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7

细细粒的宝贝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刻哥在线观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色缤纷彩虹

已采纳

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富贵,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两个人可以一条心,心无杂念,只想着共同解决问题,一旦没有了困难,凝聚力也就消失了,可能就会有分歧,最终导致分道扬镳。

心理咨询师刻哥在线观看

311 评论(11)

奔跑小猪mm

想必你一定很羡慕心大的人吧?

羡慕那些忘性大的、钝感度高的、每天乐呵呵不知愁的人。

反观自己: 极其敏感,各种多疑,一件芝麻大的事儿就能在头脑中展开小剧场,过分“未雨绸缪”,几近病态地焦虑尚未发生的事情。

身边没人理解你,他们只会诧异地愕然:“你怎么整天想那么多啊?累不累啊?”

你坐在那里,看似平静似水,实则每时每刻都对自己展开夺命连环问:

“为什么同龄人已经有车有房,我却还是个小职员,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啊?”“为什么没人义无反顾的选择我呢?一定是我不值得被爱。”“他今天为什么话这么少,是不想理我了吗?一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了,到底是哪里呢…”“同事今天看起来好冷漠,是不是我哪里惹到她了啊?”

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在你脑海中反映无数遍:

你先抛给自己一个本就假设有误的问题,然后再按照错误思维进行剖析,最终一定会得到一个“对自己不利”的结果,随后心情一落千丈,痛苦万分。

你会发现,所有能令你产生困扰的问题,从一开始提出时,在潜意识中就已经注定了归因于自己。

正常人的思维是: 问题出现——剖析问题——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而每天胡思乱想的你,脑海中的思维是: 问题出现——归因自己——扭曲事实——寻找证据——证实想法。

由此来说,你的 胡思乱想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剥削自己的方式,胡思乱想更是一种“过度的分析”。

随着你不断的“分析”,你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贬低,在悄无声息中击垮你的自信,影响你的判断,从而令你变成一个胆小怯懦、瞻前顾后、思维偏执的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每天胡思乱想,那些对于任何事都想得太多的人,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是个性导致。

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导致了你的想法,而你的想法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性格。你像困在自己的迷宫里,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通过我的研究和调查:容易胡思乱想的人,一定逃不出以下几个性格类型:

原生家庭导致的自卑: 童年时期导致的自卑,会让你产生自己样样不如人的判断。当你有了这种判断,任何负面问题都会被归因于自身实力不足,由此产生自我攻击。

不懂人际交往,知心朋友少: 内向寡言,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坐拥无数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却从不想着跟谁分享。这种性格的人,只能习惯“自问自答”,但自己的想法终究是局限性的,甚至极端偏执。

高敏感人格: 比常人更敏感,对待事物的洞察力更高,所能提出的矛盾点也更多。

具备批判性思维,怀疑主义者: 更加多疑,具有常人不具备的批判思维,善于质疑常识,不太愿意随大流循规蹈矩。

同理心强,情绪化: 感性思维较重,很容易陷入到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

讨好型人格,过度考虑他人感受: 先人后己,不敢轻易对他人说“不”。习惯讨好他人,善于站在他人角思考问题,思虑过多,唯恐自己照顾不周。

目的性不够强: 你通常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便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也很容易在中途被其他事物吸引了目光。

个性脆弱: 很容易感动,也很容易被煽动。泪点较低,心理防线较弱,比较脆弱,容易崩溃。

总结来看,容易胡思乱想的人,是因为自我世界过于丰富,且自成一套对待世界的理论系统。之所以能“自问自答”,所以才无限“胡思乱想”。

但也正因为这种自给自足,才让他们常常陷入死胡同里出不来。

在这里给你几条科学的小建议,助你快速形成健康的思维模式:

适当寻找外界因素

说白了,就是让你给自己找借口。

对于容易自我攻击的人来说,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少了“寻找外界原因”这一环节。他们将所有错误都归因于人,归因于自己。

所以,一旦你再胡思乱想,先别急着找自己身上哪里不对,而是找找导致现状的客观原因,减轻自责,并告诉自己客观因素是无法控制的,这不怪你。

找到人生支点,别让自己闲下来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有胡思乱想的时间,很可能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你没有一个让你可以全神贯注去做的事情,缺少一个生活的寄托和支点。

你的大脑属于漫无目的的状态,自由发挥,才会胡思乱想。而当它有了一个指令,比如:看电影,看书,玩游戏,工作,什么都行,它就会用有限的空间去处理指令,放弃“自由发挥”的焦虑。

这也是我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将空余时间填满,找到生活的新支点。

比如,给自己设置一个简单可执行的目标:我要考下一个XXX证书,我要学会一个XXX技能,我要完成更好的工作挑战等等,然后用空闲的时间全神贯注去执行。

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亲密的人听

心理疗法,也是解决胡思乱想的有效方式。

但对象一定要选对,这里比较推荐亲密的人、不会对你的敏感神经冷嘲热讽的人——首选父母、知己、伴侣,或者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倾诉的时候,要提前说好自己的苦恼,扮演“求助者”的身份,再去寻求帮助。

这样会让对方认真对待的同时,更加懂得以什么样的角度去安慰你。

让自己更自信,找到安全感的依托

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本质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是偏向焦虑的性格。

比如,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恋爱中每天都在想什么:

2. 导致内心缺乏安全基础,进而形成“迷恋型、恐惧型、回避型”等不安全依恋的内在依恋系统,没法用正常的距离模式与对方相处。

3. 不自觉讨好对方。 并渴望用这种讨好来构成对方施舍你安全感的理由。

4. 一旦有了伴侣,不可自控地有一种强烈的“依附感”和“便携感。” 即渴望自己做什么都有对方陪伴,对方做什么都带着自己。

5. 神经质。 只要对方不呈现出近乎夸张的爱意表达,就觉得对方对自己的爱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

6. 自卑。 只要对方身边出现了别的异性,就会觉得对方比自己的吸引力更大,继而脑补自己不知何时就会被惨遭背弃的画面。

8. 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源于从小缺爱,在生理上可能会表现为“肌肤饥渴症。” 即因为来自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渴望,会忽然在某一瞬间极度渴望与他人(不一定是伴侣)有肢体接触,比如渴望被抱抱,或者忽然想搂住身旁的人等。

如果 去做EPQ人格测试,神经质分数一定很高 。

所以,你要调整你的心态,多去认可自己,提升自己的自信,找到安全感的依托,而不是一直患得患失。

没有安全感的人,就好像无根的树,随着一点点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摇摆不停。

学会放松训练或者冥想

在我的咨询中,我会让大家去做一些放松训练和冥想的练习(如何去做,就不在这里详细说明,一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这会帮助我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降低自己的压力,从而降低焦虑感。

而且冥想也对失眠有比较好的帮助。

学会和焦虑情绪和谐共处

有焦虑,我们不要去一味的压抑,而是要清楚焦虑是正常的 ,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注意潜在的危机,远古的人类有焦虑才会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和躲避天敌。

所以,要接纳自己的焦虑和胡思乱想,不要过分的因此而否定自己和情绪,所有你的情绪都是有意义的存在,你要学会和情绪和平共处,而不是压抑它

胡思乱想来了,你可以尝试告诉自己: “我知道胡思乱想和焦虑是为了提醒我躲避灾难,警示危险,但请放心,我现在很安全,所以请不要过分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 ,如果我需要你,我会告诉你。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或多或少帮到你,能早日战胜自己焦虑,从每天缠着你的胡思乱想中跳出来。

深刻如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非暴力沟通·两性篇》译者,34岁,已婚已育。刻哥具备八年以上心理情感咨询经验,咨询案例过万。自2011年起,就在进行心理情感的研究与咨询,擅长亲密关系指引、心理情绪问题疏导、情感危机处理等,包括恋爱分手挽回、婚姻中离婚/外遇危机等。相信无论从专业角度、咨询经验和人生阅历,都可以给迷惘的你一些不错的建议。

142 评论(8)

艾吃艾美

面对困难坎坷的时候两个人也许会一条心,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却有了小心思。所以就分手了,这是两人三观不同的结果。

318 评论(13)

A-水灵儿^O^

心理学中有一个“吊桥效应”,指的就是当你提心吊胆的过吊桥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此时如果出现一个异性,你就会将这种“心跳”归于对他的心动。将视线放至宏观的生活,其实异曲同工。我们不如将在“身处苦中“的两人看成是同时身处一座刺激紧张的吊桥上。当现实的紧张让你如履薄冰,此时身边的人就是你唯一的依靠,甚至是唯一的稻草。平庸的生活中仅有一次暖光,即便不够亮,你也很知足。而当“苦尽甘来”这一前提出现,生活不再昏暗,那束光也不再明显,不被需要,甚至有点多余。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被不看好,越依赖对方顾名思义,这个心里学效应指的就是爱情双方,周围险阻越多,越不被外人看好,反而越挫越勇,越依赖对方。客观因素的阻碍会促使双方主观感情的捆绑,在这个时段,其实双方更像是被一种盲目的激情所蒙蔽,略带英雄主义的爱着对方;但一旦促使这一切的外力消失,双方逐渐冷静下来,更客观中立地看待对方,很多“不合适”也就暴露出来。吃苦的时候,双方共同抵抗生活;尝甜的时候,目光转向对方电视剧里一个经典桥段就是,男女主角感情升温的重要节点总是双方共同面对某一难题或灾难,在这种局势下,两人一起出谋划策,配合共赢,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爱情。放在生活中也是同样,“有难同当”永远比“有福同享”更让人能体验到对方的真情。毕竟后者所有人都跃跃欲试,而前者却寥寥无几。在生活的困难面前,对方给予你的一点温情都会令你满心动容;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方的温暖在灯红酒绿迷人眼的欲望满足前显得极其普通,同时对方的缺点也在越来越好的环境下衬托得格外明显——甚至逐渐成为你生活中的唯一不如意,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于是你总想着如何消灭掉这种“不如意”。二、行为暴露:有些属性,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被开发“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仿佛驻扎在人们心中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定律。与其说是“男人”,不如说是“人性”。的确,在生活安逸之后,许多人的隐藏属性就会被暴露出来,所谓的温饱思淫欲。一个沉溺于游戏的人,在吃不上饭的时候不得不出去工作糊口——什么时候吃饭不成问题了,他的娱乐瘾就会蹿升上来,而在这之前,你一直以为他是个努力上进、值得托付的人。所以有些人并不是变了,而是他原本如此,只是时机不到,尚未表现而已。有些人只适合一起“吃苦”其实,你也心知肚明,有些人只适合一起奋斗。他吃得了苦,却享不了甜。说白了,跟他在一起是你在“向下拉齐”——在当下的条件下,选择他做伴侣时是最合适的方式;但当你的一切处境渐入佳境,他可能就跟不上你的节奏和步伐了:一个不断进步,一个原地踏步,一个越来越好,一个游手好闲。两个人的步伐不再一致,需求也便不再一致,三观也就会开始暴露出严重的偏差,你就会重新考虑两个人是否合适,一旦结果是否定的,就会产生分手的念头。两个人只能挨得过“苦”,却没有一起“享福”的好运气。固然遗憾,但也真的无能为力。最后我只希望,每一对情侣和伴侣,都能在危难时携手共进;也一样可以在一切守的云开见月明时,勿忘初心;彼此扶持,共同进步,最终收获一份真正的长久的爱情。— 你们的朋友, 深刻如此如果你正在挽回爱情,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挽回的方法也是不一样,为了避免失误,最好还是找专业老师做一对一指导。以免因为失误影响挽回成功率。学习更多挽回技巧,关注【深刻情感说】公 共 号!深刻如此 33岁 已婚。目标是:从心理学角度,分享爱和被爱的经验和学问,让幸福获得的更简单。深刻情感说 (shenkeruci)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市心理学会会员,刻哥具备八年以上的情感咨询经验、咨询案例近万例,对人格重塑有着独到见解。他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其在两性关系思维模式上的固有缺陷;他同时会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求助者所面临的众多棘手问题,例如分手挽回,离婚/外遇危机,约会指导,建立吸引等,帮助求助者克服策略和战略上的瓶颈点赞赏5度你会原谅爱人出轨吗?13308人表态会不会殷因为我爱他,所以我会原谅他烂肯定不会原谅 有过第一次就有过第二次,有过第二次就有第三次友如果你对象出轨了你会宽容他们,但是你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我就不信你会原谅他,他甚至可能会抛弃你霸身体出轨可以接受,心理出轨了就很介意了。

3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