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uzhu1986
详解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区别 作者:瞿洋一、概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尽管它们有着一些重合的工作范围。心理咨询师,顾名思义,做的是心理咨询。理想地讲,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心理障碍的治疗,具备临床心理学背景是比较理想的。我将从两者的工作范围来区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并且在最后部分简单谈一谈我国当前的认证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 严格地讲,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婚恋、家庭纠纷、夫妻关系、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以及神经医学专业背景的。但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心理咨询师与临床心理医生相重合的一个工作领域应该是一般情绪问题,比如压力感、烦闷、焦虑等等不良情绪。 然而,一旦某种异常情绪达到“症”的程度,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它也将超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例如,一个人持续抑郁两周以上了并且从症状上已达到临床心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咨询师不应再介入此案例。应交由临床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处理。(我个人非常赞同郭念峰教授所编著的《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中提到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可以处理“可疑似神经症”,但神经症已超越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尽管不少心理讲师和心理科医生反对这个观点,但真正有临床心理学背景就该明白是为什么了)。 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英文psychotherapy)主要指的是对心理障碍的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比一般心理咨询的次数要多。针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时治疗周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然而,心理治疗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经常与临床心理学交织在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治疗一种心理障碍,首先要彻底地了解它。这就涉及到精神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上述两者工作领域中重合的部分,上升到“症”的程度将被纳入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畴,将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当然,面对一些轻微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高度融合的。概括地说,心理治疗师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像不同种类的焦虑症、心境障碍、饮食障碍、性变态、发展障碍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病理学领域;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两者工作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别。 必须要强调的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甚至配以物理疗法来治疗一种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单纯的心理治疗师,而往往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心理专家。大致地说,这个群体的人融合了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角色,具备坚实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神经病学、心理治疗、甚至药理学等背景,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并治疗心理障碍。 四、现状 目前,在我国心理服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甚至还没有被很好地分开。当前,劳动部所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与二级”(截止当前,一级考核尚未开设)资格证书恐怕是唯一官方认可的心理服务执业资格。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单从咨询师学习及考核内容来看,更多涉及的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皮毛而非咨询心理学范畴。 而心理治疗也似乎还没有从临床医学中脱离开来。作为真正意义的心理医生是一定要有医学背景的,但仅限于神经医学与精神病学,而非广义的医学背景。从多个发达国家对临床心理医生的培养皆是如此。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无法替代心理医生的,这就好比心理医生也无法看其他的病。 面对中国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官方的扶持。将心理咨询师撒向社会,任其在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绝非上策。这里有着太多超越专业技术的因素。咨询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于市场拓展,而广大的求助者也在五彩斑斓的“广告”中迷失了自我。 其实,西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交由具有心理学最高水准的机构——国家心理学会统一认证管理。免去了大众的苦苦搜索与判别。不得不钦佩美国与英国心理学会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儿。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了强大的认证搜索引擎,任何大众可以通过心理学会网站在10秒内发现当地所有认证的临床/咨询心理专家。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专家认证要求(没有一个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含实践);7,8年的心理学专业造诣是休想注册的)。为大众寻求心理援助提供了最大的专业保障。
shaaaronzy
区别一:性质不同。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后者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区别二:对象不同。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区别三:不是都有处方权。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进击的银酱
从菜鸟到国际水准的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这一步!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甚至是国际化的心理咨询我们一腔热血,却被现实打到一败涂国内拿心理咨询师证书容易,但要真正入行做咨询师,难好不容易进入了咨询行业,但又发现在实践中会遇到重重阻碍心理咨询师长期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然而很多人倒在了“新手”咨询师的路大家共有的问题:缺平台,少导师,没实操,找不到“团队”,找不到好的资源这一行,真的有那么难吗?渡仁心理,用16年的行业经验,研究出了成熟心理咨询师的发展模型,帮助广大新手咨询师抛开困惑,顺利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路。世上行业千千万,为啥偏选心理咨询呢?看起来这么难的行业,其实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来看几组2019年1月,第一财经统计的国内心理咨询最新数据。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2018年12月4日,中央十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心理行业重大利好消息—《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对心理服务及心理咨询师的需求!比起以往的宏观政策性文件,本次联合印发的文件具有更具体、更落地的特点。这说明,国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的指导,从“呼吁、倡导”阶段迈进具体落实、试点开展的阶段。种种举措表明:心理健康已经提高到了国家的层面去加以重视,这对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入行时机。再来看看,目前国内有多少人从事这个行业呢?据2017年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13亿左右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近2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与此同时,至2018年我国约有120多万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而仅有8万~10万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专兼职工作,80%以上的心理咨询师持证而未从业。一方面是国人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专业心理辅导的“缺位”,该如何解决?缺的不是拿证的人,缺的是真正能做咨询的咨询师。那什么样的咨询师才是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先举个例子:帕特里克·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子,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经一度精神崩溃,渡过那些艰难时光的他说:“我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忠实拥护者,事实证明它非常有效。”一、国际上,CBT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来看看国际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对于CBT的评论:CBT是经过最广泛考验的针对抑郁和其他症状的心理社会干预。(DeRubeis & Crits-Christoph,1998)CBT针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均有显著成效。(DeRubeis et al.,2005; Elkin et al.,1989; Tang,DeRubeis,Beberman & Pham,2005)提升临床医师运用CBT的能力和技能有利于改善来访者症状和提升临床效果。 (DeRubeis et al., 1999; Hogue et al., 2008;Kingdon, Tyrer, Seivewright, Ferguson, & Murphy,1996; Kuyken & Tsivrikos, 2009; Schoenwald, Carter, Chapman, & Sheidow, 2008; Shaw et al.,1999; Strunk, Brotman, & DeRubeis, 2010; Strunk, Brotman, DeRubeis, & Hollon, 2010)事实上,大量研究和临床也证明,CBT对许多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如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症、PTSD、进食障碍、物质滥用以及人格障碍等,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效果稳定、复发率低等显著优势。70%的来访者接受CBT治疗后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更能适应生活。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建议把CBT作为治疗抑郁障碍(Ravindranetal.,2009)和焦虑障碍(Swinsonetal.,2006)的一线治疗。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也建议使用CBT来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二、在中国,CBT从传入到现在,获得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认可。随着国民幸福感的需求不断增强,药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困境,社会对“痊愈”的需要,还有近几年地震、海啸等大型突发事件的发生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心理治疗,国际上心理治疗对疗法的循证证据越来越多,而CBT是目前国际上循证最多的心理疗法,最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未来医保政策接受心理治疗后,CBT的接纳度也会提高。从现实来讲,仅有10%的心理障碍者需要深入或长久的心理治疗,大多数仅需要一定帮助或协助即可。而CBT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是最符合大众需要的。事实上,CBT在我国心理咨询及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迅速、广泛的发展。国内研究表明,CBT在教育、临床以及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中,分别约70%的被调查者首选前三种疗法: CBT、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三、目前三大主流疗法——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CBT中,CBT是最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显然,当前咨询行业最主流的是CBT这一疗法。事实上,目前所有疗法中,以CBT为咨询技术的咨询,占据了美国90%(目前心理学最盛行之地)、德国70%~80%(心理学起源之地)的百分比,遥遥领先于其他流派。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你要接受一个系统的心理治疗,那么有90%的可能会被推荐一位CBT治疗师。从各疗法的发展趋势来看,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最鼎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中叶,从21世纪之后,CBT迅速崛起,成为了国际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三势力,并且发展的趋势日渐强大。尽管它的创立仅仅几十年的历史,但以其科学、高效和相对较低的复发率被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所接受和使用。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严格的门派分野不同,CBT无门派偏见,善于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不断融贯中西推陈出新,发展出了ACT、DBT的新疗法。ACT(接受与实现疗法)是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瘾症、癫痫病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美国已有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DBT(辩证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多循证医学支持的成熟心理治疗方法,它借鉴并结合了东方宗教思想中的禅念,提出了独有的正念概念,目前在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中应用非常普遍 。四、在全球,CBT也获得各国政府认可,越来越多的被纳入社会保险。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发展都离不开医保认可度、报销及费用、有效性等“外界”的作用,全世界的CBT都是在上述“外界”作用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主要流派的,中国也不会例外。因为在各国,咨询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坊间流传:心理问题不是一般人可以得的(费钱)。但是,咨询费是可以报销的,有限制的报销!比如:在美国,社会保险只给CBT的咨询师的工作付费;在德国,纳入社保系统的只有精神分析和CBT两种疗法;在国内,目前已有6个省(市)将心理咨询和治疗纳入诊疗项目报销目录,在北京海淀区已有34个心理咨询点纳入了社保体系。可见心理咨询尤其是CBT,纳入社保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无论是行业内部大师、各国政府、社会大众,还是从CBT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整合型的疗法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最好的疗法之一。CBT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现大众对于它的误解:CBT简单、枯燥、无趣、过度目标导向,“简单”所以不值得学习、应用。它不像精神分析那样具有神秘感,不像人本主义那样具有人生感,也不像家庭治疗那样具有戏剧感。事实上,一名成熟的CBT取向咨询师,需要长达2年以上的不断培训和实践。一、独创2P+2S四维学习模式,带给学员高效易学的咨询技术。Platform & Channel——成功完成培训,可签约渡仁心理咨询师,3年后有机会成为初级合伙人;Practical & Reliable Psychology——15年心理咨询、心理培训的沉淀,20余名“学院+实战”风格的咨询师、培训师;One-on-one Supervision—— 一对一督导方式,让学员在学中学后都拥有个人督导;Sustainable & comprehensive Training——2年半的长程培训(130周),3大流派整合学习(CBT、人本主义、精神分析),4阶段360°教学(基本功训练、CBT学习、精神分析,实习,团体督导+个人督导)二、各具特色的强大CBT师资团队,为学员的咨询道路保驾护航。Step 1 基本功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初次访谈、摄入性会谈,学会运用人本的五大态度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Step 2 CBT理论+实践学习阶段Step 3 精神分析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掌握精分的精髓。Step 4 进入长达一年的实习阶段,真正的把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