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spirit00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此时的黄金荣已经82岁高龄了,由于在解放前黄金荣已主动向中央政府示好,并交出了一份写有几百名潜伏在上海的特务名单,要求就是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同意他继续留在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也没有过多的为难黄金荣,只是象征性的让他做了两件事,一是让他拿着扫帚到大世界门口扫地并拍下了照片刊登在了各大新闻报刊上,另一件是让他写了一份自白书,此书现在仍保存上海博物馆内,此后黄金荣销声匿迹,但仍然过着他上午茶馆喝茶下午浴德池泡澡的悠闲日子,1953年5月(具体几号我不清楚),86岁的黄金荣持续发烧,因身边也没有贴心的人照顾,加之年迈体衰,故病情迅速恶化,几日后,这位曾叱诧上海滩近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静静的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惊心动魄、富有传奇的一生。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上海政府没有在任何报刊上刊登黄金荣的死讯,但据说当时有人在复兴公园的后门的铁门边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黄金荣死了。至于杜月笙,总的来说,上海解放后杜先生的晚年还是比较郁闷凄惨的。杜先生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移居去了香港,住在坚尼地道18号,那幢房子只有没几个房间,与上海的杜公馆那真是天地之别。当时中央及台湾方面都来却说他,台湾杜先生肯定是不会去了,主要原因还是杜先生觉得老将只是拿他当“夜壶”,再加上杜维屏的案子让杜先生觉得丢了面子,所以和老将的关系更是疏远了。至于回上海,尽管人民政府不断表示不计前嫌,包括周总理也写信打包票,但事件的阴影还是让杜先生不能绝对放心,担心人民政府总有一天会找他算总帐,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此后,整天忧烦的心态,加之哮喘病时时发作,杜先生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1951年8月16日,杜先生在病榻上看着身边的家人、徒弟、亲信,眼中留下两行流水,终于慢慢闭上了双眼,在绝望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最终也没能叶落归根!临终前杜先生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我死后要择长衫、穿马褂。。。”还有一句是“我已经么啥希望了,但拿还有希望。。。”(上海方言)。一代枭雄就此撒手人寰。。。
honeybackkom
冯敬尧是在电视剧《上海滩》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其原型是旧上海青帮老大、“流氓三大亨”之一的黄金荣。
人物平生:
1、上海法租界为了加强租界内的治安,法国驻沪总领事白早脱和公董局总董白尔研究决定招募120名华人巡捕。黄金荣来到设在公馆马路法租界总巡捕房报名应试。
2、在巡捕生涯里,最令黄金荣得意的还是侦破法国天主教神父被绑架案。为此,法国东正全权大臣授予黄金荣一枚头等金质宝星。法国巡捕房提升他为唯一的一个华人督察长,另派八名安南巡捕给他当保镖。
3、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黄金荣利用手里的权,贩卖鸦片、开设赌场、合伙开跑狗场等,不到几年就成为上海滩里的头号大亨。
4、上海解放以前,黄金荣的媳妇李志清席卷了黄金荣的金银珠宝离开上海往香港,后又到了台湾。
5、1951年初,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后,黄金荣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市民甚至自发涌到黄宅门口,要求他接受批斗。
6、1953年,这个曾在上海滩显赫一时的人物,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就闭上了眼睛。时年86岁。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民国9年,为黄金荣52岁寿辰,蒋介石曾亲自来黄家花园祝寿。蒋介石曾经拜黄金荣为师。当年经费时常不足,为了挣钱,其中的一些人在上海开办证券物品交易所“恒泰号”。蒋介石也是参与者之一。
1921年上海爆发“信交风暴”,众多股东拿着股票要求兑现,债主们甚至雇用一些打手来威胁蒋介石等还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介石来到法租界鼎鼎大名的黄金荣门下寻求“保护”。
选了个黄道吉日,在黄家公馆的二楼上,蒋介石为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黄金荣呈上大红拜师帖子,上书:“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志清是当时蒋介石常用的名字。然后磕头行礼。
事后,黄金荣在酒店招待债主们,酒席中,黄金荣指着蒋介石说,志清是我的徒弟了,志清的债,大家可以来找我要。债主们这才明白,黄金荣摆下了鸿门宴。
为了表示谢意,蒋介石在1930年题字"文行忠信"给他,这字碑放在上海桂林公园四教厅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敬尧
佳音音乐
可以这样、强者敢于直面自己恐惧:每个人都有恐惧先和大家分享杜月笙的故事。杜月笙在成名之前也是一个胆小的人。他曾经在黄金荣手下干活。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有次他和一个人迎面而战,需要交锋,那时他吓得不行。本来他是闭着眼睛等那个人迎面挨打的时候,他发现对方迟迟没有行动,当他睁开眼睛看到对方竟然吓到尿裤子了。杜月笙从这个事情中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恐惧。当他恐惧的时候,别人也在恐惧。而他得到一个更深刻的启示:要想成为强者,就不要回避心里的恐惧,恐惧并不是弱点。强者,是要让你的敌人比你更恐惧 。所以当你面对自己的恐惧时,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是逃避,刻意的躲开?还是努力的正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当你面对内心的恐惧时候,你就会慢慢变得强大。
妮儿1212J
杜月笙晚年的时候,移居香港,穷困潦倒,靠卖房子维持生计。临死前,杜月笙只剩下10万现金,作为遗产分给了家人。黄金荣晚年接受社会改造,在上海扫大街,有次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就闭上了眼睛。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2]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黄金荣(1868—1953年6月20日),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4月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辞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职务。
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上海,拒绝出任伪职,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荣社,势力遍及全国工商、农矿、文化各界。建国后,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黄公馆谢幕人生,终年85岁。
扩展资料:
对于上海黑社会的三大亨,黄金荣爱钱财,杜月笙会做人。
对于黄金荣爱钱财,黄金荣也出着手兴建“黄公馆”,当时的小弟都捐资,就连杜月笙都捐助了4000块大洋。
在家庭上黄金荣算是成功的,他的原配林桂生,让他有了资本,而且有了男人的尊严,结婚16年没有子嗣,1923年林桂生同意离婚,搬出了黄公馆。可以说这个女人非常大度。
上海沦陷,当时日本人想让黄金荣做维持会长。黄金荣不惜自己注射一种”冬眠灵“的药物,制造身体不适的假象,迷惑日本人。
黄金荣亲自写《悔过书》,就是说自己以前开妓院、卖烟土等很不应该,愿意接受惩罚,将自己的财产都捐助出来,用于国家建设。
1951年政府就派人通知黄金荣,要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譬如扫地这类接受社会改造活动
1953年年黄金荣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就闭上了眼睛,时年86岁。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杜月笙也曾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如救助灾民、热衷慈善,特别是他积极支持抗战。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惟一带喜气的事,是和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结婚。当初,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很多照拂;杜月笙病倒后,孟小冬感念其恩情,一直服侍在侧。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后一房。
1951年分配完遗产,杜月笙把所有事务都交给得意门生陆京士处理,自己安心等死。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金荣百度百科-杜月笙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