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5

馋猫儿星星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帮我疗愈了一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马胖子666

已采纳

我知道深一层的疗愈已经结束了,因为在恰当的时候,听佟老师说到源自本能的“滚”。 北京疫情反复期间,我是五行针灸艰难的第二十期的学员。课程期间我几乎全套扎了一遍,AE、夫妻不和、任督不通、脾到心的阻滞。身体似乎并没有我期待中惊人的改善,但灵魂知道,身体的疗愈开始了。 忘了课程的第几天,这个身躯又到了连呼吸都累的状态。头一天扎了夫妻不和,第二天并没有多大好转。在大家练习的空档,佟老师走向我,我坐着摊在椅子上,椅子摊在墙上,内心觉得这样才有些许的支撑。他抓起了我的手,另一只手来搭我的脉,诙谐的说了句,“咋啦,要挂啦?”那一刻,我的灵魂被触动了。 想起这么多年看大夫的经历,我带去一个病恹恹的身体,他们给我治病。从民间大夫的小诊所,到北京大医院的诊室,我的自我一直是萎缩的,我不能太好奇,不能问我得病的原因,因为会耽误大夫给下一个病人治病。他们要么冷漠,要么忙碌,要么告诉我,你这都是小问题,不要紧的。 从来没有在哪个大夫那里被看到过,我的这个灵魂是痛苦的。 佟老师并没说懂我,理解我,他只是准确的描述了我的状态。 我觉得被看到了,被理解了。 观察并描述现象,这可能只是一个技巧,但在这个技巧背后,我感受到一颗敏锐又慈悲的心。 我看过很多的中医大夫,也许不是他们医术不好,而是我没有到要被治愈的时候。我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没有觉察,也不知道真正健康的标准,无知无觉中,我没给过自己的身体关照,也没给过大夫耐心,当然他们也没有耐心给我。也许我的病就是在等待五行针灸的疗愈,而且疗愈是从“心”开始的。 下面会有一些治疗过程的流水账,三次针灸过后,我和老公收获了人生新的一轮希望。 2020年6月26日,我给老公约了佟老师的号,到7月11日扎第三次针,我觉察到老公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原本只能看到黑暗,在其中翻腾的他,开始跟我分享社会的光明,人性的美好。这天佟老师治疗完最后一个患者,我们一起吃了个饭。他跟我们分享了关于本能的体验和练习。他说有天给一个患者搭脉,本能的他的内在有个声音说:“滚!”。我的记忆可能会有偏差,记不清楚那个声音是想让患者滚,还是想让患者的病气滚。但是这个“滚”字,我深深记下了,引起了之后将近10天的灰暗的体验和即将要来的深层的疗愈。 7月8号我在王桓大夫(我喜欢叫她桓桓)那,做完第四次治疗,在之后的某一天我感觉我的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灰,人生无望。老公上班前,我莫名其妙的流着眼泪说:“我突然觉得活着没劲了”。他问了我一个世人不太能接受的问题:“那为什么你不去死呢?”我说:“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过去这一段,我的状态还是会回归正常的。”我接纳了老公的回应,虽然我并不喜欢,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是他多年的困扰。 我的本能要我积极自救,假装正常的去社交。7月13日,按时赴约去见了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在车上我看着这个有点阴霾的天空,突然想到这个状态像极了“夫妻不和”,脉象也非常符合。7月15日,我和另一位咨询师朋友约会,我和她讲了我的世界里蒙着的那层灰,我讲到了关于“滚”的那个部分(详细的内容在后面),但感觉并没有好起来。 7月16日,上午我在办公,猫咪迈着优雅的步伐,走到了我的电脑前,我知道它想要抚摸。我感觉很厌烦,故意把椅子往后推开,离它有一点儿距离,它趴在桌子上用前爪来够我,又小心翼翼的害怕自己从桌子上摔下去。我又忍不住看着这一幕大哭。回到了5岁那年, 我小心翼翼的讨好妈妈,但是总觉得我永远都抓不到她。 这个发现把我的委屈又翻腾了出来。哭完了,打起精神我决定去上课。但是这个发现和引起的情绪暗流涌动。我有惊诧,有不解,有指责,在我个人成长的这些年,这个议题已经过去了,现在怎么又被翻出来了?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难道根本没有进步吗?! 终于到了17日,我进了诊室就开始发牢骚,这个星期我如何度过灰暗的人生。我的委屈也倒出来一些,桓桓就在那倾听着,把手搭在我的胳膊上,支持我度过情绪激动的这个时刻。我又聊了关于“滚”的部分,然后扎了夫妻不和,做了第五次治疗。 我告诉桓桓,其实在这最糟糕的一个多星期里,偶尔还是能抓到生命中的一丝美好的。我能感觉到慢慢在变好,疲惫的时候慢慢减少,生物钟慢慢正常,起床时间从8点多,慢慢回归到6点多。早上起来了去站站桩,感觉下肢的气还是充足的,虽然被卡在了胸口,但走起路来轻松了一些。 18日 在我管理的读书群里,已经第二次犯错了,又丢掉一些学员的问题。第一次丢掉的时候,我说“你看我就是个废物”。当第二次发生的时候,我开始接纳并觉察“这是怎么了?”。我表达了歉意,同时对于没有继续自我否定,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调整,表达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当我犹豫着要不要按下“发送”的时候,我的眼泪又来了,我怀疑我是不是值得的,但是也因为想到要欣赏自己喜极而泣。我觉得需要做一次心理咨询。晚上,老公握着我的手说:“你是值得的!”我感动的又哭了。 19日 老公非常配合的给我腾出了空间,让我可以安心的咨询。他特意给我送了一包纸巾,知道我一定会哭的稀里哗啦。没说几句话,我的眼泪和情绪就来了,我滔滔不绝的说着、哭着,根本没有能力去看老师。说到我的几次哭泣,抓妈妈而不得的感觉,关于“你要挂啦”的玩笑,关于我对身体那么多的歉疚,我从小习惯性在利用它博得妈妈的关注,又指责它那么矫情。哭的酣畅淋漓…… 关于“滚!”的部分,我想要在这里做一个详细的阐述。 09年和老公在大学校园相识,到2017年,我们吵了将近8年。老公有很多的委屈,感谢他的坚持,我们依然在一起。17年中旬,我开始有了一点点的觉醒,内观回来,下半年我们没有吵过一次架。 觉醒以前,是我有很多的创伤想要被治愈,而老公自然成了那个我心目中要疗愈我的人。当他做不到时,我们就开始不断的争吵。后来我学会去觉察自己,学会要为自己负责,学会要为我们的关系负责,我学着要接纳他的痛苦。我假装自己是个妈妈,想陪着老公再成长一遍。 慢慢老公开始放松,开始和我讨论很多以前不能讲的话题,开始愿意接纳我的建议,开始慢慢信任我,这样持续了4年的时间。然而老公还是说,我还不能完全放松,因为还是会担心你的情绪会有波动,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暴发。我说没关系,我知道我还没经受住你的考验,我们慢慢来,你会看到我的接纳和平静。 就这样,我不断练习让自己接纳,无论他怎么颓,我倾听他,无论他怎么丧,我陪着他。我积极的寻找方法,帮助我们的关系能够更加顺畅。我邀请他陪我一起做萨提亚家庭治疗,我鼓励他做任何喜欢的事情,支持他买任何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也是值得的。 转折发生在课程期间,我的愤怒又回来了,我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我接不住了。我开始在他丧的时候哭,在我不接纳的时候生气。然后“滚”来了,自从听佟老师说完这个字,我的本能被调动出来了:“滚!我不想接了”;“滚!我不想撑了”。在这以前平静的海平面,我以为那是我修炼的结果,应该成为我的常态。 和老师说完这些,我开始委屈的深深的哭泣,我委屈我的身体太久了,我压抑我的灵魂太久了。我强迫自己太久了,我自负的以为我能接纳一切太久了。 老师说,我以为你找我是想要离婚。被说中了早上的一个念头,我又开始哭,很委屈的牵扯着五脏六腑的哭。“去年8月,你老公的状态最少是中度抑郁”。我失心疯一样哭着哭着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老师问我,“你的眼泪在说啥?”“我终于知道这些年为什么过的这么小心翼翼了,原来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直在陪伴一个中度抑郁的病人。”而现在,我知道老公走出来了,他是多么的有力量;我陪着他走出来了,我是多么的有力量。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又经受住了一次考验。 “关于你的状态,有个说法叫‘’翻病’,当我们和身体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以前的症状会再次浮现出来,这是一次深层的疗愈。”这是本次咨询的结论。 20日 早上我决定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他曾经是个中度抑郁的病人,而没有做测评是个好事情,因为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对他并没有帮助。老公说:“瞬间觉得自己还挺牛X的,我居然真的是抑郁症,而且还走出来了。” 我们深层的疗愈结束了,我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后来我和家人、朋友聊起了这几天的经历,又得到很多的回馈。妈妈帮我回忆起,为什么我总有这么的泪水,因为我小时候不被允许哭泣。我敏感的朋友确认了这次疗愈的结果,她说听着我的声音里,少了很多卡的部位。另一位朋友说,去年的我,的确在强装自在,现在多了一份坦然。 佟老师给我的感觉,像隔壁家的哥哥,亲切,灵动又疗愈,感恩他看见了我疲惫的灵魂,而且释放了我压抑的本能。感谢桓桓给我营造了一个空间,承载我的情绪,倾听我、陪伴我。 我喜欢五行针灸的理念,要求每个针灸师从“医心的上医”或“医人的中医”做起,而不仅仅是个能医病的下医。 我喜欢心理咨询与五行针灸的结合,于我,这也许是最适合的一种选择。

心理咨询师帮我疗愈了一切

320 评论(11)

枫月絮影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派,他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是不可能与所有来访者的情况匹配的,而这一点,是由来访者的感受所决定。 当然,初次来访的几项重点,做到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 其一、虽然我们有时候会使用面质的方式,但在咨询中,无论是咨询目标还是治疗方式上的分歧,都是要以尊重来访者需求为原则。 其二,良好的接纳和倾听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不以自我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对方,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批评家。 其三,在初次咨询时,清楚的向来访者说明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也同样有利于倾诉中的安全感增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说在咨询中可能会有移情的部份,正确看待移情(爱情类移情除外),也有利于良好的咨询关系。正移情可以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增加信任感,负移情有利于抓住来访者情绪,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实在匹配度不佳,及时转诊,也是为来访者负责,不担误进程的职业操守。 无条件接纳你,让你如沐春风,就像又回到童年一样:你是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渴望被爱,时时刻刻需要被关注、被满足。所以你向咨询师投射了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咨询师接纳了你,向你投射了你“理想父母”,抚慰着你“内在小孩”的深层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通过回到童年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用爱去疗愈内在的恐惧,帮助“内在小孩”的成长,提升你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逐步走出痛苦的阴影。 具体来说: 1、双方建立良好的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核心,有是基石,没有这点,就没有一切。 2、尊重: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你的隐私、无条件接纳你。 3、热情:认真倾听你的内心。 4、真诚相待。 5、共情:体会你的内心世界,理解你的痛苦 6、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你。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大学毕业! 但是我觉得心理医生就好比是患者的内心!指望病人自己讲述不如你来引导他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一名好的心理医生要做到观猜说慰! 观:眼神,脸色,心态,行为举止。 猜:经历,身世,感情,心结。 说:用“观猜”来引导话题。 慰: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抚慰心灵。 心病自然用心医!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用你们内心的光明照亮患者内心的黑暗! 患者即便面对你们也很难打开心扉,打不开的心扉才是心病!如果都能主动给你诉说那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病! 谢谢你的邀请!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来访者)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你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形成心理意义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着心理深层次的互动,还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解决,可能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心理要素方面也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第二心理咨询师只有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把求助者当做一个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人看待,完整的接纳他这个人;从 情感 情绪上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关注与友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会谈和倾听中;以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来访者,不带假面具,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参照框架去理解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能让来访者感受到温暖、关怀、非评价性的态度,即心理咨询师传递出我愿意支持和帮助你、我重视你、我在意你的信息;不评判、不指责、不评价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来访者才能信任你,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来访者要不要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同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访者才会把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倾诉。第一点能在两三分钟的陈述中找到你的根源,第二点,取得你的认可后,确定需要改变的方向,制订出疗愈方案。第三点,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个心理卡点突破了,消失了。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师,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可呢? 做为一个咨询师要人格高尚,真诚,尊重、平等接待来访者。首先就要告知来访者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根据你观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构通,多倾听,适时共情回应,不评判,让来访者感觉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放松的,是你引领来访者 探索 自己的内心,自己领悟,不是你去帮他分析问题。如果感觉你和对方确实不匹配,做到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有关技术理论知识,遵循心理学有关设置规定,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业内叫来访者),消除症状,摆脱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优化个新,完善人格的职业。 心理咨询师为了咨询达到预期效果,也学过很过交流,谈话,倾听,众多方法技巧,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但在实际接个案,做咨询的过程中,好很多时候感觉来访者不相信自己,不认可,终止咨询关系,很难做一个完整,达到预期效果,来访者康复的个案,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不然来访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经历,更不会积极配合,那怎么才能让来访者信任配合,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包括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机制,发作特点和规律,给出科学,能具体操作的方法,方案。来访者觉得你能懂他,能说到他的心里,他肯定会积极配合。 但确实有例外,现在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认可咨询师,也能理解,觉得对,但就是不懂,不思考,所以效果不好,这种情况,把父母急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咨询,我的体验是: (1)专业,心理咨询师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的,在资质上受过良好的训练。 (2)人格,和谐的人格状态是能被感受到的,能给我舒服的感觉,创造安全的空间。都说舒服的感觉是情商高的表现,是向下兼容。 (3)真诚,尊重,而不高高在上的指责教导。 1.在跟心理咨询师见面前,请让其先提供他/她的本科专业是什么。 2.请其提供他自己的个人成长时长及被督导时长。通常各100个小时以上,才算合格。 3.职业受训背景,跟第一个不相同。这个主要是受训流派及相关经验。 4.见面后,看他/她有关特别提及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无伦理,莫咨询。 5.你个人对他/她的好感度。咨询师再资深专业,如果彼此不合缘,也会是无用功。 6.之后才是其他朋友说的共情、容纳这些。 首先要确认对方够不够格。其次才看优不优秀。 1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双向的滋养。 一次好的深度谈话,是受到对方邀请,并肩走进他的心灵花园做一次理性且又满怀 情感 。通过自己的敏锐、觉察、技术和语言与他人碰撞出一段有营养有深度的关系,在关系中改变他人,滋养自己。在这种深度谈话中,会收获到“心流”。当完全沉浸在一段深刻关系中,在陪伴对方踏入他心灵花园的一刻,略带紧张,诚惶诚恐,砥砺前行。然后,开始去体验一段人世间最微妙的 探索 之旅。深度交互的碰撞与感应,如琴瑟和鸣;人格 探索 的魅力与艰涩,如破土前的喷薄欲出。创造性的思维就出现在这适度的紧张和高度交互性的言语刺激之间,带来无以言表的美妙体验。碰撞产生的洞见,如蜻蜓振翅;交互产生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兴奋和充实感随之产生,甚至会伴随有如高潮体验般的心悸和眩晕。 2心理咨询师是所有行业中最不能像专家的专家,因为在那一个小时里,不能有任何一秒钟是属于咨询师的表达,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对方想要的,哪怕他想要的就是沉默。在这种关系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先进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装有最柔软的安全防护,甚至装有很多反射镜可以帮对方看见死角,对方完全可以放心地靠着你,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才能轻松地去搭一座桥,那座桥能助他达到另一个自我高度。 3来访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层的伤痛关系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所以他只能用行为让与他交往的人也感受同样的伤痛,以期寻求理解,这就是移情。这一切都在咨询关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得发生着。而所谓的一对一的深度帮助,就是通过咨询师的深刻觉察,意识到对方带给你或者他周围人的此类潜意识的移情行为和语言,然后帮助他表述出他的需要。改变,或许就从真正被看到需要的那一刻发生。 4长程的一对一咨询,很多时候更像和小孩子捉迷藏。你明知道小孩子藏在哪里,你还要不停地四处找,不能直接揪出他;你要假装在附近绕圈圈,制造出一些快要找到的紧张气氛,否则小孩子会觉得 游戏 玩得不痛不痒,还会无聊地大叫“我在这儿”。咨询的进程也是如此,心知肚明的核心问题,不见得一上来就直击目标,对方没做好准备,也不会接受。你要迂回,但又不能离题太远,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你要始终从各个维度一下一下地啄开他那个伤疤附近的硬壳,让他不至于疼到跑掉,却又始终有些异样的微痛感。当有一天他做好准备时,你要敏锐地感知到他那一丝丝想要被你击破核心的渴望,精准地拿下,让对方有一种快乐被俘的感觉。很多待人做事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区别在于,说与不说,怎么说,何时说,说得让人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朋友的区别。 5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人格的赤诚交往。咨询师能够传递出对方在人格基底层需要的那些力量。比如无条件的爱,高品质的陪伴,稳定且有力量的关注。这些传递如果建立在技术上,可以拆分成“共情”术,“倾听”技术,“分析”技术等。虽然通过技术也可以传递,但对方接受到的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无懈可击,但也无动于衷。只有你活在那种状态中,活在自信,活在真诚,活在力量中,你才能真的传递至对方的人格层面。 6思想在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之间总能自由与跳脱。咨询师陪伴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咨询者需要有思考的心智成长,同时也需要有 情感 的烟火生活。雅中带俗,可以资智,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25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