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8

丹儿你个丹儿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病态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ow儿儿

已采纳

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都是非常专业的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一般来说价格昂贵,从业者一般都是高学历,心理咨询师只要通过国家专业资格测试就可以从业

病态心理咨询师

298 评论(13)

爱宇冰冰

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344 评论(12)

guokeren555

是什么问题呢?不明白你的问题无法帮助你。中科院心理所的郭念锋教授提出了判定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1.心理活动的强度。在遭遇精神打击时,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2.心理活动耐受力。生活工作中长期遇到的慢性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而对耐受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虽然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还会在逆境中做出更大成绩。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4.意识水平。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则要警惕心理健康问题了。5.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无关因素而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相反。 6.康复能力。即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常态水平的能力。因为在生活工作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各自的认识能力、经验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而康复水平低的人则需要很长时间。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的情绪表现也不同。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畅通,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可以判断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可能估计过高,有些人可能估计过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过低的自我评价,常会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9.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一个人为了生存和自我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而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是适应。有的人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时,感到无能为力,只是忍耐、韬晦,而不做出改变;而有的人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能否积极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22 评论(10)

阿拉朱旺

那么首先我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聊理解就是它就是帮助别人去疏导心理,当别人有心理压力的时候,他去给人辅导,这就是心理咨询师。

103 评论(11)

lulu酱求好运

17年9月,人社部(原劳动部)发布的(2017)68号文件《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鉴定。从此,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也不再是成为心理咨询师必要的一环。咨询师职业资格证已经取消了半年多,我们仍然每天收到这样的问题:咨询师证取消了,我还能做咨询师么?充满对没赶上考试末班车的惋惜、目前学习的迷茫、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怀疑。本回答将会带你一起梳理“咨询师证”和咨询师的关系,并准备好一份“自救”指南,送给还在为“证书”迷茫的学习者们。1.“尴尬”的考证时代没证羡慕有证的,有证羡慕有实力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是什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产生于16年前(200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值得注意的是,16年前产生的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种概念。如今大众理解的心理咨询师是跟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人才,但在劳动部创立的这个证书鉴定的,则是跟砖瓦工、电工一样通过培训考试拿证上岗的技能人员。职业证书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解决90年代末-21世纪初因为国企改制、下岗分流造成的大量下岗员工的再就业问题。第二,中国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起步晚,当时不具备培养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环境的。举个例子,作为国内心理学研究标杆的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才刚刚成立我国首个心理学院,2007年才有应用心理学方向,众所周知,现在在心理学界比较权威的咨询师,都是靠1997年第一届中德班培养的。基于这两个历史条件,就能理解后来被大家诟病的心理咨询师证书门槛低、考试简单、含金量不高的问题。心理咨询资格证取消了,现在心理咨询属于非准入行业,政府不再颁发证书,现在的证书都是由第三方机构颁发的但是心理咨询行业依然需求很大,取消了资格类证书,并不代表取消这个行业,现在的用人单位,还有招聘平台还是要求 从业者必须提供接受过授权机构培训的证明,才能上岗先说一下现在的证书性质,国家取消了原先的二三级以后,政府不再参与颁发证书,都是由第三方用人单位颁发的,也就是说谁用人谁发证,没有哪个含金量高,哪个含金量低的说法,说白了现在证书的性质就是一个培训证明而已,既然性质都一样,那就从机构正规性和权威度去比较了,相比之下中科院和人事人才网的是可以选择的。

12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