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火夫
有的说,如果多少年后还怀念那几位老师,排在第一位的,可能就是特级教师。有的说,特教教师的“特”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有的认为,特级教师对学生特别尊重,特别宽容,特别有爱心、有耐心。有的回答,特级教师不参与有偿补课,不去滥编应试书籍。有的分析,特级教师萃集了优秀教师的所有优点和长处:博学,谦虚,关心同事,教风严谨,教法灵活。……上述评价从不同的侧面说出了特级教师的某些特点。特级教师究竟“特”在何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百废俱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1978年12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重新启动了全国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工作。1979年,安徽省评出“文革”后首批特级教师;此后,每两三年评定一次,名额逐批增多,2012年第10批评出特级教师255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阐释,“特级教师是国家为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近些年试行的《安徽省特级教师评审标准》对特级教师的评审条件列出了五大项17小项具体规定,除了必备的第一大项3小项基本资格外,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等四大项中,有14小项严格、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就是人们衡量一个教师能否评“特”的特殊要求。一、师德师风是否特别过硬。每个教师都要做到为人师表,特级教师更应率先垂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为人师表设置了六条底线。如果你想成为特级教师,你就要严守底线而不逾越,尤其在为人师表上,必须一直处在师德师风的高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必须时时处处保持高尚、纯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师表。你不能参与什么校外补习班教学,也不能在校内有偿补课;你不能参与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所谓复习应试资料编写工作,更不能向学生推销什么试卷、书籍;你要拒绝有碍教育教学公平的吃请、送礼。这些事虽然也有教师这样做,但你不能做,你不能“随俗”。你必须做爱生的典范。师德的核心是爱生。你应该把大爱献给每一个学生,无论他的父母职业、身份、家境,无论他智力发展状况,无论他的性格,无论他的日常行为表现,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好差,无论他是否有特长,无论自己遇到什么烦心事。总之,你要不讲条件地把无私的春雨、阳光播洒给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不偏爱、不冷落任何一个学生,向每一个学生付出师爱乃至母爱、父爱、兄长之爱和朋友之爱。你不仅在课堂上、校园里,在同事、学生面前恪守师德,而且在家长、社会面前,时刻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你不仅在公众场合注意师表,而且在独处时严格自律。德艺双馨,是特级教师追求的目标,是人们对特级教师的期望。一个教师,即便教艺多么精湛,如果在师德上失分,是无法享有特级教师之誉的。二、教育教学水平和业绩是否特别突出。看一个特级教师是不是某个学科教学的佼佼者,不同的人会有各自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但以下几个要素是应把握的:其一,教学行为是否体现科学的教育理念。如今的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等。特级教师不能固守老套子,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只是一味地自己讲课,一言堂,满堂灌,不让学生参与教学;不关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或只是教书,不重视课堂中的育人因素等,或只会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的作业,用无休止的测验、考试来压学生,甚至以分数排名来逼学生学等。其二、是否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运用多样教学方法。一个合格的特级教师,他的粉笔字及板书绘图等应是一流的,他的普通话应该是基本标准的;他的课堂教学语言不该是拖泥带水的;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应该是缜密的;他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讲授式,他会恰当地运用问答、讨论互动、研究探索、情景设置等方式组织教学;他会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这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他不仅会在公开课、示范课、评比课上灵活运用,而且常态课也会这样去做。其三、是否形成教学个性和风格。一个有思想、有理论、有修养、有创造精神的特级教师,在教学中总有他的“拿手好戏”甚至绝招。这正是特级教师享誉教坛的魅力所在。比如,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富有感情,且普通话标准,像播音员一样,一上讲台就吸引了学生;有的上课风格朴实,像和学生在无拘无束地谈家常,语言通俗、亲切,表情随和,让学生如沐春风;有的激情飞扬,高兴时手舞足蹈,悲伤时扼腕叹息,感情随着课文情境跌宕起伏,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有的长于分析,逻辑严密,表述干净,俨然一派政论家的风范;有的知识广博,信口就能说出与课程有关的典故、格言、诗词,很让学生佩服;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时不时让学生开怀大笑,学生老是盼望上他的课;有的板书像字帖,画个什么随手几笔而就,让学生惊叹不已;有的(特别是语文老师)是“全能式”的,写、演、讲、唱都有一套,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其四、教育教学业绩突出。一说到业绩,有人就会问,学生在哪一级拿了什么奖,教学班考试成绩排在什么位置,教小学的,学生上了什么初中名校;教初中的,学生有多少考入一流的高中;教高中的,有多少学生升入名牌大学。这些当然也算业绩,尽管这种评价不尽科学、合理。其实,教学业绩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短期的,有长期的,很多是不能用奖项、分数名次、升学等显性的业绩来判定的。比如,在生源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把学不进去想辍学的学生留下来安心学习;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走出迷惘;在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读书、写作的良好习惯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业绩。三是教科研成果是否特别显著。特级教师必须“两轮驱动”、“双翼齐飞”——既教且研,教学过硬,研究出色,;教而不研,即便教得不错,也不能跻身特级教师之列。一个合格的特级教师必须具有研究意识、研究精神、研究能力,而且要出研究成果。他总是善于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找寻教科研的切入点,选择相关的课题,随时随地进行自主研究,或参与某项集体课题研究。一旦选定某个项目后,他会咬住不放,持之以恒,甘于寂寞,不怕坐“冷板凳”,“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会不断积累研究素材,广泛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并针对自己的课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他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或随笔,或叙事,或案例,或总结,或论文;或校内交流,或在一定范围的研讨会上宣读,或在不同级别的报刊上发表;或结集自存,或汇编公开出版。芜湖市特级教师蔡澄清实验研究“点拨教学”,几十年间出了五本相关专著。马鞍山特级教师汪延茂、郭慧宇、谢宏、李心泰,铜陵市特级教师王屹宇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重量级教师”,而且著作甚丰。亳州市特级教师梁万明扎根在一所乡镇初中边教边研,先后发表随笔、论文400余篇。利辛县特级教师张帮群从当民办教师开始进行教研,40多年公开发表400多篇文章。宣城市十二中特级教师杨和平近几年结合德育、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写了大量文章,其中公开发表150篇,还出了两本专著。巢湖市特级教师胡家曙迄今为止已出版3本专著。阜阳市特级教师赵文汉已在国家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40多篇。上述著名特级教师教科研及著述均有实践性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大、理论色彩浓厚等特点。相比之下,一些申报特级教师的老师虽然课教得好,其他方面也很优秀,但在教科研方面却“短腿”。他们只满足于教而不去研,长期“述而不作”。有的老师申报前拿不出像样的教科研成果,便加班加点写些“花样文章”,或东拼西凑,“剪刀加浆糊”制造文章,甚至以买版面的方式谋求公开发表。这种走捷径得来的所谓成果,既反映不出一个教师的真正的教科研水平,也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四是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方面是否特别有作为。特级教师不能特立独行。一个合格的特级教师必须在教师集体之中发挥好带头人的作用,以“人梯”和“春泥”精神,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他和青年教师的关系是和谐的、温馨的。他必须像“一朵云推动一朵云”那样,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阅读、备课、授课、教研等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不是做表面文章,敷衍应付,而是实在的发自内心的;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计划的;不是大而化之而是由针对性的;不是偶尔听课、评课,或作个讲座,而是有制度化的一系列活动;不是有所图报而是无私投入的;不是为了装潢自己而是全心为了对方;不是有所保留而是和盘托出的;不是泛泛写在总结上,而是使对方确有真知实获的。这样的特级教师,在一所学校,在他的周围,肯定会“群峰竞秀”而不是“高峰兀立”,肯定会“满园春色”而不是“红杏一枝”。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在评定特级教师的过程中,是严格坚持上述四大标准的,所评出的特级教师是符合这些要求的。在最近几批的评审中,各道关口把得越来越严,终评的淘汰率也有所增加。其淘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课堂业务考核课不过关,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不当,教学组织不严密,教学语言较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等。二是教研科研水平一般,所提供的文章观点不新,内容空泛,甚至还有“套作”。特级教师“特”在哪里,需要界定的层面很多,有待研究的要素十分广泛,所涉及的专业性乃至个性化的命题不少。不过,最值得研究的还是我们身边的特级教师。他们为人为师为学为研的一言一行,他们拥有的一花一果,会真实地、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才称得上当之无愧的特级教师。
shop移民Shero
1、应韬老师在安徽省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中荣获初中组第一名。应韬老师执教《分析健康信息》一课,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潜质,既注重了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又强调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探究、合作、创新精神,受到了专家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2、校党委书记、校长许胜武同志撰写的《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办社区人民信得过的教育》一文,在铜陵市教育系统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3、校团委副书记、信息技术教师应韬同志参加铜陵市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获市级“教坛新星”荣誉称号。4、校党支部副书记桂晓林同志撰写的论文《谈语文教学的审美层次》和副校长姚明清同志撰写的论文《新课程推进中语文教师创新性思维拓展与整合之我见》双双获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育教学艺术成果一等奖。5、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许胜武同志的文章《投身教育 办人民信得过的学校》在“铜陵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评审中获二等奖。6、在铜陵市第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本校叶俊生老师指导2006级4班学生沈成晟制作的电子报刊《中国国防报》获市一等奖。严东娟老师指导2005级3班学生王慧敏制作的电子报刊《体育报特刊》获市三等奖。7、该校运动队在铜陵市第十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初中部)获团体第四名。8、铜陵市2008年中学英语语音室、多媒体室及“农远”工程教学应用优质电教课评比活动中,该校青年教师方义获得一等奖,方靖、赵媛媛、姜美琴获得三等奖。9、该校周建波老师的《浅谈社会环境和成年人道德素质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一文在市教育局公民道德征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另有杨茂春、颜文进、査全胜三位老师的论文获三等奖。10、该校严东娟、刘传老师在2008年省市中学体育课评比中双双获得市级二等奖。11、校领导严德友同志在2008年全省物理学科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省级壹等奖。12、校徐宏梅老师在2008年中学生物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市级二等奖。13、在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小论文的评选中我校颜文进、周琴老师指导汪军、周智源等同学获得市级奖项。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序号 题目 作者 班级 指导教师 获次 1 太空不再宁静 汪 军 301 颜文进 市级一等奖 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周智源 303 颜文进 市级二等奖 3 学习 理想 现实 丁银银 303 周 琴 市级三等奖 4 人生路给生命以力量 裴 云 304 周 琴 市级四等奖 14、校203班李婕、汤棋两位同学在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奖,103班程白雪同学同时获得市级三等奖。15、在“健康成长、关爱生命、幸福生活”主题征文活动的评比中该校邓素琴老师的《学校,让排名走开》一文获得市级一等奖。同时邓老师指导2006级4班余巧云的作品《永远的心痛》、吴迎胜老师指导2006级1班何苗同学的作品《花、关爱、生命》获得市级二等奖。16、该校青年教师周琴老师在2009年中考政治学科阅卷工作中效率高,认真负责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教师。17、204班陈祖炎、203班吴梓琳同学在叶俊生老师指导下完成的电子报刊《辉煌三十年》,在第九届安徽省“讯飞杯”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18、数学教师杨茂春老师在09年安徽省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巩世斌老师获市级三等奖。青年教师叶俊生老师在09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19、2009年10月英语教研组青年教师方靖、姜美琴老师在全省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她俩所撰写的论文双双获省级三等奖。20、在2009年第四届中学英语教学观摩课评选活动中,校青年教师赵媛媛老师、姜美琴分别获得初中组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1、根据铜教电[2009]18号文件获悉,该校青年教师姜美琴老师撰写的论文《善用媒体资源 激活英语课堂》,在2009年铜陵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作品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2、据铜教研[2009]57号文获悉,该校数学组两位老师在2009年铜陵市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佳绩,其中倪正英老师获得一等奖、青年教师管良梁老师获得二等奖。23、据铜教研[2010]4号文获悉,该校青年教师吴瑞、纪静静两位老师在2009年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4、据铜教仪[2010]1号文获悉,该校信息技术教师应韬老师撰写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在2009年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评比中获省三等奖。25、据铜人防办[2010]15号文件获悉,该校荣获2007~2009年度全市“人防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管良梁老师荣获“人防教育先进个人”称号。26、在2010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赛中,由该校倪正英、管良梁、杨茂春三位老师指导204班张梦雪、孙驰和张芸娜三位同学完成的“列管式安全节能水壶”获得省级三等奖。左起:管良梁老师、倪正英老师、张芸娜、孙驰、张梦雪和杨茂春老师27、严德友副校长的论文《校本教研中“同课异构”的作用和价值研究》在2009年度全省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交流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经评审获得省级一等奖。28、据铜教研[2010]25号文获悉,该校心理健康教师严东娟老师在铜陵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市级二等奖。29、据铜教研[2010]26号文获悉,青年教师周琴老师在2010年铜陵市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得市级二等奖。30、据铜教电[2010]11号文获悉,青年教师叶俊生老师在铜陵市信息技术学科优质电教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31、据铜教研[2010]36号文获悉,青年教师常晓春老师在2010年全省物理优质课评比中获得市级二等奖。32、据铜教研[2011]19号文获悉,倪正英老师在2011年安徽省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省级二等奖。33、据铜教研[2011]22号文获悉,在2011年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评选中该校青年教师应韬老师教学设计获省级一等奖、叶俊生老师教学设计获市级一等奖。34、据铜教研[2011]24号文该校青年教师操河生老师在2011年省市中学生物教学设计评选中获得市级一等奖。35、据铜教研[2011]129号文获悉,青年教师操河生老师在2011年省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中获省级三等奖。据铜教研[2012]2号文获悉,青年教师管良梁和杨茂春老师在2011年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中双双获得市级一等奖。据铜教研[2011]122号文获悉,青年教师吴俊杰老师在2011年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据铜教电[2011]15号文获悉,吴迎胜老师在2011年铜陵市中学地理学科优质电教课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36、据铜教研[2012]6号文获悉,英语组青年教师王英老师在2011年省第九届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省级三等奖。方义、姜美琴、方靖三位老师在这次活动中分获市级二、三等奖。对以上四位教师获奖表示祝贺。37、904班学生吴梓林同学,在徐宏梅、王英、严东娟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所发明的“瓷砖切角器”,经过铜陵市初评后,参加了安徽省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为期三天的赛事中,经过展评和闭门问辩等环节,这款“瓷砖切角器”以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得到了评委组的一致好评,获得大赛三等奖。38、青年教师周琴同志,在市第五届中学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中荣获市级二等奖。39、2007级3班李婕同学在全市初中防空防灾知识竞赛中荣获市级三等奖。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