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达人范范
介绍
王慕清,女,汉族,1988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创业模拟实训师。
现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新媒体发展处副调研员、安徽大学团委副书记。
人物经历
2012年9月,香港浸会大学毕业
曾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专职辅导员、团委副书记、书记
2019年3月,安徽大学团委副书记(挂职)
2020年6月,安徽大学团委副书记
获奖记录
国家级
1.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2014年5月
2.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014年4月
省级
3.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5月
4.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14年5月
5.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安徽赛区特等奖(第一名),2014年3月
6.安徽省首届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2013年11月
校级
7.安徽大学军训优秀辅导员,2012年9月
8.安徽大学2013年度考核优秀,2014年3月
9.安徽大学优秀团干,2013年5月
10.安徽大学优秀团干,2014年5月
11.安徽大学优秀团干,2015年5月
种菜的阿布
孩子爱抄作业怎么办?
我自己的孩子也在学数学,但总是不爱思考,喜欢抄答案。把答案收起来,孩子可以自己找答案,或者和同学协商一天写,有一天同学写,两个人互相抄。当孩子们被禁止抄作业时,他们只是停止写作或偷偷抄作业。你做不完,老师打电话反馈,好像死猪不怕似的。孩子成绩还不错。班上的尖子生写作业应该是对的,但为什么要抄呢?
他也很聪明。我问他抄作业的坏处,他也知道不能巩固复习,锻炼思维能力。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知道了为什么还要抄?得到答案有什么用?我不在乎多抄中文。毕竟靠死记硬背的成分多。但是数学解决不了问题,考试也能?
而且怕他抄了就习惯了。他不用动脑子。他很快。他失去了学习的欲望怎么办?如果以后真的这样处理作业,养成习惯,那就很难改变了!他还是个男生,不像女生。等他长大漂亮了,以后可以结婚。男生混的不好,完全没必要!
我和一个好孩子沟通过,他就是不听我的。他比我更了解真相。他为什么不做呢?我担心死了!老师,我想问一下我该怎么办?
孩子抄作业答案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教家长说相声?
而这位老师回答:
首先我们也说第一点,孩子成长的问题往往不是今天的问题,而是过去问题的延续。一个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变成了隐患,今天可能爆发。比如孩子不能自己吃饭。直到7岁,他都是靠妈妈或者外婆喂养。上小学之前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上了小学之后,大家都可以自己吃了,他因为没有经验,到处吃,让他觉得很丢脸。大家都觉得他脏,不带他玩,会出问题。
包括这个孩子,现在的问题是之前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总是习惯于安排事情,甚至说他们经常拒绝孩子的感受。后来咨询的时候,我妈回忆他成长的细节,发现总是打断孩子的说话,不理解孩子的感受。
那就说第二点。一个人做一件事,往往并不代表有能力就会去做,还取决于他的情绪状态。即使是成年人,作为成年人,连续加班几天,领导安排周末上班,也可能突发情绪,忍不住和领导吵架,更何况是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孩子。
母亲说:“我试过鼓励孩子,化解孩子的情绪,但是没有效果。”而老师问妈妈:“你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是多想想希望孩子心情好一点,还是希望孩子早点回去写作业?”随即,她尴尬地低下了头。"我希望他快点去做作业。"
孩子不傻,他们能感受到成年人的情绪和一些内心的动机。
当母亲第一次描述问题时,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母亲有一个强烈的“没有感觉”的剧本。很多孩子的感情不是妈妈了解孩子后获得的,而是妈妈自己想象出来的。
和本沟通的智慧里有这个剧本。有几种情况。请参考你的家庭情况来判断。如果隐藏了父母的感情,孩子就会学会“没有感情”。有时候,在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感情都可能被限制表达,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某些感情是被限制的,而其他的感情——“不要觉得生气”、“不要觉得害怕”等等是被允许表达的。
有时候这个信息被解读为“你能感觉到什么,但不能表现出来”。有时候信息太强烈了,你甚至感觉不到。
比如经常提醒小男孩“男生不许哭”或者“要坚强”。这些话暗示着:“不要难过”“不要害怕”。
在一些家庭中,“没有感觉”意味着“没有身体上的感觉”。这种禁止信息来源于婴儿很小的时候。如果信息很强,会对成年人造成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被禁止感到饥饿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患厌食症。
一些传播分析师认为,某些精神疾病的根源是“没有身体感觉”的禁忌信息。有的家长会发信息“不要跟着感觉走,跟着我的感觉走。”例如,母亲对孩子说:“我饿了。你想吃什么?”或者“我好冷,穿上你的毛衣。”
母亲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对这个剧本的歪曲。“我和我的好孩子沟通过,他就是不听我的。”。这种想法不就是“我已经告诉孩子他冷了,为什么不穿上衣服?”
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不是真的沟通,而是试图说服孩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老师也能理解,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都感到很焦虑,所以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这很正常,要么买车要么当司机,要么生完孩子当父母。父母也需要学习,和孩子沟通有技巧——当女主。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要么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不愿意照顾父母;或者干脆没有自己的感情,木讷得像块木头,这两种情况都很可怕。
但是,当我们学会成为冠军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
“我不想做作业。”通常父母会说:“你为什么不想做作业?”
而接力棒形式的回应是“啊?怎么了?”“哦,还有别的吗?”“怎么回事,告诉我。”(用相声的语气,效果更好!)
如果是正常的交流,就好像父母在质问孩子,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愿意表达自己。而用警棍回应,既能表达父母愿意倾听,又能缓和气氛,调节孩子躁动的情绪,表现父母的关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