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风光
(一)为什么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心理学让我重拾了内心的力量。回首我的个人成长之路,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前提,甚至关系到生理的健康。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让我们心智更加成熟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人格更加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这是一项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助人自助的职业。特别是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从满脸愁容,眉头紧锁,到眼神中散发出自信,有活力的神采时,这更增强了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一定能用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惑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成为一名合格而高尚的心理咨询师。 (二)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的情绪问题是否会被明确并得到解决? 在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过程当中,我越发明白,情绪本无好坏,它就像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只是为了给我们捎来一个讯息。如果这个讯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收到,那么它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因此,虽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一定会遭遇情绪事件,但是我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通过情绪事件,觉察自己,从中拿到那份让我人格更趋于完善的“讯息”,而非被情绪裹挟,带入情绪的漩涡。 (三)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优势? 1.能够虚心好学。自从接触心理学以来我从未间断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提高。在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同时,我接触了家庭系统排列、意象对话等一些治疗手段,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 2.能够尊重他人,具有同理心。有人说那些不请自来的帮助,其实是最大的不尊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很多差异。我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从生命的角度去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别人,也不能在脑海中预审预判来访者的心理动机,而是时刻以来访者为导向,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3.具备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个性品质。在心理健康的状况下,我的感情丰富且稳定,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且为人随和有亲和力。 4.我具有稳定的人格特质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可以成为来访者的榜样。 (四)我的从业期待1.期待来访者能够和我建立良好的关系,达成充分的信任,向我敞开心扉。 2.期待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我的帮助下,能让来访者看到自身的力量,让他们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3.期待心理健康在社会上得到更多的重视。在现阶段的中国,依然有很多人没有足够重视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悲剧。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让全社会都增强关系心理健康状态的意识,使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五)我如何处理对于自己工作的赞许和责难? 我曾经生活在别人贴给我的标签里,当我接触心理学,我的内心力量慢慢增长的时候,我觉得我不再是那个标签,我就是我自己。当别人赞许我的时候,并不代表我比别人高明许多,可能仅仅代表我这一句话说得合适,或者这件事办得漂亮,甚至这种赞许和我本人无关,也可能是他为了和我建立良好的关系违心的讨好;当别人责难我的时候也是同理。看到这些,我就不会盲目乐观或者自怨自艾,而是抽离出来,冷静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想也唯有这样,才能让我更加成熟,才能让我的人格更加趋于完善,也更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态度。 心理咨询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与人沟通,沟通过程必然带着咨询师的鲜明特点和艺术的方式,依托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生活积淀,借助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才会更好地支持来访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并非易事,必须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在生活中丰富自己,觉察自己,做到身心合一,我必然会持之以恒地走在这条路上,我的生命也会因为这条路而更加美好。
DPWX遁遁
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这个任务的完成中,咨询师要有耐心、恒心、爱心、信心、诚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尊重求助者,把他们看做一个有自尊、有自主权利的人,不能把他们看成病人.第二,要有足够的同情心,要能理解他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作病人.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能等待,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求助者没有按照咨询师的要求去做而发怒,要能容忍求助者的缺点.第四,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要能容忍他们的反复.第五,咨询师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不能在求助者面前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smilejune521
行业前景: 随着《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出台,心理咨询师被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这也是中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与传统职业相比,心理咨询师更具人文关怀和发展潜质,堪称充满风险和挑战、有着广阔发展空间、较高社会地位和较高收入的职业。虽然目前心理咨询师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是我国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却奇缺。保守估计,我国目前大概有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专业人员却只有几千名。 报考条件: (一)心理咨询员(职业资格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虾球麻麻
零基础,也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
如果您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或者说您从来没接触过心理学,您也不用担心:零基础,有两种形式。
第一报考培训班,系统全面地学习,这是比较推荐,对心理学的学习和自身成长会比较大作用。另外,心理学中的大部分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心理学来源于生活,相信经过专业培训之后,零基础也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的。
第二,自学,不过这就需要超级强的自控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了,能够吃透书本,抓取重点考点,自学比较适合学霸类型的零基础考试,最后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要多做题,多练真题。
爱延续泉泉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派,他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是不可能与所有来访者的情况匹配的,而这一点,是由来访者的感受所决定。 当然,初次来访的几项重点,做到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 其一、虽然我们有时候会使用面质的方式,但在咨询中,无论是咨询目标还是治疗方式上的分歧,都是要以尊重来访者需求为原则。 其二,良好的接纳和倾听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不以自我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对方,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批评家。 其三,在初次咨询时,清楚的向来访者说明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也同样有利于倾诉中的安全感增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说在咨询中可能会有移情的部份,正确看待移情(爱情类移情除外),也有利于良好的咨询关系。正移情可以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增加信任感,负移情有利于抓住来访者情绪,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实在匹配度不佳,及时转诊,也是为来访者负责,不担误进程的职业操守。 无条件接纳你,让你如沐春风,就像又回到童年一样:你是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渴望被爱,时时刻刻需要被关注、被满足。所以你向咨询师投射了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咨询师接纳了你,向你投射了你“理想父母”,抚慰着你“内在小孩”的深层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通过回到童年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用爱去疗愈内在的恐惧,帮助“内在小孩”的成长,提升你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逐步走出痛苦的阴影。 具体来说: 1、双方建立良好的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核心,有是基石,没有这点,就没有一切。 2、尊重: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你的隐私、无条件接纳你。 3、热情:认真倾听你的内心。 4、真诚相待。 5、共情:体会你的内心世界,理解你的痛苦 6、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你。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大学毕业! 但是我觉得心理医生就好比是患者的内心!指望病人自己讲述不如你来引导他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一名好的心理医生要做到观猜说慰! 观:眼神,脸色,心态,行为举止。 猜:经历,身世,感情,心结。 说:用“观猜”来引导话题。 慰: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抚慰心灵。 心病自然用心医!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用你们内心的光明照亮患者内心的黑暗! 患者即便面对你们也很难打开心扉,打不开的心扉才是心病!如果都能主动给你诉说那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病! 谢谢你的邀请!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来访者)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你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形成心理意义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着心理深层次的互动,还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解决,可能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心理要素方面也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第二心理咨询师只有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把求助者当做一个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人看待,完整的接纳他这个人;从 情感 情绪上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关注与友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会谈和倾听中;以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来访者,不带假面具,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参照框架去理解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能让来访者感受到温暖、关怀、非评价性的态度,即心理咨询师传递出我愿意支持和帮助你、我重视你、我在意你的信息;不评判、不指责、不评价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来访者才能信任你,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来访者要不要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同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访者才会把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倾诉。第一点能在两三分钟的陈述中找到你的根源,第二点,取得你的认可后,确定需要改变的方向,制订出疗愈方案。第三点,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个心理卡点突破了,消失了。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师,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可呢? 做为一个咨询师要人格高尚,真诚,尊重、平等接待来访者。首先就要告知来访者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根据你观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构通,多倾听,适时共情回应,不评判,让来访者感觉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放松的,是你引领来访者 探索 自己的内心,自己领悟,不是你去帮他分析问题。如果感觉你和对方确实不匹配,做到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有关技术理论知识,遵循心理学有关设置规定,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业内叫来访者),消除症状,摆脱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优化个新,完善人格的职业。 心理咨询师为了咨询达到预期效果,也学过很过交流,谈话,倾听,众多方法技巧,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但在实际接个案,做咨询的过程中,好很多时候感觉来访者不相信自己,不认可,终止咨询关系,很难做一个完整,达到预期效果,来访者康复的个案,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不然来访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经历,更不会积极配合,那怎么才能让来访者信任配合,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包括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机制,发作特点和规律,给出科学,能具体操作的方法,方案。来访者觉得你能懂他,能说到他的心里,他肯定会积极配合。 但确实有例外,现在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认可咨询师,也能理解,觉得对,但就是不懂,不思考,所以效果不好,这种情况,把父母急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咨询,我的体验是: (1)专业,心理咨询师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的,在资质上受过良好的训练。 (2)人格,和谐的人格状态是能被感受到的,能给我舒服的感觉,创造安全的空间。都说舒服的感觉是情商高的表现,是向下兼容。 (3)真诚,尊重,而不高高在上的指责教导。 1.在跟心理咨询师见面前,请让其先提供他/她的本科专业是什么。 2.请其提供他自己的个人成长时长及被督导时长。通常各100个小时以上,才算合格。 3.职业受训背景,跟第一个不相同。这个主要是受训流派及相关经验。 4.见面后,看他/她有关特别提及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无伦理,莫咨询。 5.你个人对他/她的好感度。咨询师再资深专业,如果彼此不合缘,也会是无用功。 6.之后才是其他朋友说的共情、容纳这些。 首先要确认对方够不够格。其次才看优不优秀。 1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双向的滋养。 一次好的深度谈话,是受到对方邀请,并肩走进他的心灵花园做一次理性且又满怀 情感 。通过自己的敏锐、觉察、技术和语言与他人碰撞出一段有营养有深度的关系,在关系中改变他人,滋养自己。在这种深度谈话中,会收获到“心流”。当完全沉浸在一段深刻关系中,在陪伴对方踏入他心灵花园的一刻,略带紧张,诚惶诚恐,砥砺前行。然后,开始去体验一段人世间最微妙的 探索 之旅。深度交互的碰撞与感应,如琴瑟和鸣;人格 探索 的魅力与艰涩,如破土前的喷薄欲出。创造性的思维就出现在这适度的紧张和高度交互性的言语刺激之间,带来无以言表的美妙体验。碰撞产生的洞见,如蜻蜓振翅;交互产生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兴奋和充实感随之产生,甚至会伴随有如高潮体验般的心悸和眩晕。 2心理咨询师是所有行业中最不能像专家的专家,因为在那一个小时里,不能有任何一秒钟是属于咨询师的表达,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对方想要的,哪怕他想要的就是沉默。在这种关系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先进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装有最柔软的安全防护,甚至装有很多反射镜可以帮对方看见死角,对方完全可以放心地靠着你,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才能轻松地去搭一座桥,那座桥能助他达到另一个自我高度。 3来访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层的伤痛关系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所以他只能用行为让与他交往的人也感受同样的伤痛,以期寻求理解,这就是移情。这一切都在咨询关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得发生着。而所谓的一对一的深度帮助,就是通过咨询师的深刻觉察,意识到对方带给你或者他周围人的此类潜意识的移情行为和语言,然后帮助他表述出他的需要。改变,或许就从真正被看到需要的那一刻发生。 4长程的一对一咨询,很多时候更像和小孩子捉迷藏。你明知道小孩子藏在哪里,你还要不停地四处找,不能直接揪出他;你要假装在附近绕圈圈,制造出一些快要找到的紧张气氛,否则小孩子会觉得 游戏 玩得不痛不痒,还会无聊地大叫“我在这儿”。咨询的进程也是如此,心知肚明的核心问题,不见得一上来就直击目标,对方没做好准备,也不会接受。你要迂回,但又不能离题太远,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你要始终从各个维度一下一下地啄开他那个伤疤附近的硬壳,让他不至于疼到跑掉,却又始终有些异样的微痛感。当有一天他做好准备时,你要敏锐地感知到他那一丝丝想要被你击破核心的渴望,精准地拿下,让对方有一种快乐被俘的感觉。很多待人做事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区别在于,说与不说,怎么说,何时说,说得让人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朋友的区别。 5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人格的赤诚交往。咨询师能够传递出对方在人格基底层需要的那些力量。比如无条件的爱,高品质的陪伴,稳定且有力量的关注。这些传递如果建立在技术上,可以拆分成“共情”术,“倾听”技术,“分析”技术等。虽然通过技术也可以传递,但对方接受到的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无懈可击,但也无动于衷。只有你活在那种状态中,活在自信,活在真诚,活在力量中,你才能真的传递至对方的人格层面。 6思想在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之间总能自由与跳脱。咨询师陪伴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咨询者需要有思考的心智成长,同时也需要有 情感 的烟火生活。雅中带俗,可以资智,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