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6

桃子爻爻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省立医院好的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aga1001mary

已采纳

厦门的郭潇老师是个口碑很好的心理咨询师。他持有心理治疗师资格证书(心理医生)同时具有医师执业证书,非常专业,很多人都会找他寻求帮助,你有需要的话,可以找他帮你解决问题。

省立医院好的心理咨询师

342 评论(13)

告别了以前

2007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主要事迹: 长期以来,致力于建立健全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机制及干部医疗保健学科及人才梯队建设,推进干部医疗保健学科与全院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使省立医院建成一支高、中、低人才分布相对合理、专业学科较为完善的干部保健队伍。目前,该院已成为全省干部保健系统中规模最大、病床数最多的单位,干部保健对象年住院量2000多人次、年门诊量5万多人次、年急诊量300多人次,全省一半以上的干部保健对象在省立医院住院。 朱鹏立教授带领的团队2006年受到省总工会的嘉奖,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状”。朱鹏立教授针对干部保健对象年龄偏大、病程较长、长期受疾病困扰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心理上失衡等特点,带领干部保健人员以优良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干部保健对象服务。每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选派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人员完成干部保健对象体检2000多人次,副省级以上干部保健对象及在闽两院院士体检70多人次。每当有重要保健任务时,他总是在一线协助指导,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干部保健对象的一致好评,在闽院士曾联名写信感谢朱教授对他们细心周到的服务。福建省重大经贸活动和外事活动十分频繁,每年都有多批中央首长、重要外宾来闽考察。这无疑给福建的干部保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朱鹏立教授与许多医护人员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以过细的工作给保健对象及其家属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朱鹏立教授分管的医保工作,每年都有新的亮点,连续多年受到省市医保部门的表彰,朱教授也因此被评为省医保工作先进个人。作为一名专家,他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能在一线协助指挥抢救,为抢救一些重症患者作出贡献,如2003年非典防治,2004年福州发生罕见的光气中毒,2005年东街口汽车爆炸事件抢救,2006年“桑美”救灾等,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2008年5月参加赴川抗震救灾,担任首批医疗队队长,获评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146 评论(12)

忘忧毛球

季羡林(1911-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 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 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 夫人:彭德华。

352 评论(15)

小小锅盖子

季羡林(),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羡林先生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季羡林支持聊城大学的发展,曾经几次来聊城大学,并欣然受聘任名誉校长,与家乡的这所大学留下了难分难舍之情。

1981年,聊城师范学院正式建立的第二年,季羡林应邀来学院参加新生开学典礼,举办了《从比较文学谈到中印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并成为聊城大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批聘请的校外兼职教授。

1982年10月10日,受聘任该校名誉院长,还热情洋溢地挥笔写下了“鲁西最高学府,山东璀璨明珠”、“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题词。1999年建校二十五周年,又应邀题写了聊师校训“敬业、博学、求实、创新”,并从北京赶来参加校庆活动。

教育部批准聊城大学更名后,他又为学校题写了“聊城大学之成立,诚所谓顺乎天理,应乎人情之盛举。行将见桃李遍鲁西,文风满山左,流风余韵普及神州矣。为鲁西庆,为山东庆,为祖国庆!”的贺词。

2002年9月26日,聊城大学揭牌仪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郝斌代表北大和季羡林先生专程到校参加仪式,并带来了季羡林先生在北京解放军三〇一医院病榻上写的《聊城大学揭牌仪式上的发言》,他代表季羡林接受了名誉校长的聘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季羡林

18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