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5

君君仅仅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常用话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终于改了名字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考试工作常见八大技巧

总之,探讨的艺术在于启发当事人独立思考。其中心理咨询员不求说教他人,但这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员在探讨当中要采取被动、消极姿势,完全认同当事人所讲的每一句话。与此相反,心理咨询员要学会以提问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来加深当事人对面临困难与自我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终而启发当事人开阔视野,加强自信,发展自我。

六、质问

质问(confrontation)指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当事人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伊根认为:质问已日益成为心理咨询的核心部分,它促使当事人发现其言行中的种种自我挫败表现,并努力加以克服。

在实践中,心理咨询员常通过提问、反问与深入的讨论来质问当事人思维方法中那些自我偏向、自我夸张与自我挫败的倾向。由此,质问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而在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在这当中,人们应该注意到:质问要以尊重为前提,以同感为基础,它力图给人以态度诚恳、言之由衷的感觉,而不是态度生硬,强词夺理的感觉。所以,质问的艺术在于使当事人超越心理咨询员的提问,自发地认识到其认知与思维方法中的偏差,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质问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推动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要力戒主观武断、强加于人的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提出:心理咨询员在提出质问性的问题时,应该首先问自己你这样做是出于关心对方或是出于想惩罚或压制对方。因此,质问力求问而不审、制而不压,以推动当事人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悦纳。

七、行为操纵

行为操纵(behavioralmodification)指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向善的努力与否所予以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学习与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藉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体地说,心理咨询员要善于发现当事人在认识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当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当事人不断成长。由此,行为操纵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向善的努力。

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换言之,在心理咨询条件下的行为操纵,以正面鼓励与正强化为基础,对当事人的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与自我发展的努力予以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

例如,当一个心理咨询员帮助当事人认识与克除其行为中的自我挫折意向时,他应及时注意与肯定当事人力图突破自我束缚,认同自强人物的种种意念与努力,使当事人挣脱自卑自怜的控制,重拾自信心。由此,心理咨询员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支持者。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员的正面鼓励他人会强化当事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

八、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指心理咨询员通过与当事人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推动当事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努力。伊根认为,心理咨询员在当事人面前有效地披露其个人生活的有关经历、行为与情感已成为心理咨询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咨询员在运用贯注、倾听、沉默、探讨等技巧中所表达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体态等都是自我披露的间接表示。在这层意义上,自我披露可传达心理咨询员的关切,缩短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在情感上的距离,增强两者的情合。

此外,伊根还认为,自我披露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模仿功能,一是挑战功能。其前者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当事人分享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与成功经历来激励当事人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挑战,更好地成长;其后者的意义在于推动当事人更具体地探讨其生活中所遇困惑与挫折的特性,更切实地寻求其自救良方并挖掘个人的潜力。由此,自我披露也是接纳与真诚一致的表现形式。

但自我披露不宜过分使用,那样不但会混淆心理咨询的核心与目标,也会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产生不必要的错觉与误会。事实上,自我披露是心理咨询界最富争议的一项技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心理咨询员自我披露到底会在当事人心目中树立什么形象。有一派意见认为这样做会缩短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树立可亲近的形象;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这样做会使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成长产生偏见,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作用产生疑惑。总之,心理咨询界目前对自我披露尚缺乏共识,因此心理咨询员在其运用中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过分宣扬自我,忽视当事人当前困惑与挫折的特殊性,并避免将心理咨询员的自我成长当作心理咨询的中心议题。

总之,上述八个技巧是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沟通并帮助后者自我成长的常用手段。它们是心理咨询区别于一般社交谈话与生活咨询的指标。它们使心理咨询员得以成为可亲可近、可信可敬的化身。最后应当指出,由于心理咨询领域内流派很多,且争议纷纭,所以上述八个技巧并不代表心理咨询中的所有技巧,它们只是一般心理咨询中所常用的技巧。

心理咨询师常用话

129 评论(13)

vincent'sir

无所谓对错。学历确实不能代表什么 追问: 这位 咨询师 自己就在考学历。不代表什么他为什么要考,反不让别人考自己的专业? 回答: 有些工作需要学历,比如老师等。他也没不让你考吧,考不考是个人自由,只是说你学历高并不代表你工作能力强,公司会用你,还得靠自己的能力 追问: 我与他的关系是他吩咐,我做,他了解我,但说的话前后不一致(本题的补充只是其中的一点),我以前心理不正常从未追究过;我的工作很大可能以后在知识这个领域,所以学习对我是有用的,以后不太可能有 机缘 去公司。他也有病 才学 心理咨询 的,但现在我没事了(一个小孩的真话与赤子之心让我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却发现他把正常的我分解再 重组 成他设想的、设计走的全部是他走过的路,因此我怀疑他是水平问题还是精神有问题。咨询一年多来才发现这些,真的好惊讶!(我的 咨询师 是通过问问求助的免费咨询) 回答: 额,好吧,那可能是这个 咨询师 有问题(不能太轻信别人,有自主有自己的想法)。[读书对精神方面是很有帮助的,能增强人的 精神力 量。]。。。所以你的问题是? 追问: 我是不是被他治坏了?曾在 百度 心理咨询 吧咨询过,帖吧 咨询师 说“他不是在解决你的问题,他是在满足他自己”。我当时想有人帮助总比没人强吧,就跟了一年多,问题当然从未解决过。这两天又跟他探讨一番,脑子全混乱了(就现在用脑就会好疼),我得充 分理 解他的各种特殊思想产生的原因、在他面前不能有真我的性情除非通过读书 捏造 的理解他的我、还要剖析自己的症状,他才对我满意,我怀疑他是不是在控制我、培养成一个他们需要的人(他是什么网络民主的人,整天大篇 微博 时事 政事 ,乘我问题给我灌输西方中国),我怀疑他是不是简蝶-从头直尾一直在怀疑。 回答: 。。。。我可以加他吗,想试一下他是什么样子。我是喜欢 应用心理学 。木有碰到过这等“神人“ 补充: 既然他有问题,那就远离吧,,,好奇,他是怎么给你“治疗“的? 追问: 里面有很多文章,感觉水好深,在这里不便说也说不清,你若真的感兴趣可说个你号加下跟你说下他具体情况,若不想惹麻烦就算了。 回答: 。。。。。算了,没时间,不理 补充: 不过你思维有蛮清醒的啊。为什么还在 纠结 这个问题。 追问: 我思维清晰?我也不知道。我出生在一个学校,自小就没跟社会上的人怎么深入交往过,感到他们好复杂,都在一起好好的,同路走着走着一会让我弄这个,一会让我做那个,不是说朝着目标走下去的,我对自己都没信心了。这我正复习又让我闯社会成家呢,感到咨询得好累。 我是我 自己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了,他又说我受刺激了,我还得原谅他顺着他的发现去自我找原因,也许做什么都是这样难吧。唉! 回答: 不要理他。

86 评论(10)

夏天可乐冰

共情,情感反映

163 评论(15)

布川依夫

为你的事情着急,这是情感表达技术。如果是单选,就选情感表达。即咨询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着急 ”。这句话里没有内容反应,也没有情感反应。因为反应是指咨询师总结了求助者的说话内容或求助者的情感。这里都是以“我”即咨询师为主体,所以只有情感表达的影响性技术。

140 评论(10)

sisley0522

真事 ` 发生在我朋友身上 `我朋友爸爸带我朋友去一个知名心理学科的专家那里.想解决我朋友的心理问题 专家简单的问了一些类似于网上测试的这种类型的简单测试心理的题目后告知确定是心理疾病 当时我朋友急了起来要打人 被父亲拉住 我朋友问医生 你凭啥说我有心理问题 医生说通过测试 我朋友很无视那种简单的 测试题 所以不承认有心理问题 结果 专家说了一句 一般有病的人都说自己没病 重点来了 我朋友一听马上说 好吧 那我有病 结果专家欠揍的来一句 你看 没病能说自己有病么 `我都觉得他欠揍

15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