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0

挑剔宝宝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移情作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食尚峰汇

已采纳

1、共情"(Empathy)是一种能够感受被分析者感受 的能力,也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技术和产生心理分析治愈效果的重要条件。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而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共情,许多学者有着精辟的阐述。Mayeroff(1971)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罗杰斯 Rogers 对共情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EGAN将共情分为初级两个水平,即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初级共情跟上面的定义基本一致。高级共[1]情包括表明自己的态度,影响来访者等。近些年来,最新的观念强调,共情远远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或技能(S. Cormier, 1998)2、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咨询者对来访者也可能产生同样的移情,这被称为对抗移情或逆移情。对抗移情的表现形式如同移情的表现形式一样,表现为正面的(如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热情、爱怜和关怀)和负面的(如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敌视、厌烦和憎恨)两种。从本质上讲,这表明了咨询者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它从客观上对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带来阻碍。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咨询者或治疗者自身压抑情感的处理和训练。咨询人员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来访者在自己面前所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带进心理咨询中,更不能以此试图影响来访者的思想和行为。3、移情指本应是对他人(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兄弟姐妹、配偶等)的情感和态度转移到了分析家身上。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就是案主对心理咨询师产生好感或依赖感。负向就是厌恶感。如果咨询师与移情者一同陷入情感的漩涡,这样咨询者关系就会产生质变,这是需要严加防止的。咨询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面对移情时,也难免会动心的。一旦动心,就称为反移情,即反向移情,反移情对于咨询来说是有害的。咨询师要有充分的理性来避免它的发生。这已经是最简短版的啦。很好理解的你看看吧

心理咨询师移情作用

137 评论(14)

艳醉迷风

很好,你移情的概念都知道,可见你是多心理咨询有很深的了解了。首先我们看一下移情,就是你会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咨询师身上,这个可都是真实的,咨询师要真的经历你的暴风骤雨。但这里应该有一点是肯定的,咨询师会用一个分析的头脑来看这个问题。当然她会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你也会用分析的视角来看,这样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是就像你说的那样,真的爱上了怎么办?如果大家丧失了分析的空间,那么你就换一个咨询师,可以和这个咨询师谈恋爱了。但那时我不知道咨询师会怎么办?

194 评论(13)

爱做美梦的鱼

“共情”和“移情”的联系为,都是叙述两者相对在情感上的互相作用,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一、指代不同1、共情:相同的感想或感受。2、移情:改变情趣;转移情感。二、出处不同1、共情:汉·王充 《论衡·顺鼓》:“假令一人击鼓,将耐令社与秦王共情。”(假意让一个人前去击打擂鼓,才能让令社与秦王有相同的感想或感受。)2、移情:《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成连先生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小人能够会见到先生,就和成连先生在海上撑船,真是让我情志仍未能专一。)三、侧重点不同1、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2、移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对方身上的过程。

157 评论(11)

linximeng520

移情效应——学会投其所好,事半功倍卡耐基是个钓鱼爱好者,每年夏天他都会到缅因州去钓鱼。钓鱼的时候,他最偏爱的鱼饵是乳脂和草葡,但是他知道,小鱼还是更喜欢吃小虫子。于是,每次只要是去钓小鱼,他都会带上一些小虫子,尽管周围的人用的都是乳脂和草葡。 一天傍晚,卡耐基满载而归,路上遇见了同样扛着钓鱼竿的人,对方看看卡耐基满满一篮的小鱼,再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鱼篓,不解地问:“你是在哪里钓到这么多小鱼的?” “不是在哪里钓鱼的问题,问题是你要知道小鱼最喜欢什么,你用它不喜欢的东西来引诱它,又怎么会使它上钩呢?”卡耐基看着钓鱼者鱼竿上拴着的草葡,微笑着说。 移情效应 知道小鱼喜欢吃什么,就用什么去引诱它,这样才更容易让其上钩。类似的道理应用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一种投其所好的做法,心理学上也叫“移情效应”(不同于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即求助者将感情转移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上)。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好感,首先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以对方喜欢的人或事作为媒介,让对方将对这些人或事的喜爱之情转移到你的身上,进而建立双方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移情效应”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擅长交际的人总是喜欢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嘛”,这就是把对自己朋友的情谊转移到与其相关的人身上了,这样的人一般是很受欢迎的,久而久之,朋友多了,交际圈也就变大了。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要如何更好地使用“移情效应”来扩展自己的人脉呢? 卡耐基说,如果要说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了解对方的观点,然后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移情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这样才可以激起对方的强烈欲望。曾经有人问路依特·乔琪:“为什么退伍后只有你还能身居高位呢?”他回答说:“如果一个人做对了一件事的话,那就是他在钓鱼时放对了鱼饵。”因此,知道对方喜欢什么,那你就给他什么,毫无疑问你很快就会获得他的好感,这就是引诱鱼儿上钩的秘诀。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想成为他人眼中备受欢迎的天使,而很多时候,你越是急功近利,就越适得其反。可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应用 “移情效应”,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8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