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1

我想我是海啊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救赎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崽崽龙08

已采纳

没有一点急匆匆,显得很忙的样子,从头到尾也,没有给我太多解释。大部分都是在倾听。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救赎

340 评论(13)

1987分撒风

(齐帆齐微课) 求学阶段,写作偶有被语文老师点名表扬,末了会加一句,就我们专业班情况而言如此。言下之意,其他班级写作真正出色的大有人在。 那时候学的专业非语言文学,对这样的点评并不怎么上心,从没想过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啥写啥而已。 只是阅读于我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需要,自小喜欢看书,小时候将家里的书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出门上学经常跑图书馆借书还书,乐此不疲。 十七八岁时,会每年为自己准备一个喜欢的本子,但很少动笔写东西,如若有写一写的冲动,那必定是心里有委曲、有不痛快了,借文字纾解心情,很随意,很随性,多与少全凭心情。 工作数年后,有一次收拾旧物,这些小小笔记本又重见天日。再度翻阅,诧异本子上记录的都是愁滋味,一阵哑然,可又马上为自己庆幸,在那生机勃勃又彷徨的岁月里,是文字抚慰了那颗焦躁不安年轻的心。 工作、恋爱,踏入婚姻,阅读量骤减,写作更是离我很远,直到孩子降临,我开始有意识地用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时,文字记录成了生活中的常态。 一开始只是记录小姑娘的童言童语及趣事,后来随着孩子长大,对养育孩子的思考也越来越多,我开始主动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思考。 这时期,在网上遇上了一个博主“维尼老师”,他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门撰文讲述他的育儿观念,他的观点很吸引我,每天下班前空闲的时间就是我专心阅读他文章的时刻。 他反复提议要将和孩子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过程记录下来,每一次纪实就是一次很好的反思过程,就像第三者来观察整个事件,会对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个新的视角、新的领悟。正值女儿的第一个逆反期,原本对自己养育孩子的满腹信心被她一点点打击,我开始严格执行发生一事、记录全程。 每一次回顾亲子冲突并不轻松,要重新面对焦灼、气馁、彷徨甚至气愤的心情,就在文字整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诸多问题。一边是过程记录,一边是对事件中自己反应的反思,追究自己自动化思维背后的心理,背后的需求。 随着记录越来越多,反思越来越深刻,改变越来越明显,频频获益的我对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大量的育儿专题阅读,渐渐拓宽其他类型,小说、散文、哲学、科普等等,一次次被震撼到,一次次引起强烈共鸣。阅读速度快了,数量多了,喜欢的作家也多了,那份想靠近他们,想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心愿日益强烈。 2015年写下了对文字的喜爱之情。   随着孩子渐渐可以脱手,曾经高度聚焦她的那颗心,渐渐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除了妈妈这个角色,我本人的天赋是什么,我能创造什么价值?待白发苍苍坐在摇椅中的我,会如何回望自己这一生呢?会有许多遗憾,许多悔意吗?还是觉得这一辈子没有白过,拥有很多幸福与骄傲?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提到: 人的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我们每一个人都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绵绵情意,如何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上呢? 人生如此短暂,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思绪万千,我与他人的种种故事,都那么值得回味,纵然如今音像记录相当便捷,但唯独文字能将我心中所感所想所思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是,我对写作有了前所未有的迫切感。 从2007年开始的日常记录,到2011年起每年一篇年终总结,回顾整一年的喜悦与收获,再到读书笔记、工作随笔的撰写,写得越多,越热衷于此。 从最初随意地写,到后来主动地写,再到为集成一册刻意地写,阅读与写作已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心的事情写着写着更喜悦,伤心事、气愤的事,写着写着心中愈加清明,旅游的事、喜欢的事、有趣的事、深思的事,统统发生在身边,生发在心中的,都用文字记录下来,生活愈加美好,愈加让人珍惜,也就更加感恩生命的馈赠。 对文字的亲近与喜爱,就是一场自我救赎,记录的是事件,却悄然治愈了不安,抚平了焦躁,品味了更多的美好,积攒了更多的力量,丰盈的内心还会惧怕什么呢? (齐帆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6篇,打卡主题2:文字路上难忘的事,1787字,累计9868字)

280 评论(10)

全全英英

让我能感觉到这个咨询师对我这个人,我的经历,我的方方面面是真的感兴趣的,像朋友一样跟我交谈,不会感到不适。

341 评论(13)

汤糖躺烫湯

我竟然做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昨日起开始进入到了《咨询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阶段,惊喜地发现并了解了我的整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想当初我曾在宗教门前徘徊过一段时间,想去寻求一些安慰和力量,但最终却误打误撞走进了科学殿堂,成为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我一直很想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心理转变,借此机会来谈谈这个话题吧。 离婚后我变得有些怪异,感觉好似分裂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另外一个则是心理咨询师(那个时候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咨询师具体的工作)。有人或许会说这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也有人可能会说是人格分裂,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天恩赐于我的自我救赎的开始。话说误打误撞闯进心理学大门的我紧接着更幸运地做对了以下几件事情:1)书上说面对求助者时,咨询师得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要对求助者的困境与处境表示理解,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记得当时我的确是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有时候还会大声说出来):我理解你现在所有的情绪和想法!我也真的做到了没有给予自己任何的评价和建议,也就是说我对此采取的态度是完全的接纳和理解自己。 2)书上还说作为咨询师,要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和觉察能力。我也做到了,每当内心这个求助者发泄完情绪后,咨询师的我都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输入进来的负面情绪排除出去。 3)书上又说了,咨询师得善于容纳他人。在我的那段非常时期,求助者的情绪化很严重,而咨询师真的就像个容器一样给予温和的包容,把求助者倾倒出来的“垃圾”经过加工、提炼后成为能量物质重新吸收进身体里。 4)引导求助者由只关注“自我”的成长逐步上升至更高的“社会”层面,从“小我”到“大我”的这个意识转变最终帮助自己顺利地走出了困境。 5)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互为因果的结果,纵横交织,错综复杂。我碰巧运用了心理的整体观念,相信心理问题是暂时的,会动态改变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这就让我不自觉的对求助者采取了综合性的咨询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宣泄情绪──我开始了写作;领悟根源──我开始关注朋友推荐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老师的公众号;调整认知──我开始阅读心灵成长方面的书籍,研究那些在婚姻里遭受过严重的伤害但又能够很快扬起风帆重新出发的人生强者的心理;矫正行为──一旦发现冒出了哪怕只有一丝想改变自己的念想都及时给予欣赏和赞美,“今天你又有进步了”;模仿学习──每次自我找到或朋友推荐介绍的学习榜样,我的心灵都会产生震荡,我会对自己说她们经历的人生可要艰辛痛苦许多,最终她们都能活出精彩活出自我,相信我一定也能够冲出困境,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 当然,咨询成功是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假如求助者不愿意配合不愿意改变,再好的咨询师也无能为力。 自我救赎之路,一段神奇的里程碑式的历程,我的人生在这里发生了转折,翻篇后开始谱写新的华章。

16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