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ekiki
原因一,侵略性:在踊跃表现的过程中,新人难免会抢了老人的奶酪。如果要说年轻人身上有什么“点”特别招老人反感的话,那一点是三个字——侵略性。这种侵略性就好像是,他们认真自己端着碗正好好吃饭,年轻人突兀地冲进来,一下子就把他们碗给砸了。在任何一个职场中,都有些约定成俗的规矩,特别是一些工龄比较长的前辈,尤其注重这些规矩。讲个真实发生在机关中的故事,你就懂了。老张负责单位宣传栏的布置,每年参加一次由市里的宣传部组织的脱产培训。类似这种培训,很大一部分都是福利性质的。一方面可以暂时逃脱繁杂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四处走走,增长见识,交朋会友。老张在这一块负责了很多年,早已把这块奶酪咬得死死的。直到小刘进了单位,他发现单位宣传栏的布置缺乏创意,显得死板了些,跟时代脱了节,毕竟负责这块的老张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为了让宣传栏更靓丽,也为了让自己走进领导的视线中,他决心打破墨守成规的做法,花了大量时间做了份高质量的宣传栏设计方案,交到领导手上。领导一看,立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哎呀真不错,还是年轻人想法多!老张,以后这块工作就交给小刘,你年纪大了,也该歇歇啦!”就这样,因为小刘的“横刀夺爱”,老张彻底失去了宣传栏的领地,也失去了他珍爱的培训机会。从此以后,他对小刘充满反感。尽管他知道,小刘并不是刻意跑来针对他,只是单纯想把工作做好而已。可是他不管那些,他只在乎小刘动了他的奶酪。除了培训机会,晋升、评优、调动等等,都一样。职场中的蛋糕一共就这么大,被你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分去一块,其他前辈吃到嘴里的就比以前要少了。原因二,一只鹤本不是错,可只要站在鸡群里,它就成了罪人,可考虑过鸡的感受?在很多单位,前辈们的作风都是稳而慢的,推诿拖延是普遍现象。领导分明已经习惯了这种整体慵懒散漫的作风,这时候来了几个年轻人,朝气十足野心勃勃,恨不得把“劳模”刻在脸上。这样一对比,原先那些蜗牛一样的前辈立马就逊色了起来。领导这才发现,原来干活还能这么麻利,你瞧瞧你们,跟人家年轻人比起来算什么?其实,不论是刚进单位的热情年轻人,还是干了十年二十年的散漫前辈,只不过都是职业生涯中的不同节点而已,并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只不过,把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放在一起比较,前辈们就显得突兀和差劲了。被比下去、被逼着向年轻人靠拢的前辈们,于是很难不去反感年轻人:“都怪你,争什么表现,害我被领导盯上了!”原因三,要想把工作做好,得罪人在所难免。而窝在舒适区,反而不易引人反感。这是我多年总结发现的现象。当你一心想推动工作,必然不可避免地跟其他人打交道,你心越急,越会得罪人。同事间的利益必然是对立的,责任却又是互相牵扯的,你很难做到又跟同事和谐相处,又把工作做得漂亮,尤其是某些极品同事。比方说,你跟三个同事一起完成某项分析报告,他们负责统计数据,你则需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他们俩拖拖拉拉一直不做,你这边等得干着急,眼看时限就快到了,这时你怎么办?跟他们一起拖——领导怪罪下来,你是最后一环,肯定难辞其咎。直接去催——人家是前辈,哪是你这个后生催得的?只会埋怨你没礼貌。你若是告到领导那儿,则更不得了!——“你就不想通过领导来压我们?就知道告嘴、出卖同事!”
小嘟嘟呀呀
每个公司都有一批这样的老员工,他们性格爱好不尽相同,和公司一同成长,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刚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面对着这样一群年纪比自己大,岁数比自己长,经验比自己多的老员工们,心里的忐忑不安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怎样才能博得这些老员工的“青睐”,少走弯路,在风起云涌的职场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呢?现在我们来看看汕头心理咨询网主任心理咨询师陈智雄对以下职场“碰壁”的职场新人开出的心理方子吧———对阵严谨治学型老员工案例一:小陈来到这家公司已经有几个月了。根据他的观察,他所在部门的同事老张年过四十,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早上谁迟到了五分钟,谁的办公桌没有打扫干净,他都一清二楚。这天,他慢条斯理地走近小陈身边开口了:“小陈,你写的这份宣传资料我看了,你看看,标点符号用错了多少?这样的东西如果拿给总经理看,他对我们会是什么印象?标点符号跟汉字一样,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的东西,这都用不好?……”老张滔滔不绝地批评着小陈的用“标”不当,小陈只有听着的份。大雄点评:如果老张对别的同事也是这样子的,小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小陈可以尝试“观念转换法”,例如:如果有这样的观念:“老张怎么总是一丝不苟,真烦!”,可以转换为:“老张的一丝不苟,促进我的能力快速提升,这可以让我更有能力、更有前途!真棒!”对阵牙尖嘴利型老员工案例二:吴丽刚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不久,发现公司管后勤的王小姐跟她年纪相仿,只大上几岁,却牙尖嘴利,很难相处。王小姐负责派车,每当各部门人员要外出工作,就得向她陪着笑脸。一开始,吴丽很看不惯王小姐的行为,心想:这就是她的本职工作,为什么一副趾高起昂的样子?大雄点评:一个人无法控制另一个人,别人怎么做事是她的风格,自然有她的道理,如果别的同事能“忍”,或者能“视若无物”,吴丽也可以认真学习一下。我的建议:第一,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闲暇时有兴趣可增加一娱乐项目:摸清对方底细;第三,趁“势”出击!前提是如果她老影响到你的话!当然出击是指用技巧,而不是用暴力,暴力会严重影响双方的心理健康。对阵才华横溢型老员工案例三:阿茹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阿茹大学时期学的是平面设计,进入公司之前,她踌躇满志,准备在这家公司大展拳脚。来到公司以后,阿茹才发现,这里人才济济。她所在的设计部,人人都精通网络三剑客、Flash,还会影视制作,相比之下,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其中有一个叫姜飞的,更是其中高手,不光设计水平超人一等,新创意、好点子也是天马行空,信手拈来。他对阿茹这个初出茅庐的女孩不屑一顾,认为本科毕业的她只是在学校学了点皮毛,“纸上谈兵”。大雄点评:阿茹要把腰板挺直了,首先要相信自己!在心里先做好职场规划和定位。例如:“一年内我熟悉业务;3年,我成为本行业的专业人才;5年,我成为本行业的专家。”这样,在心里循序渐进,加油学习!有了时间定位就不会急于求成,也不必因为暂时技术比不上别人而自卑了。对阵“倚老卖老”型老员工案例四:云玫来到了一家著名的国有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她对公司的同事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跟他们大部分人相处得比较融洽。同事中有一个吕大姐,是公司的老员工,跟其他同事有说有笑,唯独对方云玫不冷不热。一天上午,一个活动策划进行最后定稿,大家都聚在一起看策划方案,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方云玫发现其中一个环节有点问题,说道:“这个活动由厂商赞助,是不是让他们先发言比较好?”别人还没有说话,吕大姐不高兴地说:“原来活动也是这么做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公司这样的活动做得多了,你才来没多久,可能不太了解吧!”吕大姐是专门负责活动策划的。听着吕大姐不太客气的回话,方云玫觉得有点委屈。就算她比自己进公司早,工作时间长,也不能“倚老卖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啊!方云玫忍住心中的不满,继续说:“厂商出钱了,让他们在活动开始前跟观众见面,能够加深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再说,对他们也是一种尊重。”方云玫平心静气地说着,最后吕大姐不说话了。大雄点评:不说话,不沟通的气氛是很可怕的,下面的剧情大多不太乐观。如果方云玫想跟吕大姐处好关系,应采取主动的战略,扭转局面。可正面面向吕大姐,打出一系列的“糖衣炮弹”:一、投其所好,不懂请教,略懂也请教!二、多找优点赞美她!三、主动帮忙!四、频频示好!等等。用这些“糖”彻底虏获她的心,因为女人多是爱吃糖的。一颗不成、两颗;两颗不行、三颗;三颗不行、继续!没有多少人能够长期抵抗糖衣炮弹的袭击,最终吕大姐会举手投降说:“妹子!你真好!”以后她就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了。当然你心里要真诚,要能真的看到吕大姐身上“闪光”的地方!以点带面地说:要是一个人常常“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那就自己欣赏自己,自惜自怜就好了。】
懒羊羊咩哈哈
你好,我是柠檬心理咨询师-路真老师。
也是柠檬心理咨询特约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了你的困扰,希望可以帮到你。
看到你因为发现同事考证学习而出现了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这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质疑自己。
首先,肯定自己。
出现这种状况说明你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小的时候经常被父母和别人比较,可能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你争强好胜的性格,这是好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的更好。
其次,看到优势。
可能在你发现同事在考证学习的那个瞬间,只用这一个标准和对方进行比较了,难免会觉得说为什么我没有考或者没有学习呢,继而感觉到不如对方,所以特别失落;其实跳出这一个标准,你也一定有比对方出色的地方,要及时看到自己的优势,不只用单一标准进行比较,可能你的心情会变得不一样。
第三,关注成长。
同事的进步给到你一个信号,可能需要你也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并付诸行动了,当然不是为了和对方竞争或者比较,而是越是关注自己的目标和成长,越有可能积累更多的阅历和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未来就越不会轻易地被外界的人和事所干扰。
希望你能有收获。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