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xing2015
捧一盘细沙,推开你的心门 -----田宝伟老师沙游治疗课堂纪实 回首自己在心理学的的海洋里业已浸泡三年有余,各大流派,各个技术,也是耳熟能详时有接触。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的心理咨询技术,总觉少了些什么,对,是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直到真正邂逅了田宝伟老师的沙盘游戏治疗(以下简称沙游),一种心理学学习道路上的迷茫,不安,焦虑和怀疑竟不攻自破,换之而来的是内心的豁然,安心,敬畏和笃定。沙游治疗解除了我对常规心理咨询的诸多怀疑,解开了我对心理咨询效果的的很多谜团,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解锁了一项实用,艺术,神奇的心理咨询新技能!是真的吗?当然。要不然就跟着我一起来重温一下北京交通大学田宝伟教授三天的沙游治疗工作坊的魔力吧!何谓沙游治疗? 在沙游治疗中,治疗师提供沙盘、水、许多物件和材料,来访者在沙盘所限定区域里,运用这些道具发挥自主想象创造一些场景。沙游可以有效地运用在对儿童、成人、夫妻、家庭以及团体的治疗上。(摘自博伊科、古德温《沙游治疗—心理治疗师实践手册》) D1在田老师带领的三天沙游工作坊的第一天,让我们每个人进行了简单的冥想,放下杂念,沉下心来,然后在场内的上千件沙具中挑选一件能够代表自己的沙具来。一众未来的心灵治疗师们开始徜徉在沙海之中,有人确认过眼神,一眼便锁定那个有自己烙印的沙具,有人徘徊驻足,举棋不定,有人若有所思,满怀心事,有人瞻前顾后,犹豫纠结。而我,并没有找到心中预想的那个形象的沙具,但是走到了唐僧面前,仿佛感觉到他在向我招手说“选我吧!选我吧!”几经挑选,我还是回过头来拿起了那枚头戴毗卢帽,手持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的唐僧。虽然在挑选沙具之前我对我要选择的沙具是有预设的,但我却没有找到想象中一模一样的。陈列的沙具上千件,而我唯独选择了唐僧作为替代,这难道不是冥(qian)冥(yi)之(shi)中(li)的安(xuan)排(ze)么?将唐僧拿在手中仔细把玩观摩了一下,原来他能吸引我自有他和我相通的部分,他身上的沉稳,善良,简单,慈悲,不正是自己也所有的吗,还有那份胆小,懦弱,害怕冲突不也是自己的印刻吗?唐长老对真佛的执着和信念,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是我自身一直所要进步的的地方。在追求真经的路上,他总能遇到贵人,反观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是如此幸运的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静下心来,愈看愈觉得我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沙具模型,而是自己,是我的人格,我的品质,我的内在,我的人生。对,我是怎样的,我活成怎样的,我的人生怎样,选择怎样,都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经过小组讨论和自我觉察,我想在沙游世界里真的是一切遇见皆是缘,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田老师引导我们8-10人一组,在面前的沙盘(由白纸代替)上放置自己所选择的那个代表自己的沙具,然后每个人都有机会依次两两配对(将沙盘中沙具按两个两个的数量放置在一起,以下同),三三配对,四四配对来放置和调整沙具(由白纸代替)里的沙具。有人快速主动出击第一个按自己的想法放置了沙具,有人立马按自己的思路进行了调整,有人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沙具放在哪里,是否被挪动,有人总是在调整和移动别人的沙具,有人总是会执着于某个沙具的位置和方位,有人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最后选择了隐忍和放弃,有人一直在行动,有人则始终在观望,沙具的调整,有人很激动,有人则很无谓,有人很难受,有人则很淡然。不明觉厉,细思极恐,这一盘小小的沙砾,这一个个玩偶似的沙具,一次次的看似毫无意义的摆置和调整竟彰显出了我们的人性和人生。我不免惊叹于这沙盘游戏的神奇和绝妙。看似是在选择沙具,其实就是在选择我们自己,看似是游戏中摆弄沙具,其实就是一个“我在哪里,该去往哪里”的命题呀,看似在小组创造沙盘,其实是我们在人生路上做选择时,人际交往面对冲突时,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应对模式和体验重现呀!这个孩童嬉戏般简单幼稚的沙盘游戏俨然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显,人格特质的物化,人际关系的体现,面对冲突的表达和人生路上的活法呀!木头沙盘是这个世界,一捧细沙就是人生,我们选择的沙具是我们自己,别人的的沙具是我们生命中遇见的他人,每一次的沙具摆放和调整正是我们每一段或伴侣,或亲人,或朋友,或同事的关系碰撞。沙具的移动和被移动,我们的内心波澜正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和关系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我不仅发出啧啧感叹,真乃“一粒沙里一世界,一个沙具一人性,沙具移动是刹那,游戏映射出人生”。对咨询师来说沙游的魅力: 经过田老师简单的沙游体验带领,我已深深领教到了沙游的神奇和魔力。而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而言,这项技术又如何在专业领域给予我们帮助呢?相对于一般的谈话性心理咨询,沙游治疗又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1, 能更真实地呈现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和潜意识 第一, 科学发现,一个具有正常表达能力的人只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40%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还有很多潜藏在潜意识的东西是根本无法被自己识别和发现的。常规谈话性心理咨询,来访者所说所表与真实的内在有误差,经过咨询师主观判断和接收则又将对来访者的内心的理解的时效性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咨询的效果和真实性。而沙盘治疗,每一个看似无意识的沙具选择和位置摆放都彰显着自己的潜意识。每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沙游作品和沙具都可以当做咨询师打开来访者真实内心世界的突破口,让咨询效果更直观更有效。 第二, 一般性谈话型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因为对咨询师的防御和抗拒,或无意或刻意隐瞒和避讳一些自己的故事和想法,而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来访者要面对的是相对于咨询师来说威胁性很小的小小沙盘和沙具,沙游可以有软化来访者的防卫,减少抗拒,使来访者更能放松自己,将注意力投入到沙游创造上,从而无意识间将自己的故事和问题浮现在沙盘世界里。 第三, 相对于一些儿童或者有表达能力障碍的人来说,沙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他们最内在想法和感觉的途径。沙游容许非语言的表达,内心深层的体验可以被象征性地传达给来访者和咨询师。沙游可以说是一个很真实有效的媒介和工具来弥补一般性谈话咨询的不足!2,能通过创造“世界”来澄清和疗愈来访者的问题和创伤我们都知道,心理咨询经历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带给我们新生代咨询师很多流派和技术来加以运用。探究童年经历的精神分析,注重行为表现的行为主义,强调思维认知的认知治疗,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等等,不管是哪个流派,哪个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去,被咨询师运用,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达到咨询达到效果。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师经常面临的有两大重要问题:一,如何呈现和澄清来访者的问题。二,如何使来访者聚焦于此时此地。面对以上问题,很多治疗体系和方法,或只重其一,或无法深入,或耗时太长,总会有很多缺陷和短板。沙游与其他疗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允许来访者运用沙子,水,物件和双手去创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为来访者的内在感受不赫尔感觉提供了有形的证据,这个“世界”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到,可以改变,能够讨论和被拍照。来访者可以运用这些沙子,沙具,甚至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问题和创伤具体化,客观化,真实化。在这个重现过去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一些无意识的解决法案就会被来访者觉察发现,一个将无意识和现实世界进行整合的实体跃然呈现在沙盘上,它会给来访者带来顿悟,觉察,反思和惊喜,甚至是疗愈。从而,问题不攻自破,答案自然而来,创伤不疗而愈,咨询效果迅速,有效,真实,直接。3,能赋予来访者力量,将其主动聚焦于此时此地 沙游让来访者从生活中的受害者转变成沙游世界中主动创造的创造者,他赋予每一个来访者力量来让他们在这场幻想游戏中,能够自己决定如何将咨询进行下去。调动来访者的行动,知觉,感觉尤其是触觉来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和潜意识展现在沙盘这个现实世界中,将其的过去创伤和当下体验进行整合,让来访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体会当下,真实地感受此时此地。 D2 第二天田宝伟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成人个体自发性沙盘治疗的咨询流程,并用个案展示的方式向我们解释和解答了其中的操作要点和关键点。对每一位来访者而言,其沙游治疗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不可替代的。心理治疗没有单一的方法和固定不变的流程,但是很幸运,我们的前驱们的经验总结下为沙游治疗的开展总结出了六大阶段,其中包含十二个步骤。当我们开始咨询,进行了必要的会谈,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之后,就可以择机进行沙游治疗了。具体顺序可以参考以下: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 建构沙世界 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体验沙世界 重新配置沙世界 阶段三:现场性干预 游览沙世界 治疗性干预 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来访者的照片 咨询师的照片 阶段五:连接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意义生成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接起来 阶段六:拆除沙游世界 理解沙世界 清理沙世界对展示个案的学员来说,仅仅是被田老师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询问和引导,折磨她许久的看似是现实性的问题已找到其深层原因并直指靶心。再加上田老师和风细雨般娓娓道来的讲授,我们都对这个奇妙的沙游治疗技术充满了敬畏和赞叹。个体沙游治疗,教科书式的流程,固定的话术,咨询师的沉默和陪伴,看似人人都可以掌握和get到的咨询技能,其实不然,它对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咨询功底,熟练程度和咨询态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沙游治疗中,要想提高咨询效果,沙游咨询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态度:① 去静默见证来访者的态度 ② 相信普遍无意识心象的态度 ③ 共感理解来访者的态度 ④ 真正赏识而非赞扬来访者的态度 ⑤ 母性包容抱持的态度咨询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做沙游,来探索自己的“灵魂花园”,让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赫尔个性化,更加深入觉察自己隐藏的无意识,减少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的投射,在来访者面前做一台不评价不说教的摄像机,做一面能镜射来访者,引起来访者反思的镜子。D3 沙游治疗不仅可以运用于成人个体,更适合于儿童。还可以被操作到夫妻,家庭和团体。第三天,田宝伟老师依然通过学员参与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团体沙游治疗的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细节内容和解析要点。团体之间摆沙游,就像现实人生,个体在团体中的变现模式和态度就彰显了在现实世界里你在人际关系中面对冲突,面对问题,面对关系的反应和模式。最后,参与案例展示的学员都反思觉察了自己的感受,分享了自己的心态变化。参与就有收获,分享既是成长。对于团体沙盘的解析,田老师给出了两个方向: 纵向观察沙盘: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按照拍照记录的沙盘作品团体成员依次进行分享和解析 横向观察沙盘:对最后拍照的团体沙盘作品,团体成员依次进行解读和分享最后,田老师向我们教授了沙盘作品的分析原则以及沙具中的象征意义等细节要点。沙游的 世界无限奥妙,沙具的意义非同凡响。三天的时间漫长而短暂,漫长在我们仿佛都将自己沉浸在沙游的世界里不愿回来,没有了现实的纷扰,只有沙盘和沙具的陪伴,“一刹那便是永恒”,短暂在我们刚刚品尝到沙游世界的甘甜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却不得不结束了三天的学习。沙游的世界是无穷的,学习的道路也是无尽的。如果你想更深入了了解真实的自己,如果您想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如果你想解决你的家庭关系问题,如果 你想自己去创造一个世界,活出真实自我,来选择沙游吧。它,一定会给你惊喜!
榴莲恋上冰激凌
胡晓会 中原焦点、高级七期讲师八期中级九期、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坚持分享第1257天 1.焦点也可以做创伤,关键看你学到哪个程度了。 2.少年儿童和父母分开做咨询,要么是太黏,要么是觉得不安全。 岁以下不做人格分析。 分也可以赞美吗?能参加考试,能把卷子写完… 5.处理玩手机的情况,首当其冲是和孩子关系要好,不然即使有一些招数也用不上 6.孩子考试焦虑,家长要帮忙做的是:考试如何应付,每个人考试都会有一些焦虑,学习一些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7.非自愿来访者:虽然你不情愿,但你还是来了,是什么让你这样做?如果是因为家长:其实你是在意家长的感受,不想让事情更糟… 8.咨询也是一门语言学,不浮夸,要精准,有温度。 9.咨询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个案讲话比较多 岁以下和青少年做咨询谈话,在台湾老师可以介绍,在国外必须征得父母同意。 11.一些孩子的观点:选人不选性别 12.一定要保持未知的态度,身后一步引导 13.药物不能随便吃,药物不能随便停,但是父母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知识的训练,要理解父母。 14.少年儿童和游戏治疗是相连的 15.妈妈去世了,孩子还经常谈,妈妈咨询师也要进入他的想象世界 16.少年儿童会忘记,青少年会记恨 17.发现例外,有没有一些情况应该发生?而没有发生,有没有什么时候程度会轻一些?人事物感受想法需求…确认例外,然后再扩大例外。 强调现阶段,当下,是什么没有更糟糕? 18.相信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有的孩子在咨询室和爸妈对骂,看例外是什么?爸妈能把他带到咨询室来;三天不上学,两天上学能看到上学的两天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发生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19.青少年需要赏识,尊重,陪伴,观察,所以不太赞成初中就住宿,最起码到高中。 20.温和而坚定,有的家长情绪容易冒烟,因为他爱孩子,希望孩子更好,理解家长有情绪是正常的,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管控情绪。 21.建立规则,让你的生气有价值,不是说不管大事小事都情绪爆发,找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到有用的,有帮助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成就感,也能够更加相信孩子是可以变好的 22.不要忙着赞美,做什么事回稳,先求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 23.多做对的就没有时间做错的 24.青少年本来就不愿意到咨询室,如果挖得再深,让孩子更痛,他都不来了。帮助他发现做些什么能够更好更稳,更有力量与父母相处。 25.焦点解决虽然追求短期治疗,但也不是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咨询结束后,家庭中需要一些练习。 26.优势导向思维。偷东西,偷偷摸摸是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做的,情况还没有更糟糕,比如抢劫。 27.练习探寻胜任之处 28.成功指达到当事人阶段性的目标,人生是有很多阶段性的目标的。而不是一下子解决了人生的意义。 29.解决之道的意义 承受问题, 不以问题为关注焦点 解决问题 问题不再扩大 30.职业生涯要和自己的优势相结合。第一章 1)如何运用当事人的能力?重复过去与现在的成功经验,一直到满意为止。当事人会对自己充满希望,提高自我改变的动机,知道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 优势的发展,赞美的重要力量,对青少年的影响,会更自信,关系更好,更有力量 2) 不要被个案的期望带着走,目标是以达成当事人的愿望为考虑 ? 咨询和算命不一样,算命预测未来 ,咨询不能预测未来,用陪伴和等待,让当事人越来越靠近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在乎的,重要的,想要的,以及自己已经做到的。 3) 帮助小孩学习有效的建设性的处理方式 抗拒的个案,不一定要让他先认错,如果强迫这样就会破坏关系 如果我们说孩子做错事,都是家长的错,家长都不愿意来学校沟通了,探讨问题的原因,无形变相指责某件事,某个人会成为问题的主因。 造成问题的原因与可能解决的方案之间似乎没有关联 4)孩子作弊先要共情,你想要一个好成绩,这是很棒的想法,但作弊对你来说实在影响很大,除了作弊,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提高成绩? 交钱给同学买糖果建立,关系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交朋友一定要买东西吗?你有什么优点,朋友是比较欣赏你的朋友,有什么优点?是你比较欣赏的,是朋友给你买了东西,你在心上他的吗?如果想让朋友欣赏你,你可以做些其他什么事情? 5)负向自动化~正向自动化 一个普通孩子被无条件爱的18个瞬间,朋友圈里发的有。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 6)逃脱“思考黑盒子” Sf BT,解决~建构,退后一步带领 先评估可能的解决方案 整个焦点是放在提升并增进现有的咨询? 既不偏重当事人,也不偏重环境因素,目标是以达成当事人的愿望为考虑 青少年行为背后的目标,他想要什么?如何尊重他协助他以建设性的方式完成。 7)咨询师的角色 让孩子更明白自己的力量与能力,也更愿意亲近大人 让我们不假定合作,有困难也不会试图取代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地位 孩子与治疗师的关系是短暂过渡的 技巧可相通,但不可直接全用 让家长更有功能 让亲子能学习互动 咨询师不可能陪一辈子。课后讨论收获:1.不要将来访者的抗拒当作抗拒,是说明我们推进的有点快,要慢下来。 2.感受家长的不容易,家长才能感受孩子的不容易,家长被接纳,他才能更好地接纳孩子。 3.如何看孩子很重要,关注什么得到什么 4.家长可以有情绪咨询师,不要跟着有情绪,可以感受家长,不要和家长一样情绪波动。 5.当你压力比较大,不要忘了自己的优势资源 6.与问题共存,问题不扩大,已经是不得了的厉害了 7.一个小时儿童,半个小时家长 每三次儿童,一次家长 家长半个小时,儿童半个小时,合在一块半个小时 主要是看个案的需求 9.具体化(失恋),感同身受非常重要 10.学校要求严格,家长要求严格,孩子自我要求再严格,孩子就容易处在紧绷的状态,从来不会放松,他就有可能会生病。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如果不会松弛,就会焦虑。 11.例外可远可近可大可小。 12.尊重好奇未知 13.争执不代表不好 14.学以致用,刻意的感受练习训练自己的包容了解以孩子接受的方式沟通和相处。
养啥啥不活
咨询过程很难按照预定方案来实现,甚至出现来访者质疑或挑战咨询师的场面。这时失控感会席卷而来,新手咨询师会产生焦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咨询工作将面临困境。没有一次咨询是可以预期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技术、问句、框架,提出的所有假设,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流程,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咨询是怎么回事,理解那些先辈用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访者要求降低资费,该如何拒绝?
有些来访者就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付出了心血也不能一味满足来访者的降价要求,这时就会有冲突。如果这位来访者认可咨询师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又不断地讨价还价,那么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对方,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您享受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如果对方不认可咨询师的价值时,觉得花钱不值时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调换心理咨询老师。
来访者要求拥抱等肢体接触,怎么办?
有些来访者攻击咨询师,有些来访者喜欢咨询师,甚至爱上心理咨询师,想要拥抱时新手咨询师就会不知所措。资深心理咨询师就会懂得引导,拥抱等肢体接触意味着什么,这个部分可以重点探讨。爱上心理咨询师属于正移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评估一下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不被诱惑。
来访者言语富有攻击性,总是批判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总会遇到攻击和教训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攻击在专业角度叫负移情,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对方的负移情时就可以更多角度了解来访者,不然这个咨询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而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成长不够时,容易被批评和责骂失去中立客观的立场,对咨询效果是不利的。
很多新手咨询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能像游戏一样,有一套所有的人都适用攻略。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