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0

江小赖00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边界意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大大吉CQ

已采纳

当缺乏界限意识时,也许这会导致,你的内在并不愿意变卓越。如果你优秀了,你会背负着家庭使命:家庭的未来都靠你了,而你不能独自享受优秀,整个家庭会依赖你。     刚刚说的界限意识,其实是地盘意识,你必须确立一块属于你的地盘、你的空间,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的目标——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自己有界限意识,也要尊重别人的地盘,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一招,不含敌意的坚决。 界限意识是要说“no”,如果你想影响我,我就要拒绝你。我研究生的时候,妈妈逼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我发现,我很想躲着她,我越躲她越着急。终于我躲避不了,在一次回家,做了充分准备,跟妈妈长谈。我主动讲了我为什么不结婚,结婚就未必生孩子。 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她是个老太太。到了第3、4天,她辩论不过我了。后来她就也不愿意强求了。到我今天43岁,没有结婚、生孩子,我的母亲也没有过多说什么了。 这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很多人发现这招很管用,有人说这招不管用。为什么管用呢,因为我的妈妈讲道理。所以就好说话了。 如果第一招不行,那来第二招:从小事开始。 实际上,一切共生关系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剥削,就像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一样。历史上,殖民地独立的话,会有流血冲突。但是,如果周围都是亲人,就不能用流血方式了。 树立界限意识要从小事开始,从吃喝拉撒睡开始,这事虽然很小,但传递了“我”很坚决的态度。 举个例子:有位母亲曾经有一次非要等孩子加班后回家吃饭,孩子告诉她不用等,结果当孩子晚上八点多回到家才发现家人都没吃饭,在等自己。这时他有一种强烈的被绑架的感觉,其实母亲潜意识是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晚上早回家,而孩子直接和他们说:我今晚不吃晚饭了,以后再有这种情况我也不吃。以后母亲再也没有用这种行为“绑架”过孩子。 第三招,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第一层,理清事实。第二层,表达情绪。 如果情绪是好的,可以接过来,情绪是垃圾的时候,必须驳回去。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企业中做老板秘书,有一天老板突然对他说:你爱谁谁呀,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我朋友愣了一下,同时,他说,老板你说的很对,我一辈子都挣不了你一年的钱,但是你很累,我不想这样。从此之后,老板对他刮目相看,他获得了特殊的位置。实际上,这个特殊位置,是这样换来的。 第四招,直击命门。 共生绞杀中,有一个根本,我把事情弄得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呢,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来”。 我们把事情说得很复杂,其实就是为了控制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来,说得再复杂,就是想让对方听你的。例如,一点小事,就上升到你爱我还是不爱我的高度。这其实是打着爱的名义要入侵对方。所以谈的不是爱,而是“你听我还是不听我的”。 爱,其实是幌子,是为了让对方无条件听你的,按照你的来。有人说:天哪,武老师,我感觉每个女孩有时都有这样的极端一面吧。其实,男朋友未必是百依百顺才是好的。 所以,当遇到界限不清、对方干涉你的时候,你可以跟对方说,你比我说得有道理,但是我的事情还是我的事情,还得我说了算。 刚才讲了四招,都行不通的话,还有第五招,让对方疼:当各种方法都不行时,就来这个。可能是心理疼,可能是身体疼。 如果对方一再地入侵你,你就让他疼。弗洛伊德说过:攻击性和恨是人类的本能,或者是真实的表达。如果你不能表达,就会生病。当别人进入你的世界,你就要告诉对方,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有人觉得:我发出指令,别人就得按照我的来。如果你被这样的人侵犯了,你得告诉他,我会让你疼,我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我会让你付出代价。以此来树立自己的界限。人和人也是一样的,攻击和恨都是在树立界限。我爱你、你爱我,就是拉近链接。恨就是切断连接。这是第五招,可能比较狠,但也是一种方式。 实际上,只要你在某一点做到了,前面均可省略,这就是第六招,在地理上保持界限。 我的来访者中,很多人离婚,都是因为父母来到自己的小家庭,造成了侵犯。有个法官认为,90%的离婚都与父母有关。而设立地理界限是最简单的避免冲突的方式。 我们其实都享有自己说了算的家,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希望大家在地理上、心理上、身体上,有这样的感觉,我的人生我说了算。

心理咨询师的边界意识

288 评论(15)

DD大小姐

【前言】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说白了,就是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有界限,或者说有个“度”。 Q1、界限究竟是什么呢? A1、用作者的话来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就会发出警告,让你知道你被越界了。”甚至可以说,情绪是身体给你设置的警报器,会在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提醒你。A2、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记录,并去分析情绪背后的信息。A3、原因清楚之后,你就该分析情绪背后的信息是什么。事实上,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情绪其实更像一个带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引子。A4、而在你发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之后,一定要记得,一味的隐忍、退让,自己消化是没有用的。因为对方无法感知到你的情绪,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侵犯了你的边界。如果你不给出信号,那ta就会继续前进。 因此,你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保持沉默。你要做的,是学会主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做到有效沟通。Q2、 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呢? A1、是用别人听得到、听得懂的方式去说。除了运用“以“我”为开头的说话方式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在你认为别人做错了时候,你还需要把对方的错误讲清楚。A2、给出解决办法,明确告诉对方下次可以怎么做。 A3、不求完美,只求进步。对方做好了一定要记得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在你苦心沟通之后,对方依然漠视你的努力,肆无忌惮踩踏你的底线,反复伤害你,你就要考虑把对方从你的关系中移除。 Q3、为什么总有人会漠视你的努力,肆无忌惮地乱闯你的边界 。 A1、这其实和他们的思考方式有关。大部分人是习惯用大脑思考。而大脑掌管分析、思考。你和用大脑思考的人讲界限,聊感受,他们能懂,也愿意配合去改变。A2、但还有一些人,他们习惯用小脑思考。小脑是生物在爬虫类的时候就有的脑子,当时为了提高生存率,小脑会自动为周边的物种排序,服从比自己强的,忽略比自己弱的。因此,用小脑思考的人,他的脑海中也会有一个排序。如果他觉得你的排序比他低,那你跟他讲情绪、界线的话,他反而会把你的情绪作为打击你的工具。用作者的话来说, 就是“在他们的世界里,尊重是留给排序高的,对待排序低的,没有尊重可言。”Q4、那我们该如何判断遇到的是习惯用大脑思考的,还是用小脑思考的人呢? A、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用大脑思考的人,你对他越好,他对你越好。而用小脑思考的人,你对他越好,他越不尊重你,甚至会对你越坏。Q5、那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摆脱情绪绑架的桎梏呢? A1、第一步,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觉。A2、第二步,学会开自己玩笑。A3、第三步,也就是解放小脑,强硬一些去应对。Q6、用小脑思考的人,不仅不会尊重你,还会对你进行情绪绑架,该如何破局呢? A1、我们需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守住自己的界线。A2、我们要学会用开自己玩笑的方式,避免和用小脑思考的人争辩,免得不小心就被绕到他的逻辑里,受到打压。而如果实在避无可避的话,解放小脑,强硬一些去应对。【总结】 1、 我们的界限就是自己的情绪 ,边界只要被打破了,就会发出警告,让我们知道自己被越界了。这时候,我们不必自我怀疑,觉得出现负面情绪是不好的,而是应该主动去确认情绪出现的原因,做到不侵占别人的边界,也要守住自己的界限。2、如果发现自己的边界被侵占了,我们要学会 有效沟通 。先用对方听得到也听得懂的方式去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以及我们觉得ta哪里做错了。之后,我们还需要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因为有价值的沟通,并不是表达完自己的情绪,再把别人哪里做错了数落一遍之后,就完事了。而是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你下次可以怎么做。剩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不断磨合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直盯着别人的错处,而要善于发现对方做对的时候,并在及时给予鼓励。3、用小脑思考的人脑海中会有个排序,如果你在他的排序中,处于比较低的位置,那他不仅不会尊重你,还会对你进行情绪绑架。 S、十点读书会.《边界意识》,作者赖宇凡, 是美国加州大学学校心理咨询硕士,也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赖宇凡的经典之作。【个人感悟】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守住底线,重获轻松生活。我们要学会树立边界意识,不被他人的情绪左右。碰到不尊重我们、对我们情绪绑架的人,一定要强硬些去应对。

35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