主,我不信神灵,但我路过坟地时对这些逝去的生命满怀敬畏,作为人类这个有思想有道德有良知的东西?他们度过了他们自己平凡的一生,他们见识过了世界的山川河流,飞云走兽,无意识间就走过了屋后石头下面冬眠的青蛙一辈子也不敢想象的路程,我们的行为在其他的生命面前不能理解,不可逾越,数十万年的进化,我们人类是地球的真正主宰,可单独人类渺小的个体终究是沧海一粟,甚至人类整个集体于地球而言也不过是虱子而已,保护地球这个口号从来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人类自己,而不乱砍乱伐,不污染环境,是对子孙后代和其他生命的尊重,这是有良知的人类做的很好的一点,人类的战争只是个人或集体的私欲放大所致,个人的力量一旦放大会使人产生从众心理,而群众又都会排挤与自己思想行为不相同的人,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兽,但都有一颗孤独的心,每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不相同,因此早就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知识储存,刺激或者是不懂?也有可能造成食人魔人类的诞生,我理解同情他的遭遇,我憎恶他们剥夺了其他人的生命,如果我是一头没有人类道德观念的狮子,我觉得我也会去吃一个野外作死的弱小的人类,不管他肉质鲜美如何,但总会饱足我的肚子,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就是一个从虚无到虚无的过程,和其他任何生命一样,你不会因为碌碌终生就对不起谁,也不会因为你发明了飞机坦克就高人一等,这些只是在我看来,我是低贱卑微的人类个体,我要是沦为乞丐的话,来个施主给我两元买四个馒头你在我心目中就比爱因斯坦还伟大,我尊敬敬佩人类的文明,这些无疑使人类生活的更好,可这些可有可无,吃饱穿暖仍是每个人一生所求之根本,至于追星啥的扯淡行为只有傻瓜才会干,书籍音乐艺术之类的精神生活虽然于我可贵,但这类满足人精神生活的东西足矣证明人生活的不满足,人性之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的,社会,世界,人情世故,交替繁杂一起,我会对从天桥跳下的少年和地震战争死去的人们默哀,我为他们不能看到往后充满哪怕是泡沫的希望感到同情,我敬畏的是生命,甚至死亡我觉得是一种解脱,一种脱离了人类这个集体道德法治人情世故的解脱,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死后我的父母无人抚养,这该死的人类道德约束着我,明明我出生时他们都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可是我却不可选择,无从选择,赡养父母是我应尽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不怕死,但是我怕疼,被纸割到手指都疼,敲钉子砸到手指疼,失恋心痛,炒菜时热油蹦到脸上疼,被冤枉时痛,恨自己在这个社会中不求上进?疼,洗澡时呛到鼻子疼,我难以想象被车子撞到身躯当时脑海里的痛苦,我难以想象跳河被淹死人当时的痛苦,我难以想象古代亨油之刑的痛苦,我难以想象战争时候砍断手足人的痛楚,我难以想象毒气室里生不如死人的痛楚,凡是不是地震山洪台风等自然灾难的原因外我认为大多都是人类可以自行避免的,虐待其他人和动物的人心理是可怕的,他的人生境遇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虐待生命这件事被人唾弃是无可厚非的,小说中古代侠客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彼之施还之以身我认为是非常公平的一件事,劝你大度的人是因为境遇没有摊到他身上,有人生下来就是恶魔,有人生下来就是菩萨,这都是狗屁,只有成长环境和人生历程才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这世界上没有天才,或者说我对天才的定义是天造的人,天意中冥冥定数让你读书学习懂得了知识技术,你喜欢且愿未此努力且真的这样做了,天才由此而生,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天才有很多个人或者家庭或者社会的因素错过了成为天才的机会,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类只是普通人罢了,爱因斯坦我不认为比街角的乞丐更伟大,没有把我从水火中救出的人我心里没有打心眼里信服他,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了,肯站出来的人会被大多人排挤不信任嘲笑,你看,你那么努力,还会有那么多少不尊敬你,我不会笑你,也不会去崇拜你,但如果我生于你那个年代,我也许也会无可救药的成为你的脑残粉,我喜欢你的诗,但你的生平我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仍然记不住,我敬佩你,可你救不了我,我就是普通人嘴脸,但我不是小人,我不会暗地里去捅你一刀,我现在是看客,冷漠无畏,但不代表那一天真的来临时我就萎缩,也不能保证自己就向前,向前向后,只要为了脱离痛苦饥饿灾难的自由我都是支持的,信仰从心,信仰这个东西又是啥呢?狗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狗熊,生命本无意义,你我何须自寻烦恼?
依钱钱512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怎样才能无憾地度过一生?
这些问题看起来高深,似乎与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它们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值得大家去深入思考。
先哲们往往把探求真理看得比生死还重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精神,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假设一个人得知自己将不久人世,他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
他会如何度过最后的几天生命?
世间的名闻利养还会放不下吗?
对他人带来的小小伤痛还会耿耿于怀吗?
还会用分别心、计较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俗常烦恼吗?
还会纠结、抱怨生活与他人吗?
人的一生像蚍蜉一样短暂,怎么能把宝贵的时间轻易挥霍浪费掉?
有那么多真理值得去探寻,有那么多梦想值得去追逐,有那么多美好的风景值得去体验,如果只是贪图享乐,穷尽一生却徒劳无获,到临终之前才追悔也只能莫及了。
倘若不想自己未来后悔,此刻就要明白生命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安住自己的心,用心去生活,事情无论大小都努力做好,微笑面对生活,面对他人。
《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就是教我们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生活。
看清生活的本质是空,一切所见所闻的东西都只是虚假的显现,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纠结了。
把一切都看淡,心中便了无牵挂,没有挂碍才能活得自在。每天生活在焦虑担忧中,人生道路肯定走得很辛苦。
要怀着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必然的缘由,因此没有必要去排斥。
接受它,与之和平共处,这样才能活得自在精彩。
弘一大师有一次去朋友家中做客,朋友的太太做的菜太咸了,朋友说要重新做。
弘一大师却说:“不用撤了,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然后,专心地把菜吃完了。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弘一大师一口一口地品尝,每一粒米的滋味都用心去体会。
既然要吃,为什么不尽情享受这个过程?
不仅吃饭,行、住、坐、卧皆是禅修。
大睿2010
《生命的意义》
——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想必每一个思想成熟的人,都曾追问过自己。或许,它正是一条分水岭:悟得透的,是智者仁人;想不通的,是凡夫俗子。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越是觉得自己“没用”的人,越容易作茧自缚,时不时以这智所不及的难题,来折腾甚至折磨自己。
尤其是年轻时精明风光,年老后落魄苦楚的人,每每念此,更觉凄伤——水流的高低落差越大,对地的冲击越强;人生的成败起伏越大,对心的打击越重。
当下信息发达,自杀现象,时有流传。其中,确实生不如死的人,应该少之又少;而那些明明可以生的,却偏偏选择了死,着实令人叹惜——或许,如果他(她)们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也不至于走上不归之路。
越复杂的问题,答案可能反而越简单。如同在陌生的环境里,寻找普通的物品;复杂的,是搜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要想解悟生命的意义,首先得明白何为“意义”。辞典里与此对应的,无非两条:价值;作用。——两者都存在于事物之内,而体现于自身之外。
显然,只有从身外,才能窥见,生命的意义。如果在自身上搜寻,便是南辕北辙:不但找不到,还会因此认定它不存在,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树木的存在,有何意义?
可食,可烧,可用,可制氧……
——说来说去,所谓的“意义”,都是“利他主义”。即便树木有着高等思维,也无法弄明白:活着,对自己有何意义?
但是,它必定知道:能够活,就要活着;既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
树如此,人,也应如此。
越能造福于世间,人生便越有意义。那些可以济人利物,却无益于世的人,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意义。
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无益于外,必不利于内。“我”字看得太重,烦恼便会丛生。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终不能明白生命的真谛,也难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人生于世,所予愈多,所求愈少,愈幸福;所求愈多,所予愈少,愈悲哀。
当然,《菜根谭》有云:“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越简单的道理,可能越难解悟。本文不求醒人,但愿不至误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