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3

西风华诞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是孤独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杰爱小吃

已采纳

现在的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有胆量给猫当伴娘了。这个社会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周围,生活之间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平常的来自丈母娘的压力,都有可能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心里面产生各种阴暗的场景。有的人可以调节自己,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有的人无法调节自己,久而久之,抑郁症就这么来了。所以说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很悲催的职业?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要是说他不悲催?我感觉确实挺悲催的。没事儿的时候就听一些人乱七八糟的向你吐苦水儿。自己的老公出轨啦,自己太胖了,瘦不下来,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总是让领导穿小鞋……无数的负面的压力向你涌过来。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爱情公寓》这个节目里面有一段,吕子乔去找心理医生。当时本身吕子乔就是假装一个心理疾病的患者,但是当他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甚至都快要把心理咨询师给逼疯了。

那么大家可想而知,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长时间接受别人的苦水,接受别人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他自己的心里面有没有可能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呢?他的工作就是接受别人的吐槽,接受别人的负面能量。每天面对的人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劝他要走出这个困境当中,劝她要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无数的负面能量聚集到一处之后,心理咨询师也有可能抵压不住这样的压力,也要释放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他也要趁着自己休闲的功夫,外出旅游一下。甚至这些一线的心理咨询师,还会每天定下数量去接待这些客户。我认为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们还算是很悲催的。

不过反过来,我们再想一想。可以做成一线心理咨询师的人,那基本上都是有大能之人。佛家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就在劝别人放下。放下这个东西又谈何容易?

不过相比较于他们获得的工资而言,那真的是水涨船高。没事儿,劝一劝别人不要想太多,要看这个社会还是充满着爱,充满着阳光。待个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钱就到手了,我的天哪,这钱是真的太好赚了。如果要是按照这么来看的话,那心理咨询师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行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是孤独的

325 评论(10)

粘土宝宝

您好,关于孤独的话题让我想起三年前,有个实习心理咨询师跟我交谈,带着一个好奇的心态跟该咨询师沟通了几次,开始我每次都觉得一点收获都没有,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在讨好对方。然而这种咨访关系在最后一次因为“孤独”这两个字,让我心颤动起来,那一刻,心很难受,原来那是“孤独感”一直在影响着我的认知。眼泪也在眼眶打滚,被看见了内心的孤独那一刻,一下子心软软的酸酸的……原来内心孤独的表现就是把所有的难把所有的苦自己全揽身上去,只为让身边的人看见自己的存在,简单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价值,当时的我所有的自我价值都建立在别人身上,从来都是自觉别人看不见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自己。一直都是活在一个孤独的角落里,自己还在那里瞎着,一直迷失黑暗,做着自以为是的事,委屈着自己自以为是的无助… 自从那一刻,我开始反思自己了,到底这个孤独什么时候来到我心中,它一直想告诉我什么,它为什么藏着那么深……总让我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感受不到有人一直在身边陪伴,总让我孤独得连基本的求助都从来不主动寻求,总让我宁愿失去也不愿意被别人发现我的孤独。无人能真正走进内心,也从不让别人走进内心,哪怕那个是自己爱着的人,只因为害怕被发现自己内心原来是那么怕孤独,是那么的一个人。 独自在一角落,独自享受着自己的孤独。 以上是过去的我,表面嘻嘻哈哈,内在如此无力孤独。 现在的我,走进了自己的内心,真正地用心感受自己,从而更理解对方,学会了自我欣赏,自我成长。当我不再活在别人眼里,不再刷存在感了,越来越懂得爱自己了,就发现原来我值得拥有更好的属于自己的路,也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具备了爱的能力,从此只为自己好好把握。 谢谢观看,以上是个人经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孤独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无法接受孤独,认为孤独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而对于我来说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融入自我、一种自我思考的状态,孤独时可以使我的思想趋于一个放大化的状态,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感受的自己的利与弊,优与劣。 我认为,孤独的时候,一个人的思想是最自由的时刻,这个时候他真正面临的才是自己。 孤独可以让我们在一种没有外在声音,没有喧闹的时刻注意自己的环境氛围,它可以让我们头脑清醒和冷静。 总之,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孤独,不要在乎他人言论,真正的孤独和成就是他人理解不了的,也是不需要他人言论的。我的孤独大概就是早上一觉醒来四处摸了摸在枕头下找到手机打开后屏幕亮起干净的没有任何一条信息 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听歌一个人坐车一个人玩 游戏 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打点滴一个人逛超市 我的手机从不离身一个人走在路上为了避免尴尬总是拿出手机时不时摆弄一下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只是把手机解锁刷新一下消息看一下时间滑动几下桌面然后锁屏几分钟后有重复一遍可能这就是孤独突然有点迷茫有点难过人的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 我们到底是活了365天还是重复了365个一天总是一个人在夜晚悄悄崩溃然后一个人默默自愈一个人久了真的会上瘾……愿你熬过万丈孤独踏过世间清苦藏下星辰大海千姿百态去见未来孤独是时刻伴随着我们的,我们孤独地呱呱坠地,历尽一生,又会孤独地化作飞尘。孤独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他 情感 来代替它。 因为厌恶孤独,所以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和朋友、恋人、父母共享时光,心境便会充满愉悦,但孤独并不是快乐的反面——不敢面对孤独的人,也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孤独时是我们与自己相处的时刻,也是考验你的情绪稳定性与内心丰盈程度的时刻。所以我们不断充实,是自己更为丰富,来对抗这与生俱来的孤独,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与它和解,融洽相处。 感受过孤独,对于孤独的感受很多时候都不一样,有时感到无助,有时特别寂寞很想找个人聊聊天,有时很想有个温暖的怀抱,有时又感到快乐,无论哪种感觉我觉着都应该去享受这种孤独,孤独是彷徨,孤独是无奈,孤独也是快乐,希望每个人都能面对自己的孤独,不要害怕孤独,孤独也是一种生活。你可以在孤独中看清自己也可以看清这个世界,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每一个年龄段的孤独都会不同,让我们去深深体会这种孤独,让我门去拥抱孤独。愿所有孤独的人快乐! 人之所以会孤独,也许是因为没有追求,没有梦想,也许是因为缺少一个能与自己心灵达到默契的知己。 请问这世上谁没有感受到孤独的那一刻?也许只有在为理想而拼搏的时候,在与知己畅谈的时候,你才不会有孤独的感觉,才会觉得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我时常会感觉到孤独,也可以说是整日都沉浸在孤独之中!人生没有什么理想,找不到方向,更没有一个能与我心灵达成共鸣的人,我的人生是迷茫的,是无助的 !我有时甚至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讨厌外面的熙熙攘攘,可又不喜欢独自一人的沉闷和清净!我的内心是那么的矛盾。 有时候我就在想,也许我真正讨厌的不是外面的那些躁音,而是那些低俗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讨论,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与其那样,我宁愿选择孤独。 也许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看清所有的事情,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才懂的人生的取舍,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内心需要的是什么。 . 心理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 社会 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来越多,让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绝望,多少家庭濒临崩溃,而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所谓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类型,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症状多么复杂,其实根本都不存在。这些所谓心理疾病为什么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解决一个本身并不存在的问题,这怎么可能解决呢?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问题。道理一说都明白,所有负面情绪本来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大家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只能把生命解决掉,这就是很多人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不需要解决的。无论生活中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人生就是一场戏,何苦这么认真,何苦与自己过不去。 我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这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尽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言归正传,这些所谓心理问题的本质和真相又是什么呢?如果如果我们弄明白了这个,所有所谓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 有人说,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你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谓心理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那是低能量状态的幻想。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你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能量。有了则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过去那些困扰你的问题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无论你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在于错误的三观,追求了错误的价值。当前,可以说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错误的。追求物质,各种欲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而非索取、压力大(非要追求一个特定的目标或要求)。由于这些错误的三观,导致我们心里每一个念头、所说、所行都是冲着欲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个负面情绪后面都一定有一个欲望。还有很多家长自己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我们所有的欲望和负面情绪都是负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最终正能量越来越少,甚至发展到我们以负能量为荣,以正能量为耻。这不就是现在 社会 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有的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我们得了所谓心理疾病,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做的错事,就要自己承担。而大家都在选择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有人想去向心理咨询师倾述,其实倾述又是在释放负能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吸引更多的负能量。有人希望靠药物解决,明明是内心的问题,药物又怎么可以解决呢?这不荒诞吗?还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你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你们的那些在负面情绪下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幻想别人又怎么能理解呢? 你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谁能把梦境解决了?醒来就是,有啥好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没有谁在惩罚你,都是比自己的错。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外面谁都没有错,都是你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你你害你、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错误三观的结果,和你的心理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你的心理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你。 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你错了,让你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有一个执着,都有一个欲望。唯有放下执着,放下欲望。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伤害过你,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知错改错,从当下开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欲望,放下物欲执着,孝敬父母,爱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这些本来就是人生的真谛,回归人的本性,这些正能量越来越多,你的未来自然就会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还孩子自由。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 游戏 和色情网站,也别再用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我已经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 很多人都说放不下,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时候都的放下,没有谁能把它带走。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没有选择,也没人能帮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一切可能的发生!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帮己。 孤独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欲近不能、欲远不得的心理距离,是一种永恒的、哲学范畴的心理感觉.孤独是一种情调,比承诺更可靠.其实人有时需要孤独,孤独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过去,想想以前的人和事,虽然听起来孤独是一种伤,但等你习惯孤独时你就会慢慢喜欢孤独,有时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孤独是疏离快乐的难耐的痛楚; 孤独是滑向绝望的沉重的脚步; 孤独是贴近世界的无声的阅读; 缺少爱心的人,不会孤独----见冷预热感觉都是麻木; 没有思想的人,不会孤独----横摆竖搁心理都会厌倦; 不负责任的人,不会孤独----敷衍推辞隐瞒还若无其事; 真正的孤独不是孤僻,也不是孤寂;真正的孤独不言孤独却孤独的走向未来! 在心理学的定义中、孤独是社交隔离. 一个午觉睡到下午、天色已经发暗了、屋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猫猫狗狗、打开手机发现没人找自己、躺在床上继续刷了半个小时的微博、顺便挂念着明天要上交材料、不知道材料交到什么时候才能交上人生中的一份美好的答卷。这时就会感觉到孤独 当你经历过人生的七重孤独,就会成长韦真正的强者。 这七重孤独是就是:家人的离开,亲人的别离,朋友的离开,爱人的分离,独守空房的寂寞,饥寒交迫的孤独和独自 探索 真理的焦躁。 经历了这七种孤独,心也会被时间磨硬,自然任何事情无法打到你的内心,故为七重孤独。

172 评论(9)

红色高跟鞋H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心理健康是灵魂,一个新理不健康的人真的既毁了自己又影响了他人,真的毁三辈!

351 评论(11)

我是蜜桃桃

看见|清心心理问答 小芹: 你好。如果你想半路转型成为心理咨询师,这完全是可能的,这要庆幸我们生在中国,但我国对于这个行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取消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原因。 因为你提出的不是生活中的心理困惑,这个问答我可以大胆给你建议,而且可以在给建议后,分享一下这个职业可能面临的压力,希望可以帮助你对这个职业有多角度的认识。 先分享三点现实的建议: 1. 为了顺应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建议你完成一个心理相关的专业学习,并获得学位证,本科,硕士或博士都可以,毕竟心理咨询是一个讲专业的工作,以后还是会看学历专业背景的。这种苗头已经在呈现,比如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对于注册心理师的申请有个硬性指标就是要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以上的学位。 另外,因为取消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研读一个相关学位,也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既然打算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尽量选读心理学专业,更贴近实际应用。 这就涉及到考试了,如果你对考试有不太好的感觉,建议你先处理一下自己这个课题,也许会让你更了解自己,看看阻抗的背后是什么。 2. 完成一个一年或两年以上的连续性专业系统培训,很多机构在招募咨询师时,还是很在意咨询师的系统专业学习背景的。 武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类课程较多一些,这个行业打飞机去上课是很普遍的事,课程的老师和质量更为重要。推荐简单心理、壹心理、糖心理、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德瑞姆心理,以及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课程,都不错。如果你喜欢荣格方向,那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坚持阅读学习,做个人体验(成为来访者),多积累咨询量(这是从业硬指标,可以从公益咨询做起来积累经验),以及坚持案例督导。这点后面会分享更多。 我也是半路转型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当时我们考证班有近十位小伙伴关系不错,有几个月,我们每周聚一次,读书学习,共同成长,彼此鼓励,大家都隐隐期待着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两年过去了,只有我成为了全职心理咨询师,还有一位开始兼职零星做起了个案,其他小伙伴都在中途放弃了。 说实话,这条路确实很不容易,太多人在前期投入很多金钱和时间后,最终都没能真正迈进这个行业。这其中的缘由有很多,我个人感觉主要有三方面的压力。 行业里有个说法,心理咨询师从业前三年别指望收支平衡,这话一点都不假。从业前三年,还不包括学习期,在接第一个个案咨询前,至少要有一整年的系统基础学习期。 首先这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走进来你会发现学费支出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很考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最初几年,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你总会忍不住再去充点电。这很正常,就算咱们真是学习型人格障碍患者,后期恶补的知识和技能厚度,跟欧美国家对心理咨询师从业者的专业要求标准比较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个行业的培训费真不便宜,随便几天工作坊就几千上万。当你积累到一定水平,总算可以达到中德班中美班或某某精神分析学院这样高标准培训的入学门槛了,你激动地填简历申请报名通过面试后,几万块钱又出去了。 学费这个无底洞,比起每周要交的个人体验费与督导费,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必须接受个人体验,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人格更完善。人格更完善,你才能在咨询工作中不被拖入泥潭,才能不在咨询工作中,跟来访者互相伤害。 督导费像个人体验费一样重要,曾奇峰说,没有督导的心理咨询,称不上真正的心理咨询。我非常同意,在更专业的从业者指导下开展咨询工作,这是对来访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督导师不但会帮你在专业性方面指导你,还会无形中帮你分担很多工作压力。 我个人感觉,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按国内行业的收费标准,每周要交的个人体验费和督导费加起来差不多要1000元,最低也要800元,否则质量很难保证。有同行曾写文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路上,要准备一套三四线的房子,我觉得没那么夸张,但准备个十几二十万,还是很需要的。 每周有个人体验和督导的加持,你的工作压力会少很多,但并不代表一点压力都没有了。心理咨询是一个尊重专业的工作,同时还是一个非常看人的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压力与职场上的压力不同,职场上的压力再大,但还不至于让你当场气脉散乱。我见过一个同行刚从咨询室出来,被来访者攻击得拿杯子的手颤抖了很久,我也经历过在结束一个咨询后,僵在沙发上整整五分钟动弹不得。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份工作最大的魅力,也在于它具有这样独特的工作压力,只有灵魂与灵魂真正的碰触,才会让你体会到这种消耗。你以为自己被耗得七荤八素后会恨你的来访者么?不不,等你精神一恢复,你依然会爱他们,而且随着工作深入,你会觉得他们越来越可爱。 为什么被来访者虐千百遍,依然爱他们呢?有一部分原因,肯定是由于这是你的工作,你收了钱,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另外的原因,我觉得是--- 当灵魂与灵魂发生深入的触碰、信任与链接时,这当然会激发出爱。 比如,当有一个人如此信任你,把在他/她看来最羞耻最隐秘的心声告诉你,你很难不想尽全力让他/她更轻松快乐幸福。即使你表面上要克制,要无为,但当那个人更成长了一些,你内心就是会感动得稀里哗啦。 当然,你也是一个正常人,如果你恨的时间有点长,你发现自己惧怕见那个来访者,或者在那个咨询中,你有强烈的无力感。这时候,出于对来访者和你自己的负责,你要尽快跟你的体验师聊聊,看看情绪的背后是什么,看看你哪些情结被勾出来了,趁机你再完善一下自己的人格。所以,有时候,真的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在一起成长。 随着你人格越来越完善,经验越来越丰富,功力越来越深,你感到的消耗会越来越少,这是一条虽漫长却很美妙的路。 当你工作进入正轨,你会发现这是一份挺忙碌的工作,更是一份很孤独的工作。 你忙着做咨询,忙着写记录,忙着打逐字稿,忙着见体验师,忙着见督导师,忙着上各种课,忙着大量阅读,还可能忙着写作……最后你发现, 你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人,不是你的来访者,就是你的体验师或者督导师,而且都是一对一的见。 这与办公室环境是相当不同的,办公室的关系不管有多少虚假和浮华,但人来人往啊。有时候,咨询师喜欢上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多啊,热闹啊, 平时哪有机会见那么多人 ! 另外,你会跟你的来访者有很深的链接,也会跟体验师有更深的链接,但这些关系很微妙,比现实的关系显得更真实,却又绝不能成为现实的关系。有段时间你可能会很迷茫,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是,当来访者一次次深层次触动你,体验师一次次海纳百川地接纳你时,你很容易感觉生活中的关系有太多虚假和伪装,感觉社交质量愈加低下。 于是,你宁愿形单影只也不愿意沉迷“虚假”。人的烦恼就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你渴望遇到可以深度交流的友谊,怎么去遇到呢?同行应该更谈得来吧,毕竟有太多相似之处。首先督导师是没时间跟你交朋友的,其他同行呢?你热情满满约见了几位,然后你发现很多同行早已孤独成仙,对你发出的友谊发展信号毫无反应。这时候你也不要气馁,这不怪你,只是他们早已不擅长交结朋友了而已。 咨询师与咨询师做朋友,表现在:严肃时,微信群里讨论一下防御机制与存在主义,然后再总结一下新的领悟;轻松时,微信群里互相攻击,互相抱持一下,然后再谈一下自我觉察。 还有一些连群都不冒泡的咨询师们,偶尔在彼此文章下点个赞,留个言,再赞个赏。这就很温暖。 为什么那么多心理咨询师喜欢写作呢?我想,恐怕没有什么事比写作更加孤独的了,以孤独克孤独,以毒攻毒,不能再有效了。 过两三年你总算打破了自己高逼格的防火墙,心想管它什么真真假假,特么开心就好,这才是人生智慧啊。不过很快你会发现,自己依然回不去曾经的繁花似锦了,因为你也已经孤独成仙了。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孤独,我觉得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做了心理咨询师变得孤独呢?还是因为一个人原本孤独,才选择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呢?我觉得是后者。 李孟潮说,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想成为的职业,而是一个被选择的职业。曾奇峰也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他甚至建议一个人在决定转型成为咨询师前,先去找专业人士做一下评估,看是否适合,要不然花太多时间和金钱也是打水漂。我觉得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如果具备更能适应孤独,更能感同身受,更能持之以恒,的确会在这个行业走得远一些。 有些孤独不是说能适应就能适应的,之所以很快适应了,那真可能是你本性就如此。 也许前些年你沉浸于喧闹中只是防御孤独的一种方式,最终你总算有了勇气,敢于大大方方的孤独了。 这节小标题我没有写“孤独的压力”,孤独是压力么?不不, 没有一定级别的自恋高度,是达不到一定级别的孤独境界的。 对了,听你说在网上写简历,不知道你是看的是什么样的招聘信息?其实,心理咨询机构很少在招聘网站上招聘全职咨询师,这个行业更偏向合作的方式,另外这个圈子很小,想招募到合适的咨询师,可能转发转发机构的公众号就有效果了。招聘网站上的心理咨询师职位很有可能是这几年时兴的情感咨询师,这与传统的心理咨询是有很大不同的。建议你再多些了解。 以上是我对这个职业的一些认识和感受,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肯定会有很多局限性和偏见,毕竟我从业不久,也许过几年会有新的认识。写下这篇文的标题,我肝颤了很久。 其实啰嗦那么多,都是废话,核心的点就一句话,真爱就 just do it ,不管三七二十一,很多心理咨询师就是这么过来的。 感恩你的信任哈,加油。 清心

266 评论(8)

无敌炒米饭

不接触人,最起码说明内向啊,性格内向,哈

27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