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1区14号
一、那些走过的弯路 大学时最喜欢的课是曾品元老师讲的《庄子》,虽然在我们专业课里学分占比很少,但却是我最用心的一堂课,可惜当初做的厚厚一沓笔记随着工作地点变动搬家弄丢了。 似乎一切的巧合也是冥冥之中,自从弄丢了这门课的笔记,我也弄丢了自己。 大三那年,课后施老师苦口婆心的劝我考他研究生,他描绘了很好的前景,你就跟着我西方文化,回头当个英语老师也很不错的,老师语重心长的劝导画面历历在目犹如昨日发生的事情。非常戏剧的是,不知道是天气太热还是如何,老师说完这句话我晕倒了,被同学扛回宿舍,还记得这个好心人是王凯。 后来我跟老师说,想先出去看看世界,等我看明白了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了再考也不迟。过去几年里,我经常回想起来这件事,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傻呀。 后来,我出来看了世界,发现世界真的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老师是对的,但也不全对。因为他指出了一条不算坏的路,但是对于我而言,可能还会有适合自己的选择,然而,不管怎么说,多读书是不会吃亏的。 后来的后来,我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边工作一边考全日制研究生,后来的后来,我一鼓作气脱产考,结果是研究出了一个“建设银行”,一切化为泡影。 我那么努力地折腾,就是为了走来时的路,然而,那条路已经与我无缘。 二、所有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 前阵子和大学室友吃饭,聊起了这些年的折腾,我们不约而同的想起曾老师在讲道家思想的时候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如果一件事情对你很难,可能它并不适合你”。 如果没有上过老师的课没有领会道家的思想,我们会觉这是多么消极的一句话,现在的鸡汤文学不都鼓励人要迎刃而上、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吗?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领会了老师所要表达的内涵。庄子首篇《逍遥游》中写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用四个成语概括“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老师的意思并非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顺应自己的天性、脾气、优势,还要结合时机,简单来说也就是扬长避短、顺应时机。 木桶原理适用的是一个团队,但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你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优势而非劣势。有没有发现那些获得较大成就的人往往他们都不会去苛求全面发展和完美,而是专注自己的优势,面面俱到也就没有了专长,一个人优点够突出,足以让人们忽略他的不足,那点微不足道的不足恰恰增加了几分生气和可爱。 三、看过世界、发现自己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复盘自己,知道自己身上一堆毛病和缺点,但是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勤于自省并积极寻找力量和资源指点迷津。一个人的认知和格局还不足解答自身的迷惑时,要善于借助外力。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付费请了一个职业规划指导师Eva来协助我进行复盘和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Eva是一家民营上市企业的HRVP,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无论在任何方面,她都比我阅历丰富,我相信会她带领我发现新的世界和更多可能性。很多时候我们错失一些机会,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在自己的层面看不到、接触不到,那也就自然不会创造新的可能。 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的心里,职业规划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其实都只是个摆渡人,带领我们去发现自己,他们并不能给我们明确的答案,只是这个过程中自己发现了自己。 去年年尾做的咨询,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一半没做完,但是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答案,并在身体力行。这个答案五年前我脑海里时常浮现,但并不坚定也没实践,或许是时机不到? 2020年尾我见了很多久违的朋友,有些一年没见,有些三年没见,有些五年没见,最后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和陪伴我八年的闺蜜一起跨年,我跟她说,你是我今年见的最后一个,我不想拖到2021年,所以特意赶来了。2020年的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到我的另一个人生导师,这个遗憾,我想继续留着,相信他会理解的。 我跟大家说,2021年,不约!因为我要专注自己喜欢的事,真正的朋友不管隔了多久,我们想见时都恍如昨日,时间和距离并不能减少彼此的默契和共鸣,因为我们始终怀抱着同样的情怀和信念,这就是朋友。 2021年第一个月,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弹指一挥间一天就过去了,但是感觉内心丰盈而有力量,我想是找到了丢失的自己。 如果没有这些年的蹉跎,我又怎能坚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走错路发现世界,走对路发现自己,Eva送给我的话我铭记于心。 最后,我借用最近老师教的一句话来和美好的夜告别: 一个真正有品牌影响力的人,他敢于剖析自己和反省自己。他知道人人都有缺点和阴暗面,所以他允许自己有不足,但是他不会逃避,敢于直面这些。当接纳和面对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光明起来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