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公主Q
“我很无聊,很压抑,感觉压力好大”。 压力很大,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也是现在特殊时期,很多人的反应。 上周开始,在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启了集中访谈模式。这一次的访谈,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每天十余个案例访谈的头痛欲裂的感觉。 因为是在学校里面,是不同于社会上进行的付费性质和更加专业性质的心理咨询,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较为有针对性的了解访谈对象的压力源、存在问题和潜在或已经明显的可能性危机,据此进行初步判定,为对相关访谈对象提供进一步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想要更好、更有效率的访谈,能够比较深的了解放谈对象信息,一直是我在访谈中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并非心理专业出身,相较于我目前所做的一些其他类工作,我更加喜欢心理方面的一些工作或者作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的工作。 之前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访谈,是在去年的9月份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是专项,所以访谈时间是集中的。 这一次的访谈,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就目前的访谈而言,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是低效率的访谈。因而自己在访谈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更好的沟通。 根据目前的访谈情况,简单做了个总结。 一是理解访谈的目的。我认为访谈的目的很重要,通过访谈的目的能够让自己更加清楚为什么要访谈,访谈的内容是什么。深刻理解访谈目的,既会让自己对访谈更加自信,也能够让访谈对象清晰了解访谈的目的和意义,访谈对象也会能够有所适当回应。 二是深刻理解访谈提纲。对于访谈提纲一向是重要的参考指引。在访谈过程中深入理解访谈提纲不会让我们产生无法驾驭的感觉,也不会让我们与访谈对象无话可说。深入理解了每一题才能够遇到访谈对象提出的其他话语给与回应。 三是言语表达清楚。汉语言文字及其意义十分丰富,充分运用好语言能够使沟通事半功倍。言语表达最重要的是在简短的语言文字中传递出更加清楚的信息,能够让放谈对象清晰理解咨询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是时间的掌握。一场会谈不是无休无止的,需要掌控好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因而这也就进一步要求对于访谈内容的熟悉、精准的描述和反馈谈话内容,恰当的回应。 五是积极的回应。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也可能有着积极经验,或者访谈对象的一些优势未被发掘等等,在访谈对象叙述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积极的回应能够有助于访谈对象获得自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积极的回应,还能够促使访谈对象在后期的积极求助,降低或打消拒绝访谈的念头。当然,这也仅是个人猜想。 以上,是在最近二十多次的集中访谈中自己认为自己改善的地方,尽管以经验的形式总结,但确是自身欠缺的一部分。
嗨吃嗨胀
一、理解、尊重、赞赏,是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特别是要重视学困生的发展。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某种与众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这时候我们不要大声训斥,也不能冷落,更不能嘲笑批评指责,应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她们认真思考,帮助她们弄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表扬她们积极动脑思考、勇于发言的精神,让她们觉得你理解尊重她们、觉得你和蔼可亲,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感到你对她们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她们就会主动和你搞好关系,遇事向你请教。师生的情感融洽了,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的统一,调动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追求进步、勤奋学习上来。记得刚接触现在这个班的学生时,我认识了我们班的公认学困生姚梦。通过接触,我发现她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一般的不好,每一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会做的题目几乎连试卷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可以这么说,学习对于她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别提上课的发言了,同学们也都瞧不起她,这使她更加抵触学习。为了改变她对学习的看法,我经常利用课间和她聊天,疏通她的心理障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挑一些简单的、在她能力范围内的题目,让她给大家讲解。记得第一次,讲的是一位数乘法的复习课,我让大家在本子上独立做题,在巡视中我发现张鑫就做对了第一题,后面的都没敢做。于是在订正的过程中,我让她把唯一做对的那道题写在黑板上,讲解给大家听。当时她非常紧张,明明写对了却说不上来,大家都指责她,我劝大家给她一些时间,鼓励她不要着急,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等待了许久之后,她用不连贯的、磕磕绊绊的语句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为她的表现惊呆了,不由自主地为她鼓起掌来,她的眼中也闪现了从未出现过的光芒。回到座位后,她特别积极地修改着后面的计算题,而且在下课之后,还主动拿本找到了我,让我给她判,还认真地听了我对后面题的讲解。从那以后,姚梦对计算题充满了兴趣,每当这样的练习一出现,她都比平时速度快、积极性高,特别是在考试中,虽然她的思维能力还是有局限,但她总是会力争确保计算题的准确性,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必要的理解和鼓励、赞赏,对学困生的促进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二、创设成功的机遇,是培养学困生兴趣的前提。师生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抽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因为成功的学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编选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学学科的表象美、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想方法的奇异美等,来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指导生活。教师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和少吃多餐,让学困生能够经过努力,基本上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培养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我们在进行教学中,注意结合数学课的特点,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引导学生猜想长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在验证过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验证了哪个猜想,并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的。在学生汇报结束时,我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了几何图形中数、折、量、比的操作验证方法,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了肯定,兴趣很高,非常积极地运用总结出的方法,投入到正方形的特征猜想和验证中去了。对于学困生,也从中吸取了很好的经验,后面的操作、汇报也积极了很多。整节课下来,大家都很高兴,收获也很大。特别是学困生,也学会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便于她们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再如,我们在教学《角的度量》等课前,还可以安排自学,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学提示,指导学困生如何通过教材进行自学、操作,培养她们的自学能力。此外,我们还要结合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在接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学困生可能接受起来比较慢,而且他们对自己的不解之处常常是表达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还要在课前下功夫,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作好各种预设,进而在课堂上及时根据学困生的反应(如表情、习题反馈等)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方法。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