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说0865
或是因为突发的事情,或是因为长期的病痛,可能在一阵昏迷醒来后,你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残缺了。在那一瞬间:
亲爱的,请别害怕,请你一定要相信,眼前的痛苦与黑暗终将过去。我们将给你带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你度过这段时光。
当然除了我们,还有你的家人朋友,你可以依靠他们,向他们诉说你的痛苦。请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本文共有以下 4 个部分:
01 当身体出现残缺时,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02 当伤残发生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03 若你身边的人残疾了,你可以......
04 如果有以下状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01
当身体出现残缺时,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会把我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先明白,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需要一个创伤修复的过程,不用苛求自己立即走入正常生活。
当经历重大伤残后, 我们的心理可能会逐步经历以下 5 个阶段(毕丽华,1995)
第一阶段:休克期 —— 在伤残发生的那一瞬间,一直到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会有惊恐、呆滞或麻木等反应。
第二阶段:否认期 —— 我们会否认意外、伤残的发生,并可能会处于
抗拒的状态,不肯配合治疗。
第三阶段:抑郁反应期 —— 当冷静下来后,我们开始接受自己失去了某些身体功能的事实,在这个期间,因为自身心理素质、外界的反应等因素,我们可能情绪波动会比较大,甚至变得抑郁。
第四阶段: 依赖反应期 —— 我们开始超乎寻常地依赖他人,以消除残疾带来的紧张感。
第五阶段:适应期 —— 慢慢地,随着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最后将走出痛苦,走进新的生活。
而在这五个阶段中,我们的内心会有一些重大的心理反应:
1. “别靠近我,别想伤害我”丨过度警觉,缺乏安全感
高度警觉、强烈恐惧是经历灾难性事件后第一个月内最普遍、最严重的心理体验。
在这段时间,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留意或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心情容易受到激惹,对相关事件或信息产生过度反应(例如,可能产生过分的惊吓反应)(伍泽莲 ,何媛媛,2009),这时,我们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拒绝他人的靠近(杨昭宁, 杨静, 谭旭运,2012)。
这些过度的“警觉性反应” 可能会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让我们感到心疲力竭,进而导致健康受损。
2. “不,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丨否认事实,难以接受
我们会否认自己出现了生理缺陷,不接受眼前的事实 :(马洪路,2002)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很难理性地去看待一些事实和现状。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初期能对我们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帮助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等情绪,但在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阶段,坚持“否认” 可能会影响后续进展。(毕丽华,1995)
3. “怎么办,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完了?”丨焦虑不安,无法自拔
在巨大的冲击下,我们可能会陷入持续焦虑中无法自拔:(马洪路,2002)
4. “不去回忆就不会那么痛”丨选择遗忘
分离体验是我们在创伤后几乎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简单来说,就是遗忘过去发生的种种,冷漠地回应他人,以此回避创伤。(赵冬梅, 申荷永, 刘志雅,2006)
在分离体验中,我们试图在认知和情感上远离创伤,这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似乎不去想不去念,就能不痛苦、不在乎,我们把自己从痛苦体验的经历中分离出来,切断生理缺陷与痛苦之间的联系。
当这种分离体验更加严重时,我们可能会过激地切断自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5. “那辆车又朝我开来了!”丨不断闪回的记忆,不断重复的痛苦(董强利, 叶兰仙, 张玉堂,2012)
对于发生意外的场面,我们可能会在事后难以回忆,遗漏掉重要的情节,前后矛盾,甚至完全遗忘。
但也可能会时不时出现闪回:当时的经历活生生地闯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反复地、无法回避地再次体验 。(Parry & O’ Kearney , 2014)
这段时间,我们也会常常出现梦魇、惊恐、注意不集中等等症状。
6. “能不能一直陪着我,不要走”丨很想依赖一些人(毕丽华,1995)
这是一段依赖反应期,会有一个人或一个事物,TA 的出现与陪伴让我们获得安全感,而这段时期多出现在功能恢复或功能代偿阶段中。
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其实是想要取得一种 “ 假托” ——让我们可以将病痛分担到被依赖对象上。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心理可以减轻我们的紧张负荷,但长期的依赖是不利于恢复独立生活和康复的。
7. “虽然不完美,但我康复了,回归生活”丨接受事实,努力康复(毕丽华,1995)
经历了前面很多心理波折后,或许我们开始慢慢冷静下来,接受自己的缺陷,井然有序地进行康复和治疗,在陪伴和关怀下慢慢变好,并走向新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说是完全度过了心理、生理危机,向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02
当伤残发生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1. 放下自卑,给自己一些信心和改变的动力(刘继茹,1998)
我们可能会有点嫌弃这个糟糕的自己,可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残疾并不意味成为弱者,一蹶不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到:
这种弥补可以有两个基本途径:
(1) 攻克功能不足器官的弱势。如通过康复治疗减缓病症,体弱者加紧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等;
(2) 发展其他的感觉技能来弥补。例如失明者会更依赖听觉触觉做判断,除了视觉外其他的感觉会更加敏感等。
2. 适应生活,积极用行为去做改变(陈建文,王滔,2003)
现在的我们,可能在一些方面与之前有所差距,因此我们处事更应该小心谨慎。这既能保护我们的心理不受打击,更能帮助完成新的适应。
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处理问题,克服问题。
在这个有点艰难的阶段,我们可以时不时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评估,
3. 寻找合适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确实,身体的缺陷会让我们的学习出现种种障碍,但我们仍然可以期待未来。比如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许会有奇妙的体验和结果。
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行动不方便的话可以打打桌球、练练上半身的瑜伽等等。这既能提高免疫力,又可以增强自信心,是康复阶段的不二选择。(郭敏刚,吴雪,陈静.,2007)
4. 学会倾诉自己的痛苦,会好受一点
倾诉可以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向亲密的人诉说,或是记录在日记本上(于海波,张进辅,2000)。
找到一个合适的情感宣泄渠道有利于舒缓身心,让我们冷静下来,更好地面对生活。
5. 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换,勇敢面对(宓忠祥,2001)
残疾的出现可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出现这样的变化:
我们或许活动无法自理,生活受到限制;或许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远离社会,仅和家人、医护人员打交道;我们的家庭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伤残面临经济问题、家庭关系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尝试着完成角色转换,比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参与心理剧的表演等,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心理体验,尝试着完成对当前“残疾者” 这一角色的认同感。
这有利于帮助我们尽早建立正确的预期和认知,积极发现和开发自己其他方面的潜能,使其成为今后参与社会活动、树立自信心的心理支撑点。
03
若你身边的人残疾了,你可以......
1. 呵护 TA 敏感的心
由于生理缺陷,TA 将有可能接触更多外界有意或无意的负面评价,而面对这些消极的社会反馈信息,他们会变得敏感脆弱,害怕被拒绝。(李文涛,谢文澜, 张林,2012;谢文澜,张林,2013)
因而在陪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与TA 关心,尽可能地满足TA 的要求。
若敏感的TA 不希望过分的关注,请注意不要进行以下几种关心:
(1)频繁地询问TA 好一点没有 ;
(2)禁止TA 的一切活动包括那些医生允许尝试的训练,让TA 只能休养在床 ;
(3)过度地表扬TA 的进步 。
希望你能够再耐心一点,让TA 感受到足够的温暖。
2. 给TA支持,陪TA一起解决问题
你可以陪在TA 身边,用这几个方法帮TA 进行适应和恢复:
(1)关心TA 现在生活中遇到些什么问题?帮TA 提炼其中的核心问题,例如活动不便、疼痛等,先把问题聚焦,再和TA 商量解决方法
(2)建议TA 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找到舒缓心情的方式
(3)让TA 想想如果彻底康复后,生活会产生什么变化,现在又能为这个目标做些什么(贾书磊,2017)。
3. 给 TA 足够的家庭支持 ( 成君,1997)
家庭的存在,对 TA 的心理健康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残疾的TA 可能会产生自卑及抑郁情绪,如果你是TA 的家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给TA 足够的尊重和关心。
比如空闲时间多陪伴TA,不要给TA 过多生活的压力,可以向TA 描述未来美好的图景等。
04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残疾后有以下状况,
请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医生的帮助
(伍泽莲 ,何媛媛,李红,2009)
1. 在已经安稳的情况中表现出过度警觉,把身边的一切都当作是可能的威胁
2. 完全切断与他人的正常联系,封闭自己的内心
3. 注意力不集中,莫名地打人、吵架
4. 重复地感受到当时意外发生的场景,无法平静心情面对现在的生活
5. 出现与原病症无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变化,如语言不利索、四肢莫名颤动等
6. 被记忆困住,时而忘记受伤的事件,时而又觉得所有的事情都跟这件事有关系
最后我想对每个受伤的你说,或许前面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请不要放弃,请让爱和自我接纳陪伴着你,走遍人世间那些更美好的风景。
- The End -
参考文献:
毕丽华. (1995). 缺陷心理学初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 90-92.
伍泽莲, 何媛媛, 李红. (2009). 灾难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创伤心理的根源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7(3), 639-644.
杨昭宁, 杨静, 谭旭运. (2012). 聋生安全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9), 18-23.
马洪路. 残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7): 2508-2509.
韩启放. (1994). 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
赵冬梅, 申荷永, 刘志雅. (2006).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4(6),895-900.
董强利, 叶兰仙, 张玉堂. (201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危机干预. 精神医学杂志, 25(1), 72-74.
Parry, L., & O'Kearney, R. (2014).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intrusive memori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Memory, 22(4) , 408-425.
施琪嘉. (2010). 心理创伤记忆的脑机制及其治疗原理.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05(4),242-245. 刘继茹. (1998).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3), 61-63.
陈建文, 王滔. (2003).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4), 90-94.
郭敏刚, 吴雪, 陈静. (2007). 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0(2), 189-191.
于海波, 张进辅. (2000). 国外关于倾诉效果的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进展, 18(3), 67-72.宓忠祥. (2001). 角色转换 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7(1), 34-35.
李文涛, 谢文澜, 张林. (2012). 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7), 993-995.
谢文澜, 张林. (2013). 残疾群体的污名效应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10),1531-1533.
贾书磊 , 冯琼 , 方小群 , 何朝珠 , 何雪莹(. 2017) 肢体残疾患者叙事心理康复的应用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2(10),1155-1157.
成君, 王革, 郑平, 李庆友. (1997). 家庭支持对肢体残疾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5), 311-312.
出品方 | 壹心理
本文编写 | 吕瑞怡
专业指导 | 黄喜珊
本文编辑 | 触角 张真Derek
也许你或者周围的人正在面临分手失恋痛苦、学习工作低迷、职业选择困扰、怀孕焦虑,甚至在重大疾病之下身心俱疲,接下来,我们会一一为你解答以上问题。
别担心,我们陪着你。
下期预告: 绝症篇
上期回顾: 被出轨篇 分手篇 怀孕篇 结婚篇
送哦夏季
沉睡花园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
沉睡花园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龚俊和乔欣合作已久的《沉睡花园》定档了,就在本月的13号和大家见面,在芒果卫视,这是一部浪漫爱情悬疑剧,沉睡花园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
刚进入12月份,就迎来了不少影视剧官宣定档的好消息,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近日,又有一部现代剧定档了,它就是龚俊和乔欣主演的《沉睡花园》。
据悉,该剧定12月13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
这部剧可谓是未播先火,早在选角之际,就备受全网关注,开机之后,每一次的路透照,都能迅速登上热搜,可见该剧的火爆程度。
该剧讲述的是一名资深的心理专家林深(龚俊饰)与自媒体博主肖潇(乔欣饰)特邀参加了一场综艺节目,两人因为意见不和,观念分歧从而互相看不对眼。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肖潇应邀成为了林深的助理,不得已两人只能一起工作,两人携手处理了不少心理案件,同时也找到了对方的闪光点,最后两人终成眷属。
这部剧的剧情和人设,算是比较有新意的,不再是“男强女弱”,也不再是“傻白甜遇上霸道总裁”,而是高冷男上司和热情女助理的人设。
但从这一点上看,就甩了多少傻白甜偶像剧,当然,相对于剧情,观众最在意的是演员。
据悉,龚俊出演这个角色,那可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龚俊出道多年,凭借《山河令》中的“温客行”一角,火爆全网,成功圈粉无数,跻身一线小生的行列。
外表俊郎,演技扎实的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枚妥妥的宝藏男孩,爽朗温雅的个性,为了积累了不少路人缘。
在这部新剧中,他出演的角色是心理专家林深,人设高冷,甚至不近人情,这一反差萌,倒是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乔欣能够在层层选拔中,成功出演女一号,看来也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说到乔欣的经典角色,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欢乐颂》中的“关雎尔”,唯唯诺诺的乖乖女形象深入人心。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她,却是截然相反的,爽朗、外向,笑容甜美,不折不扣的当代女性。
此次,她在剧中饰演自媒体情感博主肖潇,本身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小女孩,爱笑爱闹的个性,符合她现实中的样子。
目前,网传该剧暂定将于12月13日播出,虽然还未正式官宣,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不少观众期待不已!
大家期待《沉睡花园》的播出吗,觉得龚俊和乔欣这对CP如何。
要说今年发展最好的还得是龚俊,虽然播出的是压了一段时间的剧,但至少这个眼缘是刷到了,毕竟过时的剧就不要讲究那么多了,而且他一直忙着新剧,这就当上综艺了呗!
不过这一次可不是陈年老剧了,而是新鲜出炉的新剧,他和乔欣合作已久的《沉睡花园》定档了,就在本月的13号和大家见面,在芒果卫视,算着时间,好像也没有几天了啊!
不过就这部剧的题材来说并不是最新颖的,这是一部浪漫爱情悬疑剧,而且讲述的是自媒体情感公众号博主肖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林深,成就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杨紫的《女心理师》和赵丽颖的《谁是凶手》都是心理师类型的,龚俊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也是属于同一个类型的,而且大家都是悬疑片,只是针对的类型不同,所以下来三家分剧,你们觉得谁更胜一筹呢?
龚俊出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师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心理咨询师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而心理师是要负责治疗的,两者分工不同,不过看到龚俊出演,还是蛮有好感的。
他出道以来作品是不少,但是今年之前的剧不是客串就是配角,或则是网剧,因此大家对他的记忆点真的是很小,直到温客行的出现,才扭转了这个局面。所以他这段时间是真的努力,之前他还偶尔只播给观众提供一些笑料,如刘宇宁一样,在直播上为自己搞一点热度,但这段时间的他简直是没有时间。
行程一直排的非常满,拍剧都没停歇,自然这类型的剧也是他首次接触,从路透来看,林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外形是真的很温暖,虽然他的笑很浅,但是总给人一种安全感,或许是颜值带来的,也或许是他天生自带优势吧,总之很容易让大家接受他!
乔欣出演自媒体情感公众号博主肖潇,也是一个为了愿意为了自己的工作下血本的姑娘,虽和林深在一档节目上因观念分歧而结怨,但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工作,她还是愿意去林深的工作室学习,希望可通过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增强自己公众号的情感分析专业度。
现在生活不易,很多人因为长期工作压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疾病,需要缓解这种状况就需要文字,或者是吃药,或者是音乐,运动来改变自己,所以文字在一定意义上给很多人带来的不一定只是情感安慰,还是生活的出处。
以前看乔欣的剧,真的是get不到她的美,特别是看完《琅琊榜》一和二的时候,甚至觉得她有些丑。但这部剧却给大家很不一样的感觉,简单的一件白衬衫就已经美到天际,两人拥抱着一起做陶泥,感觉时间就停留在这一个吧!这一刻的她温柔,知性,甜美混杂在一起,却空前的诱人!
这部剧的男二是经超,话说经超今年的出镜率有点高啊。景甜的新剧《流光之城》里就有他,《欢乐颂3》也有他,等等还有一些剧,他都是悄悄的当了配角,但不得不说,每次造型出来属实有点帅,特别是穿上霸总的那一身,感觉气场可比男主大多了,希望他以后可以多些自己的剧吧!
孙铱出演女二颜洛,她虽然不太火,但是剧还挺多的,好的角色,坏的角色,她一直都拿捏的不错,对了,她的宝宝应该快生了吧!祝福她!
既然是浪漫悬疑剧,自然少不了浪漫时刻,这个女子亲吻,真的是甜到了,期待两人新剧早点开播,可以让大家大饱眼福哦!
今日,由芒果TV、湖南卫视、芒果超媒、华策影视出品,唐藩、张灼、周恩担任总制片人,赵卓琳、陈西笑担任制片人,蓝白色编剧,臧溪川执导,龚俊、乔欣领衔主演,经超、孙铱、张铎、周奇奇、王泽轩等主演的浪漫现代都市剧《沉睡花园》正式官宣定档,将在12月13日于芒果季风剧场甜蜜开播。与此同时,官方同步释出“爱情催化”版预告与“繁花”版海报,预告中龚俊与乔欣欢喜“对垒”,释出轻松治愈的爱情氛围,而海报中一众实力演员纷纷亮相,令观众对该剧期待值直线飙升。
龚俊乔欣首搭演绎浪漫甜恋
“学院派”vs“野路子”反差人设戳萌点
《沉睡花园》主要讲述了心理学催眠大神林深(龚俊 饰)与自媒体情感公众号博主肖潇(乔欣 饰)在一档恋爱综艺节目中“结怨”,后因肖潇闺蜜意外失踪,他们开始携手探寻真相。“学院派”心理咨询师林深与“野路子”明朗少女肖潇互相过招,从水火不容到彼此携手,然而一场埋藏已久的危险却慢慢靠近……两人在治愈来访者的过程中,也逐渐相知、相爱、相伴,最终领悟了爱情是二人并肩成长这一真谛。
“繁花”版海报中,林深、肖潇、范齐(经超 饰)、颜洛(孙铱 饰)、邵宁(张铎 饰)几位主角在剧中的形象悉数曝光。不同背景中温柔渐变的色调与油画般的浪漫色彩,宛如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具象化,极具神秘感与治愈感,角色们身处其中各具魅力,细微表情与迥异服饰揭晓人物性格。“爱情催化”版预告中,林深和肖潇在一次节目连线中初次相识,从欢喜冤家模式的“对垒”到彼此靠近产生的甜蜜浪漫互动,欢乐治愈氛围尽显。从预告开篇那句“一个还是母胎单身的人,是怎么开公众号教别人谈恋爱的”到两人再次相遇肖潇欲拜林深为师,“学院派”与“野路子”的碰撞中超多有梗台词频出,搞笑乌龙不断。预告最后,“我想变得,特别的优秀特别强大,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等台词中,既暗含“沉睡夫妇”双向奔赴的甜蜜爱情,也揭秘了两人携手并肩成长的相处模式,高频撒糖让观众一窥爱情的美好。
剧中,龚俊饰演的“学院派心理大神”林深,思想沉稳睿智,他擅长控制自己情绪,喜怒哀乐极少受外界人或事物的影响,实则是个体贴周到,钟情专一的男人。此前,龚俊就凭借多部热门影视作品备受观众喜爱,阳光又温暖的形象极具可塑性,此次饰演林深一角,必将为观众带来加倍惊喜。乔欣饰演的“野路子”爱情专家肖潇,性格积极乐观、不服输,看起来有很多爱情理论知识,实则是个“母胎solo”,渴望一场真正的爱情。此前,乔欣在多部作品中凭借细腻演技备受好评,这次她将如何诠释角色的复杂心理,令观众十分好奇。该剧作为龚俊、乔欣首次搭档,暖心理性林老师与元气少女肖潇的“反差萌”直戳观众追剧爽点,预告中二人不断加码的情感互动,让人不禁对这段爱情故事的展开充满好奇。此外,两人还携手一众实力演员,经超、孙铱、张铎、周奇奇、王泽轩等人加盟,令人对剧集的最终呈现充满期待。
单元式展开聚焦都市情感话题
少女心与好奇心兼顾满足观众追剧爽点
与常规的都市情感题材不同,《沉睡花园》的内容呈现兼顾着女性观众群体的少女心与好奇心。“学院派”与“野路子”的人物设定让剧集矛盾冲突天然存在,一个理性思考、生活如钟表般精准无误,一个热情活力、处处主动,他们将如何过招,又将如何从水火不容到携手共进,高甜互动日常必将满足观众的甜向刚需,爱情中的浪漫神秘细节悉数展现。在高甜情感故事中,该剧更融入了吊足胃口的悬念点与都市情感话题。剧集以单元故事促进主线发展,涉及恋爱中的控制欲、网络杠精的相亲障碍、私生饭的“被爱妄想”、智斗PUA渣男等等不同角度的生活镜像,兼具可看性的同时极易引发观众共鸣。话题中深刻探讨着当今社会人们心理压力的来源,化身“情感翻译官”引导大众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传递积极乐观的正能量,温暖治愈观众心理,指引人们从心出发,促进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极具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由打造多部爆款剧集的华策影视重磅出品,公司坚持“内容为王”,“质+量”双优组合,为剧集奠定品质基础。据了解,该剧由著名青年作家蓝白色担任编剧,其以刻画男女主之间的细腻情感互动见长,擅长各类不同故事题材;臧溪川担任导演,其执导的作品曾获得第二十一界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更在釜山电影节、都灵电影节和马拉喀什电影节中揽获奖项。此次《沉睡花园》集结超强班底,必将为观众带来一场浪漫又神秘的追剧体验,12月13日正式开播,敬请期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