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136

jiujieayiyua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株洲市儿童心理咨询师刘芳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壹贰叁肆4321

已采纳

电子媒体对儿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即使是像《米小圈》这样内容优质、制作精良,能够引起小学生共鸣的音频内容,如果不加限制的长时间收听,也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过 大音量和长时间收听会影响儿童的听觉灵敏度,乃至听力 。 其次,这种几分钟就要“笑果”,且伴有动听音效的节目,不需要儿童主动的去调动注意力, 无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品质 。要知道,课堂上老师可制造不出这么密集的“笑果”,也没有动听的音效,那么孩子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就更难了。 第三, 孩子每天需要通过与他人真实的交流来学习社会交往 ; 通过真实的游戏(非电子游戏)来锻炼身体大小肌肉,培养各个感官的精细度,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 通过做家务提升独立能力,获得更大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 通过画画、做手工等独处过程来消化情绪,发展独处的能力 。 当孩子发展出一觉得无聊就听收集故事这种策略,TA就失去了培养各方面能力及心理品质的机会 。 但也不必谈虎色变。适当的、有节制的给孩子听或看一些优质的电子媒体内容,对孩子是利大于弊的。比如我家夏儿听了一两集米小圈,她在接下来的空档期也会思考自己有没有遇到米小圈的遭遇,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吸收过来。 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孩子 喜欢的东西不可以平白无故获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 。这就培养了孩子的主动性和意志力。这不就一举三得了吗。 以上经验谨代表春夏妈个人想法。欢迎朋友们留言哦。 快乐育儿春夏妈! 【作者简介】 春夏妈,儿童心理咨询师,两个可爱女孩儿的妈。致力于跟你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儿日常,一同学习如何培养心理健康、内心有力量的孩子。春儿,夏儿,都是化名,为了保护孩子哈。 【插画作家】 一子漫画,微信wang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或打赏,鼓励一下我哦。

株洲市儿童心理咨询师刘芳

22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