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9

糊糊101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暖心老师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匆匆来匆匆走

已采纳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他专科。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2)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 年,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暖心老师心理咨询师

94 评论(11)

黑粉精灵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是自己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就可以开办自己的工作室了。

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详情,了解一下自己客户的需求,或者是自己客户所困扰的地方,然后开导一下自己的客户,让他们的心情变得开心或者是不再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这样就说明自己的工作已经成功了。

只要是通过自己的科学知识或者是专业的能力来解答别人的困惑,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193 评论(15)

thomas0488

(1)掌握“以问代答”这种极其实用的心理咨询技术,以确保在交流中变被动为主动;复习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技术之“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和引导”。(2)为什么说害怕是基本情绪,而恐惧是复合情绪?(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李克富 老师文中提到的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技术之“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和引导”,这些知识点在考心理咨询师证时学过,后来听老师心理咨询实操课对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并在实操中尝试运用,而对于老师文中提到的“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这些知识点弄的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一头雾水。 老师文中还说:“这不是小瞧您,如果您是在2012年后才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您所学的教材,有关情绪理论的部分已经被删除了!” 我就是2012年以后才考的证,听老师的话赶紧学习恶补吧。[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第432-439页)]情绪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是心理学中主张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的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 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它包括: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5)扬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绪不协调理论。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是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R.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是由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这个结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事实上,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 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这个工作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 情绪的分类 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其中基本情绪又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 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和复合情绪 (complex emotion)。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普拉切克(Plutchik,2003)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8 种基本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可以根据强度上的变化而细分,例如,强度高的愤怒是狂怒,强度很低的愤怒可能是生气。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基本情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情绪(position emotion);另一类是消极情绪(negative emotion)。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而消极情绪是与回避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1)积极情绪。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的那种好的感受。另一些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的感受。还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孟昭兰,1989)。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兴趣、满足和爱(love)等。 一般认为,积极情绪有三个重要的适应功能,即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弗瑞迪克森(Fredrickson,1998)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范围、提高行动效能,有助于机体获得身体、智力和社会资源。积极情绪还能明显影响到思维过程,促进高效率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积极情绪对认知有组织功能。积极情绪还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积极作用,如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 (2)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如在适度的焦虑情绪下,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张力增加,思考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相反,过于强烈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则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它能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使人的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并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如果消极情绪长期存在,而个人的心理适应力又差,不能及时疏导、缓解,还会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害怕(恐)也属于与生俱来的四种基本情绪之一,有其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而恐惧则是一种和现实不相符的害怕,是一种复合情绪。                                

106 评论(14)

马路口的miraale

心理咨询师并不仅仅在咨询室里做一对一的咨询,除此之外,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科普文章写作,以及个案内容整理等,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一般来说,不同执业状态的心理咨询师承担的工作内容会不太一样。

1、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

主要包括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系的心理老师等。学校心理咨询师一般承担学校里的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科普知识讲座、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以及一些行政工作,如组织心理测试,安排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等。

2、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

这里要区分一下,在精神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或心理科有两类治疗师。一类是精神专科医生,他们主要的工作以诊断、药物治疗为主,受过临床医生的训练,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只做药物治疗而不做心理治疗。另一类是心理治疗师,一般是心理学背景,如临床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或者考取心理治疗师执业资格书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只做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而不能做药物治疗。只有少数精神科医生才从事心理治疗。有些精神科医生看不起心理治疗师,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只会骗钱”,他们神化了药物的作用,却不愿意承认人性关怀的重要价值。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主要做心理测量、个别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有些还做物理治疗,也得从事一定的行政事务。由于大多数医院对心理治疗不重视(因为收费低而不赚钱),心理治疗师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心理治疗工作也名不符实、不够规范。

3、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

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一般需要与社会机构有合作关系,比如在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在线心理咨询平台,如简单心理、Knowyourself、壹心理,壹点灵等,咨询师需要将咨询收费的一部分支付给合作平台。有些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会成立自己的心理工作室,通过自媒体、百度广告、同行转介等,有稳定的客源。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主要承担的是个别咨询,以及团体咨询、讲座、培训、科普文章写作。比如像我,每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两项,一是个别心理咨询及案例整理,二是科普文章的写作,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咨询为写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写作也为我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客源。由于主要靠来访者的持续付费才能生存,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会更投入于咨询工作,努力自我成长,不断提升能力和影响力。

4、其他机构的心理咨询师

如在司法、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师,做EAP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在社区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等。这些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虽然也做心理咨询,但由于条件限制,心理咨询的规范性也不太够。

9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