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67

带嘴过日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为什么七夕约心理咨询师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yanyanbobo

已采纳

七夕怎么约喜欢的女生出来?七夕是一个约喜欢的女孩子出来,拉近双方关系的好时机,然而很多男生却苦于没有邀约的方法,下面小编就教大家,一些七夕约喜欢的女孩子出来的方法,下面分析七夕怎么约喜欢的女生出来?

1.提高女生心理预期

如果邀约太过突兀,只会让女生觉得你是临时起意,没有诚意,而且七夕这天,想要约女生出来的人,可能不止你一个,所以我们需要提前预约女生,提高女生心理预期。

比如:

男:过几天就是七夕了,你准备怎么过?

女:还不知道呢

男:听说七夕那天在XXX有活动哦,一起去凑凑热闹呗

一般来说,如果女生对你有意思,肯定会同意你的邀约。

怎么样去追一个女孩子?这个问题对于很多男同胞来,说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懂女人,谈何去让他追到女生呢?小编以前也是很苦恼找女朋友的,直到有一天上网时候,看到了一本教人撩妹的秘籍~《江寒必恋术》,至此才慢慢开窍,一发不可收拾。按照书里所学的恋爱技巧还有思维,一步步的,拿下了一个个的正妹,最主要就是靠书中的攻心聊天思维,三五轮聊天就会攻陷妹子直接拿下。单身的兄弟都该看看学习下,江寒必恋术,网上就有电子书,查下就可以看到的,学会多少看你自己悟性了。

2.模糊邀约女生

过于直接的邀约会给女生太多压力,而且要是被女生拒绝也会比较尴尬,所以可以事先模糊邀约女生,先表达出想要约女生一起过七夕的想法,但是不说具体时间,根据女生的态度去进行邀约,比如:

最近有一家烤鸭店特别正宗,晚上一起去去尝尝吧,就在xxx,离你不远,下班那我去接你?

七夕街上有活动还有许多卖好吃的,一定特别闹热和好玩,一起去看看吧?

先把邀约的地点告诉女生,让女生去选择,相对于直接邀约,更容易隐藏自己的需求,女生对于未知的都会产生好奇,如果女生感兴趣,有很大机会就同意了。

3.合理的邀约理由

当女生对你的邀约项目动心之后,虽然想去,但是嘴上却还是会说一些拒绝的话,其实就是在假装矜持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给女生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让她无法拒绝。比如:

七夕,自己在家多无聊,一起出去吃吃狗粮呗

七夕了,自己在家也是闲着,走,带你去外面转转

以上是七夕怎么约喜欢的女生出来的分析,七夕想要约喜欢的女孩子出来,一定要事先确保,她没有其她的安排,所以一定要提前邀约,不然等她有了安排,无论你有什么邀约技巧,都是约不出来的。

为什么七夕约心理咨询师

308 评论(10)

midnightdq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民间习俗:

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79 评论(14)

TTTTTTTT醬

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因为学心理的女朋友曾经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可是学心理的,你不要妄想骗我!满满的傲娇和骄傲。 听我说:有甚用?! 和学心理的妹子谈恋爱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说非要找到特别的点的话,我觉得是:可能会很复杂。不过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因人而异的。

把后天学到的知识参杂在先天携带的感情和性格里面,就像小米和大米混在一起煮粥,喜欢小米粥同时也喜欢大米粥的就不用害怕啦,反正都是吃吃吃,说不定一起吃更美味呢!但是只喜欢其中一种的人就会觉得很难接受,谈恋爱就是这样!或者我接受你什么都不懂,单纯得透亮。

或者我接受你眼光毒辣,什么都看得通透。不同的人喜欢的风格不一样嘛! 但是令人害怕的是这样的:受到过心理学教育的姑娘,没有天赋加持,又自以为看透人心,通过男朋友的言行举止揣测对方是不是对感情不忠,是否对自己变心。

混合上自己或柔弱或坚强的性格,去哭去闹去作,可能姑娘的判断是正确的,你男朋友就是个渣,早分早解放,恭喜你!然而更多的可能是无中生有,强行给自己的感情制造考验。 这就很可怕了。

当然,并不是说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一定能处理好关系问题。毫无顾虑地试误以检验假设无疑是低情商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过于理性也会招致反感。以有意识并合理地用心理学的思考模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基础,运用自省、共情、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更好地谈恋爱,更好地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218 评论(14)

臭臭爱毛毛

很简单,讲给她。

119 评论(12)

厚德悟远

这个不一定,恋爱高手并不一定是心理学学习者,而是洞察力比较强,善解人意,体贴用心者,两者不具有等于的理解。有些学习心理学的人,容易就所学的理论生搬硬套,反而不会谈恋爱。有些恋爱高手,反而什么也不会,只是多谈了几次,了解不同的女孩恋爱心理,反而慢慢的找到相处的方法,所以有些东西不要自我设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3 评论(10)

carryme2015

不见得。他或许能指点别人怎么恋爱,但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傻子这句话是真理。他如果遇上自己所爱也会茫然失措。那些所谓情圣都是这样的,很了解女人,但却抓不住自己的所爱。爱就是这样,有时候即使知道自己是错的还要去做。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318 评论(11)

飞翔25874325

你好这位朋友,百度知道官方认证心理学行家为你解答。我觉得你多想了,真的。真爱是不会被任何所谓的科学知识左右的。反过来,一味使用所谓的心理技巧恋爱技术来想办法掌控对方的心从而获取多方的喜爱,实在无聊得很。多少心理学家,哪怕是资深心理咨询师,自己都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这些人往往会陷入“我已经懂人们的心这么多了,怎么还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心和自己最爱的人的心呢?是不是我学得还不够?”然后,要么钻牛角尖,要么崩溃。再说了,学心理不一定等于能学好学精。有多少心理学专业出来的人敢说自己是心理高手?心理上不是高手,和“恋爱高手”四个字要如何对等?当然是可以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真心,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你就是恋爱高手,和专业知识无关。所以,无论你是自己在学心理,还是有一个学心理的TA,你都要知道,在七夕为你带来感动的,绝对不是心理理论、实验经验等,而是TA最真的自己。梁静茹有一首歌唱到:“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这个“对的人”,不大可能是指心理学家吧,你说呢?祝你七夕快乐,生活幸福 :-)

108 评论(8)

minozjessica

因为无论这个女生性格如何,他们都会希望自己是被人关注或者是关心的,这一点永远都没有错。在这而言,如果说是认识没多久的这个女生,她也会想更多的表现出自己的矜持,所以说他们也会希望男生来决定约会的场地,在这而言带女生吃什么,这也是有所讲究的。

尽量少选择吃一些吃起来很麻烦的东西,因为很多女生可能说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初印象,会选择吃一些比较方便的东西,就是那种不用吐刺,不用吐骨头这样的,因为大部分女生会觉得初次见面,无论我对你的印象如何,我都得保持自己的形象,所以说你得尽量少点一点多刺多骨头的食物。

七夕当天,如何约会心仪女生需要注意这几点

那么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多个心眼,晚上要主动送女生回家,你别觉得太麻烦了,想要甜甜的恋爱怎么能不多花点心思呢?送到楼下后记得不要想直接去女方家里,急于求成是大忌,慢慢来,但是如果女生邀请你上楼,你也别守着你的矜持了,夜晚的时间那就看你自己了。。

108 评论(14)

沈阳宜家装饰

●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 ●“中国情人节”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附会 ●为什么要叫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节,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七夕不可能还跟过去一样,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肖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七夕将至,满城都是爱情,这里是“七夕餐”、“七夕游”,那里搞起相亲会、姻缘角,爱情似乎成为七夕的全部主题,但即使这样,“中国情人节”人气还是不敌西方情人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是什么?有必要把它改造成中国情人节吗?我们到底该如何过七夕?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专家学者。 1问: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什么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 肖放:七夕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它关注女性的心理和身体,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七夕的乞巧活动很多,比如“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以巧芽取针。现在南方很多地区还保留这些习俗。七夕还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强调两性的爱情忠贞。此外,七夕还与科举考试有关。据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比较盛行,爱情之所以成为主题,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与社会两性开放程度、女性地位、女性被尊重的程度有关系。 孙建君:过去把七夕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乞巧在过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表现妇女的聪明智慧,不过现在已经淡化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表了中国过去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传统的习俗活动挺多的,主要是女红。女红是过去安生立命、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的各地还是这些,但可能有点变异了,只是在形式上去做。比如乞巧,有些地区有组织地搞妇女技艺展览、评比,这实际也是一种形式。七夕不可能保存到现在还像过去一样。 2问:很多人把七夕看作是“中国情人节”,还有人大代表对此专门提交议案。也有人认为“情人节”不够确切,应该叫“爱情节”。对于这些称谓,我们应该怎么看? 李松:我不赞同把七夕看作中国的情人节,不能骨子里树立一个标准,外国有什么,我们也得有什么。当然不是说外国的节日不好,它创造情人节有它的社会背景,我们尊重就是了。中国的七夕节有自己的时间概念,我们的故事更加浪漫深刻。中国人在七夕这天聚集起来重温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这一天,人们记住了,人与人建立一种爱情关系的时候是这样的,是这么忠贞、这么凄美、这么浪漫,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要短暂的爱情,我们接受神话传说里的爱情观,大家心里是不是多一份安全感呢?叫做什么爱情节,也大可不必,爱情是七夕的文化意义之一,但不是全部。 肖放:不能因为西方有一个情人节,我们也叫中国情人节。中国本来没有情人这个概念,对“情人”的理解是狭义的、片面的、非婚姻的,其实本来不是这个意思。把七夕节叫做中国情人节,有相应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情人节进入中国,一些文化人看到年轻人都在过西方情人节,就想到,我们中国自己也有,为什么要过西方的情人节,当时有专家提出严格抵制西方情人节,七夕就在这样的刺激下有了重新生长的机会。我认为,在当代所有传统节日里,七夕生命力是特别旺盛的,是现代生活里最有创造性的一个节日。现在,我们借这个节日为青年男女的爱情服务,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中国情人节”这个名字不好。地方上有的叫七夕文化节,七夕风情节,今年湖北就将举办首届中国(郧西)七夕文化节。 孙建君:说是“中国情人节”这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和附会。七夕跟西方的情人节是两回事,两者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一来乞巧跟情人节没有任何关系,二来中国的七夕是表现爱情忠贞的节日。如果把七夕当做情人节,也像外国人送朵玫瑰花的话,那只是一个形式,并不了解它的内涵。现在七夕的主要形式是表达爱情,所以就慢慢转移到情人节的说法上来。我是这么看的,民间说是什么节都可以,但是没必要在人大上提议把它定为中国情人节。 3问: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如何评价?传统节日该不该有所丰富和创新?创新的来源和尺度在哪儿?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能够统一吗? 孙建君: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西方强势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冲击。国外的东西对我们影响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很严重的摧残,想让它一下子恢复,谁也没有这种良方。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这个不要去讲什么统一,每个社会不断发展,新的东西不断注入。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以后,就像我们读了很多诗,读了现代诗、朦胧诗、十四行诗,再去看古典诗词,会发现还是我们这种唐诗宋词太好了,真是千古绝唱。 过去过七夕从来没有组织,也没有人强加他们,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老百姓想怎么过这个节日是老百姓的事情,但我们要正面宣传七夕,正面理解它。告诉大家七夕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过的,它的文化意义在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传统文化要有尊严,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文化。 肖放: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外来文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这只是补充丰富,不是我们的主体。我们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血脉所在,是我们价值观念寄托的地方。当然我们顾本,但并不排斥外来的一些文化,因为社会有多元的需要。 我认为传统节日要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它的基本内涵会比较稳定,但形式、方向会不断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动调整节日的内容,所以七夕的变化也可以理解。就尺度来讲,人民群众认为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专家说也不要政府说,要人民自己来说,他们自己做选择,这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可以统一。比如男女相会的美丽传说可以变成当今社会伦理的加强,青年男女如果平常接触不多,没机会谈恋爱,不妨作为一个爱情节,作为一个相会的日子,作为社会和谐的方式。 李松:我们当然不能静止僵化地看待传统文化,它一定是动态的变迁的借鉴的。我们对外来文化要借鉴,但不能借鉴得找不到自己。七夕是传统的接续,不再是直接传承了,因为它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淡化了,但在爱情方面,我们还可以进行很多有意义的解读。中国人对爱情是很有见地的。我们为什么要叫做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至于怎么过七夕,首先,我愿意每年采取一些实际行动去纪念它,强化它,不仅强化自己,还要影响周边的人,把心得和感想与大家共享,看下七夕能做些什么事情。我相信创造力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其二,节日都是共享的,不是一个人关上门过七夕。如果大家都觉得节日应该一起干件很愉快的事情,我想七夕节就很了不起了。 4问:近年来,各地举办七夕活动热情高涨,不只是商家,许多媒体也围绕七夕争先举办相亲等娱乐节目。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孙建君:商家利用七夕作为发财的机会,却根本不了解文化产品跟普通产品是不一样的。媒体和商家是两回事,媒体比商家有思想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不是附庸那些浅薄的认识和思想。作为学术分子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大众想法和学术观点不是完全一致的。媒体主要是一个导向,把专家的认识传给社会。 肖放:这些活动对七夕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七夕节日知名度。如果没有传媒和商家,七夕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七夕的生命力就在于好多人对它关注。另一方面,它可能会把七夕的一些传统要素抽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功利的诉求,会削弱它一些传统的文化内涵,只是强调其中一些比较新奇的元素,利用七夕达到一个商业目的。商家和传媒不应该过度利用七夕这个资源,创新不能太离谱,应该想想怎样掌握好“度”,滥用只能适得其反。 李松:七夕这天去相亲,在文化转型中有它的具体意义,给现在的关系更增加一种浪漫色彩和道德规范。但是我反对媒体和商家把七夕节做成一种商业过程,反对把七夕节炒作成一个黄金节。我觉得节日更多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时间,节日从来不应该是一个商业机会。 5问: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对于七夕的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对此,您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李松:不仅是七夕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节日都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国家提倡我们保持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国家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提醒全社会、每个人、各级政府或者文化部门,都有一份责任支持和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于保护的具体措施,国家没办法一刀切,没法制定一个标准的七夕节过法,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具体措施要因地制宜,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现在我们都是城市化生活,搞个集体订婚仪式,那也挺好的。 孙建君:七夕不像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来确认。它是传统民俗节日,是跟民俗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现在有个提法,叫把过去的民俗“激活”,因为它还存在于老百姓心中。怎么激活?那就是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去过这个节日,比如湖北端午节赛龙舟,由农民自发集资开展,民营企业家买些礼品,政府不拿一分钱,但在治安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关链接 日本七夕节: 与爱情无关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太鼓阵阵,“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韩国七夕节: 重祭祀讲究饮食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

11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