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江南小水龟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主要是指现代心理咨询(治疗)的各种理论流派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从理论上讲,主要分为四种:精神分析及其各种变通理论,认知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的理论,系统理论。
心理咨询师的三基训练十分重要,具体训练方法是,对基本知识要死记并记死,对基本理论要加强理解,对基本技术要反复练习使之成为技能。
就业前景:
优秀的心理讲师是心理学与社会大众的纽带,是集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演讲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素质、具有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技能和授课能力,而且富有感染力和热情,通过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行动,把心理知识传播给社会大众。
与国内强烈的社会需求相比,具备心理咨询师基本素质,经过正规、专业的培训,能熟练进行心理学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具有演讲技巧的讲师人才——心理讲师非常匮乏。有鉴于此,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PaperwizPx
心理咨询师怎么入行?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
1.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关于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背景,你就能很好地面对复杂多变的求助者,你就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求助者的实际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过程中最有效的工具和体裁其实是心理咨询师本人,他运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帮助人。学心理学,想做心理咨询师,最理想的状态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快乐自信的人。
2.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具体来说就是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心理咨询师是持证上岗的,只有取得这个证书,才有资格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取得资格证不代表可以独立做心理咨询。接下来就是参加一系列的培训。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咨询的培训很多,大部分是理论和技术培训。但对于零基本功的初学者,首先要从技能训练开始学习,必须参加系统正规的心理训练课程。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选择培训上,一定要循序渐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流派,系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
3.知识技能:关于人类心理学的常识和基础理论,通常可以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来获得最初的知识。这些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个体和群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心理特征和从属行为。它们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知识。关于个体人格成长和变异的深层根源和无意识过程的理论,包括人格和行为改善的各种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有助于你对个体行为差异做出恰当的解释。
竹林听雨57
应该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国心理学史,心理学理论,微表情理论,这些知识都是要学习的,可以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历史心理学书籍,这些都是值得看的。
开心土豆王
理论知识:助人历程与技巧课程将助人历程分为探索、洞察、行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理论侧重点,探索阶段以人本主义的理论为侧重,洞察阶段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侧重,行动阶段以认知行为为理论侧重,老师强调,助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来访者发生改变,每个阶段有其阶段性的目标侧重,探索阶段【带入】自我了解洞察阶段【带出】至外在世界行动阶段【使能】有较好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对整个助人过程有了清晰的有脉络的梳理,这个过程对助人工作者在大的宏观架构上有了清晰的指导,让助人者对整个助人过程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技术讲解:助人历程与技巧课程中主要介绍了探索、领悟、行动这三个阶段的理论基础并具体介绍了这三个阶段的基本技术,对于每种技术都包括为何使用这种技术、如何使用这种技术、使用该技术的例子、使用该技术的效果、使用该技术遇到的困难以及有益的提示。实操演练:在实操技能阶段,老师先在PPT上呈现了多组选择题,让学员在多组选项中选择咨询师同感反馈比较好的表达,在此阶段可以感触到识别出同感表达相当容易,但接下来三人一组的实操练习中学员便感受到咨询实战中同理,接纳的困难,学员三人一组,一人扮演助人者,一人扮演来谈者,一人扮演观察者,在实际的助人过程中感受如何同理,检视自己的语言及情感,观察来谈着的情感反映及整个咨询的进程,练习的技巧包括: 结构化、专注、倾听、简述语意、情感反应、同理心、具体化、澄清发问、摘要等。
复古猫小懒
理论知识:助人历程与技巧课程将助人历程分为探索、洞察、行动三个阶段。
技术讲解:助人历程与技巧课程中主要介绍了探索、领悟、行动这三个阶段的理论基础并具体介绍了这三个阶段的基本技术。
实操演练:在实操技能阶段,老师先在PPT上呈现了多组选择题,让学员在多组选项中选择咨询师同感反馈比较好的表达。
专业的心理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
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评估,制定心理咨询计划,并指导实施;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住其他专科。
依我以希
“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关于“三基”的重要性,我从来不对学生做正面强调,而是经常从反面予以吓唬:三基不牢,地动山摇!一、基本知识的训练就是死记心理咨询师的基础知识就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基础学科所讲的——1.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普通心理学的“注意”,其内涵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外延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另外还有注意的特征即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这样的概念还有诸如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期”、社会心理学的“图式”、变态心理学的“幻觉”等等,都必须清楚其内涵和外延。2.区分原则。比如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和(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3.判别指标。比如判断常态焦虑和病态焦虑的“三个指标”,即(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2)精神运动性不安,和(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再比如判断某一症状的程度属于轻、中、重需要考察三个指标: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3个月到1年中程、1年以上为长程),精神痛苦程度(自己可以摆脱为轻度、自己摆脱不了而需要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为中度、重度者自己几乎完全不能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或陪伴或易地修养也无济于事),和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为轻度;中度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害,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共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重度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害,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4.诊断标准。关于这种基本知识即心理疾患的诊断标准,国内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简称为CCMD-3;国际上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简称ICD-11;以及更广为传播的DSM-5,其全称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编写。就我个人的体会,对于以上四类基本知识的学习,一个初学者的学习方法就是下功夫“死记”,评判学习的效果就是“记死”——牢固,最好是一字不差地先背过!否则,就难以跨入专业大门,不但听不懂专业对话,也难以透过心理学的这副眼镜对现实生活或具体咨询予以审视。比如当听到“抑郁症”或者怀疑某人患了抑郁症时,头脑中就得检索自己“死记”过的DSM-5中关于“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果已经“记死”了,以下内容会立马浮现出来,并变成成9个问题:有(1)有抑郁心境或悲伤吗?(2)是否对于曾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3)是否有突然或近期体重增加、体重减轻,食欲改变?(4)有失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得过多)吗?(5)感到不安或烦躁(例如走来走去、搓手),或言语和运动迟缓吗?(6)缺乏或失去能量吗?(7)感到无价值或内疚吗?(8)是否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9)是否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计划自杀,或企图自杀?没有对以上9种症状的牢固记忆,就不可能对“抑郁症”做到“知其然”。当然,对抑郁症的最后诊断即“知其所以然”还得记住:·当一个人几乎每天都有以上9种症状的5种或更多,时间持续至少2周。·必须出现最前面两个症状之一,且行为的改变引起巨大的痛苦或损害社交、职业或其他关键方面的功能。·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不是悲伤,而是易激惹。·此症状不是由于毒品、药物、精神病性障碍或任何其他躯体疾病所致。·从未发生过躁狂或轻躁狂。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