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0

米勒时刻jj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的感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vin咖啡馆

已采纳

可以选择去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实习生或者参加成长小组。会有一些咨询师或者想从事咨询行业的人固定时间以一个小组的形式探讨各种话题。其中可以谈谈自己生活中需要成长的地方,也可以谈谈咨询中遇到的困惑之类的。如果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话,的确是需要不断的自我成长的。不知道你是哪的人。如果是北京的话,可以和我们中心联系,我们有提供成长小组的学习。如果不是的话,你也可以联系一下当地比较专业的咨询机构,和他们商量。~

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的感悟

170 评论(11)

sojisubyun

遵义医学院第五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得到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鼎力相助下,于2010年4月20日隆重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围绕着“体验•感悟•成长”的主题,以“激励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的感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活动宗旨,把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活动的预定目标。自2006年以来,我中心除开展日常心理咨询、讲座等工作以外,还定期于每年5月25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前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追求和培养更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现将本次活动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活动准备为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和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印制了精美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心理健康宣传书签,制作了大型活动宣传喷绘及活动流程表作为宣传动员。学校专门召开学校部门协调会,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各院部系积极响应,悬挂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宣传横幅,各院部系学生会也积极地展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板报专栏,学校宣传部门在文化长廊上专门刊印、展出一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宣传展,同时也引起遵义市媒体对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情况的关注。二、活动内容(一)启动仪式1.开幕式4月20日下午5∶00,第五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我校行政大楼前隆重举行。莅临开幕式的有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斌、宣传部副部长王平、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主任杨映萍及学校党政机关领导、各部系领导。开幕式由宣传部副部长王平教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斌教授致辞,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杨映萍教授汇报了“中心”工作及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意义和内容。开幕式上,临床心理学班的同学还带来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手语表演,为开幕式平添了几分活跃气氛。2. 万人签名活动与心理健康图片展开幕式结束后,由学院领导带头启动了“我体验•我感悟•我成长”的万人签名活动。同学们参与非常踊跃,场面极其壮观,表现了他们勇于“体验、感悟、成长”的激情和信心。在心理健康图片展环节,我们共展出了心理知觉图、心理漫画、二十四孝图、人生感悟、人生忠告、用宁静的心理拥抱世界6个系列120余张心理健康图片。展出心理图片的同时,安排了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在现场做精心、细致的解答,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感悟心灵、学会感恩;另在“心理知识大放送”环节,我们向同学们发放了活动宣传单、精美的心理健康手册和书签,其中心理健康手册由“学习、人际、情绪、情感、成功”五个篇目构成,每个篇目都有具有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心理知识或心理故事等部分组成。与此对应,书签也由“学习、人际、情绪、情感、成功”五个方面共五张构成一个系列。每张书签上都有一句名言警句,以激励同学。(二)团体心理竞赛活动5月7日下午5点,在行政楼前广场,我们开展了大型的户外团体心理竞赛活动,参加的队伍由学院的各个部系组成。为保证参赛人员的安全,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工作人员维持场地秩序。团体心理竞赛活动为“运水关卡”、“团体俯卧撑”“兔子舞”和“合力吹气球”四个项目。在参赛活动中,各参赛团队的参赛队员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也极大的体现了我院大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涌现出一种构建和谐校园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随着音乐的响起,“集体兔子舞”把所有的队员聚集在场上形成了数条长龙,同时也吸引了场内外的老师和同学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活泼、团结、快乐的壮观场面。这次比赛不仅增加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更使大家对友谊和合作有了新的认识,让大家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将这种认识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自我的体验、感悟和成长中来。(三)大型心理情景剧在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的鼎力协助之下,5月18日晚上,第五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主题系列活动之大型心理情景剧在沁馨园四楼的学生活动中心成功演出。本次心理情景剧乃我院同学自编自排,整个剧本以大学生真实校园生活为题材,以“寻找方向”为主题,描述了主人翁在大学生生活中迷失自我并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该活动以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为开场,而后带领大家一起进入剧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引导大家一起体验与成长。为时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将音乐、舞蹈、心理故事,和心理活动有序穿插衔接,使得每一个场景能真实地展现了主人翁的心理历程。透过在其迷失自我的时候的剧情,引发所有的同学思考“我是谁”,在其不相信朋友时,引发同学们学会人际的信任,在其忘掉自己,看不到身边的美好时,我们引发同学们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在整个剧幕的演出中不断的引发了同学们的众多思考,使同学们的产生了许多积极正面的认知感悟而从中促进心理成长。(四)心理成长小组活动与心理电影赏析在开展以上几个个大型心理健康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心理成长小组活动与经典心理电影赏析。透过不同的心理成长小组活动,使同学们在参与小组活动中,获得新的对事物的不同角度的新体验、新感悟与新成长。另通过观看心理电影与赏析,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心理知识的应用与其在生活中的影响和其趣味性。(五)心理健康随处见及心语传话筒心理健康随处见活动于5月13日至5月15日期间进行,活动范围在校内,形式以不定时、不定地点的方式对同学进行心理知识的采访。该活动的目的是了解我院同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院同学去积极主动的了解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更大程度的扩大了我们前期制作并发放的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和心理宣传资料的使用收益和今后要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准备。心语传话筒活动在5月18日至19日进行,让同学们把平日对同学朋友忽略的真心话表露出来,一声“感谢”、一份“祝福”、一语“道歉”,用最简单的朴实语句代表最真诚的心里话。其目的是给那些同学平日对同学、朋友忽略的真心话表露了出来的机会,以促进同学间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三、总结今年的活动在吸取以往心理健康活动的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了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全校同学的参与性更强,在全校范围内又营造一次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整个活动从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到大型心理情景剧欣赏都无不体现了“体验•感悟•成长”这一鲜明的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全校同学搭建了建立学习心理知识、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力的平台,同时还形成了一种“以老师指导,学生组织,全校同学参与并积极自助”的良好工作机制。通过心理健康图片展、心理健康主题板报、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心理健康书签、团体心理竞赛活动、心理学影片赏析、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大型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讲座及万人签名等活动的形式。首次尝试了自编自排的大型心理情景剧演出,在校园里产生了积极思考的强烈反响;同时,心理成长小组呈现出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体验小组活动的魅力,还锻炼了一批可以独立开展小组活动的小组辅导员;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和书签的发放使心理健康知识变得更有趣与实用;团体心理活动竞赛则使同学对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产生凝聚力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各部们积极配合,同学们积极参与下,使每个活动都展示出其独具的特色,引起了学生积极正面的强烈反响,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还没有结束,我们将在后续的活动中,将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学生再一次地获得新的知识、新体验、新感悟和新成长。

235 评论(15)

爱心小猪

是其中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安全的环境中,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浓缩了真实的社会关系,让成员体验自己与他人的反应与感受,从而达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模式;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模式,了解自身更深层的需要;帮助我们消除内心盲点,发觉内在更多潜能,达到个人全方位的心灵成长,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互动模式。1. 探讨克服自卑心理,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 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和接纳的程度,拓宽自我觉察的能力。 3. 学会倾听和表达,感受真诚的人际关系。 4. 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水平。简单问题回答:1.什么是成长小组? 成长小组从直观上看就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谈论一些事情,这容易让人联想起同学聚会吃饭,形式上很像,但内容上完全不同,需要将谈论的话题往“成长”主题上引导,比如探索“我是谁?我如何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等主题,小组成员、团体的目标和方向都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借由这些主题,探索深层次的自己。2.成长小组与团体治疗 在个体咨询中来访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访者是想探索自我,想在自我实现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一类来访者是被症状折磨,需要了解症状背后的作用机制。前者定义为个人成长,后者定义为心理咨询。前一类来访者组成的团体就更倾向于成长小组,后一类来访者组成的团体就更接近于团体治疗。二者在成员和目标上都有所不同,所要引导的方向也不一样。团体治疗更常见于一些专科医院组成的类似“抑郁症团体”“戒酒团体”等等,而成长小组更关注于个人成长议题。3.适合什么样的人参加? 我们的小组聚焦于“成长”,这个成长更多的体现在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方面,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困惑来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感觉被“别人的事情”推着走等等。举个例子,有人学了心理学,也考了证,当要开始从业的时候,总觉得没有准备好,那限制你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需要去探索,去了解,了解清楚了,可以更坚定的走接下来的路,这样的“个人成长”其实很有必要。以人群来划分的话,咱们这个团体适合有“个人成长”需求的人参加,对自己理解的越透彻,对别人才能理解的越透彻。在多人组成的小组中,别人,很多个别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自己,这就是小组的优势,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更多的是和我们内心的体验。我五年前参加成长小组后的感悟: 女,五年前参加心理动力学成长小组,一直在心理圈浸泡着,目前兼职做心理咨询,有自己独立的咨询室成长关键词: 靠近、温暖、自由、坚持接到小D的邀请,早就想说几句什么,好像又没有什么表达的,就一直在拖延,当把这个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愿意表达了,当到截至日期的时候又收到邀请,感觉是时候说一说了,我是很适合写命题作文滴~ 关于五年前的那个成长小组,我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说一说的,尤其是在五年后的今天,但此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个团体是我生命中第一个心理成长团体,那时候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懵懂和未知,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一圈的温馨,一圈的感动,那里面有我们无数的笑声、哭声,我和每个人的生命如此的靠近...... 那个时候的场景在此刻一点点冒出来,小A的多才、有小B的睿智、小C的恬静、小D的坚持、小C的温暖以及我的坚定,我的所有感受都冒出来,纠缠在一起,想起我们的一切,一切,我以为我忘记了,其实都在我内心中最暖的地方收藏着: “这些话,我不说,我说了也许会伤害谁”, “我自己在那时和儿子有了一个关于生命的讨论”, “我会把我们团体的点点滴滴记录起来,让我以后慢慢回忆”, “我决定退出小组,因为我想和大家永远的在一起”, ...... 一句句的话语冒了出来,这些都是我的温暖记忆......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如此的真实的在一起,记忆最深刻的竟然不是在团体内,而是我们的课后聚会——那样的自由,那样的舒适,让我理解到心灵接近后可以如此的放飞内心,这也许就是我后来大家很多人在一起相聚的感觉! 当时参加小组的最主要动机是考完心理咨询师证之后,突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需要给自己寻找感觉让自己充实一点,在李老师公开课后突然觉得精神分析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于是打包参加了一个系列课程,本着如此简单的目的,让自己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是蛮佩服自己的。 那时的自己就觉得心理咨询很好玩,可以接触,谁知道它的魅力如此之大,让此时的我欲罢不能,我自己一直就是一个很难坚持的人,如果可以坚持一定是吸引力巨大的那种,那时的团体让我坚定了自己走心理道路,走团体咨询师的道路,虽艰辛但不懈!人总是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我们成长小组的成员一共11人,关于心理咨询师从业的艰辛和困难,我想大家都是知道明白的,这期小组成员中截止到现在,我知道的从事心理、咨询、教育的人竟然大半以上,也许更多,虽然我们走在各自的道路上,同时我一直觉得和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一直相聚着~

11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