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乐活
任何提升亲密关系的方法,会引我们找到更大的快乐和愈合之道;任何可引发孤独寂寞的,都会让人受苦、罹患疾病,因此,建立良好而亲密的婚姻关系是身体心灵整体健康的基础。”从事婚姻咨询工作多年的北京阳光华仁心理服务中心总经理兼心理咨询师吴娟总结说。双方互相表达感觉及想法,心中不害怕也不担心依赖对方,能够彼此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是亲密关系的体现,那么怎样才能在婚姻中建立这种亲密的关系呢?吴娟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逐一实现:欣赏:每个人都要能看到自己和伴侣的优点,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喜欢对方的优点,在行为上可以说出肯定对方的话、能够欣赏对方以及表达深情。关怀:关心对方的幸福、生活、感觉,让对方觉得可以依赖。当你关怀对方时,对方也能感受到。边界:现在是多元的社会,许多外在因素会冲击夫妻关系,例如工作、亲属以及子女。夫妻必须透过某些界线来保护他们婚姻的完整性。夫妻结婚后要花时间单独相处,给双方一段属于婚姻生活的专属时光。欢乐:让自己快乐,并且和配偶分享,有义务给对方带来快乐。责任:在亲密关系中,有问题出现时,双方必须一起承担责任。健康的互赖关系是建立在个人责任上,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交相指责。分享不良感受: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生气、伤心、挫败感甚至忧郁是被显现出来的感受,但是潜在的问题没有获得表达和解决。学会分享这些感觉,对于促进了解相当重要。宽恕:在亲密关系中,随着相处时间增长,彼此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没有被宽恕,怨恨就会产生,进而破坏彼此关系。因此夫妻双方要互相谅解,受伤的人要被允许表达受伤害的感受,而伤害者则必须自我省察。
柏拉图ing
我们班存在的问题是:男生比较多,问题家庭比较多,而问题家庭出来的男孩多。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随着社会离婚率的不断升高,离异家庭成为普遍现象,那么以后每个班主任面对的离异家庭的孩子必然会越来越多。作为班主任都知道,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问题都比较多,如何来教育好这部分孩子,这也是我们班主任将来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我觉得要想帮助这部分孩子,必须首先要了解这部分孩子的特点!我观察我们班这部分孩子的特点:1、思想上很容易走极端。 2、情绪不稳定,没有自信,严重的会出现厌学心理。 3、很自私冷漠,不尊重他人,脏话连篇。 4、自卑感强,不相信别人,独来独往,比较孤僻,沉默寡言。 我们班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是最多的,但是普遍都有以上特点,相信各位班主任都对这些孩子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我就找一个例子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吧: 我们班有个叫小王的孩子,自初一入校以来,性格比较内向,也比较孤僻,除了与两个同样玩游戏的同学交谈,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上课不捣乱,但也不太听课,作业经常不完成,学习一直在班级末尾,英语甚至是26个字母都不能写全。在2019年寒假前,我与其妈妈沟通孩子的情况,其妈妈说,与孩子父亲离婚了,孩子以后归他管。我知道了后做的第一步就是专门找他谈话,“不管成人的事儿,做好自己的事情……”,孩子当时没有其他的任何不良反应。疫情开始后,孩子与其父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非常忙,经常性的不在家,我经常是在钉钉群里与孩子交流,要等到很晚才能等到父亲的回话。疫情期间作业完成更是经常被督促。而其父母的离婚,我通过孩子了解到:四套房子都留给了母亲,因为之前父亲喝醉酒的时候曾与其母亲签过协议,父亲认为那些协议都是签着玩的,哪能真的离婚呢?最后父亲被净身出户。 第一步:与之谈心,像朋友一样,教育孩子,父母的事情由父母他们自己去处理,我们无法左右他们,就做好我们作为学生所应该做的事情。稳定他们的情绪和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第二步:给他们找点事情去做,让他们感到在班级里收到重视。比如我安排我们班的小王同学当班里的微机管理员,我给我们班小张同学安排的是自行车卫生区,自从他承包了,自行车区就没再让我操心过。 第三步:要积极和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对待有厌学心理的孩子。 通过和孩子爸爸的沟通,知道孩子找了心理咨询师,为了了解情况,我还专门见了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咨询师那里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开学后,其母亲在周末曾接孩子到她的家中居住,孩子玩手机被母亲制止。而孩子发现了母亲在与他的新男友通电话,孩子将母亲的手机摔碎。第二天,又发现母亲与其男友打电话,孩子又将母亲的第二部手机摔碎,母子二人关系冰点。因为孩子不上学,其母亲也带孩子找了他们经常交往的一位咨询师,咨询后,咨询师与其母电话沟通,结果孩子妈妈摁开了免提,咨询师在电话中对孩子种种行为很不认可,并要求其母亲严加管教。被孩子全部听到,对咨询师极其反感,拒绝再做任何的治疗。母亲面对孩子的状况,开始放任不管。偶尔来看孩子,母子二人就大吵一架。然后娘俩关系再度僵持,孩子就开始不来上学了。 第四步:借助家访亲自去他家了解情况。 我隔三差五的就问孩子情况,打电话和他沟通交流,每次电话里说的好好的第二天来上学,但是第二天早上却等不来他的身影,然后电话问孩子爸爸,一说上学就哭着不起床,或者走到半路上又耍赖回去了!我很理解孩子爸爸的这种心情,我感觉到电话沟通,微信交流已经不解决问题,随后和级部主任王秀芳商量一起去家访,去看看孩子情况。 在一个周三下午我们约好了来到孩子家里,孩子奶奶一见到我握着我两的手就开始掉泪, 我们首先问了问他最近在家的情况,然后又哄又鼓励的表示同学们和老师都很想念他,希望他回到学校,孩子当时表态第二天一定上学去,并与我拉钩盖章!第二天早上孩子终于到校了,同学们都为他鼓起掌来!我以为成功了,就心思等稳定下来,再带他去找吴娟老师聊聊,结果高兴的太早了!第三天开始又不来了,家长说怎么劝都不出门,持续在家近一个月就是左手手机右手平板,不停的打游戏。 第五、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 我找到我们学校吴娟老师并和她说了孩子的我了解到的孩子情况,吴娟老师非常认真的听完后,晚上又专门给我打电话问了很多问题后,也一语道破,说主要是孩子妈妈的问题。然后说必须先见见孩子父母,必须孩子父母双方都来!我把吴娟老师的意思告诉孩子爸爸,让他联系孩子妈妈这周二下午四点到校。本来电话约定好,父母同来咨询室,最终父亲来了,其母亲的电话在父亲和我的连续拨打下一直拒接中,后来孩子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在参加一个丧礼,不能来了。 无奈吴娟老师和孩子父亲又聊了很多,然后教给孩子父亲一些方法,孩子父亲表示很感谢后离开。随后我隔三差五的关怀的问孩子情况,表示学校和班级一直没有忘记他。 经过不断的各方面的努力,这个孩子从前天来上学了,昨天也来了,今天早上打电话说有点头疼,暂请假一天,期待他明天会来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