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1

胖纸没烦恼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用什么形容心理咨询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嫣雨飘零

已采纳

国家心理咨询师一级还没开考,目前最高级别是二级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

用什么形容心理咨询师

169 评论(11)

一森有你

Psychologist

142 评论(14)

招财KItty.

我之前规划的就是做一个心理医生,但是由于色弱的原因,无法报考,所以选择了其他专业心理医生的职业前景是比较不错的。在英文里是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词汇的而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医生是中国文化语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欧美范畴里的心理咨询师加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绪低落、情感挫折、环境不适等心理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找心理咨询师。美国人把接受心理咨询看的像吃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 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在那里,几乎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咨询师。据统计,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的中国应该是不太容易出现的,由于中国人固有的意识,使得人们对于心理疾病非常的抗拒,大家可以接受一个人在肌体上生病,但是如果有人说是去看心理医生,就会招来很多异样的眼光,近几年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很多人逐渐接受了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去看心理医生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心理咨询开始趋于平民化。但是问题也就是在这里,在中国,普遍对于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存在误解,对于其的工作范围有一定模糊认识。这使得心理医生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心理医生对于其自身服务范围的高要求,也就在目前的一段时间里决定了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只有在一部分大城市,或是一线城市才能有心理医生发展的较为肥沃的土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程,我们可以预计心理医生的市场需求应该是逐渐上升的,它的职业前景也是值得肯定的。具体心理医生的职业前景目前还是取决与你就读的学校以及学历。如果在较好学校接受本科教育,并且能够去的较高学历,从而能够进入中国的一线城市,那么你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将会相当可观的,值得憧憬。而且即使不能在一线城市立足,按照目前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速度,也可以在较大城市去的你的一席之地。

335 评论(12)

戊己庚辛

心理咨询师: Psychiatrist;psychological consultant;a psychiatrist;Psychotherapist国际心理咨询师: IPCF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ICCP 你要找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Psychological consultant

142 评论(15)

ERICA漠漠

National Class Counselor

285 评论(8)

坚强一点Aaron

State Consultant Psychologist Grade 2

270 评论(10)

小猴子@219

目前心理咨询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但是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师行业发展较晚,因为一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一直是一个缺失项,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目前等级最高的心理咨询师。

236 评论(14)

sailwithjada

处在第一种境界的心理咨询师,和他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锐气。他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职称,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以及经典的个案,在谈论中面有得色,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到他确实以成为一个咨询师为荣,同时这个角色,也捆绑了他,使他对自己的着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批评,都表现出特别在意。这个阶段的咨询师还有一个明显的外在行为特点,就是老是忍不住要去指出别人的心理和个性问题所在,涉及的范围包括亲人、朋友、或同行。他们的意见大多时候是有见地的,你能感觉到他确实点到了问题所在,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也许,你直觉地了解到,他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帮你,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而已。常常地,此类行为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种类型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探究型和控制型的咨询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快方法,出现“野蛮分析”的时候比较多。心理咨询师在这一行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常常在不断提高。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全情投入于这一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到了第二种境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他们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不会主动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想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他断不会陡然指出别人的所谓的心理问题,尽管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也许,他会通过某些委婉的方式让你明白你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然而他的方式是如此隐晦和温和,以至于你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在很多人面前难堪。你会感激地发现,他所说所做,基本上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而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使是同行,也要禁不住要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他们的人际关系就要比处于第一种境界的人好多了。在咨询中,他采用的无论是哪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的咨询过程表现出踏实和沉稳,追求咨询的质量胜过追求咨询的速度。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我惊诧地发现,居然还有第三种境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叫我怎么来形容这样的咨询师呢?只能用我有限的文字来尝试描绘这无限的体会吧……就象小小的山丘,也羡慕着高山的风采啊! 第三种心理咨询师,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他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朴实平凡的人。这时候的他,经过修炼和顿悟,已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象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无论是直接的或委婉地,你都不会听到他对别人所下的结论或评判,他也断乎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哪怕他只是心神合一,静默少言地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令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惭。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露出生殖器而羞愧一样,你也绝不会因为在他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关于你的弱点和问题,但他是如此这般的深湛和平静,当你靠近他时,自然就会照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还有那些丑陋。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身不能至,心羡之!

28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