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24
她有些强迫症,有很重的自卑感,她的心理障碍非常重,必须用心理疗法。恨若秋水老师用近三十年的口吃经历,研究出了一套秋水理论,结合森田心理疗法、张景辉疗法。下面是我简单的介绍下这个森田疗法: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疗法主要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任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为所欲为。认为“顺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为所当为”就是想怎样就怎么样,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错就让其错下去。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口吃病患者,会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一直口吃下去,纠缠下去。这种错误的理解完全背离了森田的精神,离症状的痊愈将会越来越远。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譬如白天、黑夜的轮回,天有晴朗、下雨,月有圆缺,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譬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譬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譬如你是公司职员,你要向老板请示工作或者提出某项要求,你的心情可能会非常紧张,心脏快速跳动。谁在领导面前不会感到紧张害怕?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假如你不管它紧张不紧张,不管心跳快不快,这些反应自然会消失或转化。反之,如若你认为这些紧张、恐惧的心理和颤抖、心脏乱跳的生理反应是不应该发生的异常现象,那么你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就会越来越重,颤抖、心脏乱跳等生理反应也愈加剧烈。再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这一自然规律,和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无聊的念头,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试图控制它,赶跑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譬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推波助澜”,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去搜下秋水老师的文章。
风吹散了心
靠谱。秋水讲易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经营业务为易经咨询与心理咨询,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公司创始人,秋水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学博士课程班,现为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保定分会会长。并且创建了《秋水讲易》深圳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秉承易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术、形、体、法并论,统一实施深入研究易学文化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理论,著有《四柱精妙》《现代人居环境应用》《奇门应用勘误》,并多次在行业的易经大会中做专题演讲,荣获诸多荣誉称号,在第二届中原易经大会中被授予中国著名易学文化领军人物的称号。
慵懒安静的阳光
首先,这绝对算不上心理疾病,只是长期不自信导致有些偏执。。。(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建议让您朋友做一下心理咨询。 如果朋友不愿意做的话,可以让她用QQ联系我,就说是和您的一个朋友随便聊聊天,如果需要可以留下您的QQ号,我会联系您
品尝滋味real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成都秋水长天,我来回应您的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这个抑郁症患者的情况是属于那样的情况,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其次,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根本就没精力去做事,当然这应该是属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了。二是担心自己没那能力,做不好或者完不成;三是总想做的尽善尽美生怕不符合别人的期望。不知道这个抑郁症患者属于哪一种? 第三,如果是偏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的话,最好还是先接受治疗,让症状减轻以后再做事。如果是较为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个人建议还是可以去做事,并且通过做事还可以激活自身的活力,从而更有利于抑郁症的治疗。森田疗法就提出了带着症状生活,在做事的时候,自己对自己得抑郁情况就会相对少一些关注。有的时候,我们越是关注自己滴症状,就越发觉得自己滴情况越来越严重。 第四,就题主叙述的情况来看,还是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容易做的事情做起,这样就容易积累自己能做事的信心,从而有效地减轻抑郁的情况。不要一开始就去做哪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因为有难度的事做起来难,并且不如意几种自己做事的注意力,反而对减轻抑郁状况没有帮助!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之所以建议住院治疗是因为重度抑郁的患者的治疗过程本就缓慢,而重度抑郁的患者一般都存在明显的消极观念,尤其消极行为都是毫无征兆,突然出现的。所以为了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保障性,你这样的情况最好住院治疗。还有一点,第一次系统治疗对患者最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足量治疗,起码可以让50%的患者今后不再复发,对于一种慢性疾病,成为这50%换着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其实,我们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还是很少的,昨天有位母亲,带着22岁的女儿来看病,女儿高二发病,现在病史5年,为了控制自己想自杀的冲动,先后40-50次用小刀划伤前臂自残,即使这样极端的情况被我要求住院治疗,妈妈还说“有那么严重吗?”。最后是被我们好多医生劝着住的院! 自残这种极端的行为,其实在发病年龄早的抑郁症患者身上尤其多见,很多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出现自残行为,而且自残的部位大多集中在手臂。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上中学,有一些抑郁症的表现,精力减退,总累,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人交谈,偷偷检查下手臂看看,上面提到的家长居然在患者上大二时才被老师电话告知患者的自残行为。 别对抑郁症掉以轻心,从医学本源上讲,这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对患者的认知和家庭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一旦诊断抑郁症,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诊治。抑郁症不是什么单纯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也没有任何作用,甚至国家立法说明这件事,而且也不要以“好心”为借口对患者说教!单纯的说教只能加重患者的烦躁焦虑,甚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 关注后私信留言,看到我会一一回复的。抑郁症患者应该工作还是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 这个“顺其自然”,最好不要,应该继续工作,许多抑郁症患者本身在 社会 功能和家庭功能上就已经产生了缺失,主要原因就是脱离了 社会 这个环境,将自己封闭在家庭的小环境当中修养,而抑郁症这种病症的患者较为突出的心理因素就是认为自己不行了,工作不了啦,不如别人了,来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当然这是抑郁症状所造成的心因性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抑郁症患者如果自己感觉能够坚持工作,并且没有严重到出现了精神症状的情况下,最好是坚持工作,当然也要积极就医治疗。 一个人的正常化生活,无非就是我们具备 社会 功能和家庭功能的完整性,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人际交往当中,我们都是获取 社会 功能维持的基础,生活在家庭当中就应该担负起家庭中的责任,这两项的完整功能才使得我们适应 社会 和家庭的生活,抑郁症的许多症状确实是我们在 社会 人际家庭等方面的障碍,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影响,这是抑郁症患者亲身能够体验到的,但是不能因为抑郁症的这些障碍性的症状来阻止我们去依存的兴趣以及快乐的心态。 更何况你还有工作,虽然工作不能够集中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但它依然是你 社会 功能完整性的维持,首先要自我调整,逐步的改变自我观念,积极的配合医院对于病症的治疗,对难度很高的工作不能胜任时,可以去做一些难度较低的工作来维持自己工作兴趣,相应的也就等于在维护你的 社会 功能的完整性,我在咨询当中对于一些有工作还能够依靠自身能力去工作的来访者是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工作,如果脱离了 社会 不去工作,等待家中休息,实际上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如果自我感觉不能够继续的坚持工作,其抑郁的症状程度非常严重,又出现了精神症状,比如思维迟缓、木僵、语言障碍等,遵照医嘱,是住院系统性疾病治疗,还是在家服用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识图工作确实需要一定的能力,但是你却具备这份能力,只是现在不能集中注意力,这也有可能是阶段性的,而且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分化的,相互循环的,不是停留在一种状态存在的,只要自我多加克服,量力而行的去工作,通过自我调整逐步的你情绪上的爱好,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当中,是可以得到一定缓解的。为什么要么彻底不管,要么逼他工作?为什么没有“暂停工作,但家人关心帮助好起来,而回归 社会 ”这一选项?抑郁者的原生家庭(父母),多数冷漠不温暖,长期冷漠,或精神虐待,导致其抑郁,丧失斗志,轻则放弃工作学习,重则成为张国荣,乔任梁,富士康十连跳,这种情况,应该暂停工作,强逼他工作,可能会轻度变重度,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不管他?应该是:不逼迫其的前提下,家人给予鼓励,协助治疗,帮他恢复斗志,才是正道,然而悖论来了 抑郁者多数父母冷漠,抑郁后,依旧不给予任何关心,反到处指责其“懒惰”,这就是悖论:抑郁最需要家庭支持,却最得不到家庭支持 ,否则也不会抑郁 。所以要 社会 关心,消除歧视, 抑郁不是懒惰 抑郁不是不努力, 更不是想不开!!就是一种疾病,人人可能得,轻重不同而已。关爱抑郁,从消除歧视开始。 在回答问友的问题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抑郁症患者应该想办法睡着还是顺其自然的失眠”其性质和问友提的问题是一致的。 从问友下面详细的描述来看,其一很多工作可以做,具体指的是自己身兼多职?还是说自己做的一份工作,里面有很多项工作任务?另外这些工作可以做,就是指这些并非是自己的本质工作,还是具体指的是什么?另外工作方面集中不了注意力,无法进行下去,是从患上抑郁症之后出现,还是说工作上一直都有这个问题,只是抑郁症的出现加重了问题。 无论是放任不管还是强迫自己去工作,那都不是最佳的选择。真正要做的是把问题解决掉。有如下两种选择 其一、边工作,边抽出时间系统的进行心理治疗。这个尽管很辛苦,但对于工作不受影响 其二、请假或是暂时中断工作一段时间,全身心投入进行系统治疗。若是有充足的经济来源,那么就有充足的时间尽快的解决抑郁症。但即便尽快,也不可能一两次就好,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综合比较,建议你选择第一种。 因为问题不会随时间而自行消失,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只会加重病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岗位必然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丢掉,除非我们真的是不差钱,否则,失业又会加重抑郁症状。 首先,应该到正规的精神科对抑郁症进行确诊,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们今天对“抑郁”这个词的应用过于频繁了。抑郁症的一个常见表现是自己难过、悲伤、感觉不到快乐,但反过来并不一定成立。抑郁症的评定有一定的标准,而且还有轻度、中度、重度的区别,不同程度的处理方法,也会是不同的。 其次,你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和状态做一个特别的评估。例如,对“集中不了注意力”这个表现要进行明确的界定,你是对所有工作对无法集中不了注意力吗,还是对其中哪一类工作?无法完成的工作,对你有什么影响?等等。 总之,需要具体化问题,也需要你能有耐心对自己做一个深刻的觉察。抑郁症患者是继续工作还是什么都不做?这首先要看你的经济状况,还要看你抑郁病情的严重性。因为我爱人患重症抑郁症五年,我在陪伴他这五年的过程中,对抑郁症有了一点了解,我个人的见,如果能够正常工作,尽量不要脱离 社会 。 如果抑郁症者经济条件很有限,不去工作便没有生活来源,那么小,一定要努力工作,因为经济决定你很多处境。但是如果抑郁症者病情特别严重,经常有轻生的法,那么还是应该停下工作,及时到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治疗。 一个人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带来遗憾。也都要为选择承担后果。所有的选择也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别人的答案,仅供参考。抑郁症患者首先应请精神科医生开出抗抑郁处方药。在保证看病服药时间后,可以工作,但最好避免孤独的个人工作环境,有几个同事可以相互交流,工作可以提高个人自信,暂时忘却痛苦和烦脑,有效避免绝望的冲动。抗抑郁药一般十天至两周即可改善情绪,接近正常生活,但必须维持约半年才能逐步仃药。避免复发。 工作通常不会加重你的抑郁症状。但是如果工作让你难受,那就务必停止工作。 抑郁的人精神情绪状态非常薄弱,工作中的压力亦或是工作环境都会影响心情。 抑郁这个话题我算是很资深了,并不是因为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是心理学家。我只是个曾经的病人。 那些年我们失眠,沮丧,感觉不到人生的盼头。死亡是最让我们最兴奋的事情。工作职场压力大,更是另我苦不堪言。 时间是万能的药,它正让我慢慢变好。只是它需要其他东西去勾兑。比如让我我们走出去,去忙碌,但不要压力。让我们分散注意力等等。 相信我,如果工作让你觉得情况变糟,请停止,并且就医。如果工作盈利能让你有快感,那就尽情投入。 不要在意抑郁。你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还能做很多事。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